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学校新进体育教师怎样快速融入团体。
1.2 学校体育教师在教育教学上怎样成长。
2. 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系统抽样、归纳法、访谈法法。
3. 结论与分析 随着中小学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中小学新进体育教师数量增加,培养一支朝气蓬勃、师德高尚、敢于创新、对适应21世纪教育改革和发展,培养社会主义建设的高素质劳动者,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新教师从大学校园走向社会,所扮演的角色有了根本性的变化,从其自身的角度来讲,心理上、状态上要较快适应;从教学的大局来讲,必须较快的进入教师角色,适应教学。新进教师的工作热情高、精力充沛,所以肯定会愉快地接受学校的安排,接受锻炼、勇担重担,这是作为一名新进教师的正确选择,可以积累很多经验,对自己的成长也有很大帮助。
3.1 新教师上岗后在思想上的转变。以前是老师的学生,现在是学生的老师。随着这种身份的转变,许多新教师会因社会生活和社会环境的变化而在思想和情绪上产生一定变化。然而这种变化往往是消极的,并会对生活和工作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
(1)新教师必须要稳定自己的思想,要早早树立为教育事业献身的理想。许多新教师由于在大学里对社会认识不够,所以对未来、对事业总充满美好的憧憬,然而,往往当新教师踏上工作岗位后,才发现学校环境、教师待遇、学生素质等现象都非想象中那么理想。这时我们教师,特别是新教师是新知识的传播者,就体现了教师在为国家发展中的地位重要性了。
(2)作为教师要关心学生、热爱学生、尊重学生、信任学生。关心学生、热爱学生、尊重学生、信任学生,以平等的身份与学生相处,切忌居高临下,以威压人,感情投入厚此薄彼,这样会在学生的心理上造成很大伤害,对新教师的教学更是没有好处。特别是中学生还处在逆反期,所以,作为新教师要在和学生交往中做严师,更要做益友,要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感受得到教师真挚的关心和爱护,以唤起学生对教师的尊敬和爱戴,使师生感情达到和谐、统一,师生间就能配合默契,教师的每个意图、每句话学生都能很快理解接受。教师与学生的这种高度和谐,在教学中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也正是新教师所要学习追求的一种境界。
(3)作为新教师,要虚心求教,戒骄戒躁。不可否认,现在的年轻教师,特别是刚踏上工作岗位的新教师通过长期的大学教育,拥有了大量的科学理论知识,从掌握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上来看,都超过了许多老教师。有的新教师就会因此开始滋生了骄傲的情绪,就会自傲自负起来,会说自己是本科或者研究生毕业等等的,潜意识就是说别人强,的确,刚毕业的新教师是掌握了不少理论知识,但我们还要注意一点,就是“理论与实践要相结合”。许多老教师虽然文凭不高,但他们拥有长年在实践中积累起来的教学经验,有丰富的生活阅历,对于学生的心理特点,他们研究掌握得比我们透彻得多,这些都是教育教学的宝贵财富,是我们新教师所不具有的短处,都是新教师必须虚心向老教师请教学习的地方。因此新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扬长避短,戒骄戒躁,虚心向老教师求教,只有这样才能在教学中使我们新教师少走歪路,最后可以在教学上取得更大的成就。
3.2 新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明确教学目的和任务。作为一名新的教育工作者,要做的事还很多,但首先必须点滴地积累作为一个教育者的智力财富和教育的明智。新教师面前的道路还很长,在这条道路上,将看到各种最预想不到的命运。认真对待每一堂课;做学习型的教师;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做一个快乐的研究者。体育课上,如果教学方法比较单一的话,就调动不起学生的积极性,而且还可能会导致学生对体育课不感兴趣,甚至会产生厌恶的感觉,那就可能将会对学生一生的身心健康都产生消极作用,所以这就促使新教师必须得主动去探讨学习各种多样的教学方法、手段,大胆改造课堂,学习并要会使用多种现代教育技术,以适应教学的新需要,作为新教师可以把多种现代教育技术运用到体育课堂当中来,就是在教学方法上的一个重大突破,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提高学生的兴趣,最后可以遏止学生对体育课产生枯燥乏味、厌恶上课的心理。
