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会计论文>财务会计论文

西方财务会计经验研究综述

2016-04-15 09:54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财务会汁研究发展演进的历史,是一部多种研究流派相互竞争,从而实现转化或者融合的进化史。20世纪70年代之前,会计研究中“规范”的思想和理论至高无上;在此之后.经验研究(empiri(:alresearch)逐渐发展起来,成为西方财务会计研究的主流。会计经验研究有广义和狭义之分。本文对广义的会计经验研究进行回顾,涵括市场基础会计研究(MBAR)和行为会计研究(BAR)两大分支,并将实证会计理论(positiveaccountingtheory)作为其中的一种特殊极端形式进行简单介绍。

  

  一、市场基础会计研究

  

  市场基础会计研究关注资本市场的相关变量与财务报表数字之间的关系,在20世纪70年代最为流行。根据Beaver于1996年提出的观点,这类研究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采用信息观,即把会计数据当作信息;第二类采用计量观,即把会计数据作为计量手段。

  

  (一)信息观

  

  信息观下的研究把会计信息的有用性等同于其信息含量(由证券价格变化程度来反映),从1968年起就在财务会计研究中占据统治地位。这类研究又可进一步划分为对会计信息的非战略性应用及战略性应用两个分支。

  

  1.会计信息的非战略性应用。信息观下对会计信息的非战略性应用研究被称为信息含量研究,包括会计数字的信息含量研究和股价的信息含量研究两个方面。

  

  Ball和Br0wnl968年的研究开会计数字的信息含量研究之先河,首次发现盈余数字具有信息含量,并影响了其后25年证券价格研究的方向,Beaver(1968)通过检测公司证券回报率的方差来计量盈余数字的信息含量,也被看作这一领域的经典文献。这类研究的一个主要分支是确定股票市场通过股价或股票交易量对各类会计信息进行反应的方式,即市场有效性测试,包括事件研究(长、短窗口两种)和对收益预测能力的横截面测试气研究主要关注会计收益数字的信息含量,也检验了其他会计信号,包括中期报告,资产负债表数字以及账户注释的增量信息含量。除市场有效性测试之外,会计数字的信息含量研究还检验了会计信息在预测公司失败和债务信用等级方面的有用性。有关股票市场反应的研究对美国的准则制定实践影响深远。证券市场的有效必然意味着所布可得信息将不偏不倚的反映到股票价格上,因此,财务会计可以保持历史成本属性作为主要计量基础,同时披露额外信息。相关的经验研究可以帮助准则制定者把握投资者重视的信息,进一步提高信息的有用性(财务会计理论(中译本),2000)。


     然而,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了与半强式有效市场假设相悖,尤其是市场异常的证据,例如历史回报率具有预测能力、收益公布后漂移等。对此评价道:“对收益公布问题的研究是会计研究史上结果最为一致的研究努力,大量的经验研究结果集中起来,可以描绘出一幅协调的画面(当然.此画面有些暗淡汽严格来说,盈余数字具有一定的有用性'但程度似乎较小”(Le'JoumalofAccountmgResearch,1989)。股价的信息含量研究与通常的回报率——收益变动关系研究正好相反,把股价对收益的斜率作为盈余反应系数(ERC)的估计值,对盈利——股价关系加以测试。这类研究发现,盈余反应系数随着公司和时间的不同而变化®。20世纪90年代以来,无形资产作为公司价值的主要驱动因素,重要性有所提升。信J、含量研究在“价值相关性”的标签下再次受到关注。研究发现,尽管账面数字的价值相关性随时间增加了,收益数字与投资报酬率间的相关性却有所降低®。据此,有些学者认为传统会计模式的相关性正在减弱,并提出一种更加全面的公司报告模式,以提供更多关于战略、风险和无形资产的非财务性、前瞻性软信息0(Beattie,ResearchMethodandMethodologyinFinanceandAccounting-SecondEdition,2002)。那么,价值相关研究是否通过揭示各种会计数字的“有用性”,向准则制定者提供了有价值的信息呢?Holthausen和Watts认为,当前大量的价值相关文献对准则制定贡献不大(Holthausen和WattsJournalofAccountingandEconomics,2001)8,;而Barth、Beaver和Landsman则作出了相反的评价.9'(Barth、Beaver和Landsman,JournalofAccountingandEconomics,2001)„

  

