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职业教育论文

中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之比较异同分析

2015-11-12 09:19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摘 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和法律基础知识教育的重要载体,是高校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它独特的核心地位及重要意义,是其他任何课程都无法相比的。一直以来,我国高校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课,注重其课程设置的科学性和教育方法的有效性。在当前国际化的背景下,国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课程设置的目的、内容和教育方法又是怎样的呢?本文通过比较中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的现状,旨在一定程度上使其能为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的课程设置和教育方法带来启示。
  关键词:中外 思想政治教育课 比较 研究
  思想政治课既是一门社会科学教育课,同时又是一门德育课。我国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课以宣传和传播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思想为核心,以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和接班人为目的,以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心理教育和法律教育为主要内容,具有较强的政治性、科学性、综合性、实践性和崇高性。
  一、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设置的现状
  我国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经历了创立和发展、调整和提高、整合和升华这三个阶段,是伴随着时代的发展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不断向前发展的,是伴随着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这从课程设置的“85”方案到“98”方案再到“05”方案的演进和变化中就可以看出来。
  (一)课程设置的内容
  “98”方案明确规定思想品德课包括思想道德修养、法律基础和形势与政策三大部分。“05”方案后,教育部办公厅下发通知,要求各高校(包括高职高专)在2006级新生中普遍开设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并统一使用中宣部、教育部组织编写的马克思主义研究和建设工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05”方案以后,思想政治教育课被确定为包括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课程内容进一步减少,两门课程同归一门课程,现在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主要开设的就是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和形势与政策两门课程。
  (二)教育的方法
  现阶段,我国高校思想政治课的教育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叫理论教育方法,另一种叫实践教育方法。理论教育方法就是教师在讲台上讲解灌输,学生在下面听记吸收,辅之以集体讨论、分组讨论、个别提问、交流谈心、对比分析法等。实践教育方法就是有计划地组织大学生参加社会活动,如社会调查、生产实习、志愿服务等,辅之以指导法、示范法、形象法、竞赛法等。
  二、外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设置的现状
  近年来,外国高校德育课的称谓和课程设置虽然不尽相同,但目的大体一致,就是通过灌输使青年学生关心和认同社会,参与社会事务,以国家和社会利益为重。美国、英国、法国、德国和日本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在课程内容和教育方法方面有许多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
  (一)课程设置的内容
  美国的德育课程称为公民教育。它将道德教育渗透于政治学、经济学、心理学以及现代社会等学科;英国的德育课程称为政治教育。将德行、礼仪和学问作为教育的出发点,其德育目标大都集中在培养学生的社会意识和公民意识,正确认识个人与他人的关系等;法国的德育课程称为公民教育,始终强调培养学生的公民责任感;德国的德育课程称为政治教育。除安排政治教育内容,还安排了和平教育、环保教育等内容;日本的德育课程则称为“社会科”和“道德时间”。增加劳动课,对劳动内容作了明确的规定,近年来日本很推崇艰苦劳动的教育,有意识安排学生到边远地区体验艰苦生活,经受锻炼。
  (二)教育的方法
  一是渗透式和隐蔽式的教育方法。力求受教育者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者的思想;二是以活动为教育载体的方法。让学生在参与中得到锻炼和教育;三是学科协调法。寓德于教,发挥各学科、各种学术活动对思想教育的渗透作用;四是道德认知发展法。采用道德两难问题进行讨论,促使学生从不同阶段思考提出解决办法,然后作出选择;五是六顺法。重视顺情,动之以情;顺性,根据人们的个性和年龄特性施教;顺势,适时进行教育;顺理,晓之以理;顺利,因势利导;顺真,讲真话、实事求是;六是心理咨询法。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心理教育训练活动和咨询服务等,增强学生的集体感、责任心,树立自信心、培养专业兴趣、正确审视自己、客观评价他人,不断提高学生的自律能力。
  三、对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的启示
  纵观西方发达国家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其课程设置的目的,比较注重青年关注现实社会,注重社会事务的参与度,强调国家和社会利益,促进和推动社会稳定。其内容突出“政治性”、“民族精神”和“民族意识”,并将公民的道德品行有意识地充实到思想政治教育中,是以公民教育、政治教育、“社会科”和“道德时间”等为内容,采取的是渗透隐蔽式、活动载体式、道德认知发展法和心理咨询法等寓教于乐的隐性的教育方法。这些都启示着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课程设置要改变单一的意识形态的灌输,应将历史文化传统、人文社会科学等安排到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中。
  (一)课程设置的启示
  现阶段,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的开设满足了当今大学生对自我发展的需求,也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但目前高校思想政治课课程设置上,单纯地注重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教育,注重社会主义社会发展指导思想的教育,强调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政治性教育,对于爱国主义、民族意识、诚信意识、良好心态等方面的教育显得不够。因此,我国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时,要增添带有强烈 “民族意识”的公民教育、历史文化传统、礼仪修养等国学以及经受挫折、热爱劳动、爱好和平等方面的教育。在抓好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主渠道教育的同时,将历史文化传统、人文社会科学以及国学的教育,安排进来,推动思想政治教育课向纵深发展。
  (二)教育方法的启示
  通过国内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比较,虽然国内外都坚持不懈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灌输,都注重社 会的广泛参与性,但是在教育方式方法上,我们可能更侧重于显性教育,采取强制式灌输教育为主的方式,而西方国家则侧重于隐性教育,立足柔性灌输方式。我们应本着分析、鉴别、学习、利用的态度,吸收国外先进德育方法,立足于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与现实,切实把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上好,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做好。
  第一,坚持把思想政治教育放在学校教育的首位。这是因为高校是培养人才的地方,要培养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人才,必须把思想政治教育放在学校教育的首位,必须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这既是“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中国梦的客观需要。
  第二,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课堂的主阵地作用。以课堂为主阵地,全面实施思想政治教育,既符合思想政治教育长期性的特点,又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认知水平的发展规律。思想政治教育需要滴水穿石、润物无声的启发和熏陶,只有落脚在每一堂课,贯穿于专业教学过程的始终,形成序列,辅之以必要的有教育意义的实践活动,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第三,切实抓好德育的实践环节。实践环节是德育工作的重要环节,德育理论的灌输,只有通过实践,才能收到实效。因此,要有计划组织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如社会调查、生产实习、志愿服务等,同时要建立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保障体系和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通过这些引导大学生走出校门,到基层去,到工农群众中去,促进学生了解社会、增长才干、培养品格,强化社会责任感。
  参考文献:
  [1]李盈懿.借鉴国际经验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10)
  [2]尹学红,张小杰,李雪莉.国外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及启示.理论前沿,2009(5)
  [3]李荣汉.美国思想政治教育可资借鉴的经验对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教育理论,2011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