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职业中专机电专业创业教育的研究
一、创业教育概述
1、 创业教育的内涵
所谓创业,就是创造、创设和创新某种事业或职业岗位。人们通常把创业划分为三个层次:一是开创新的职业,从无到有,开创出新的事业或职业来。二是创设就业岗位,一个人或者几个人组织起来,办企业、办商店、办农场、开饭店等,自己创设了就业岗位。三是创新,在已有的工作岗位上,努力拼搏,勇于创新而出现了新的业绩。
创业教育是一种新的教育观念,它不仅体现了素质教育的内涵,注重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更强调学生就业观念的转变,学生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的提高。它是继文化教育、技能教育之后的“第三本”教育护照,是世界教育发展的方向,也是21世纪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新亮点和必然选择。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89年指出:“创业教育,从广义上来说是培养具有开创性的个人,它对于拿薪水的人同样重要,因为用人机构或个人除了要求受雇者在事业上有所成就以外,正在越来越重视受雇者的首创、冒险精神,创业和独立工作能力以及技术、社交和管理技能。”对于我们中职学校来说,所谓创业教育就是指通过开设相应的课程,开发学生创业的基本素质和智慧潜能,培养学生创业综合的能力。
2、 目前创业教育的现状
中等职业教育传统上是一种就业教育。它的基本培养目标是让学生掌握一定的文化知识,具有熟练的某一类专业技能,必备的通用技能以及一定的其他专业技能,形成较强的应岗能力和一定的跨岗、跨职业能力,毕业生出去能适应一定的职业,谋得一份工作。但是由于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部分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与社会要求不相适应,对就业指导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造成中职毕业生在就业心理上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期望值过高、依赖较强、自卑心理较重等现象,以及心理素质、知识结构、实践能力不能完全适应社会需要的现状,使得中职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供需失衡。这一切与学校教育普遍存在的脱离社会、脱离劳动、脱离实际的状况有关。这种教育不是增强人自我就业的潜能,却是鼓励人们找拿高薪的职业,以至于乡村地区大多数受过教育的年轻人不断涌入乡镇、城市去寻找工作。但劳动力市场的就业岗位远远不能满足谋职者的需要,因此中职生的失业在所难免。
中职学生在理论水平上确实有限,但仍有一部分学生的技术水平相当过硬。比如有很多学生在省级或国家级的技能大赛上获得很好的名次,他们的技能水平完全可以和许多高级工的水平媲美。那么,有了这样的内因,再加上合适的外因,他们来开创一些适合自己的就业岗位应该是可行的。退一步讲,即使很多学生的理论和技术水平一般,他们同样可以在竞争如此激烈的市场经济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二、创业教育下的机电类课程教学
很多学生之所以会在自己的创业初期屡屡碰壁,很大的程度上和他在中学时学习的课程相关。我们的教育虽说是从上到下提倡素质教育,但是真正在实施起来并不是很顺利。学生没有学过《管理学》、《经济学》,很多人虽然有创业的梦想却没有创业的勇气和条件,也许就此我们已失去了很多优秀的企业家。
课堂渗透是创业教育的另一个重要渠道。我们将创业意识的增强与创业能力的提高列入各专业的培养目标,要求各学科在教学过程中,将相关的课程合理地整合,有机地渗透到创业教育。例如在机电专业的机械制图课程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方法是利用挂图和模型,学生在学习的初期非常困难,很难真正领会这门课的精髓。往往很多学生在学完该课程之后仍然看不懂实际的生产图纸。因此我们可以在教授该课程的时候利用一些企业的图纸进行教学,并且借助于先进的三维建模软件进行形象教学,让学生真正理解该课程的主旨,这样实现了读图、绘图以及三维建模的有机整合,不仅增加了学生的兴趣,更是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并且学生在进入企业或是自主创业的时候可以得心应手。另外在在机电专业技能训练中,告诉学生这不仅仅是为了打工混饭吃,而是将来创业所必需。所以应尽可能的多掌握几种技能,在此基础上力争达到高一级的技术水平,因为“就业”是为别人打工,而“创业”是自己作老板,为自己做当然要倾其所能做到最好,求人不如求己嘛!
