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职业教育论文

试论高职教材建设的可持续发展研究

2015-07-09 09:06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论文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 教材建设 可持续发展
  论文摘要:高等职业教育教材建设是体现高职办学质量和办学特色的载体。要实现高职教材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更新教材建设观念和教材内容,改革教材建设手段,完善评价与保障机制。
  在高等职业教育(以下简称“高职”)可持续发展的一系列问题中,教材建设的重要性愈来愈突出,这不仅因为高职教材建设是高职发展的一项基本内容,是高职教学改革的重要环节,更因为高职教材建设既是培养生产、建设、管理与社会服务第一线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重要保证,又是体现高职办学质量和办学特色的载体。因此必须从高职教材建设观念、内容、手段、评价与保障机制等方面推进高职教材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1高职教材建设观念创新的可持续性
  教材的生命力源于教材质量。高职教材建设的可持续性发展,首先取决于高职教材编写的正确观念,而建设高质量的教材,关键又在于正确理解高职教育的内涵,把握高职教育专业教学的内容。因而,教材编著者必须认真学习国家教改文件,参与相关教研活动,在教研活动中提高和强化对高职教育本质的认识和理解,并遵循课改先行的原则,使教材建设永不落伍。
  1)树立实践教学的高职教材观。不少高职院校仍停留在高等学校学历教育阶段,注重学科课程教学,强调较为全面系统地掌握学科理论而忽视实践教学,实训环节非常薄弱,有的甚至一味追求专升本。在这样的教学观念指导下,教材建设无论打着何种课改的旗号都只能是穿新鞋、走老路。惟有从根本上改变不符合高职教育的学科教学观念,树立高职教育的新观念,才能在教材建设上有所突破。wwW.133229.cOm高职教育要发挥优势,就必须有自己的特色,而高职教育比较明显的特色主要体现在地方性与行业性、技术技能性、市场导向性等三个方面。地方性与行业性体现在发展高职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上,体现在办学的责任主体性和地方行业的差异性上。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决定了高职教育要突出对人才的技术和技能的培养;劳动力市场对毕业生充分就业的决定性要求高职教育必须以市场为导向,提高学生就业和创业能力。要办出高职教育的特色,首先要努力追求特色,要善于发扬优势,形成特色。因而高职教育教材不仅要体现高职教育所特有的行业自身发展特点,还要兼顾高职教育的地域特色,同时还要充分考虑当地高技能人才市场的需求,使教材内容的设置更多地与职业环境融合,这样才能保证高职教材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2)避免单纯的技术培训倾向。部分学校把高职教育简单理解为“就业教育”,过分重视专业技能和技术,既轻视专业理论教育,又缺乏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引导与培养,刻意于某种专门技能和技术的模拟训练,使学生缺乏就业后的再学习能力,限制了学生的进一步发展。而高职教育课程改革改变的是“实践能力只是理论知识的延伸”的观点,并没有否定理论知识的学习。职业教育强调实践,但并不排斥理论,更不能因此忽视素质教育,放弃学校育人的重要职责,它强调的是在实践中重构理论知识。因此,在高职教材的设计上,编著者必须花大力气、大心思研究高职教育规律,建设既有利于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又能在实践中自构知识体系的教材。
  2教材内容的可持续性
  教材内容是教材的本质。教材建设的目的是让教材适应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需要,目的是让学生认识、了解和掌握专业的相关知识。教材对知识的取舍与把握,决定了学生接受知识的范围和形式。
  1)严格遵循专业培养方案的要求。专业培养方案是实施高职教育思想和教学计划的基本保证,是进行多种媒体教学、教材建设和教学质量评估的重要依据,也是指导学生学习,制定考核说明和评分标准的指导性文件。专业培养方案对学生平时作业、实验、实习、社会调查和平时成绩等环节都有具体规定和要求,除此之外还有对学习的建议。学生了解这些内容,对制定个人学习计划会有所帮助。不偏不漏,反映专业培养方案基本要求,是高职教材建设的基本要求。
  2)努力建设“目标任务驱动”的高职新型教材体系。高职教育强调实践中学习,体现“做中学、做中教”的特色,高职教材编写也应适应这一趋势。学科体系教材观认为,教材不是学科内容与学生之间的媒介,它从一开始就作为习得的对象,将诸如概念和法则之类,原封不动地摆在学生面前。学生的学习过程是被动地习得现成的结论。这样的习得并不符合知识和科学思维活动的形成规律。这里的学习,亦即科学概念体系的习得过程,也不是基于学生内部动机的自我运动——从无知到知、从不完全知到完全系统的知所构成的。而目标任务驱动——行动导向型教材则强调学生在学习中重构知识体系,而不是仅仅学习公式、概念。教材不是学生直接习得的对象,而是智慧训练的材料。只有当学生能够自由地、能动地作用于教材,才能自主地赋予知识以意义,动员已知的知识建构新的知识。这种学习能够充分保障学生的思维训练,但并不意味着作为学科内容的知识、概念、法则的习得就降为次要的,而是在实践中对理论知识进行重构。

