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会计是财经类专业的主干课,是一门理论性强并与实际联系较为密切的课程,在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文中首先分析了成本会计课程的特点,然后探讨了目前成本会计课程教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在成本会计课程教学中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措施,以期提升成本会计课程的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成本会计是财经类专业的主干课,是继基础会计、中级财务会计等课程之后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是一门实际操作性很强的课程。随着市场经济日新月异的发展以及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成本会计的作用越来越受到社会各行各业的重视,任何一个企业的成功,小到社区的便利商店,大到跨国公司,都离不开成本会计。成本会计对于企业进行成本竞争和经营决策具有重大影响。通过本门课程的教学,旨在培养学生对成本会计的实际运用能力,使学生能够熟悉成本会计的基本核算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到工作岗位后对企业成本的核算能得心应手,为企业的经营管理提供科学的依据,解决企业成本核算中存在的问题。
一、“成本会计”课程的特点
(一)内容较为复杂
成本会计是以成本为对象的一种专业会计,是继基础会计、中级财务会计等课程之后,财经类专业的另外一门重要的专业课,学好该门课程的前提是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会计专业知识。学生在熟悉会计凭证的填制,账簿的登记和报表的编制的基础上,在成本会计课程学习中学生需要掌握如何对企业发生的各种费用进行分配,如何编制出各种费用分配表,如何通过登记相应的明细账来完成对企业发生的各种费用的分配与计算。此外相较于其他的会计专业课程,成本会计的计算量大、计算方法和计算公式多。如企业对发生的各项生产费用要素、辅助生产费用和制造费用进行分配时均有多种分配方法,生产费用在完工和在产品之间的分配也有多种分配方法,每种方法都有其适用范围,由企业根据其具体情况来选择。由于不同类型企业的生产工艺过程、生产组织的特点不同,对成本管理的要求也不尽相同,使得企业在成本核算时选择的成本核算方法也会不一样,而每一种成本核算方法的成本核算程序和计算方法虽有差异,但也存在一定程度的相似性,学生在完成相应的成本计算工作时,对不同的分配方法和计算方法的使用很容易混淆不清,难以掌握各种方法的应用条件及使用技巧。
(二)系统性较强
成本会计课程的内容看起来分散,但实际上每一章前后都是有关联的,每章环环相扣,最终完成产品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在进行成本核算时,任何一个环节数据的计算出错都会影响到整体的核算结果。例如企业辅助生产费用归集的数据来自各项要素费用分配的结果,制造费用归集的数据来自各项要素费用分配及辅助生产费用分配的结果,生产费用在完工和月末在产品之间归集与分配的数据来自之前各项要素费用、辅助生产费用和制造费用分配的结果,成本核算人员必须理顺前后各个环节的数据关系才能完成成本核算的任务。由此可见,成本会计的系统性较强,要完成成本会计的核算任务,要求学生对成本会计的知识要有整体的掌握度,这也对学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在教学中需要将成本会计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在制造企业,成本会计岗位是极其重要的岗位,企业对成本核算人员的要求很多,因而在成本会计教学中需要学生了解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各项经济业务,并能进行相应的账务处理,理解制造企业中成本核算的基本流程并具有一定的实际操作能力,提升自身的理解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成本会计”课程的教学现状
(一)教学方法和手段较传统
成本会计作为财经类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实践性和系统性。在目前成本会计教学中,主要是依靠教师的课堂讲授,主要是以传授知识为主,以课本为中心,学生更多的是机械、被动的接受知识。现在由于多媒体教学的普遍使用,使课堂教学更为生动,成本会计教学中用到的大量表格也可以在PPT课件中事先设计,使教师的课堂教学更为高效。但多媒体教学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由于成本会计课程内容较为抽象,成本计算的方法较多、计算公式多、计算量大,在投影出来的表格中,一般只能看到最终的成本数据计算结果,使得学生理解起来较为困难,这时教师还需要在黑板上对计算过程进行演算,让学生能有一个较为直观的感受,但这种教学方式还是局限于理论教学,学生只是机械的运用相应的计算方法和公式进行费用的归集与分配,但对于各种费用归集和分配的一系列流程很难前后贯穿起来,从而影响到实际的教学效果。同时,一般学生对制造企业实际生产过程的认知较为缺乏,对工厂的生产车间、产品生产工艺过程以及生产组织特点的认知只能通过教师的讲授来想象,较难形成感性的认识,这也会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实践教学环节较薄弱
成本会计课程教学一般是以制造业为例讲授,但由于教学手段的限制,学生对制造业的产品生产流程缺乏直观的感性认识,难以理解课程教学中出现的一些简单的制造业术语,从而影响学生对成本会计核算程序和核算方法的掌握。课堂的理论教学主要讲授的是在进行成本核算时各项费用的分配方法,如果不结合相应的实践环节,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可能是分散的,学生是学习了很多的费用分配方法,但却难以将各种费用分配方法的适用范围、要点和内在联系整合起来,缺乏对各种成本核算方法全面、系统的掌握。目前成本会计的实践教学,一是到企业进行实地调研,二是利用学校实验室进行成本会计的模拟实训。由于会计岗位的特殊性,第一种方式的难度较大,即便学生获得到企业实习的机会,由于成本属于企业的商业秘密,企业一般是不会拿出成本资料给学生计算使用的,学生很少能接触到真实的账簿,这样学生学完一套成本核算方法后很难加以运用,这就使大多数学生缺乏实践经验。因此,目前成本会计的实践教学环节主要在校内实验室进行,学生缺乏对制造企业的实践经历,缺乏对制造业生产流程的感性认识,必然会影响到学生对成本会计知识的理解和灵活应用。