三、创业教育引导下的机电类技能实训
创业更需要技能,使学生掌握扎实的专业技能是今后创业的一个重要条件。加强技能教学,突出技能特色,不仅是就业的需要,同时也是创业的需要。因此我们应加大资金投入,添置各专业技能实训所需的先进设备,建立实训基地。机械加工是一种用加工设备对工件的外形尺寸或性能进行改变的过程,可分为冷加工和热加工。冷加工方式较多,一般有车、铣、刨、磨、钻、镗、线切割、数控机床、加工中心等等。学校机电实训中心应具备普车、铣、刨、磨、钻、线切割、数控车、铣等加工制造能力,并为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学生开设机加工技术、钳工技术、数控加工与编程等专业课程。同时,机电实训中心应配备多名具有多年机械行业工作背景的资深技术人员,长期从事指导学生实训教学工作。
同时增加学生的实习实训时间,强化学生的技能训练,力求使学生掌握扎实的专业技能。现在的教学计划去掉文化基础课和专业理论课的学习,剩下的专业技能训练时间已所剩无几。这样如何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即便是最后通过了考工,学生的技能仍然达不到许多企业的要求。另外,技能是多元话的,例如数控工种上,可以分为数控车工、数控铣工以及加工中心等等。在竞争如此激烈的形势下,如何让学生的技能证书由一种向多种转变,由初级向中、高级转变呢?这就要求我们加强技能训练,而且这些技能证书的取得必须以硬件设备紧密联系,这就要求学校提供坚强的后盾。如果学生真的能够凭自己的能力自主创业,那么他必须对自己企业内的各项设备有所了解。可见,学生技能水平的提高为其在今后创业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创业”对于学生来说是另一种融入社会的方式,“创业教育”对于我们教育者来说何尝不是是一种新的挑战。要摒弃我们原有的教学模式,采用一种新的教学模式,不可避免会遇到很多困难。我们要做的就是改变我们的教学理念,调整课程设置,加强课程整合,引导学生通向另一条成才的道路。
作者:袁光磊
第2篇:中专机电类专业课程建设及对教学的思考
随着科学技术现代化发展,现代工业控制技术在企业中日益普及,机电类专业的技能人才,特别是实用人才的培养目标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一方面要求培养的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理论基础知识,同时还要求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能够熟练掌握机电专业的操作。因此,必须加强中专机电专业的课程建设,加强教学模式、教学方法、课程体系和培养目标的研究工作,努力实现教育最优化。
1从生产、建设实际出发,确立机电类专业的培养目标
中专机电类专业应以提高机电专业技能人才质量为建设目的,以实用知识型技能人才培养为专业建设特色。在专业建设中,要构建适应企业对机电类技能人才要求的、完善的理论课程教学体系和实习教学体系。
通过校企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打造锻炼一支适应机电类专业教学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保证机电类专业教学持续发展。使培养的学生能够胜任机电类专业需要,具有独立的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在机电类专业的建设中必须解放思想,改革传统的职业技能教育观念,打破旧的办学模式,创造出新型实用机电类技能人才培养的模式,走校企联合、厂校结合的办学新模式。
2创新机电类专业的教学计划与教学大纲
针对中专学校机电类专业,必须制定适应现代企业要求的,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机电类专业教学计划与大纲。基础理论课程设置必须坚持“必需、够用”的原则,同时培养学生自身发展的优良素质,特别是注意培养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专业课与实习课要有机融合,教学环节中坚持课题化的设立思想,课题设计要适应现代工业控制技术特点,在此基础上创出适应现代企业特点的一体化教学模式。
经多年的教学实践和对中专教育教学计划和大纲的研究,我们认为,现代中专机电类专业的课程设置应根据现代工业控制技术的特点,制定专业培养目标,培养出专业素质、专业技能的人才,开设课程、技能训练环节,最终取得资格证书和就业岗位的机电类专业学生。
3强化和注重中专机电类专业教材的建设规划与模式研究
