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职业教育论文

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2015-10-04 15:02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摘要:随着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加快,如何办好高等职业教育,使培养出来的学生既能满足社会的需要,又有广阔的求职之路,是高等职业教育面临的重大问题。以就业为导向,坚持职业技能教育与职业素养教育并重,创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是高等职业教育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主要从专业设置、课程体系、师资队伍、教学机制、素养教育、就业指导等几方面对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探讨。
  关键词:高职教育;就业;导向;培养模式

  一、高职教育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2004年4月教育部颁发《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以就业为导向,切实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是满足中国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需要,促进高等职业教育健康发展,办人民满意教育的关键环节。”从当前形势发展看,以就业为导向,坚持职业技能教育与职业素养教育并重,创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是深化职业院校内涵改革的重中之重。
  1.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
  中国高等教育正处在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过渡阶段。高职教育已撑起中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河山”,是一支非常重要的力量。然而,高职教育的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对高技能型人才的实际需求仍有相当差距,高职院校毕业生在人才市场上存在严重的供需脱节,大量的岗位缺人干与大量的毕业生没事干的现象同时并存。这直接反映了当前高等职业教育体制对市场需求、对高教大众化带来就业大众化趋势的严重不适应。www.133229.Com如果这种形势不能及时得到扭转,势必严重阻碍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对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也会带来不良影响。究其原因,这一现象的出现,既与社会经济发展与教育发展不同步,社会对高职教育了解尚不多等环境因素有关,更与高职教育自身的不足有关。现实状况是,相当一部分高职高专院校尽管想办好高职教育,但在具体工作上却存在着专业设置不符合社会急需,学生实践、动手能力不强,就业信息通道不畅等诸多问题。强调“以就业为导向”正是督促高职院校切实转变观念,走向市场,及时应对市场需求变化,把提高办学质量放在首位,着重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突出其鲜明的应用性特色,增强社会认可度。
  2.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是高等职业教育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随着高等教育大规模扩招以及高等教育大众化、普及化的实现,大学毕业生就业将会遇到新的问题和挑战。高职教育无论从其自身定位还是现实状况,都不应与普通本科高等教育相比。如果用普通本科高等教育的标准来办高等职业教育,高职教育毕业生面临的只能是“既无升学竞争力”、“又无就业优势”。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应具有较强的技术应用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更有优势直接进人劳动力市场,实现就业。只有这样才能保持住高职教育的“半壁江山”,才能实现高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正确定位是高职教育健康发展的前提,目前,仍有一些高职高专院校办学观念还未能把办学定位到培养高技能人才上,在转变教育中过多强调学科型倾向,在学校发展方向上仍有盲目攀高升格倾向,这显然是与高职教育的根本宗旨不符的,提出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正是强调高职教育的根本任务。
  3.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符合广大高职毕业生的强烈愿望
  接受高等职业教育的学生,其家庭收人多数处于中低收人水平,这些家庭更关心子女通过高等教育后能否明显提升就业竞争力,在社会中找到适合的工作岗位,以缓解家庭经济负担,这是学生及家长最根本的利益、愿望和要求。一项调查显示,90%以上高职学生希望毕业后能及时踏上工作岗位,而要求“专升本”继续上学深造的仅占5%~6%,就业(或创业)愿望的强烈与其家庭环境密切有关 [1]。就业乃民生之本,事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事关社会的稳定。近年来,虽然高职生的就业率在逐年升高,在很多发达地区,达到甚至超过了本科生的就业率,但如果从全国来看,高职生的总体就业水平,不论是数量方面还是质量方面,仍然不如本科生。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培养大批高技能人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广大高职毕业生的共同意愿。
