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规划纲要》提出:“到2020年,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满足人民群众接受职业教育的需求,满足经济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要。”这是党中央、国务院从发展经济、改善民生、促进公平和实现人自身发展的高度,对未来10年中国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问题所涉及的因素很多,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科学衔接问题,这个问题解决不好,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就难以协调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也难以形成。
一、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衔接问题日益凸显
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衔接问题不是一个新问题,在经济发展方式粗放、产业结构层次较低、高等教育毛人学率不高的情况下,二者的衔接问题并不突出。但随着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加速,以及高等教育规模的迅速扩大,这个问题的解决变得越来越重要且紧迫。
(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需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面对经济发展日益全球化的大环境,因势利导,顺势而为,充分利用自身的比较优势,逐步把我国发展成为全球生活日用品的主要生产基地,成为世界第二大贸易国,国内生产总值也跃居世界第二位。可是,我们也为此付出环境污染、自然资源过度消耗、生态环境恶化等沉重的代价。特别是2007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并不断蔓延以来,我国现行经济发展方式不可持续问题暴露得越来越明显。所以,201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突出强调,2012年的工作必须继续抓住科学发展这个主题,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一是从过去的出口导向型经济增长方式向国内有效需求拉动型增长方式转变;二是改变长期以来依赖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方式转向以消费为主要支撑的经济增长方式;三是从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转向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四是从资源、劳动力等成本优势型经济增长方式转向科学技术创新型经济增长方式。上述四大转变都直接或间接指向一个共同的支点—经济发展方式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到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这就要求包括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在内的教育,必须坚持科学发展,通过自身多方面改革,优化教育结构,提高教育质量,以适应并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二)调整产业结构的需要
欧美等发达国家经济危机,使长期支撑我国外贸高速增长的纺织、制鞋、玩具、家具等生活日用品和技术含量比较低的电子产品出口市场萎缩,企业利润微薄,很多技术含量较低的劳动力密集型企业倒闭或难以为继。因此,调整产业结构是我国经济保持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技术升级及创新,意味着对人才结构的调整和劳动力素质的提高。也就是说,这种调整是以知识和技能为基础的,没有知识和技能的强力支撑,产业结构调整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实现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科学衔接,必将有力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企业转型升级。
(三)人自身发展的需要
由于先天遗传和后天成长环境的差异,导致人与人之间在身体、心理、知识与能力等方面均存在一定差异。从理论上讲,教育的主要任务就是在承认人与人之间差异的前提下,因材施教,使人在获得知识和能力的同时,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个性和特长得到较好的发展,成长为具有较强幸福感且努力为社会进步做出贡献的人。
从当下的就业状况看,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水平的快速提高,高等教育已经失去了作为进人“白领阶层”门槛的意义,受过大学专科、本科甚至研究生教育的人成为普通劳动者已经成为十分常见的现象。从劳动力市场反馈的大量信息表明,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产业结构的过程中,生产、服务及管理等领域,高技能人才缺乏是普遍面临的问题,具有良好的基础知识和熟练技能的所谓“金蓝领”是劳动力市场最为紧缺和抢手的。这也是促使部分大学本科毕业生又回到高职甚至中职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一个重要原因。
