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

新课程理念下中学生角色的自我转变

2015-07-07 08:49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摘要:目前,学术界和教育领域研究较多的是教师在新课改背景下的角色转换,即教师如何改变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等去促进学生的主体性发展,而对学习的主体——学生自身的角色转变的研究却不多。要真正实现学生的主体性发展,学生自身的角色转变是前提和关键。
关键词:主体性发展;角色转变;学习动力;学习习惯;新课程理念

新课改的重要目标之一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以及交流和合作的能力。”主体性教育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学生的主体性发展自然成为新课程一个极为重要的目标。但目前学术界和教育领域研究较多的是教师在新课改背景下的角色转换,即教师如何改变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等去促进学生的主体性发展,而对学习的主体——学生自身的角色转变的研究却不多。但就学习而言,教师的转变只是学生学习的外因,笔者认为,要真正实现学生主体性发展,使得教师角色转变能够真正起到相应的作用,学生自身的角色转变是前提和关键。
一、目前中学生学习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对照新课程对学生主体性发展的要求,结合有关专家学者对中学生的调查研究,我们可以发现,目前中学生的学习总体缺乏自主性,普遍表现出“不要学习”“不懂学习”“不会学习”的倾向,具体表现如下:
(一)学习热情不高
很多学生存在对学习的认识不到位的情况,看不到学习对自身成长的意义,因此,无法找到支撑自己学习的原动力。www.133229.coM学习的过程是在学校、老师和家长的强行推动下被动进行的。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对学校和教师的任何教学安排都持排斥的态度,不愿意主动参与教学过程。
(二)学习习惯不佳
大多数学生的学习是散而乱的,缺乏对学习的整体安排和打算,没有建立完整的学习体系。很多学生甚至到初三了还不清楚最基本的学习环节,每天只是以完成老师的作业为主要任务。这使得学生们只能跟着老师走,成了老师的一颗棋子,很难真正成为一个自主学习者。
(三)学习方法不懂
法国生理学家贝尔纳曾经说过“良好的方法能使我们更好地发挥运用天赋的才能,而拙劣的方法则可能阻碍才能的发挥。”古人也说过这样的话:“得其法者事半功倍,不得其法者事倍功半。” 学习也是这样,每门学科的学习过程中都需要讲究一定的学习方法,但由于对学习缺乏热情、充满反感,所以不可能积极主动地去反思和总结学习方法,这反过来使得学生学习的过程变得沉重而无趣,这是中学生较普遍存在的恶性循环。
(四)受挫能力不强
就像生活中的任何事情一样,学习的过程中难免会碰到难题和困难,又或者说,学习的过程本身就是不断克服困难、获得成长的过程。但很多学生不能正确的对待困难,一旦考试成绩好了就有了学习的主动性,但是一旦成绩考差了,就信心大失、一蹶不振。这就使得自主、可持续的学习成为不可能。
(五)自我反思和总结能力差
只有明确自己的实际状况,才能有针对性地对自己的学习做出相应的调整,从而促进学习过程的良性循环。但很多学生却缺乏自我反思和评价的能力,对自己的状况不能做出科学合理的分析,甚至有相当多的学生对自己的学习很少进行反思和小结。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在很多时候无法把握自己学习的方向,也就自然而然地失去主动性。
(六)沟通和合作能力差
自主学习要求学生提高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以及交流和合作的能力,其中交流和合作的能力是贯穿始终的要求。但事实上,很多学生最缺乏的就是沟通和合作的能力,在家与家长没有沟通,在学校里与老师没有沟通,学习上与同学没有沟通,这样就使得学习过程变得孤立无援,从而阻碍进步。
二、在新课程下,学生完成角色转变的几点做法
在新课程理念下,要求教师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成教育的促进者。他的角色行为更多是创设适宜的教学情景,营造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的良好氛围,激发学生的潜能和学习热情。作为家长也要为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让孩子在充满活力,温馨宜人的家庭中健康成长。学校则应当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各类活动,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和锻炼。这些只是学生学习的外因,要真正实现学生主体性发展,真正实现新课程的理念,学生自身的角色转变是前提和关键。实践新课程的真正主体应该是学生,在转变观念的基础上,作为一名学生应该主动实践,用行动来促使自身角色转变,成为一个真正符合新课程要求的自主学习者。
(一)提高学习动力,推动自主学习
做任何事情都需要动力,要实现自主学习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动力问题。那么,作为学生要增强自主学习的动力主要应该从哪些方面去努力呢?
1.锻炼意志品质,提升心理动力
一方面,可以通过阅读、观看影视、亲身了解等途径,感受典型模范人物克服困难、走向成功的过程,学习他们不怕吃苦、奋勇拼搏的精神品质;另一方面,积极参加一些挫折训练,克服困难,比如军训、野营、长跑、劳动等,从而增强自己的忍耐力以及乐观、自信等优良的精神品质。同时,可以加强自我暗示、自我规范训练,强化自身的意志力。
2.培养学习兴趣,增加学习动力
一方面,努力为每门课的学习开个好头,使自己能顺利走进每门学科,这是培养学习兴趣的前提;另一方面,要求自己加强对学科知识的钻研,努力发现每门学科的闪光点和规律,让自己即想学又能学;同时,要积极和学科老师处理好关系,使融洽的师生关系成为激发学习兴趣的重要因素。
(二)注重学习方法的学习和总结,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很好地掌握学习方法和技巧是提高学习效率的关键,也是自主学习所必须倚重的重要环节。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良好的学习方法就好比是先进的生产工具,对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中学生如何掌握学习方法呢?
1.认真上好学习方法指导课
学习方法指导课主要是一门智力技能课,它是教师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指导的基本途径之一,有利于学生系统地训练学习方法,对于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学习方法有独特的作用。通过上课,领悟老师所讲的学习理论和方法以及学生在学习上存在的主要问题等等。同时,要注重将上课所学到的学习方法与自身的学习紧密结合加以应用和巩固。