从2001年开始,学校开始了新一轮的教学改革工作。学校的教学改革从教学计划、课堂教学、成绩考核与教材、学生能力培养等几个方面进行。教学计划改革实现了德育教育优先,突出技能教育为重点的创新模式;课堂教学改革则实现以实践训练教育为主,理论教学为辅,实际动手操作为重点的教学与训练一体化;成绩考核改革实现教考分离;教材改革实现统编教材向本校教材的过渡;学生的能力培养,则突出了校企结合、创办校内企业的特色;文化课以“实用、适用、够用”为原则的进行改革。在专业课教学中要求教师以“学练结合、学用结合、工学结合”为主,根据企业的需求和学生的具体情况,增加企业的生产工艺过程的基本要领,编写适应学生需要的教材和讲义;加大技能课考试的力度,以考促学,以考促教。在工学结合的新模式下,学校对机电专业教学内容进行了有机整合,实施模块化教学。实训教学由基本技能训练、专业技能训练、综合技能训练和生产强化训练4个环节构成,各个环节均努力与实习企业的生产实际相结合,全面实现产训结合,以便让学生熟悉生产的各个环节,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和职业道德。
同时,学校还深入开展了“以职业能力为核心,重构机电专业技能体系”的省市级课题研究,以课题研究促进机电专业技能课程及校本教材的开发。如,在课题研究的指引下开展了机电行业的市场调研、专业教师的行业顶岗实践,为机电专业的市场论证、课程建设提供了市场、行业需求的保障,进一步明确了学校机电专业的办学方向。同时,机电专业进行了专业课程综合化、技能课程项目化、专业课程设置等系列课题的研究工作。专业教师多次到行业、企业一线调研、顶岗实习等工作,先后引进多名行业专家、技师到校任教,共同研究,开发机电专业的课程体系。
4机电类专业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
4.1对教学改革的认识与思考
首先,中专机电专业应理论教学和实习教学并行,并突出实习环节的教学。理论学习应以“实用、够用”为原则,进行模块化、综合化整合,着重通过实践环节培养学生实际工作能力,增加学生自我动手时间,提高学生创新技能和综合素质,增强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其次,理论教学内容应突出应用性、先进性和前沿性。应培养学生应用现代工业控制理论的能力,突出机电类理论的应用性、实用性,使学生能通过“实践认识-针对实践的理论学习——再实践”的顺序,掌握一定的现代工业控制技术的安装、操作和维修技能,适应生产、建设对实用人才的需求。第三,要实习教学与生产实际、与新科技应用推广紧密结合。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是体现以能力为重点,培养学生的熟练职业技能和综合职业能力,实现理论与实际、教学与生产有机结合的有效途径。机电类专业实习教学特别要注意其先进性、前沿性,通过教学内容上渗透新科学、新技术、新工艺,教学过程由教室向生产延伸等,可以培养出一批能熟练运用新技术、新工艺,能适应社会和市场需求的高素质现代工业控制技术操作人才。
4.2对机电类专业实训基地建设的思考
要想完善机电类专业的建设,除了建设一流的专业实训教室外,首先必须在完善机电类传统专业的建设的前提下,坚持科学发展观,开拓机电类新专业。目前,以强电为主的主要有维修电工、机床电气维修技术、机电维修技术、电工与焊接技术、工业电气自动化等专业;以弱电为主的主要有电工与电子技术、家用电器产品维修、家用电子产品维修等专业;以高新综合应用技术的主要有数控技术应用与维修、智能楼宇技术、电梯控制技术与维修、现代工业控制技术等专业。我们认为,要想完善机电类专业的建设,必须在完善以强电为主的专业类型和以弱电为主的专业类型的建设前提下,加快对高新综合应用技术专业类型的建设。
根据机电类专业模块教学体系,机电类专业实训基地需要配套的实训教室主要有单片机、PLC系统综合实训教室、数控机床维修实训教室、普通机床电气线路故障检修实训教室、电工电子技术实训教室、电工基本操作实训教室、电力拖动控制线路实训教室、家电维修实训教室和多媒体教室等。这些实训室不仅为机电类专业开设实训课,也承担社会化职业资格培训、考核鉴定;同时,还承担企业职工的后续教育的培训任务。
作者:贾全忠 候增强
第3篇:中专学校机电专业自主学习教学模式探究
机电技术作为现代工业的主要技术,广泛应用于各生产企业。由于机电技术自身的特点使不少学生感到学习困难。通过教学实践研究发现:柔性化的知识模块体系可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激发学生探索求新的精神。柔性化的知识模块体系也可以称之为“柔性化自主学习”模式。
一、“柔性化自主学习”模式定义
柔性系统是能根据需求生产出不同产品的系统。“柔性化教育”就是借用了这个概念。但人毕竟不是产品,学校也不是工厂,在满足社会需求的同时,更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因此“柔性化”和“自主式”应相辅相成。