  2、会计信息的战略性应用。战略背景下应用会计数据作为信息是近期会计研究的方向之一,其基本思想为:会计中存在自愿选择问题,影响会计数字,进而影响证券价格反应。20世纪90年代以来,人们对于“盈余操纵”的关注进一步鼓励了这一研究分支的发展。具体来看,这一研究领域包括如下专题:

  

blob.png

  (1)自愿会计方法选择研究。有关收益平滑的研究文献代表了早期的自愿会计方法选择研究,其一般假定为:人们并不试图根据可观察的数据对平滑行为进行转换;有人被“欺骗”;资本市场是无效的。近期研究方法的假定则是:自愿选择行为出现的部分原因是合同的订立基于会计数字®;人们可以完全预期自愿选择行为;尽管存在代理成本,没有人必定被欺骗。譬如,Wattsman(1986)在其《实证会计理论》中详细讨论了三个带有规律性的会计程序选择,成为近期自愿选择研究的代表。操控性应计项目是自愿选择行为研究中的前沿问题,几种操控性应计项目模型已经形成,其中以琼斯模型(Jones,1991)和修正琼斯模型(Dechow、Sloan和Sweeney,1995)的应用最为普遍。

  

  (2)公司披露研究。这一专题的研究对象包括在规定的披露内容中所进行的选择行为,以及自愿披露。早期那种将特定公司的多种特征同公司披露水平相联系的披露指标研究已成为历史。近期,大量研究关注于量化的自愿披露行为,如管理当局收益预测Ul,难点在于计量显著特性(如数量或质量)的尺度。作为对这一难题的解决方式之一,美国投资管理协会提出一种分析师对于披露质量的主观评级,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此外,学者们也特别关注“管理当局讨论与分析”(MD&A)这类叙述性披露的有用性®,还有学者测试了对叙述性披露的操纵®(Beattie;ResearchMethodandMethodologyinFinanceandAccounting-SecondEdition;2002。)。近期,Healy和Palepu(2001)对有关管理当局财务报告和披露决策的经济决定因素》和资本市场后果的研究&进行了回顾与总结。

  

  (3)分析师预测研究。这类研究分别检验了集体预测和个别预测的性质,成为近期研究的热点。研究发现,财务分析师通过其对公司财务报告决策的分析、盈余预测和股票推荐提供了有价值的信息。然而,由于面临着相互冲突的动机,其预测往往存在着偏

  

  (二)计量观下会计信息的非战略性应用

  

  所谓计量观,是指会计人员已日益意识到有责任将现值,或者说“公允价值”,恰当地纳人财务报告中。这显然与信息观不改变计量属性、只是增加披露的做法截然不同。究其原因,乃在于:信息观反映了早期会计人员对有效市场理论的痴迷,而且正如理论所预测的那样,市场对财务会计信息做出了反应;而计量观则是会计人员从早期痴迷中意识到的一点“错误”,其以资本市场不那么有效为前提,转而把公允价值与会计报表适当联系起来。早期的计量观带有强烈的规范色彩,如20世纪60年代中期那些有关真实收益和公允价值备选方法的经典文章。在信息观支配会计研究多年之后,一个会计研究分支又转回计量观,但以分析的而非规范的形式出现。这类研究基于会计数字为公司权益价值建立模型,计量误差在其中起着关键作用。譬如,Miller和Modigliani(1966)采用二阶段、工具性变量法处理收益计量误差,被看作计量观下计量经济问题研究设计的典范,并影响到其后25年的研究。再如,01son(1995)、Feltham和01son(1995)模型,阐释了如何应用净盈余关系来形成对股价、账面价值及收益之间关系的预测®。随着20世纪90年代衍生金融工具的逐步普及,计量和估价问题更加受到人们的关注。此外,环境意识的增长也导致一种新的计量问题成为研究前沿:自愿环境披露和会计人员在计量环境影响、提供相关证实服务方面的作用(Beattie,ResearchMethodandMethodologyinFinanceandAccounting-SecondEdition,2002)。

  

  二、行为会计研究

  