在工作中,新教进师还会遇到各种各样先进优秀的评选,对于这些,新进教师应该不要看得太重,不然也可能会对以后的发展道路产生一定的障碍,要坚信“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的谚语规律,做任何事情都应从做好自我开始,只要做好了自我,有所准备,等待机遇的出现,那么将会收获得更多,作为一名新教师更应如此。
3.3 体育教学中对学生兴趣的培养。在体育教学中,学生对即将进行的学习有无参与的欲望和兴趣,对练习的效果会产生直接影响。有些教学内容学生容易产生直接兴趣,而有些内容因机械重复、枯燥乏味,会让学生在心理上顿生厌倦、索然无味之感,如中长距离跑等。这就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正确引导,培养、发展学生的兴趣。这是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效果具有重要意义的课题。
(1)启发自觉性,培养兴趣。体育教学中,教师要通过晓之以理,使学生明确上体育课的重要性,明白德智皆寄于体的道理;只有德智体全面发展才能成为合格的人才;只有获得强健的身体,才能精力充沛地投入繁重的学习;从而目标明确,认真上好体育课,形成对体育学习的兴趣。
(2)教学方法灵活多样,激发兴趣。学生好奇心强,厌恶单调枯燥、一成不变的练习方法。在教学中,要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采用多种练习手段,激发学生的练习兴趣。对中长跑这类教学内容,可用计时跑、变速跑、越野跑、领先跑等手段,发展耐久跑的能力。
(3)优美的直观示范,引发兴趣。体育教学离不开动作示范,若教师基本功扎实,动作示范正确优美,会使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练习兴趣,能有效提升练习效果。教师要充分发挥示范动作的激趣作用,提高示范动作的质量,使其产生“亲其师而信其道”的特殊效果。
(4)合理布置场地器材,诱发兴趣。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科学合理地布置练习器材,使场地整洁、线条醒目、器材整齐有序,能使学生产生一种美感和安全感,诱发参与的兴趣,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5)口诀化教学,提高学习记忆兴趣。体育教学内容丰富,许多技术动作要领讲起来繁杂难记。若将复杂的技术要领归纳为几句口诀,便于学生学习记忆、掌握。如将投掷的最后用力动作简化为“蹬、转、送、撑、挺、推、拨”七个字,便于学生理解动作;在篮球教学中将三步上篮技术要领归纳为“一大、二小、三高跳”,学生就能明白动作要领,迅速记住。
(6)肯定成绩,提升兴趣。在体育教学中,平等、亲和、融洽的师生关系,能使学生对体育课产生兴趣和对任教者产生好感,从而乐意接受教师的指导。学生练习过程中,教师要善于运用激励性语言,鼓励学生不断进取,运用身体语言如表情、点头、眼神、微笑等,激起学生的积极情绪,使他们在和谐、轻松的气氛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而加深对体育课的兴趣,以积极的姿态,主动参与,在快乐学习中完成教学目标。
(7)因人而异,维护兴趣。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体质及运动能力等差异,区别对待,“一刀切”的要求不能适应所有学生的实际情况。要求偏高,会让水平低的学生感到力不从心,难以达到,容易挫伤练习的热情和积极性,使已获得的练习兴趣丧失;而要求偏低,又使能力强、水平高的学生觉得无须努力,同样不感兴趣。因此,要维护不同学生的练习兴趣,所提出的要求因人而异,区别对待,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均须经过努力才能达到目标。
3.4 体育教学过程中加强思想品德教育。(1)纪律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在队列、队形教学中,教师统一指挥,注意观察每一位学生,对在队列、队形中表现不好的同学进行批评教育,指出他们的这种表现会造成整个队形不整齐,而影响全局,教育他们在练习中刻苦认真,遵守纪律,使他们养成动作迅速、准确、协调一致的作风,培养严格的组织纪律性和集体主义精神。
(2)顽强品质的培养。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练习都要承受极大的肌肉疲劳,教师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对肌肉活动的直接兴趣,并根据握力的测试证明,让学生认识到自已忍受的练习,将获得相应的回报,使他们在练习中更加刻苦、认真,如做1分钟仰卧起座时,告诉学生,当你做到35次时,肌肉感到酸痛,一定要坚持做下去,否则你的成绩永远只能停止而不能进步,让他们在练习中养成吃苦耐劳的心理品质,又如中长跑教学中,教师应向学生清楚、明白阐述“极点”这一生理现象,在他们练习出现“极点”现象时,鼓励他们以顽强的毅力和意志去战胜“极点”现象,逐步培养他们勇敢、顽强、吃苦耐劳、克服困难等优良品质。