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的衔接,不仅能较好地满足人自身多样化发展需要,也是培养大批“金蓝领”最现实最便捷的途径,有利于全面提高一线劳动者的整体素质,提升产品质量和产业竞争力。
(四)中等职业教育健康发展的需要
长期以来,由于中等职业教育先天不足(大都是薄弱普通高中或初中在布局调整时改制或升格的),又得不到社会重视,发展一直较为艰难。“十一五”以来,中央和地方政府对职业教育的作用和地位的认识不断提高,投人不断增加,中等职业教育获得很大发展,规模有所扩大,办学条件逐渐得到改善,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有所增强。但由于社会分配机制的不合理、社会价值观念的功利化、就业稳定性较差以及教育内部的阻隔性等因素的共同作用,再加上中国传统文化观念的影响,使得中等职业教育对学生及其家长均缺乏足够的吸引力,很多学校的校长常年为招生而殚精竭虑。《教育规划纲要》已从战略的高度提出把发展职业教育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并作出规划,随着具体政策的出台并落实,相信将大大增强职业教育的吸引力,同时必将大大改善职业教育发展的社会环境和氛围。
从职业教育自身看,要使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获得健康发展,当前紧迫的任务就是要彻底改变长期以来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在学制、课程体系等方面相互脱节的问题,使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只要有继续学习的意愿和能力,都可以升人高等职业院校学习。这样就会大大拓展他们的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同时也有利于增强中等职业教育的社会吸引力,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五)解决高等教育生源萎缩的需要
2011年,高考生源大省山东有两个数据引发社会强烈关注。一是全省高考录取率超过90%;二是专科录取分数线已经降到180分,仍有4万多个招生计划未能完成。
在山东省出现的情况表明,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持续扩大和高等教育毛人学率的不断提高,高等教育的供求关系正在悄然发生重大而深刻的变化。如果不能及时而有效地加以应对,山东省的情况可能很快就会演变为全国的普遍性问题。2010年,全国高等教育毛人学率达到26.5%,2011年,全国高考平均录取率达到72.3%。按照《教育规划纲要》,到2020年高等教育毛人学率达到40%,高等教育发展的空间仍然较大。然而,全国高考报名人数2008年达到1050万人的峰值后,则呈逐年减少之势,2009年为1020万人,2010年为957万人,2011年为871万人。从1990年、2000年和2010年开展的第四、第五和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看,1990年“四普”时人口平均增长率为1.48%,000年“五普”时下降为1.07%c,2010年“六普”时进一步下降为0.57%;从人口年龄构成看,“五普”时,0〜14岁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22.89%,“六普”时,0〜14岁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为16.60%,比“五普”下降了6.29%。[3]可以预计,未来10年全国人口平均增长率将会延续这种缓慢下降的趋势。高等教育毛人学率的不断提高,高考报名人数持续下降和人口平均增长率不断下降,决定了仅仅依靠现有的普通高中生源来满足高等职业教育招生需求已经不可能。
解决的办法主要有:一是高等院校要努力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服务能力及水平,逐步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和核心竞争力,增强自身的社会影响力和吸引力;二是大幅度拓宽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之间的通道,尽快使二者相融互通。
从以上分析不难看出,彻底打通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之间的阻隔,理顺二者的关系,建立新型的相互贯通的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衔接机制,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产业结构的现实需要,是满足社会成员多样化教育需求的需要,也是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
二、目前中高职衔接制度的利弊分析
目前,高等职业院校招生主要面向普通高中毕业生,通过高考的途径来解决生源问题。同时,国家或地方政府每年也安排少量招生指标招收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招生的方式主要有对口升学考试,中高职五年一贯制,高职院校自主招生,注册制等。从各地实践的情况看,这些制度安排均不同程度地解决了一些发展中的难题,但也在以下方面暴露出一些问题。
(一)对口升学考试
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对口升人普通高等院校招生考试制度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国家出台的一项政策,其目的就是为少量有进一步学习意愿和能力的中职毕业生提供升学的机会。这项政策已经实施20多年,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中等职业教育的吸引力,稳定了中职招生规模,同时,也为高等职业院校提供了较为稳定的生源。
