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关键词:主观幸福感 职业价值观 免费师范生
论文摘要:用大学生主观幸福感量表、职业价值观量表对大一的282名免费师范生和大二的142名普通师范生施测。结果发现:1.免费师范生和普通师范生在总的主观幸福感上无显著差异,农村生源显著低于城镇生源,自我满意因子和社会性行为因子低于普通师范生。2.免费师范生对于物质生活的重视程度显著低于普通师范生,但总的职业价值观无显著差异。3.免费师范生主观幸福感和职业价值观存在显著相关,其职业价值观对于主观幸福感的预测力低于普通师范生。
0 引言
为了加强农村教育的师资培养,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实施师范生免费教育。从2007年起在教育部6所直属师范大学开始招收免费师范生,免费师范生开始成为一个新的特殊群体。特殊的经济待遇,特殊的就业政策受到社会各界人士广泛关注和解读,然而对其心理特点的研究却尚未出现。免费师范生的特殊政策给他们带来了怎样的主观幸福感?受特殊就业政策影响的职业选择又体现了怎样的职业价值观?值得关注。
目前国内对于主观幸福感的研究正在兴起并涉及到广泛的领域,主观幸福感(subjectivewell-being,简称swb),是指个体依据自己设定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所作的整体评价,是量化个体生活质量的重要综合性指标之一。对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的系统研究主要涉及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状况,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人格特征、个体的自尊、社会支持、归因方式、价值取向、家庭经济收入等影响因素的关系,以及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跨文化研究。国内外对于职业价值观定义的表述各不相同,但主要是围绕职业评价和职业选择这一核心内容进行,职业价值观可以认为是价值观在职业选择上的体现。wWw.133229.coM大多数对职业价值观的相关研究集中在其与个人因素的关系、与其它价值观的关系和职业行为等方面。从以上可以看出,目前对于主观幸福感和职业价值观的关系研究还是空白,不同的职业价值观对主观幸福感是否有影响?因此,本研究对免费师范生主观幸福感的特点及其与职业价值观的关系进行探讨。
1 研究方法
1.1研究对象
运用问卷法,采用整群抽样法抽取作为招收免费师范生的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一西南大学06级、07级的师范生450人,回收及筛选得到有效问卷424份,问卷回收率,其中07级的免费师范生282人,o6级普通师范生142人,免费师范生中男生121人,女生161人,文科133人,理科149人。因为本研究进行时(2008年5月),免费师范生2007年刚招收第一届,考虑到研究对象、学科和学校氛围的近似性,所以寻找本校上一届的2006级普通师范生作为参照组进行比较。
1.2研究工具
(1)主观幸福感量表
采用吉楠,李幼穗(2006)在前人系列幸福感量表基础上自编的《大学生主观幸福感量表》,量表分为自我满意、家庭满意、消极情绪、积极情绪、精力、生活满意、社会性行为和人际关系8个维度,共41个项目,5点计分,l代表完全不符合,5代表完全符合。8个因素的内部一致性在0.646—0.868之间,而且总量表的同质信度内部一致性系数达到了0.937,重测信度为0.864。吉楠用(campbell幸福感指数量表》为效标,计算出它和本量表之间的相关系数r=0.680,p<0.01,相关非常显著,证明效标效度较好,同时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证明结构效度较好。在本研究中同质信度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44,分半信度为0.837。
本研究也采用幸福感指数量表(indexofwell—being,indexofgeneralaffect,campbel,1976),作为效标。研究中总体情感指数的同质信度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908,分半信度为0.886。《大学生主观幸福感量表》和《campbel幸福感指数量表》的相关非常显著(r=0.395,p<0.01)。
(2)职业价值观量表
根据研究的对象和构思,测量职业价值观的量表选用于海波(2001)根据高师生的特点,在凌文辁(1999)的《大学生职业价值观量表》基础上编制的《高师生职业价值观问卷》,问卷分为人际关系、贡献、自我发展、物质生活、威望、家族6个维度,33个题项,5点计分,1代表非常重要,5代表非常不重要。总体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26,重测信度为0.870,分半信度为0.837,6个分维度的上述信度也较好。经过检验,内容效度、结构效度和效标效度均较好。在研究中同质信度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918,分半信度为0.881。
1.3测试过程
采用集体施测,在任课老师的协助下由同一主试(作者本人)进行,在课堂上向学生发放问卷并要求他们当场填写。在量表施测的同时获得被试的一般人口统计学资料,如年级、性别等。在对全部问卷质量进行审核的基础上,剔除无效问卷,共获取有效问卷424份。全部数据采用spss13.0进行统计分析。