2.注重各门学科学习方法的积累
在各门学科的课堂上,教师会针对具体的知识传授关于知识理解、应用的方法,在这个过程中,作为学生必须要认真去理解、记录、消化和应用。同时,在自己学习的过程中,要善于归纳、总结适合自己的学习思路、方法和技巧。
(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自主学习效率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引领自主学习的重要支撑。作为中学生要真正实现自主学习,必须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1.学会制定学习计划
制定学习计划的程序是:第一,对任务和材料进行分析,包括数量多少,难度大小,材料性质等;第二,尽可能地联系自己的特点,如学习风格;第三,结合自己的特点与材料的特点,选择学习该材料的学习策略,包括花多少时间,单位时间内学习多少,内容预期达到怎样的目标和结果,确定什么是适合我的学习程序和方式,选择什么样的辅助手段,可以向谁寻求帮助等。
2.加强对自身学习的反思和总结
学习总结是学生对于学习活动进行的反思和评价,它包括对学习过程的表现进行评价、对学习结果的检查与评价、对学习的成功与失败的原因进行分析。要学会利用各种途径进行学习总结,如用日记或周记的形式进行自我解剖。对于学习失败的原因,要多从方法和过程上加以剖析,以减轻失败体验的程度。除日记、周记外,对于每次做错的题目,用一个笔记本作《错题集》加以归纳。
3.加强对学习环境的自我管理
学生的学习活动是在一定的环境中进行的,学习环境通过影响学生的注意力、情绪、大脑的工作状态,而对学习效果产生影响。因此,中学生要主动创设学习需要的各种有利的环境:第一,调节好与教师的关系,尊重教师,同时把教师看成平常人而不是圣人,双方民主协商;第二,调节好与同学的关系,“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应正确看待他人,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同时学习中注意讨论交流,相互启发,集思广益;第三,要处理好自己生活和学习的关系,做到自己生活和学习紧张有序、和谐舒畅。
4.学会对学习资源的自我管理
学习资源管理的主要项目包括:时间资源、信息载体、学习工具和寻求他人帮助。时间资源的管理办法有:计划管理法,作息制度法等。信息载体的管理方法有购买、订阅、保存、借阅等。学习工具的管理办法有购买和使用。寻求他人帮助的办法有通过老师、家长的帮助和介绍,通过报纸、电视、网络等手段查询。
(四)学会合作与交流
新课程强调学生在交流和合作中学习,因此要实现自主学习必须注重与同学、老师的交流和合作。
1.树立师生平等观,主动与老师交流。从学生学习的角度来说,教师其实是一种资源,学生与教师的交流就是充分利用教师资源的过程。作为学生,应该摒弃一直以来惧怕老师的心态,主动把学习中的问题提出来和老师做交流和探讨,在这种互动中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同时,也通过交流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从而提高学生自己的学习热情。
2.增强合作意识,积极参与合作学习。新课程要求学生学会在合作中探求知识。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改变学习方式,积极参与合作学习。
综上所述,学生实现主体性发展必须依赖学生自我角色的转变,必须转变自己的学习观念,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积极掌握和积累良好的学习方法,学会交流和合作,真正实现自主学习。也只有这样,教师角色的转变才有意义,新课程的教育教学目标才能真正实现。
参考文献:
[1]王炎斌.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j].教育发展研究,2004(6).
[2]聂衍刚,郑雪,张卫.中学生学习适应性状况的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1).
[3]王坦.合作学习的原理与策略[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1.
[4]徐志平.新课改中教师与学生的行为变化探究[j].教育研究,2007(9).
abstract: at present, teachers’ role change in new curriculum reform is widely studied in academic circles and education field, namely, how could teachers change teaching idea and teaching method to promote students’ subjective development, while students’ role change is less studied. to realize students’ subjective development, students’ role change is the premise and the decisive factor.
key words: subjective development; role change; learning motivation; learning habits; new curriculum idea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