传统职业教育是以学校和教师为中心,学生进校前就选定了专业,进校后学生按照制订好的计划上课,教师按照计划教学。而“柔性化自主学习”模式要求彻底打破这种观念,转为以学生为中心。一是按机电大类招生,二年级后再选择具体专业;二是进校后,学生根据培养目标选择相应的课程模块;三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启发和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式学习、探究性学习,为学生提供合适的项目、知识索引和必要的环境。“柔性化自主学习”模式就是创造一个能激励和满足不同学生进行个性化专业自主学习的环境和氛围,使他们的自我意识和创新意识不断加强。“柔性化自主式学习”教学模式由交互式课堂教学、多维度辅导答疑、弹性化式实习和自主式学习模块这四方面组成,他们都根据学生发展和社会需求来变化。
二、“柔性化自主学习”模式在机电课程教学中的实施
(1)交互式的课堂、多维度辅导。课堂教学设计要遵循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按机电知识的体系将课堂教学设计成交互式的教学状态,以多层次的项目贯穿教学过程。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组织实时、非实时的辅导,引导、帮助学生主动学习。课堂教学要采用启发式教学,教学内容的“教”与“学”要合理互动,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要突出重点,启迪学生思维。要充分体现机电专业本身的特点和优势,每章内容结束时应给学生一个具体的应用举例或示例,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辅导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深入检查和强化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发展。答疑辅导的方式有:集体辅导、小组辅导、个别辅导,老师要根据学生学习情况合理组织,形成多维度的辅导答疑体系。为拓宽学生知识面、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教师要定期推出一系列的知识讲座,使学生接触新技术、新趋势、新理念。
(2)自主式学习模块。机电专业是一门时代性很强的学科,新技术、新理论、新应用领域不断出现。这就需要根据当前的行业需求情况,结合课程的性质和特点以及学生的个性与差异,恰当设置模块课程。如接触器继电器控制技术、电力电子技术、单片机及PLC技术、调试与编程技术……这些技术既有共性更有个性。模块实施可以按照不同的专业设必修和选修课程,同时将这些课程模块放到校园网上,以便于各层次的学生对这些知识进行自主学习。要安排专人辅导,在某个模块学习的学生达到一定人数时,开设选修课,允许学生跨专业学习,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性——这对学生的一生都是有益的。当然,这也需要各方面的引导。
(3)弹性化的实验实习。中职实验实训课程不仅是理论教学的补充和延续,与理论教学相辅相成,还是学生直接获取理论知识的重要环节。机电课程的特点决定了机电实验实习更加重要。“柔性化自主学习式”模式下机电实验实习要一改以往的设计思路,在时间、内容的安排上由原来的“刚性”变为“刚柔结合”,即:规定一些基本课题在一段时间内完成,再布置一些提高性课题,让基础不一的学生都有事做。这种模式最大的优点体现在业余时间利用上:基础差的学生在业余时间找差补齐,基础好的学生在业余时间提升。这样不但可以均衡各层次的学生,还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柔性化自主式学习”模式是以知识模块化,理论实践、教学实施项目化为基础,以学生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的人才“自主成长培养”机制。“柔性化自主式学习”模式涉及理论、实践、教材以及其他方面,是个系统工程,需要进行深入研究。
作者:徐洪亮
第4篇:关于中职学校机电专业课程教学的探究
中职学校是培养工程应用型技术人才,要求培养的人才必须具备较强的动手能力及工程实践能力。机电专业的课程是理工科课程,本身就比较枯燥乏味。对基础较差的中职学校的学生来说,不仅枯燥乏味,而且学习起来有一定的难度。为了使学生能学好机电这个专业,我们必须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动手实践能力。
一、让学生了解机电专业所学内容及就业方向
机电专业就业前景如何?机电专业就业方向有哪些?机电专业就业前景等这些问题成了很多家长和学生想要了解的问题。给大家介绍一下机电专业就业前景及就业方向分析。