(3)竞争意识培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不同项目的特点,有意识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让他们在竞争中品尝胜利的欢乐,失败的痛苦,进步的喜悦,拼搏的乐趣,培养他们的竞争意识。如在接力跑教学中,把学生分成几个组,规定最后一组到达终点的同学做俯卧撑、立卧撑等,让这些同学认识到胜利和失败带来的两种不同的结果,教师便抓住时机,培养他们的竞争意识,启发他们在下一次的竞争中战胜对手。
(4)心理承受能力教育。每个人的一生都不可能是平坦的,都有一些坎坎坷坷,当代中学生都是在父母、亲人的呵护下长大,心理上更加脆弱,承受能力更低。教师应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培 养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如在测试体育合格项目时,把体育不合格的厉害关系告诉一些体育成绩不合格的同学,使他们从心理上产生压力,然后鼓励他们认真学习、刻苦锻炼,争取补测时能顺利考合格,逐渐培养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 。
(5)良好风气、互助互爱教育。体育理论课中,可以通过我国奥运健儿为国争光,实现自己远大的理想,不怕苦,不怕累,顽强拼搏的精神,逐渐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热忱及树立远大理想。初中学生高尚思想品德的形成,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下通过具体的实践活动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3.5 体育教学中严格把握新课改要求。新课程改革的浪潮滚滚而来,这股浪潮给教师,特别是新教师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和不可多得的发展机遇。可以说,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将使中小学教师队伍发生一次重大的改变,面对此次重大变革,新教师该如何提高、完善自己去应对。
(1)新教师必须认真学习新课程改革的先进理念,以全新的视角去审视新课程,走进新课程。新一轮课程改革决不仅仅是换一套教科书,而是一场教育观念的更新,这就使得新教师不能根据自己的印象照搬照抄以前教过自己的老教师的教学模式了,必须得探索出一种全新的培养模式,在这种大变革的背景下,新教师必须努力学习教育理论,转变教育观念,学习新的专业知识,实现自己的专业发展。因此,新教师更要具有课程意识、学生意识、开放意识、问题意识等。面对这种转变,新教师必须以先进的教育理论和方法来武装自己的头脑。
(2)为了更好的实施新课程,新教师要不断努力“充电”,要会运用多学科知识解决自身教育教学重点问题。新教材的一个显著变化是,难度降低了,但知识面加宽了,这就对新教师的自身知识储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新教师最好对各个领域都有所了解,都有一定的掌握。
(3)新教师要早日学会运用教材。教材是可以有多个版本,但依据是唯一的。新教师要认真研读新课程标准,因材施教。了解所授课程在课程标准中的地位,了解所授课程在学生中的认知水平。值得注意的是:教材的使用一定要体现它的价值。这就对新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定要增强挖掘教材的能力。
4. 结论与建议 在新课程的环境下,新教师必须做到以下几点,一是新教师应当知道课堂中的教学知识与现实生活之间的关系,这就需要新教师培养广泛观察的能力。二是新课程要求新教师在教育教学中会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三是新课程改革要求新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有教学情境,要求新教师有引导学生经历教学过程的经验,这就需要新教师不断探索,并且还要不断学习。
参考文献
[1] 《新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促进方式》 作者:郑友训
[2] 《入职培训——新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 作者:肖菊梅、肖晓莺
[3] 《我校是如何提高青年教师水平的》 作者:杨传箭
[4] 《关于新教师培养问题的思考》 作者:刘俐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