(三)课程考核方式较单一
传统成本会计课程成绩一般由平时成绩和期末闭卷考试成绩两部分构成,平时成绩由课堂出勤、课堂表现、作业等组成,期末成绩则通过笔试的分数体现。平时作业和期末笔试考核的方式一般没有本质的区别,主要考核成本会计的理论知识,对于实践性的操作能力涉及较少。学生所需要做的就是考前熟练记忆,缺乏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考核。这种考核方式不仅存在着教学效果评价的片面性,而且也容易助长学生考前突击的不良习惯,给师生的教与学带来一定的误导。由于成本会计本身的实践性较强,传统的考核方式与成本会计实际工作中的账表操作相脱离,并不能体现出对成本会计实践技能水平的测试。
三、“成本会计”课程教学中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措施
(一)改进成本会计教学手段
在成本会计的课堂教学中,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应适当改进教学手段,加强实践教学。在多媒体教学的基础上适当增加一些先进的情景模拟等教学手段,让学生在学习的同时能够主动参与到其模拟的情境中,增强学生课堂的参与度。例如学校的实验室可以购置一套模拟企业真实情境的成本会计课程实训软件。实训软件要能让学生在模拟企业真实环境的背景下进行成本会计账务的实务操作,这个实训软件在设计时可以按照制造业成本会计核算的程序:即各项费用要素的归集和分配、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和分配、制造费用的归集和分配、生产费用在完工和月末在产品之间的归集和分配、填制凭证、登记成本账簿等逐一训练。教师可以根据课时数、考核需要以及学生的掌握程度来设置任务,提高实训的灵活性和适应性。这样通过将先进的教学手段与更为丰富的教学内容有机结合,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实务操作能力,进一步激发学习的兴趣,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提升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建立综合考评体系
应建立综合的考评体系,采取注重平时、加强实践操作、突出过程性考核的评价方法,强化成本会计的实践教学。成本会计的理论性和实践性较强,期末考试成绩可以反映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实训的成绩可反映实践操作技能的水平,平时的考勤、课堂表现、作业等作为平时成绩,分别给予期末考试成绩、实训成绩与平时成绩这三个方面合适的权重来构建考评体系。可以购买或者自己建立成本会计试题库,在试题库中设置单选、多选、判断、计算、填表、案例分析等多种题型,教师在考查学生时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来灵活选择相应的题型和内容,能够较好地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另外,考试在形式上也可以多样化,除了传统的闭卷考试,可以适当地结合实际操作对学生进行考核,增加实训环节的机考测试,实务操作考核可以在完成一个单元内容的教学后,就及时考核学生对该部分操作技能的掌握情况,突出过程性考核,采用成本会计实务中的凭证、账簿和成本计算单,考核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实际操作能力。这样学生最终的总评成绩中就有一部分权重是赋予上机的实务操作成绩,将理论与实践的测评相结合,有助于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重视对成本会计知识的整体把握。
(三)校内课程教学与校外实习基地相结合
在改革课堂教学的同时,应加强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机会。成本会计的核算过程是从各项生产费用的发生开始直到计算出完工产品成本的过程,由于学生缺乏对工厂车间、生产工艺过程以及生产组织方式的直观认识,一般是通过教师的讲授来想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为了进一步提升课程的教学效果,可以创造条件组织学生到企业进行实地观摩,使学生了解产品的实际生产流程,加强对成本会计的感性认识,并进一步引发学生对成本会计问题的思考。同时,可以邀请企业成本会计的工作人员与熟悉生产资料的工人与学生进行座谈,使学生熟悉整个生产过程和产品核算过程,加深学生对成本会计整体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高自身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四、结束语
课堂教学改革是永无止境的,作为教师必须要与时俱进,勇于创新,始终以学生为主体,不断前进,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成本会计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从根本上说,是要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改革力度,将传统的理论教学转变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不断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将学生培养成为具有良好综合素质、熟悉企业成本会计业务流程、能够胜任企业成本核算岗位工作、具有职业生涯发展基础的专业人才。
作者:姚华云 来源:财经界·学术版 2016年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