中职学生是如何选择专业的呢?有的是家长让他们读的,有的是参照认识的师兄师姐所读的专业来选择的,还有的是稀里糊涂就报读了不了解的专业。对于就读机电专业的学生,进行新生入学教育时,要增设专业教育,要详细地跟学生解读机电专业,让学生充分了解机电专业所学的课程和内容以及学生学好机电专业以后的就业方向,还有当前社会机电专业所从事工作的工资收入等。机电专业就业前景,市场调研发现机电专业是一个宽口径专业,适应范围很广,学生在校期间除学习各种机械、电工电子、计算机技术、控制技术、检测传感等理论知识外,还将参加各种技能培训和国家职业资格证书考试,充分体现重视技能培养的特点。学生毕业后主要面向珠江三角洲各企业、公司,从事加工制造业,家电生产和售后服务,数控加工机床设备使用维护,物业自动化管理系统,机电产品设计、生产、改造、技术支持以及机电设备的安装、调试、维护、销售、经营管理等。
1.机电专业就业前景主要就业岗位
机电设备的安装、调试、维修、销售及管理;普通机床的数控化改装等。
2.机电专业就业前景次要就业岗位
机电产品的设计、生产、改造、技术服务等。
二、激发学生学习机电课程的学习兴趣
当今中职学生学习兴趣比较低,原因有很多。(1)中职学生本身就比较不爱学习,每天就想着怎么玩和混日子。(2)中职学生基础差,学习起来困难重重,往往跟不上老师的步伐。(3)传统“填鸭式”教学教育方式。学生不爱学习,无非是没有学习的动力。许多中专学生自暴自弃、消极、看不到未来,有的学生认为中专文凭没有什么用,出去了还是在工厂做一线操作工,工作累,工资又低。更有甚者说出了“到中职学校就是废人一个”这样偏激的话。对于学生这样悲观消极的想法,学校要给学生心理上的辅导。中职机电专业所学的课程其实和大学所学的差不多,只不过是比较简单,学生学好了,就是半个大学生。在学校里学习课本上的知识,是为了今后的实际应用打好基础。只要个人肯努力,在工作中运用所学知识,不断积累经验并持有终身学习的态度,就会使自己成为社会需要的技术型人才。针对中职学生基础差这个问题,解决的方法就是尽量采用简单易懂实用的教科书。机电专业学生,可以使用任务式的教科书。比如,机床电气控制这门课,使用任务式教科书,学生从简单的任务到复杂的任务,一个一个地去完成。先学习电动机的点动控制、正反转控制到星三角启动控制,由浅入深。
如何改变教师上课沉闷这种现状,使机电类专业课课堂教学生动有趣,使学生变苦学为乐学,变忍受学习为享受学习,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寓教于乐,在游戏中学习,在乐趣中学习,这对提高教学效率、改善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1.转变教学模式
引导学生动脑筋思考问题,参与课堂讨论,而不是一味听老师上课。
2.精心设计科学的教学环节
课堂导入一开始就要吸引学生的眼球。
3.借助多媒体技术教学
如机电专业课《液压与气压传动》中液压千斤顶的工作原理可采用多媒体的动画讲解,图文并茂,声像俱佳,提高了感性认识。
4.充分发挥教师个人独特的教学魅力
就业为中心,穿插加入本专业劳模人物事迹、行业科技前沿、相关企业和岗位介绍、就业前景等学生所喜闻乐见的信息。
三、采用教学与动手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中职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很重要,因为他们毕业就踏入社会,而社会缺乏的是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中职机电专业的毕业生应该掌握相应层次的文化基础知识与相应的专业理论,同时必须具备较强的现场操作技能、技术应用能力和职业素质,以适应岗位要求。
1.要做到“教、学、做”融为一体
学生在教中学,在学中做,在做中运用教师所教的知识。在讲授实践性强的课程,比如,PLC原理与应用。在讲清PLC基本工作原理的基础上,结合具体机电设备控制项目的PLC控制设计,在实验室里,讲解和实践基本指令和功能指令的使用,使学生在实现控制设计目标的过程中掌握PLC的编程方法以及控制系统的设计过程和调试。所以,实践教学是实施中职机电专业项目教学方案中的重要环节,在教学计划和教学活动中应占较大比重。实践教学体系也应逐步减少和摆脱验证性实验,增加实验的设计性、综合性、开放性和针对性。遵循职业技术教育循序渐进的规律,从简单到复杂,从一般到先进,从单一到综合,使学生逐步掌握适应岗位(群)要求的职业技能,具备本专业要求的综合实践能力。
2.中职学生技能比赛对增强学生动手能力有着重要意义
每年国家或者省市都举办中职学生技能比赛。对于机电专业的学生,可以参加钳工、焊工、机床电控等比赛。通过比赛前的训练,不但提高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还加深了学生对课本所学知识的理解。倘若学生在比赛中获得了奖,对学生以后的就业是非常有帮助的,这无形中也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中职学校的实践性教学是机电专业教育活动中非常重要的形式和内容,需要我们广大的教学管理工作者在管理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方面做出更为艰巨的努力和探索。
作者:黄景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