  二、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高等职业教育实质上就是“就业教育”。高职教育应由传统的升学导向向“就业导向”转变,学科本位向职业能力本位转变,切实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办学方针,并将“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理念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1.专业设置要适应社会需求
  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技术型、应用型人才,跟普通高等院校相比,与当地经济建设有着更为直接和紧密的关系,因而,高等职业教育一定要打破传统的以学科为中心设置专业的框框,按照社会市场的需求和职业岗位的要求来考虑设置专业。高职院校专业设置能否适应社会市场需求,不仅是能否体现高职办学特色的重要方面,也是能否保持其生命力和吸引力的关键。过去我们的职业院校办学往往是资源导向,有什么教师就开什么课,有哪些设备就办哪一科,结果专业多年得不到更新,导致毕业生出现结构性就业困难。而在以就业为导向的思想指导下,高职院校在专业设置上必须紧扣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要在广泛开展社会调查的基础上,准确把握地方产业结构、经济结构现状的变化,掌握由其变化而引起的人才结构的变化,根据劳务、人才市场需求情况适时对原有专业进行设置和调整,增加社会急需的新专业、改造就业形势不好的旧专业、取消没有就业市场的老专业,使新旧专业相辅相成、合理搭配,专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以满足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2.课程体系要强调理论基础和实践技能并重
  在课程设置上,必须突出高等职业教育的“职业性”特色。注重学生掌握必要理论知识的同时,确保实践课程,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理论课与实践课时数比例应达到1∶1;而且教学计划中要规定实验、实训课的开出率在90%以上[2]。要通过投入加大建设自有实训场地、与企业携手联合办学等途径,保证每个专业拥有相应的基础技能训练、模拟操作的条件和稳定的实习、实践活动基地,使学生在“真刀真枪”的操作训练中,增长知识,提高就业能力。
  在课程内容上,要实现从知识本位向职业能力本位的转变。高职院校应根据自身条件和特色,以“必需、够用”为度,从应用的角度选择教学内容,强调针对性、实用性、先进性,大胆删除陈旧过时、偏多偏难而又不实用的教学内容,使高职课程突破学科理论体系,形成符合职业培养目标的特色,缩短与实际工作岗位的距离。以应用能力为本位的课程内容设计思路,不仅有技术能力要求,而且包括具有广泛适应性的一般职业能力的培养,使培养的学生既有较高的职业技能,又有一定的职业岗位转换的适应能力,从而获得较强的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在具体操作中,学校可实行“二一分段”的教学方式,即两年打基础,一年定方向,实行弹性化教学。学生入学后,可分系不分专业,前两年在科类内统一学习文化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后一年根据人才市场对专业需求的预测,在科类内调整分设专业班级,学生根据个人特长、志愿和兴趣再确定专业方向,有的还可允许去外系就读,以增强学生就业的针对性,更好地适应市场的变化和竞争。

3.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高职教育是以能力培养为中心的教育,要求从事高职教育的教师既要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又要有过硬的实践技能,具有“双师型”素质。建设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相对稳定、特色鲜明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提高高职教学质量,形成办学特色的关键。一方面,要实施“送出去”策略,支持教师到企业与企业的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共同指导学生实训、实习或承担生产、科研实际工作,以丰富他们的实践经验,帮助他们及时了解掌握新工艺、新技术,提高高职院校现有教师队伍的“双师”素质。另一方面,要通过“请进来”的方式,鼓励企事业单位中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又具备较高教学水平的专家、高级技术人员到高职院校担任专兼职教师,着力改善高职院校“双师型”师资结构,以适应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需要。此外,教育行政部门还应积极根据高职高专教育的特点,在教师任职标准和职务晋升、职称评审等方面单独制定适合“双师型”发展的规章制度,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提供政策支持。
  4.积极开展订单式培养,走产学结合之路