但对口招生考试存在的问题也是显而易见的。一是由于以升学考试为基本导向,很多中职学校把学生招进学校以后就分流为就业班和对口升学班,拟参加对口升学考试的学生只学语文、数学、外语三门必考的基础文化课和某一大类专业课,而国家教学计划和大纲规定的其他课程则基本不开不学。中职对口升学班的应试教育现象也相当严重,教育教学模式与普通高中基本相同,丧失了中等职业教育的特色。二是由于专业课考试受到考试技术、设备及考试成本等因素的限制,至今仍然以笔试的方式进行,这种考试方式不仅不能真实地考察出学生专业技能的掌握和运用情况,而且异化了中等职业教育的属性和特点。
(二)五年制高职
五年制高职,“3+2”中高职衔接模式)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主要形式。2002年教育部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办好五年制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几点意见》中强调,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以独立设置的高职学校为主体,有条件的中等职业学校可以与高职学校合作办学,承担前三年的教育教学任务。此后,五年制高职获得一定的发展。
五年制高职的优点在于:一是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实现了无缝对接,有利于中高职在教学计划、课程体系、知识技能教学与训练、教育教学管理等方面的整体设计和统筹安排;二是与三年中职读完再读三年高职相比,学习时间缩短了一年,不仅减少了考试的次数,还可以节省一年的学习时间和学习及生活费用;三是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与高职院校合作办学的中职学校的吸引力,稳定了这些学校的生源。
但经过这些年的实践,五年制高职也暴露出一些问题。一是很多学校在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方法、专业技能的培养等方面,仍然采取3年中职与2年高职简单相加的方式,没有形成一体化的设计与培养,因而未能真正实现中高职的无缝对接,真正实现五年一贯制,这在中高职合作办学的模式中体现的尤为明显。二是由于缺少有效的考核和评价机制,学生人校后普遍缺乏学习的压力和动力,使得五年制高职毕业生的质量难以保障,整体素质不高。三是中高职合作办学模式中还存在办学主体之间在权力、责任、利益分割等方面的博弈,往往不同程度地损害了学生的利益。
(三)高职自主招生
近年高校自主招生改革新招频出,最吸引人关注的是一些高校组成的联盟之间的招生竞争,上演一幕幕抢夺优质生源的大战。
其实,高等职业学校自主招生早在2005年就开始了,首先是上海,2006年北京启动,2007年部分省市也开展自主招生试点工作,其参与自主招生院校及招生规模均大大超过本科层次的自主招生。但因高职院校社会关注度不高,所以未能成为社会的热点。
高职院校自主招生有很多好处。一是扩大了高校的自主权,各高校可以根据自身的定位和特色,自主决定选择什么样的学生,自主决定以怎样的方式考查学生,自主决定考什么和怎么考等,这有利于促进学校内涵发展,有利于形成办学特色,增强对学生的吸引力。二是学生和学校实现了双向选择,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知识、能力和兴趣等选择适合自己的学校和专业,学校也可以根据高职教学特点、学校特色及对学生知识、能力及其他方面的要求,综合考察学生的知识、能力、兴趣、特长和思维品质等,这对学生和学校而言,都是一种“双赢”。三是有利于高校招生多元考试评价,多渠道录取的实施。
从实施的情况看,高职自主招生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目前进行自主招生的高职大都是在同一层次学校中办得相对比较好的,生源本来就不是大问题,这些学校自主招生的主要目的是改善生源质量和结构。而目前招生困难的恰恰是那些办学条件和师资水平较差的薄弱学校,这类学校最为紧要的任务是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师素质和教学水平,通过深化各项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形成自身办学特色,增强学校的竞争力和吸引力,这是治本之策。如果把高职的兴奋点都吸引到自主招生方面,而忽视内涵发展,从长远看,对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有害无益。如果政府对高职自主招生缺乏有效监管,甚至有可能出现通过虚假宣传等不正当手段和方式招生的情况,从而扰乱正常的招生秩序,损害广大考生利益,引发各类事件。二是国内外高等教育发展经验表明,严进口而宽出口,是不能保证高等教育质量的,宽进口宽出口,则更难以保证高等教育质量。自主招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学生的人学门槛,拓宽了生源渠道,在人学进口加宽的同时,如何确保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培养标准和质量,相关的制度设计和安排严重缺乏。三是国家和高校的一些管理制度也需要相应的调整和完善。
(四)注册制入学
《教育规划纲要》将“探索高等职业学校自主考试或根据学业水平考试成绩注册人学”列为教育改革试点项目之一。可是,目前进行的学业水平考试仅仅限于普通高中学生。很显然,如果不突破普通高中的限制,中高职相融互通就难以实现,高职生源短缺的问题不可能根本解决。所以,2011年江苏省率先实行分类考试、综合评价、注册人学的高校招生制度改革,将招生对象扩大到具有高中学历的人员(含中职毕业生),经过三轮注册和确认,共有2.55万人通过免试注册人学进人高职。此外,福建省2011年也有10所高职院校共15个专业实施注册人学试点,招收550人。山东省也将从2012年开始实施高职院校免试人学。
注册制人学招生制度2011年才开始实施,其利弊得失尚难以评判,其对高职院校在管理、教育教学等方面会带来哪些问题和形成哪些挑战,尚待观察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