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职业教育论文

浅论湖南职业院校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实施的现状

2015-07-09 09:05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论文关键词]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职业教育 教学改革 融合
  [论文摘要]文章对湖南省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结合职业院校的教学改革与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联系情况,提出了在职业院校实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几点对策。文章着重提出了要建立职业教育改革与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相融合的教学管理制度,具体表现在构建以能力为本位的课程体系,根据能力本位的要求开展教学活动。根据国家职业标准建立考核标准等方面。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取得令世人瞩目的成果。2009年中国gdp为4.9万亿美元多,居世界第三位。但经济快速增长的背后,是各种资源、能源和劳动力的巨大消耗。近几年沿海地区“结构性缺工”表明缺乏生产一线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专门人才,满足不了国家经济转型和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现在我国处于经济转型阶段,必须对各种生产要素的投入结构进行调整,用现代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提高科技含量,从而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工业革命以来,经济不断发展,产业不断壮大,社会化分工不断细化,社会对劳动者的从业要求不断提高。i[致业资格的认定由社会自发行为,发展成为国家行为,成为一种国家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我国的职业资格制度在很多方面是学习英国、德国、韩国、澳大利亚、美国等国家实施职业资格证书的先进制度,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确定下来的。
  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完善的程度反映一个国家经济的发展程度,也是市场经济运行的重要保障之一。政府推行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即就业准人制度,一是为劳动者就业创造平等竞争的就业环境;二是实现劳动力资源合理开发和配置;三是促进劳动者主动提高自身的技术业务素质,从被动就业到主动就业。www.133229.Com
  一、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实施的现状
  我国从1993年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以来,已初步建立起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法律法规和工作体系,建立主要职业和工种的国家职业技能鉴定题库。颁布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认定的职业已达2000多个,在一系列职业和工种中颁布《国家职业标准》,确定了实行就业准入的87个职业目录。
  现在,湖南省劳动保障厅及l4个市州劳动保障部门均设立了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全省共设立职业技能鉴定所(站)453家,高新技术考试站115个,鉴定职业(工种)240多个,鉴定人数平均年增长20%以上,全省累计参加鉴定人数超过400万人,取证人数达298万人,而且湖南率先在职业院校中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2004年9月20日,湖南省劳动保障厅、省教育厅、省人事厅联合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推动职业院校实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通知(湘劳社政字[2004]4o号)》,其中规定:我省各级各类职业院校均应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各地教育和劳动保障部门要积极推动职业学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引导职业学校进一步转变观念,努力使职业学校的专业设置与劳动力市场要求紧密结合,教学内容与国家职业标准相衔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和相关规定指导并要求学生在取得学历证书的同时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符合设立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的职业院校,按照《湖南省职业技能鉴定所(站)管理办法》规定的条件、标准和程序,申办成立了职业技能鉴定所。目前全省已有120多所职业院校设立了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聘用了考评员1250多人,开考职业40多个,基本上构成了湖南职业院校职业技能鉴定的工作网络,职业院校每年的鉴定人数正在持续递增。据我们调查:2009年湖南省大学生就业率为45.78%,低于去年同期水平。虽然目前本科生就业形势严峻,但不少职业院校的学生就业情况不逊于往年,就业率近85%。
  二、目前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实施所存在的问题
  1.认证机构林立,证出多门,重复考证,缺乏统筹管理
  目前职业资格证书认证的管理部门众多,大致有人事部门、劳动部门和行业协会三类。各部门、机构推出的认证种类繁多,认证交叉重复,使得证书的权威性难以判断。例如,由于发证机构不同,我国现有的物流职业证书不下十几种,其中有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颁发的物流师证书,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与全国物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颁发的物流师证书,国资委商业技能鉴定与饮食服务发展中心颁发的国际物流师证书等。培训项目的内容、时间、考核过程、收费也有很大差别,如考试费用从数百元至数千元不等。此外,同一职业(工种)重复考核认证的情况也屡见不鲜。同时,职业证书与学历证书相互衔接与沟通上也缺乏应有的机制。

