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

普通理工类本科院校播编专业双语教学探讨

2015-11-18 09:23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一、引言
  我国加入WTO与经济全球化,对人才外语运用能力要求愈来愈高,本科院校实施双语教学正是为了适应这一趋势。而对于新兴的播编专业,全国除了少数新闻传播专业院校以及专业外语学院有较完整的双语教学模式,其他绝大多数院校对播编专业的双语教学尚在探索阶段。
  二、普通理工类本科院校双语教学的现状与分析
  (一)双语教学师资匮乏
   对于普通理工类本科院校而言,双语师资匮乏是其面临首要问题。与普通外语教学大为不同,其教师应为复合型人才,要有较高的外语水平,能够融会贯通地表述、解析专业词汇和专业知识。目前普通理工类本科院校播编专业教师普遍存在以下状况:一方面教师具有扎实的学科功底,但缺少学科间的交叉与融合,专业教师不能很好地驾驭外语;另一方面,外语功底扎实的教师缺乏播编专业知识。因此,合格的双语教师资源稀缺已成为制约普通理工类本科院校播编专业双语教学发展的瓶颈。
  (二)教材选择难度大
  引进外文原版播编专业教材,是接受先进教学理念和教学手段的一种捷径。但由于外文原版教材在内容编排、教学要求、思维方式等多方面与国内教学差异较大,外文原版教材的选用存在一定困难。播编专业作为新兴专业,其双语教学也尚处在探索阶段,相关教材也相对紧缺,特别是中英对照教材。所以,如何正确选用适合于学生的双播教材也是目前普通理工类本科院校播编专业双语教学存在的一大问题。
  (三)教学方式陈旧
  播编专业双语课程的设置目的是在学生已有一定英语基础的前提下,培养其对专业材料的听说、阅读、翻译及写作能力。但大多数播编专业双语教学还停滞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上,以教师填鸭式教学,学生们被动接受为主。这种方式效果不理想,授课内容往往会偏重对内容的翻译,不利于学生专业外语能力和学习积极性的提高。
  (四)学生的外语水平参差不齐
  学生是双语教学最直接的受益者。学生的外语水平直接影响到双语教学的实施效果和目的。如果要顺利听懂全英讲授的专业课内容,不仅英语基础要好,听力也要强。在播编专业课学习中,学生对新学的许多专业知识要有一个从认知到理解的过程,用全英讲授更加大了学生们对播编专业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的难度。而学生们的英语能力参差不齐,领会程度也不一,加大了教师组织双语教学的难度。
  三、普通理工类本科院校播编专业双语教学的具体措施
  针对以上几方面的问题,笔者提出以下具体改革措施,以提高普通理工类本科院校播编专业双语教学的教学效果,顺利实现教学目标。
  (一)加强双语教学师资建设
  理工类本科院校开设播编专业双语教学,首先必须培养出一批英语水平高、播编专业知识强的复合型教师,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是对专业教师的培训。学校可加大投入,在专业教师中选拔基础较好者进行英语培训,并从中选拔优秀人才作为播编专业双语教学的师资及其储备,同时还应特别重视青年教师的双语教学能力的培训和提高。二是大力引进外语水平高、学科知识强的复合型教师。
  (二)选择合适的双语教材
  选择播编专业原版教材可保证学生领略到准确的专业词汇,地道的专业内容表达,专业的教学思路和对知识的通用认知程序,是很好的选择。可原版教材与国内有很大不同,且定价太高以及辅导教材及其缺乏,因此选择适合普通理工类本科院校播编专业学生的原版教材有一定难度。同时播编专业教学内容的实时性对双语教学教材的选择有很高要求,需确保材料内容的更显率。
  (三)运用灵活的教学方式
   在播编专业双语教学实践中,要求教师能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做到课堂灵活,主体鲜明。双语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应该把活跃因素大量引入播编专业双语教学课堂,提高学生的课堂积极性,甚至在双语教学中重视学生第二课堂的开展,重视对学生的引导和辅导,使学生明确课程要求,积极预习与复习,主动配合教学。
  (四)采用分级教学方法
   针对学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的具体问题,可以采取分级的教学方法。由于播编专业教学内容有较强实时性和专业性,所以双语教学的开展应综合考虑学生的专业知识和英文水平。比如:优秀生开设原版教材+80%全英授课+中文参考书模式,普通生开设原版教材+50%全英授课+中文参考书模式,跟进生采用原版教材+30%全英授课+中文参考书模式。
  四 结语
  在现代科技迅速发展和国际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普通理工科院校想要培养出高水平、外向型播编专业人才,必须办好双语教学工作。不仅要全面提高播编专业教师双语教学能力与学生英文水平,还要采取合适的教学教材,总结双语教学效果,学习其他国家播编专业双语教学经验,使得双语教学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Colin Baker and Sylvia Prys Jones, Encyclopedia of Bilingualism and Bilingual Education. Philadelphia: Multilingual Matters Ltd.,1998.
[2]王斌华.双语教育与双语教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3]汤俊芳.高校双语教学自由谈[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5).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