2 研究结果
2.1免费师范生主观幸福感的发展特点
(1)免费师范生与普通师范生主观幸福感的比较
从表l得知,免费师范生与普通师范生在总的主观幸福感上的平均数分别为137.163±15.212和139.669±13.533,免费师范生略低于普通师范生,但是两者并没有显著差异,只是在主观幸福感的具体维度上,自我满意因子上免费师范生显著低于普通师范生(t=—2.157,p<0.05),社会性行为因子上免费师范生显著低于普通师范生(t=—2.439,p<0.05)。
(2)免费师范生主观幸福感在性别、学科、家庭所在地等方面的差异检验
从表2得知,免费师范生总的主观幸福感在性别和学科(文/理科)上没有显著差异,但是在家庭所在地上却存在城乡差异,农村生源的免费师范生主观幸福感显著低于城镇生源的免费师范生(t=—2.796,p<0.01)。
(3)免费师范生主观幸福感在家庭月收人、专业志愿等方面的多重比较
从表3得知,免费师范生总的主观幸福感在家庭月总收人在3000元以上组略高于1000~3000元组、1000~3000元组略高于1000元以下组,但是这3个组别上没有达到显著差异。免费师范生总的主观幸福感在专业志愿方面,自主选择组略高于调剂结果组,调剂结果组略高于重要他人意愿组,但是3个组别之间也没有达到显著差异。
2.2免费师范生与普通师范生职业价值观的比较
从表4得知,免费师范生与普通师范生在总的职业价值观上没有显著差异,只是在其中的一个维度物质生活这个因子上,免费师范生要高于普师范生,两者存在显著差异(t=2.709,p<0.o1),说明免费师范生对于物质生活的重视程度低于普通师范生。
2.3免费师范生主观幸福感与职业价值观的关系
(1)免费师范生主观幸福感与职业价值观的相关
从表5可以看出,免费师范生职业价值观与主观幸福感存在显著的负相关(r=一0.205,p<0.01),职业价值观得分越低,主观幸福感程度越高。职业价值观的6个维度如人际关系、贡献、自我发展、物质生活、威望、家族都与主观幸福感存在显著负相关。主观幸福感中的5个因子如自我满意、消极情绪、生活满意、社会性行为、精力都与职业价值观存在显著负相关。除了物质生活因子与主观幸福感及其8个因子没有显著相关外,职业价值观的另外5个因子和主观幸福感的8个因子多数存在显著负相关。
(2)免费师范生主观幸福感与职业价值观的回归分析
采用逐步回归法,对于免费师范生在职业价值观中只有人际关系这一因子进人回归方程,职业价值观只能预测主观幸福感4.2%的变异量;对于普通师范生,在职业价值观中却是贡献和自我发展两个因子进人回归方程,能预测主观幸福感17%的变异量。从标准回归系数bcta值看,普通师范生为—0.412,免费师范生为—0.205,表明普通师范生职业价值观对主观幸福感的预测力要大于免费师范生。
3 讨论
本研究表明,免费师范生与普通师范生在总的主观幸福感上没有显著差异,免费师范生主观幸福感在性别、学科、家庭月总收人、专业志愿类型上也没有显著差异,只在家庭所在地上存在城乡的显著差异,城镇生源主观幸福感显著高于农村生源。用《campbell幸福感指数量表》做校标发现结果与上述一致,证明结论有较好的信效度。这个结论可能是因为农村和城市生活环境差异很大,长期的环境影响导致城乡生源的免费师范生主观幸福感差异显著,而家庭月总收人无论在城乡,都无法改变生活的周边环境,所以对主观幸福感影响不大。学科和专业志愿类型差异则在大学一年级阶段尚未显示出效果。这一结果也和张雯,郑日昌(2004)发现大学生幸福感存在城乡差异,不存在性别差异吻合。同时前人的一些研究也对经济因素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没有形成定论,家庭经济收人高的学生也不一定比低收人家庭学生体验到更多的主观幸福感。
本研究表明,免费师范生与普通师范生在总的职业价值观上没有显著差异,只是在其中的一个维度物质生活这个因子上,免费师范生得分要高于普师范生,两者存在显著差异。这说明免费师范生可能对物质生活的重视程度显著低于普通师范生,所以才会倾向于报考毕业时到农村学校从事教育工作的这一特殊政策的免费师范生。但是这种差异也可能看成是师范生主观幸福感的年级差异,因为大一是免费师范生,大二是普通师范生。于海波(2001)研究表明高师生职业价值观存在年级差异。所以这一结论还有待于后续研究证实。同时人口学变量在职业价值观各维度上的差异也有待于后续研究验证。
本研究表明,免费师范生主观幸福感和职业价值观存在显著负相关,且各维度互相之间也多数存在负相关,只有物质生活和主观幸福感及其8个因子不存在显著相关。这可能和前面提到的经济因素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尚存在不一致的结论,尚未形成定论有关。同时发现424名师范生被试的主观幸福感和职业价值观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r=-0.273,p<0.0l)。通过回归分析,免费师范生和普通师范生职业价值观对主观幸福感的预测力具有差异性,普通师范生高于免费师范生。
4 结论
(1)免费师范生与普通师范生的主观幸福感没有显著差异,只在家庭所在地上存在城乡的显著差异,城镇生源主观幸福感显著高于农村生源。
(2)免费师范生与普通师范生在总的职业价值观上没有显著差异,只是在物质生活这个因子上,两者存在显著差异。这说明免费师范生可能对物质生活的重视程度显著低于普通师范生,但也可能是年级差异的原因。
(3)免费师范生主观幸福感和职业价值观存在显著负相关,各维度互相之间也多数存在负相关,且职业价值观对主观幸福感具有显著预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