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

浅谈“五步法”对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2015-03-28 11:17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中学政治课是一门很重要的课程,它不仅较系统地传授知识,还要教给学生如何学习生活,如何做人,如何与时俱进。新教材很符合当前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特点,符合社会所需人才的培养目标,与此同时也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下面我结合多年来的教学实践来谈一谈“五步法”对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作用。

  一、课堂导入,形式多样

  首先教师应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在课下锤炼自己的语言,提高自己的概括能力,以及演讲、绘画等多方面的能力,既能讲出经典的故事梗概,又能绘出幽默的漫画,甚至用多媒体播放一曲同学们喜欢的歌曲或动漫……这样在课堂的开始就抓住了学生的好奇心,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引出与所讲内容相关的问题,导入新课,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来。

  二、自主学习,专心思考

  传统的师道观念不相信大多数学生能自主地发展,尤其是在农村中学就读的孩子们,他们见少识浅,特别是住宿生,整天被困在学校,网络又得不到真正的利用,作为教师怕对学生设而不动、启而不发,于是老师的职业仍定位在“传道、授业、解惑”上。在老师眼里,老师的责任仍是不断地往里装东西,实际上大多数东西却没灌进去,学生仍是一只立不起来的空袋子。其实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首先要改变我们的师生观,那就是课下教师多与学生主动去交流,了解他们的想法与需求;课上相信每一个学生都具有自主学习的发展潜能。教师可很好的利用教材的典型案例提出问题,运用任务驱动的方法,使学生在阅读有趣的故事中,结合问题自己去悟出其中的道理,然后,再根据教材上的理论自己总结出问题的答案,那正是要学的观点。在这个过程中,老师一是不干扰学生的思考,二是不要总是“提醒”,目的就是让他们学会独立思考,同时还允许学生有不同的答案。这样的“教”更主要是为了“不教”,要想使那些空袋子立起来,必须做到“学起于思,思源于疑”。

  三、情景再现,精心点拨

  《思想品德课》的最大特点是紧跟时代的步伐,培养国家所需要的人才。教师可把课本中的重点、难点与时政热点结合起来,再创新的意境,以多种形式让同学们去合作交流,去积极探究,用学生自身的智慧把空袋子立起来。

  例如,在学到 “男女同学如何正常交往?”时,根据青少年早恋的热点问题,教师可设计一个男女同学形影不离的情景,让小组内各选出一名代表组成一个辩论赛,以“男女同学到底该不该交往?”为题展开辩论,家长组认为同学们年龄小,过密交往必定影响学习,学生组认为同学们的正常交往还是利大于弊。

  家长组强调异性交往的危害,学生组强调异性交往的作用。真理越辩越明,通过正反双方辩论,最后他们会得出结论:应该广泛交往,但不应和某一异性交往过密。这时教师根据当前中学生的早恋问题温馨提示:“男女同学正常交往能够取长补短、更好地完善自己,但是在春天里想摘秋天的果实的人,收获的只能是尴尬和伤害。”

  由此可见,同学们的这种交流与探讨不仅能学到知识、开发智力、拓展思维,更能培养情感、提高表达、分析与解决问题等各方面的综合能力。教师作为一个导演和主持人的角色,其点拨会在情感上与学生发生共鸣,学生知能双收。

  四、精讲精炼,学以致用

  思想品德课的传统教学方法,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苦。现在的多变教学引导学生在体验中获得乐趣,在激情中获得知识,在享受中获得能力。使他们的学习过程由感情——理性——感性——理性交替发展,最终达到学习目标。在这种过程中为了更好的巩固所学的要点,教师还必须精心设计达标训练:

  1以易带难。紧扣本节知识,单选题要有一定难度,目的是利用大多数同学容易作对的选择题来巩固难点。尤其是一些名人名言的寓意,能够使学生展开想象与思考的翅膀,通过现象看到本质。

  比如,鲁迅说:“友谊是两颗心真诚相待,而不是一颗心对另一颗心的敲打。”这告诉我们( )

  A、交友贵在真诚 B、对朋友只能好言相劝

  C、交友以他人为中心 D、朋友间应避免批评

  有的同学就没有联想到所学的重点与本句名言的内涵,选择了错误选B/C/D。

  2、理论联系实际。精选与生活联系密切的案例、一段时政热点材料或者是班内刚刚发生的与所学内容相关的事件,进行训练与点拨。这样既能使学生的好奇心变成一种求知的热情,去关心国家大事与民族的兴衰,培养其爱国精神;去关心身边的人和事,培养社会责任感;更能提高自己将来立足于社会的能力,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五、青春寄语,激励无穷

  每学完一课,可让学生寻找一些名人警句作为自己的座右铭。教师也选择与本课内容相关的寓意深刻的经典词句去激励学生,有些耐人寻味、令人深思的名人名言会使一些受教育的青少年受益终身的!如“知识改变命运、性格决定成败、人的成功主要不是靠他的才智而是他的意志”等等。

  总之,转变学习方式是当前提高教学效率的关键。当然教无定法,学无定法,作为教师应该根据自己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一定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