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会计论文>会计电算化论文

《会计电算化》课程思政实践探索

2023-12-11 20:59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习总书记在2016年召开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这不仅在理论上回答了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更在实践层面为高等教育的课程与教育改革提供了行动指南。2019年,习总书记在全国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明确了思想政治教育在教育中的重要性,专业课程作为学校教育体系中的重要一环,在课程当中融入思政元素势在必行。


  《会计电算化》课程思政现状


  《会计电算化》是会计专业的专业核心实践课,旨在让学生获得会计电算化理论及会计软件工作原理等基本知识,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使学生受到会计电算化实现手段的训练,增强学生使用会计软件处理经济业务的意识,训练掌握能熟练操作会计电算化软件的能力,建立信息化软件集成化理念以及参与管理的意识。在以往的教学中,也开展了一些课程思政的相关探索和教学改革,但对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的精神要求和习总书记有关“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的指示要求,剖析《会计电算化》课程思政方面主要存在以下两个问题:


  一是缺少系统规范的课程规划。在现有的专业课程标准中,教学目标主要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素质目标三个方面,缺乏明确的与专业课程结合紧密的思政目标要求。加强“课程思政”教育,迫切需要修订、完善会计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教学方案,增加德育素质目标方面的相关内容。


  二是缺少渠道和方法。如何有效的融合思政內容到现有课程教学中,如何挖掘专业内容与思政内容之间的有机结合点,如何运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使得思政“深入到学生内心”,成为一个职业人自然而然的行为规范,缺乏行之有效的方法。


  《会计电算化》课程思政改革


  针对《会计电算化》课程思政存在的问题,通过重组教学模块和优化课程内容,设计课程思政的落脚点,分三阶段进行了改革。通过课程资源建设、项目化教学模式改革、课程思政融入,三阶段依次递进、环环相扣。


  第一阶段:课程资源建设


  从2017年开始,课程开始进行平台资源建设。传统的《会计电算化》采用“教师先演示,学生后操作”的方式来组织教学,上课时间紧,业务操作步骤多,一旦出错不容易找到问题,学生处于“老师教时都会,自己一做就不会”的状态。


  为此,课程和与在线网络课程平台合作,录制了操作对应的全套微课,配备了视频要点总结和习题,并在线下依托软件公司的无纸化考试系统,建设了电算化实操题库,丰富的课程资源为课程改革带来了可能。


  第二阶段:项目化教学模式改革


  在教学组织中,通过“课前导学做准备——课中业务操作寻突破——课后强化求提升”三个教学阶段,破除传统课堂教学空间和时间上的限制,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以业务为基础展开整体学习,“知识学习的过程”就是“工作完成的过程”,学习目的性凸显,学生学习兴趣得以激发。整个教学改变传统的教师“一言堂”现象,重在培养学生的主动思考、语言表达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帮助学生学会学习。


  课前,教师利用网络课程平台组织课程学习内容,设计课前预习任务,包括微课学习以及与课程内容相关的资料收集等,通过“学习通”推送到学生。学生接收任务,按时完成。教师平台上跟踪学习进度,收集学情反馈。


  课中,教师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组织教学,在业务设计上遵从由浅入深的认知规律,由“基础业务”到“进阶业务”再到“提升业务”,业务既重复叠加又逐步变化提升,重复的是流程,变化的是操作,提升的是难度。与业务相结合,学生的学习过程从“教师讲授——学生操作”到“教师引导——学生操作”再到“学生操作——学生讲授——教师点评”,教师逐渐放手,学生逐步成为“学”与“习”的主导,循序渐进,推进“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转变。业务设计充分考虑学生的能力特点,引导学生在探究中学习,在探究中发现,最终实现对知识的充分理解,举一反三、融会贯通,感受学习的乐趣。业务活动与工匠精神培养相结合,教学与育人并行。最后,每一教学单元结束后,引入社会考评标准,通过无纸化考核系统,全面考察学生的业务处理能力。


  课后,学生可针对自身学习的薄弱点多次学习平台微课,强化知识点,也可通过无纸化考核系统的练习模式,不断反复练习,查找操作薄弱点,使学习效果师、生可控。


  第三阶段:课程思政融入


  传统电算化教学,“就技能强技能”,较少注重对学生职业精神的关注,在教学过程中,虽让学生有一些模糊的认知,但是没有提炼、缺乏有计划地培养,学生对职业精神的体会并不深刻。


  改革后的课程,将“敬业、合作、精益、专注、创新”的“工匠精神”明确作为培养目标,教师将其明确为培养任务,进行有意识的设计和组织(表1)。


  在日常教学中,业务学习的过程也是职业精神培养的过程,不断重复的流程帮助学生褪去浮躁,锻炼的是学生的敬业之心,不断提升的业务激发学生专注的态度,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以小组的组织形式完成任务,让学生感受协作的成就感,形成沟通互助的习惯。职业精神的培养从教师的角度需要精心设计,但在学生的角度则是润物细无声的感知和体验,职业精神培养融入学习过程中。


  在具体业务的课程思政设计中,教师与学生在学习中的关系也重新定位和设计。基础业务“教师讲授——学生操作”,进阶业务“教师引导——学生操作”提升业务“学生操作——学生讲授——教师点评”,教师逐渐放手和退出,学生逐步站上舞台,成为“学”与“习”的主导,循序渐进,推进“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转变。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角色在于引导学生在探究中学习,在探究中发现,最终实现对知识的充分理解、举一反三、融会贯通,实现深度学习。整个业务活动中,教师将对工匠精神的培养结合其中,教学与育人并行。


  会计电算化实施课程思政,是教师回归教书育人本性和学生回归学习本性的必然要求,根据课程的特点深挖思政元素,找准专业知识与思政教育的契合点,落实“立德树人,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书育人的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根本要求。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