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

中等体育职业特色《数学》教材编写思考

2016-06-12 15:58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 ”教材在教与学的活动中起到了很关键的作用. 本文介绍了由一线体校数学教师结合青少年运动员学习的特点编写的中职《数学》教材,该教材是为解决体校数学学科教学诸多问题而作,它的应用将对中职体校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起到重要作用.

 

体育运动学校是我国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基地,为我国辉煌的体育事业贡献了大量的体育人才. 在众多的体育健儿们积极投身竞技锻炼的同时他们的文化课尤其是数学学科教学却面临诸多问题,如学生普遍数学基础较差,课后自学能力欠缺,教学内容和要求与学生的实际水平不符合,教师的教学方法、手段、评价等都有待改进等.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 ”教师的教学、学生的学习等活动都是以教材为根本的,因此教材在教与学中起到了很关键的作用. 笔者作为长期工作在第一线的体校数学教师,有幸参与了中等体育职业《数学》教材编订工作, 这是一本集合了广东省各重点体校一线教师和省专家组共同探究写成的中等教育的体育职业特色的数学教材.

 

  一、编写基础

 

  中等体育职业《数学》教材是依据教育部最新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数学教学大纲》的要求为基础编订的. 教材内容的选取既严格按照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内容与要求,遵循教学大纲对认知要求和技能与能力要求的规定,又针对青少年运动员学习的特点,突出培养体育职业人才的需求.

 

  二、编写背景

 

  体校生热爱体育训练,活泼好动,精力充沛,正因如此,要让他们安安静静地在课堂上认真听讲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普通的中职数学教材通用性强,但针对于体校生的特色不足. 以往也有体校专用的特色数学教材,但随着时代的进步,对教材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 因此编订适合体校中职生数学教材的变革就势在必行.

 

  中等体育职业《数学》教材集合了教学一线的中职数学教师参编,他们一直是教材的使用者,对体校生学习情况最为了解,这次直接参与教材的编写工作,更利于教材中教什么和如何教的有效结合. 再加上省体职院专家组是有着相当数学造诣的数学专家和数学教材编辑,这三股人力资源汇聚在一起,确保了中等体育职业《数学》教材编订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编写体系结构

 

  中等体育职业《数学》教材包含《数学·基础模块》和《数学·职业模块·拓展模块》两个课程,《数学·基础模块》则分为上册、中册和下册. 整套教材的体系结构,注重数学知识由浅入深的内在联系和连贯性,又特别关注学生的认知发展和适应过程.

 

  1. 教材以实例、观察、问题、实验活动、知识回顾等形式引入新知识,尽可能多地发掘体校生熟悉的与生活和体育运动训练、比赛、体育职业场景、体育职业岗位相关的素材、案例,采用图文并茂的形式,将体校生轻松自然地引入到该数学知识的真实背景中. 从体校生的身边实例入手,激发他们主动去求知、探索、实践,并从中产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体会学习数学的快乐. 如在教材第五章《数列》的开篇: (1)从第23届到第30届奥运会上,我国体育健儿获得的奖牌数分别是:32285450596310088. (2)2008年北京奥运会,男子举重共设置8个级别,除体重最重级别+105 kg外,其他7个级别体重从轻到重(单位:kg)排成一列数:566269778594105. 这样以实例作为教学导入,有效地吸引了体校生的专注力,激发了体校生学习兴趣.

 中等体育职业特色《数学》教材编写思考

  2. 以师生互动的形式,抓住教材中提供的生活体育情景分析引入的问题. 如教材第十章《立体几何》中,进行乒乓球比赛时,必须保证台面与地面平行,技术人员利用水准仪进行检测,把水准仪在台面上交叉放置两次,如果两次检测,水准仪显示为水平,就表示台面与地面平行,可以进行比赛,否则就需要进行调整. 从技术人员使用的方法中,引出了我们常用的判定平面与平面平行的方法:如果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都与另一个平面平行,那么这两个平面平行. 只有真正感受到数学的应用价值,并将数学知识化为自己的需要时,才能使体校生积极投入到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数学活动中,才能加深对新知的理解,丰富学生数学活动的经验,提高思维水平,发展他们的数学才能.

 

  3. 从生活实际、运动场景中带出问题,以适合体校生的相关的问题来锻炼他们的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笔者统计中等体育职业《数学》教材的引题和例题中涉及日常生活、应用体育训练比赛场地、器材规划的相关内容的,占引题和例题总数的 35% . 如教材第八章《平面向量》中,例如在一场足球比赛中,如图所示,中场队员在A点位置得球,将球传给位于B点的右边锋,然后快速直向插上,右边锋得球后遭到对方后卫上前逼抢,立刻将球横传至门前,球到达C点时,中场队员正好赶到,直接射门得分. AB = 20 m∠ABC = 30°,求中场球员从传球到射球这一过程中的足球的位移.

 

  4. 编制与教材相配套微课程,形成自主学习的资源库. 将现有的课程拆分成视频碎片,形成一个具有大量视频信息的数据库,学员可根据自己的需求,筛选自己需要的知识,满足学生对不同知识点的个性化学习的需要.

 

  5. 课后阅读欣赏. 教材中每一章都补充了或与数学(数学家)相关或与体育(体育名家)相关或与生活相关的生动有趣素材.

 

  6. 建立了体校生学业评价与检测系统:包括题库及以题库和多种教育评价技术为基础的评价与检测系统.

 

  四、编写特色

 

  1. 可读性. 针对体育运动学校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接受特点,中等体育职业《数学》教材尽可能地用直白朴素的语言加以阐述,较多地采用了图文、图表等数形结合的形式,用色彩艳丽、体育场景丰富的图片锁住学生的视线,印入学生的脑海.

 

  2. 趣味性.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而不是诸如等级或往后的竞争便利等外来目标. ”他主张不宜过分强调外来动机,而应努力使外来动机转化为内在动机. 中等体育职业《数学》教材把定理与公式现实化、简单化,用生活中和体育训练中的现实例子来阐释规律,将课本的数学带到生活训练中来,使学生身临其境,与教材产生共鸣,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

 

  3. 原创性. 一线教师对体校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兴趣、学习习惯是最了解的,如何能调动体校生的学习积极性是体校一线教师每天思考、探究、实践的课题. 每一章每一节的教学方法教学效果都在师生们的交流中不断进步不断完善. 中等体育职业《数学》教材就是由体校一线教师们日常教学创新实践的点点滴滴汇聚而成的原创性课本.

 

  4. 网络平台的应用性. 以本套教材为蓝本,配套开发了相应的数字化资源和网络平台. 师生能利用网络平台提供的与课堂教学相关的视频,图片,微课等帮助教与学,并通过练习题库巩固所学. 网络教学平台同时提供答疑等服务,形成交互性的网上学习社区,供教师之间、学生之间、师生之间进行交流评价.

 

  5. 分层教学的实现. 考虑到学生基础的差异性,教材在部分章节中,安排了标有“*”的选修例题,并在章复习题和节习题中安排了AB组题目,以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五、编写意义

 

  教材最直接的使用者和评判者是广大的教师和学生,教材的特色编写与师生的教学需要是否适合是衡量特色编写质量的关键. 中等体育职业《数学》教材将于2016年由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很快将在广东省中等体育职业学校中应用,它的应用将对中职体校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起到重要作用.

 

  作者:彭飞 来源: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610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