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

“复盘分析”:《滕王阁序》教学片段的“切题

2015-07-28 18:45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余航,福建省漳州市实验中学(363000)。


    所谓复盘分析,就是如棋局对弈后的复盘分析,依据课堂实录,还原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并对每一个教学环节作出诊断。诊断的侧重点放在每个教学环节与教学目标的切合度上,也就是将教学目标作为“主题”,将课堂每个教学环节与教学主题对应,看是否切合,并在“切题诊断”的过程中对存在问题的教学环节提出修改设想。
    本文试以某同行执教的人教课标教材必修5的《滕王阁序》的教学片段为例,依据“切题诊断”的思路作一个课堂的“复盘分析”。
    学的起点:
    1.学生已经学习完《归去来兮辞(并序)》,在该课的学习中着重完成了依据景物特点对作者的情感展开分析的学习活动。
    2.学生已经完成预习作业:(1)将课文读熟;(2)思考题:“王勃所写的滕王阁景观有何特点?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
    【分析:预习作业设计的目的是服务于这堂课的教学目标,两道预习题设计的初衷均为帮助学生有效理解文段大意。预习题(1)的实际效果是:帮助学生更流利地背诵课文,加强文言语感以理解文意,但由于这样的作业难以落实,所以其实际效果在同一个班级中可能由于学生的学习态度差异而呈现巨大差距。如果将预习题(1)变为“依据文下注解,将课文前三段译成现代汉语,并概括前三段大体内容”是否更有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预习题(2)的实际效果是:检测学生的概括能力和对文段的基本理解能力,学生需要找到有效阅读文段,并理解文意。这道题有助于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也承接了《归去来兮辞(并序)》的学习内容。】
    教学目标及重点:
    这是《滕王阁序》教学的第一课时,故将教学重点放在前三个文段。
    1.形成立足于文本所写景物分析作者情感的能力。确立这个目标基于以下两点:立足学的起点1,在本课的教学中,执教者认为要充分利用《归去来兮辞(并序)》的学习成果;立足学的起点2,学生应该能够大体理解滕王阁景观的特点,并初步理解前三个文段的大意。
    2.背诵默写课文2、3段。依据高考《考试说明》的要求,本课的2、3段为高考必考文段。
    【分析:第一教学目标的确立依据值得思考。首先,《归去来兮辞(并序)》作为一篇古代抒情散文,其重点在抒情固然没错,但这篇辞赋并非融情于景的典型,以此作为落实巩固目标1的能力的教学起点是值得商榷的。其次,同样的问题出现在《滕王阁序》,这是一篇情感意味强烈的骈文,滕王阁的景观描绘并非本课的重点,重点在后文的“借题发挥”以抒写心志,理解前三段大意不应该作为终极目标,而应该作为学习后面情感抒写文段的学习准备。】
    教学环节设计:
    1.让学生说出滕王阁景观的特点,并引导学生结合课文中相应文句作简要评析。
    2.梳理课文前三段大体内容。
    3.朗读并背诵本课2、3段(提醒学生注意易错字词)。
    课堂实录及具体环节的“切题”分析:
    师:大家结合昨天的预习作业想想作者所写的滕王阁的景观有何特点?所谓“景观”,就不仅仅指滕王阁本身,还包括滕王阁周围的景物。这个问题应该从哪里去找答案?
    【分析:“景观”二字值得商榷,对“景观”的解释,也是为提问而解释。虽然这个问题基本符合教学目标1,但提问方式有点生硬。如果变为“既然文章名为《滕王阁序》,作者是否全文都围绕滕王阁来写?如果不是,哪几段重点写滕王阁?”这样的问题,同样对应教学目标1,但指向更明确。】
    师:1—3段?是否范围过大了点?第1段是吗?
    生:不是。
    师:不是的话,这段写了些什么?从首句来看,“豫章故郡,洪都新府”,这句话写什么?
    【分析:转而关注第一个文段,偏离教学目标。进而关注首句,而没有从第一段整体理解,使得教学目标进一步趋向模糊。】
    生:滕王阁所在的地点。
    师:后文还写了一大串,又在写些什么?
    (生沉默。)
    【分析:学生的课堂反应值得教师密切关注。学生的沉默表明对这个问题茫然。从教师的提问来看,这个问题太大,从第一句话写什么,变成整段写什么,思维跨度太大,学生显然无法适应。到此为止,教师实际教的是对文段内容的复述,学生实际学的是对具体语句内容的概括和对局部文段内容的整体把握。从能力目标的落实上,与基本教学目标所确立的“形成立足于文本所写景物分析作者情感的能力”相去甚远。】
    师:我们好像看到了一些人名,都督阎公,宇文新洲;还有一个词语,高朋满座,这里写了什么?