  2.没有认真落实培训内容和严格执行考证标准
  按专家估算,当前我国每年考评各类证书的经济总额超过3000亿元。许多部门、协会组织职业资格认证和培训,偏重职业资格考证、培训的经济效益。每新设一项职业资格认证,就会产生从教材、培训、考试到证书等一系列的需求,其中利润丰厚。一些部门或协会甚至规定,必须购买指定的教材,接受指定的培训,否则没资格参加考试。此外,为了收取报名费、资料费和培训费,一些获得代理培训资格的机构随意降低考生报考条件。认证教育大有发展为认证经济的趋势。
  国家对于相关职业资格认证都有配套的标准,有些已与国际上的职业资格认证联系起来,具有国际发展空间。但在真正实施时,一些培训机构往往没有按认证标准严格执行。在职业资格培训和考核时,存在着走过场的现象,有些职业院校的职业技能培训站的设备不能完全满足考证的要求。这样就导致了职业院校的学生所掌握的职业技能与企业的实际需要有较大差距。学生花了不少钱和时间,证书倒是考了几个,但仍不能很快适应工作,企业往往又需要重复进行相关培训才能上岗,说明了部分职业资格证书的含金量较低。
  3.考证独立于正常的教学活动之外.考证与常规教学“两张皮”
  考证能够使学生就业面拓宽,因而职业院校的学生考证的积极性较高。在调查中了解到,有些职业院校有70%的学生考了两个职业资格证,20%的学生考了四个职业资格证,也有约1%的学生在毕业时一个职业资格证也没有取得。考每一个职业资格证书都需要学生在正常的学习外花费较多的时间和费用,增加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和学习费用。使农村贫困生家庭增加了经济压力,而且也使国家助学金制度的效果大打折扣。学生在找工作时又发现辛辛苦苦考来的有些职业资格证,由于各种原因,用人单位并不重视。关于这种情况,有教育专家建议,除了学生要理性应对外,学校也应负起直接的引导责任和教学责任。
  在职业院校的常规教学和职业资格培训考证之间,往往存在“两张皮”的问题,考证的培训独立于正常的教学活动之外,往往采取短期培训方式,为考证而考证,急功近利,满足于获得一张上岗证书,实际效果并不好。由于我国职业标准在规范性、系统性和科学性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及职业院校与企业的联系不密切,职业资格培训考证与常规教学活动相脱离,现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与实际需求仍有一段差距,这是职业教育改革所应特别关注的问题。
  三、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实施的几点对策
  1.建立规范的宏观统筹管理机制,治理职业资格证书的考证环境
  我国政府确立了2l世纪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发展战略目标:在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原则指导下。为生产一线、服务一线、经营一线的需要进行能力认证的劳动者提供科学、规范、公正、有效的能力认证服务。
  由于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涉及国家、行业、企事业、个人诸多的利益,单纯依靠政府以行政或立法的力量推进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效果不会很明显,甚至可能出现“利益黑洞”。必须将政府、企业、职业学校(培训机构)三者有机结合,调动行业和企事业、职业学校(培训机构)的参与积极性。对从事技术复杂、通用性广、涉及到国家财产、人民生命安全和消费者利益的职业资格,由政府严格管理,对于其他职业资格由行业组织,两者相互联系,互为补充。对现在的多头考证标准进行整合,确定每一个职业资格只有一个职业技能考核标准,不能出现标准不一,认证部门相互之间又互不承认的现象。职业标准应由政府部门或行业协会、企业、职业学校(培训机构)三者联合确定,包括相应工作岗位的具体知识和技能方面的全面能力标准。同时结合国外的相关证书考证标准,为走向国际留出空间,并且对新出现的职业及时建立统一的考核标准。
  职业院校应将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对职业资格证书内容与学历证书内容进行整合。教育部门与劳动人事部门应紧密合作,在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之问,建立双向沟通桥梁。

  对于现在的考证环境,必须严格治理。执法部门应该加强检查,发现有敷衍塞责的培训、考核机构,应严格执行退出机制。要实行考证与培训分离的机制,例如深圳的电工证、上海的制冷证在企业中能普遍得到认可,就是实行了考证与培训分开、严格考核的制度。职业院校应加强职业技能鉴定站的建设,加大投人,有满足技能培训的场地与设备,加七师资培训和校企结合的力度,使职业技能鉴定站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
  2.建立职业学校教学改革与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相融合的教学管理制度
  ①构建以能力为本位的课程体系
  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于2009年11月召开会议对专业目录进行了修订,要求专业设置必须密切对接企业的岗位和生产过程,对应职业岗位、职业标准和专业技能。
  修订后的《专业目录》专业类由13个增加到19个,专业数由270个增加到324个,专业技能方向(即原“专业化方向”)由470个增加到854个。按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新颁布的职业岗位和岗位技术标准修订专业目录,由专业名称、专业技能方向、对应职业岗位、对应岗位技术标准四大系列组成。通过调整职业院校专业设置,以解决专业与岗位、学校教育与企业需求不对接的问题。所有这一切都是围绕“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思路进行的。
  一个专业所设置的各种课程之间的相互关系,构成了课程体系。课程体系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专业课程体系应针对专业技能方向,职业岗位和职业技术标准而进行合理的构建。整合出文化素质模块、专业知识模块、专业技能模块等。专业技能模块应涵盖职业工种和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具体的学习内容。在每一个专业技能子模块上根据职业工种所要求的能力标准建立学习项目。这样就能在专业设置方面将课程教学与职业资格证书制度逐步融合起来。
  湖南省各职业院校近年来进行了“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改革,专业课程设置逐步与就业需求、与行业职业标准接轨,使职业教育不断适应行业、企业和劳动力市场的要求,如《长沙市职业院校学分制的构建与实施研究(专业教学计划与技能考核分卷)》就是其中成果之一。职业院校应成立由领导、企业专家、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参与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参与专业建设的全过程,与企业一线专家与专业骨干教师一道,广泛深入企业和用人市场开展调研,全面分析专业人才培养所需的素质、知识、能力,重新构建专业课程体系,制订人才培养方案,确定人才培养规格、课程内容、教学方法等,从而建立起培养职业能力的课程体系。
  ②根据能力本位的要求开展教学活动
  按照国家职业标准和岗位能力需求建立专业标准和课程标准,编写突出能力培养的专业教学计划、课程教学大纲和校本教材。围绕职业能力培养这个核心,对现有课程的内容进行整合。教学方法坚持“教、学、做”合一的原则,采用现场教学、项目教学、讨论式教学、探究式教学等教学方法。高度重视实训、实习等实践性教学环节,以真实或仿真的任务为实习实训项目,将实习实训与项目教学结合起来,强调将所学知识和技能在实践中应用。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由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由以“知识”为中心转变为以“技能”为中心,由以课堂为中心转变为以实训为中心。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学习效果,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问题的综合解决能力,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③根据国家职业标准建立考核标准
  根据国家职业标准,建立有效、可靠、灵活、公正的学习成果考核机制,考核内容由从前的知识测定转向能力测定,把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考核贯穿整个能力考核过程,使学生学会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用于解决实际的工程问题。考核内容包括:出勤、实训表现(工作态度和技术熟练程度)、项目成果(工作业绩)、团队协作等内容。教师在考核、点评中逐步启发学生思考最佳解决方案,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职业院校在建立技能考核标准的前提下,要加大教学过程的管理,使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考核标准逐步内化为学生的职业能力。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