  所谓订单式培养,就是以企业的用人订单为导向,确定教学目标、开展教学活动。这样可以做到专业设置与企业需求相协调,技能训练与岗位要求相协调,培养目标与用人标准相协调。这种订单式培养的关键是对市场需求的快速响应,以培养社会紧缺人才为导向,快速培养一大批社会急需的高技能专门人才。实施订单式培养要加强学校与企业、用人单位的紧密合作,走产学结合之路。一方面,高职院校要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对专业设置、课程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调整与改革,并加强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强化学生的实践技能的训练,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以适应用人单位的需求;另一方面,要加强与行业、企业、科研和技术推广单位的合作,充分发挥企业和用人单位的作用,大力吸收社会的物质资源和智力资源,增强办学活力,提高办学质量,实现学校和企业的共同发展。以就业为导向的高等职业教育需要行业、企业的深层次参与,通过走产学合作的道路,拓展技术与技能培养,提高毕业生对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的适应程度,促进就业与创业能力的培养。
  5.大力推行“双证书”制度
  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要积极倡导推行“双证书”制,实行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相结合。“双证”即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职业资格证书是劳动准入的重要依据,与就业挂钩,具有强大的市场推动力,高职院校应坚持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并重,大力推行“双证书”制度。学生在校期间,除了拿到学历证书外,还可拿到一个或几个职业资格证书,使学生既具备第一岗位的任职能力,又有转换岗位的适应能力,无疑大大增强了其在就业市场的竞争能力。高职院校应积极创造条件,为学生获得职业培训证书和职业技能证书提供方便,让大多数高职生都能获得“双证书”,促进就业。一方面,高职院校要依照国家职业分类标准及对学生就业有实际帮助的相关职业证书的要求调整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把职业资格证书课程纳入教学计划之中,使证书课程考试大纲与专业教学大纲相衔接,强化学生的技能训练,使学生具有宽口径、多角色的适应能力;另一方面,高职院校要与劳动部门、人事部门以及其他行业部门合作,积极开发新领域的职业资格证书,并参与到职业培训鉴定标准的制定中去,把教学计划和证书标准有机结合起来,用证书考试推动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创新。
  6.加强对高职毕业生的就业指导
  就业指导是关系到毕业生能否充分合理就业的一项重要工作。有效的就业指导,可以增强毕业生在就业市场的竞争力,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第一,开设就业指导课。高职院校应把就业指导课作为指定选修课列入教学计划,计算学分,并组织专家编写教学大纲,保证就业指导的严肃性、系统性、有序性,确保就业指导的质量和效果。第二,加强职业理想、职业道德教育,帮助学生转变就业观念,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明确自己的就业定位就是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的第一线,调整就业心态。第三,开展创业教育,指导创业活动,增强毕业生的创业意识。毕业生自主创业也是促进就业的一条有效途径,高职院校要尽可能提供良好的条件,创造积极的氛围,帮助学生能够用比较低的成本、比较小的风险来自主创业和灵活就业,开辟创业渠道。
  7.积极开展职业素养教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从企业人力资源的角度来看,仅仅具备高技能而缺少职业素养的员工,不能为企业的发展发挥作用。真正能与企业“无缝”对接,且能长久对接的人才,除了具有高技能外,还要同时具备包括职业思想、职业道德、心理健康等较高的综合素质。如果说职业技能相当于一个人的“硬件”,那么职业素养就相当于一个人的“软件”。“硬件”与“软件”共同决定一个人的市场竞争力。高职院校开展职业素养教育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首先,要以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为平台,强化学生职业意识的树立。从学生入学开始,就要抓住时机进行职业理想和职业规划教育,使学生尽早明确专业发展方向,逐步树正确的职业理想。其次,要构建立体化教育平台,强化学生职业习惯的养成。职业素养培养必须渗透到学生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如在第二课堂活动中培养良好的沟通能力,在社团活动中塑造团队协作精神,在平时的学习活动中塑造职业形象。学校要精心组织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在社会调查中有意识地了解职业、熟悉职业、体验职业,培养职业的认同感、责任感和使命感。最后,要以职业实践活动平台,强化学生职业能力的提高。高职院校要坚持以校企合作为平台,在校内实训场所构建仿真的职业实训环境,使学生熟练掌握操作技能。校内实训与校外顶岗相结合,推行工学结合、订单式培养模式,使学生处于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在实践中提升职业道德,养成良好的职业态度。

  参考文献:
  [1]陈良政,卢致俊.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职教育改革[j].机械职业教育,2005,(3).
  [2]教育部.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试行)[z],教高司函[2003]16号.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