    生:今天在滕王阁聚会的人。
    师:作者王勃为什么写这篇文章?据历史记载,他参加了这场滕王阁聚会,盛会主办者让大家作诗,他就应邀写了一首诗,这篇文章就是诗前的序。他此时正好路过,是要到南方去看他的父亲,所以这段的最后一句话告诉我们:“家君作宰,路出名区。”他自称童子,“童子何知,躬逢胜饯”。“我”一个无知的小儿,误打误撞,擅闯了你们这场神仙会。而前文的高朋满座写参与盛会的人,“豫章故郡,洪都新府”写的是盛会举办的地点。因此,第一段是向我们交代了滕王阁聚会的地点、时问、参与的人。
    【分析:教师发现推进不了,只好退一步引导学生理解文意。虽然从整体上看,这个环节背离了教学目标,但介绍《滕王阁序》写作背景、原因和描绘滕王阁聚会的情景还是对教学目标的达成有积极作用的。不过,因为这是为了让学生理解第一段大意而作的解释,所以学生的学习关注点不会放在写作背景、原因与作者情感的关系上,也不会将滕王阁聚会的盛况与作者内心的情感体验相联系,因而,一些有助于教学目标达成的有价值的资源就流失了。】
    师:而滕王阁景观的描绘应该从2、3段去找。现在老师有个问题想问大家,2、3段这么长,你能否把它压缩成一两个词语或一两个字,将2、3段所描绘的滕王阁景观概括出来?
    【分析:现在回到遵循教学目标的轨道上。无疑,概括文段有助于加深对文本内容和思想内涵的理解,但在学生对文本尚未深入阅读的情况下要求学生用浓缩的词语或句子来概括,问题的难度显然拔得过高。】
    生:磅礴。
    师:气势磅礴的磅礴?为什么?
    生:滕王阁的气势磅礴。
    师:你是说滕王阁周围景观很壮观?是否还有其他词语?大家打开思路想,周 围的景物有哪些?活动,颜色,形状,都写到了,从这些角度去想,将它们缩成几个字。刚才的同学从滕王阁的气势入手,讲到了磅礴,有一定的道理,还有其他的词语吗?
    师:大家应该能从中感受到滕王阁的气势,站在楼上看四周景物所见到的一种壮观。其他的同学还有别的看法吗?
    生:山高水深。
    师:为什么?你说说你的理解。
    生:周围的山很高,水很广阔、很深。
    【分析:学生的回答表明学生对文意的理解只停留在表层,而且是模糊的。教师的引导不应该让学生转而关注其他词语,而应该让更多的学生结合预习作业的第2题来回答这个问题,再加以总结,这样就能将学生的学习成果用之于解决新的问题。此外,压缩语段的方式,重点在落实学生的概括能力,一般用于具有突出文眼的文本或对事物的描写相对集中的文本,从文章特点上看,这种方法用在对本文2、3段的处理上,似乎不太合适。可见,这个环节不利于教学目标1的有效达成。如果将要求学生“提炼概括性词语”改为“归纳所写的景物”,学生应该能够对文段所写的景物先有一个感性的认知,其学习的积极性也会得到一定的保护,这时教师再进一步归纳景物的类型和特点,相信就能逐步接近教学目标。】
    师:哦,你是这样理解的。好的,同学们一起来看看滕王阁的景观的描绘。同学们觉得作者的观察角度有没有变化?
    生:发生了变化。
    【分析:关注景观的描绘,仍然应该从“所写的景物有哪些”这个问题入手,以所写景物特点的分析,寻找作者抒情的线索。这样才能切合教学目标1。而“观察角度”的变化属于作者处理景物特点的深层次问题,可以放在学生对所写景物有初步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再去考虑。且学情已经表明学生对文意的理解有较大的障碍,教师此时应该注意调整问题设计的难度。】
    师:“时维九月,序属三秋”,这句在写什么?
    生:滕王阁深秋时节的景色。
    【分析:教师提出这个问题可能是希望学生从头开始理解文意,但既然已经有“观察角度”的问题在前面作铺垫,不如由上个问题入手,罗列出文中几处远景、近景,让学生分析判断。这样既保证了课堂的连贯性,又能将教学拉回到切合教学目标的轨道上。】
    师:这也许就是到滕王阁所见的景色。再者,“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这是写那个地方周围所见。“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这是写作者怎样的状态?骑着马,来到这里。“得天人之旧馆。层峦耸翠,上出重霄”,这是写滕王阁的“高”,因此要描绘滕王阁的特点,一定要抓住它的“高”。后文的“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则是登高所见,站得高就会看得远。
    所以,大家看下一段,这就是写视线所及的地方。“披绣闼,俯雕甍”是什么意思?大家请看注解。(生看注解)现在他的观察点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生:登到楼上去观察。
    师:对。刚才应该是在楼下看四周景观,现在登到楼上打开窗户,极目远眺。下文就是写他所见,船舶如何,房屋如何,港口怎样。我们可以看到,房屋林立,港口繁忙。“舸舰弥津,青雀黄龙之舳”就是写港口的盛况,而“云销雨霁,彩彻区明”则是写秋天雨停之时所见的情景。所以整体来看,王勃写滕王阁可以用几个词语来概括?