  3)结合职业证书教育。我国已对近百个职业实行了就业准人制,劳动者必须取得职业资格证书后方可就业。为适应日趋激烈的就业竞争,许多高职院校纷纷大力推行并实施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并重的“双证”教育模式,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双证制”是高职教育的特色所在,它的实施要求学生不仅要获得学历证书,而且要取得相应的专业技术技能等级证书。这就要求高职教材与劳动部门颁发的职业资格证书或技能鉴定标准要有效衔接。但许多高职院校在实施“双证书”制度中存在着“两张皮”现象,或只强调联系,或忽视二者的区别。笔者认为,高职教育应以学历证书教育为主。专业分类和教育标准是国家学历文凭制度的起点,专业教育是这个制度的主体,学历文凭证书是这个制度的终点。经过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审核认定具有职业资格证书培训和鉴定资格的机构,是进行职业资格证书培训和技能鉴定的专门机构,它实施的对象包括社会从业人员和准从业人员。因而,加强“校企联合、校企合作”的教材开发,是突出教材行业和职业特点的主要途径。从学生职业发展的角度,在教材开发阶段就为学生今后考证、就业等着想,把体现最新技术的技能要求充实到教学过程中,使学生能真正掌握实际有用的知识,为社会培养真正的高技能实用型人才,这无疑是顺应了高职教育改革发展的大趋势。
  3教材建设手段的可持续性
  传统的纸质教材主要适应教师的课堂口授,随着电化教学的普及,仿真式的投影、视频和三维动画等已悄然走进课堂,成为学生所喜闻乐见的一种课堂形式,因而教材建设应适应这种发展趋势,紧跟时代脚步,大力推进和开拓多元化、多层次的教材建设形式。教材建设除需要传统的文字教材,还应有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网络课件以及基于互联网的教学网站等教学资源,实现教学的信息化、网络化,教材和教学资源的数字化。因而,高职教育的教材体系要比传统教科书的概念更广泛。高职教学强调“在实践中学习”,高职教材也要服从于这一要求,突出基于工作过程的学习与知识构建,为高职实践教学提供依据。结合精品课程建设和网络远程教育,有步骤地建设一批应用于校内外的网络教学课程,同步建设立体化教材资源,是学校提高现代教育办学水平的一项创新举措。在这一过程中,事前应考虑到教材建设的需要,做好网站建设规划,做好教材支撑网站建设,为学习者服务。同时,经个人申报、院系审核、学校科研处讨论研究,以立项研究方式启动远程与继续教育系列教材建设工作,形成文字教材、电子教材、其他辅助教材和参考资料等系列教学用书和教学软件,以适应多样化的教学需要。
  4教材建设评价与保障机制
  教材建设需要学校的合理规划、科学指导和有序进行。为了保证教材选题的科学性,避免教材低水平重复建设,浪费有限的教学资源,同时保证已经确定的教材选题能够高质量地顺利开展,并对优秀教材给予鼓励,形成一种长效机制,就需要建立一个完善的评价、保障和奖励机制。
  教材评价角度必须多元化,学校内部教材评价体系多是参考教学科研体系给予适当加分,也可请外聘专家打分,同时引入教学中利益关系最大的学生的意见,这是体现教材评价最客观的手段之一;评价应该多层次,个人首先作出客观自评,教研室讨论评价,学术委员会意见等多层次对教材建设进行评价,形成公正、公平的评价体系;教材评价应该全面,包括课件的制作水平实用性如何,教学支撑材料是否丰富等,这些体现教材的易用性和生命力的指标,都应纳入评价范围。
  保障机制主要指学校为支持和规范教材建设所制定的相关规章制度。在教师编写过程中给予经费、课时工作量折算等支持,同时通过政策层面积极引导,使教材建设在可持续发展的轨道上不断前进。这种制度是综合的、配套的,既有校企联合督导,对教学单元科学评价,适应职业教育发展模式的评估,又有根据评估结果给予的相应奖励政策等。
  5结语
  总之,应从高职教材建设的观念、教材开发手段、内容,以及评价与激励保障机制等几个方面共同人手,形成企业参与、骨干指导、团队工作、系统设计的教材建设氛围,全方位开发高质量的职业教育教材,才能促使高职教材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使之在高职教育的发展过程中发挥出更大作用。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