  行为会计研究最初缺乏任何的理论框架,但过去20年来,它从心理学、社会学及行为科学中吸收、借鉴了许多理论和方法,用于理解和发展会计实践,探索财务信息的生产和使用,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立的理论体系。这一研究分支涵盖了四种研究方法:调查,实地研究,实验室试验和实地试验。调查法可以了解相关群体的态度和观点,确定使用者的信息需求。其他研究方法以人类信息加工理论为基础,分析财务环境下信息搜寻和选择策略(决策前行为)、概率判断和认识形式的影响等等。美国会计学会(AAA)的“会计、行为和组织”部门于1989年创立了《行为会计研究》杂志。这是一份专门针对行为会计研究的高质量学术期刊®,所刊登的论文主要集中在采用实验室实验法的会计信息加工、审计和管理控制三大领域,也经常刊登一些理论性的®、探讨行为会计研究设计的,以及采用调查法的会计师职业道德和职业发展方面的论文。行为会计研究不但形成了自己的研究文献,还对财务会计知识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这表现在会计学术界对行为会计研究文献的引用上。引用主要集中于会计信息加工和审计领域,也包括一些理论性文章。但是,正如Meyer和Rigaby(2001)所指出的,行为会计研究中缺乏经典著作。此外,相对于管理会计和审计领域的行为研究,财务会计行为研究发展较慢。这起因于如下的批评:(1)研究的理论性不足;(2)行为个体往往与市场整体不相关;(3)研究忽略了行为个体重要的决策特征。然而,20世纪90年代以来,实验研究再度复苏,主要原因在于资本市场无效的证据逐渐增多,而实验研究法具有其他方法无法比拟的优点。具体来看,实验研究法可以分离出自然环境下易于混淆的变量,揭示行为个体决策的基本过程,从而进行强势因果推理,得出更有解释力的结论(Beattie,ResearchMethodandMethodologyinFinanceandAccounting-SecondEdi¬tion,2002)。

  

  三、实证会计理论

  

  实证会计研究由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人们对财务报告惯例所产生经济后果的关注发g而来。按照北美、尤其是芝加哥与罗彻斯特大学的理解,实证会计理论是会计研究中经验主义的一种特殊极端形式,其提倡者崇尚k前会计研究中所缺乏的科学严格的标准,尽可能地排斥演绎理论家的规范方法论。譬如,“罗彻断特学派”主要代表人物Watts和Zimmerman(1986)强调指出,“科学的”研究只能回答“是什么”的问题,而不能用来回答“应该是什么”。在他们看来,规范性会计理论的主要作用是为政治过程中产生的要求提供借口(Watts和Zimmerman,实证会计理论(中译3:),1979)。新古典经济学、尤其是代理理论曾在实证会计理论的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激发了对财务会计在经理与股东契约关系中的作用问题的大量探讨。这一研究领域分为几个不同的流派,各流派都关注于经理(和审计师)对于财务信息的选择。早期会计选择研究8所测试的假设为,经理人员机会性地选择会计方法以增加自身财富(“机会主义假设”)。最近,有许多实证会计研究把会计方法选择作为公司整体有效组织技术的组成部分来看待®,认为会计政策选择最大化公司价值(“效率假设”)(Watts和Zimmerman,实证会计理论(中译本),1979)。一些经验研究试图对这两个假设的相对影响力进行估计。


    由于它们在一般情况下可以得出相同的预测结果,从而难以判定公司会计政策选择是符合机会主义观还是有效契约观。然而,不能区分它们就不能说我们已经完全了解会计政策选择的全过程(Scott,财务会计理论(中译本),2_)。实证会计研究曾遭受诸多批评,尤其是在20世纪80牢代。所有这些批评都指出,脱离理论分析的经验测试是不可能的'其他批评意见或者指出实证会计研究存在技术上的限制,或者反对其科学哲学,亦或反对其新古典基础上的假定(Boland和Gordon,1992)。譬如,美国哈佛商学院的Christenson教授曾于198.5年撰文批评,“罗彻斯特学派”在经验检验问题上没有贯彻波普尔的朴素证伪主义思想,因而是不科学的(转引自陈汉文,财务会计理论(中译本)的译者序,2000)。瓦茨和齐默尔曼本人也曾受到其他学者的广泛挑战®,他们将传统的规范会计打上“不科学”的烙印,近些年来阻碍了规范文献的发展。概言之,过去30年来会计经验研究的流行产生了大量令人兴奋的和复杂的学术研究成果r这得益于如下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经济学、财务学的主流研究方法为经验会计研究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方法与模型;财务学中的有效资本市场假设和资本资产定价模型为经验会计研'究提供了直接的理论依据;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股票市场的完善(Dopuch,1979)以及大型证券价格数据库的建立则为会计经验研究提供了可能性;此外,某些期刊编辑®、引领研究潮流的学者、学位规定、研究训练要求以及官方的研究指南Ubdel-khalik和Ajmkya)等因素也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环境发生重欠转变,为财务会计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研究机会,我们拭目以待。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