    生:高。
    (板书:高)
    师:还有周围的壮阔景象,是吧?(板书:壮)正如刚才有同学谈到的磅礴,也没错。另外,从色彩的角度来看,他写了多少种的色彩?因此,还可以用色彩明丽来形容。
    (板书:明丽)
    【分析:显然,教师发现学生在理解文章大意方面存在比较大的障碍,因此临时改变了课堂教学预设,插入这段讲解。这个立足于学情的调整是积极的。但需要探讨的是,这段讲解的实际效果是什么?教师想要通过这段讲解让学生学到什么?如果是对文段大意的理解,是否可以让学生依据文下注解将文段中几处典型的写景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这样既符合教学环节设置的“引导学生结合课文中相应文句作简要评析(景物特点)”,又可为教学目标1的达成作铺垫;而如果是为了让学生明确作者观察点的变化(从教学环节的衔接上看,似乎是这样的),大可不必这样费周折。】
    师:各位同学,现在我们将这篇课文前三段连起来看,第一段写了滕王阁聚会,写到了参会的人,还有洪州这个地方的风貌,所以可否用第一段的一个词语来概括出这段所写的内容?
    (生沉默,没有思路。)
    师:写到了洪州这个好地方,写到了参会的精英。大家依据这个找一个词语。
    生:人杰地灵。
    师:因此,该段写盛会的高规格。而第二段则是写滕王阁周围的景色,所以可以认为是写三秋之景,壮观,色彩明丽。第三段则是写登上滕王阁所见的周围的景观。(生做笔记。)
    【分析:到这里,我们可以大体认定,教师前面对第一段的概括属于偏离教学目标。用“高规格”给这个问题画了句号,有效的教学资源就此流失了。如果教师能在总结出“高规格”之后进一步追问“王勃在盛赞滕王阁宴会高规格时是什么心情”,就能引导学生关注王勃的内心感受,并寻找对应文句,这样既可以和这堂课前半部分讲解第一段内容的教学环节对应,又可以为学生理解2、3段写景所蕴含的情感找到思维的衔接点。】
    师:这篇文章的2、3两段不太好理解。不好理解的原因,老师觉得应该是与这两段的语句描写有很大关系,用的修饰词太多,铺陈的色彩太浓。但没关系,现在来看看,老师把这段作了一个改写。
    投影:九月三秋,水尽潭清,烟凝山紫。俨騑上路,访景崇阿,临长洲,得旧馆。峰峦耸翠入云天,飞阁流丹临无地。鹤凫极尽岛曲折,桂兰宫殿是山峦。打开美阁门,俯瞰雕饰脊。山岭平原满视野,纡回河湖骇人目。屋林立,钟鼓鸣,船满渡,雀龙头。销云停雨,日照天明。落霞孤鸟,秋水长天。渔歌响彭蠡,雁惊衡阳浦。
    师:希望改写之后会更直白些。
    现在老师站在作者王勃的角度,给大家解释一下这个文段:九月正好是深秋时节,水枯竭了,潭水显得清澈。烟凝而山变得如紫色一样。现在我骑着马上路了,我一路走过这些大山名川,来到了这个地方,看到了一个前人留下的旧馆所。这里峰峦叠嶂,高耸入云天。楼阁上雕梁画栋,整栋楼高耸在那里。鹤和凫沿着曲折 的岛屿飞翔着。桂殿兰宫就像是远处层层叠叠的山峦。我站在楼阁上,打开窗户,见到楼的屋脊。山岭平原在我们的视线之内,迂回的河湖冲击着我们的视觉。视觉冲击力很强。房屋林立,钟鼓鸣响。为什么会谈到钟鼓呢?因为以前的大户人家,人口众多,在饭点的时候就要击鼓,召集众人。而此时船在港口停放,船头雕刻了青雀和黄龙。最后,我们看到了雨过天晴,日照天明,落下的晚霞和远处的孤鸟,与秋水长天共成一色。这时我耳朵听到的是:渔舟唱晚,还有雁在衡阳环绕的回声。老师把它压缩的目的是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因为这两段是要背诵默写的。
    【分析:改写文段和解释文段的目的如果还是为了理解文段大意的话,是否可以考虑将这个环节放在对2、3段的讲解之后。因为教师刚对2、3段大意作了解释,并且提取了三个浓缩词,顺势引入这段改写,符合学生的学习期待,更有助于学习目标达成。由此,给我们一个启示:课堂教学环节设置的顺序是至关重要的,越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就越有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这个环节的最后,教师将教学目标指向了背诵默写,基于理解文意来背诵默写,这样的处理是对的,也符合教学目标2。】
    师:好的,现在先读原文的2、3段,再读老师改写的文段。
    (生读课文与教师的改写文段。接着,师结合改写文段的语句提醒学生需要注意的字词,如“帝子”的“帝”,“长洲”的“长”,“孤鹜”的“鹜”等。)
    【分析:提醒学生阅读中留意难写易错字词,以提升背诵默写的准确率,这个环节切合教学目标2。但到此,我们还需要再追问,教学目标1和2是孤立、割裂的吗?如果能够将文意的理解延伸到情感的把握,并由此来指导学生的背诵,是否更顺畅一些?】
    总体分析:
    为直观分析,特用表格(附文后)形式从“切题”的角度对这个教学片段作整体评估。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