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

激发学生的写作灵感的创新路径

2015-11-18 09:20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任教于重点高中,一个很痛苦的发现就是:有那么一部分学生,学习很用功、努力,但对语文却无能为力,成绩难以提高,尤其是作文。高密度的学习生活、大量的学辅资料让他们无暇去欣赏课外的美文风景,紧张的竞争让他们无心去留恋窗外的快乐生活,因而写作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的空谈了。要想提高语文成绩,除了要有扎实的语言基础,还需要善感的心灵、大量的阅读、深切的体验。所以,语文教师要引领学生走入文本,去倾听特定时代、特定人生阶段作家的心灵之声,去领略作家关于自然、人生的思考结晶。这样,作家的某种体验将成为学生的共同体验,作家的真情流露将会给学生带来震撼和灵感;文本对学生而言如暗流涌动,它会去唤醒每一个生命个体去体验、去发掘、去创造。  一、文本渗透,积累思想素材  教材所选的每篇文章都是编著者精心挑选的名家名篇、大家美文,有的短小精悍、言微旨远,有的内涵绵厚、寓意深远。这里有圣人的普世关注,也有平凡人的生活体验;有哲学家的生命思考,也有赤子的家国之忧;有真挚动人的爱的呼唤,有顽强坚韧的生命形态,也有悠然徜徉的精神享受。学生在文本思想的启迪和引领下,会结合甚至超越自己的生活体验,学习思考社会、思考人生,学习如何看待生命的本质,如何评价生命的价值。课堂上的碰撞交流会提升他们的人生境界,深化他们的生命内涵,从而塑造健康向上的精神品格。  “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史铁生在地坛中得到的生命启迪和人生感悟,会沉静我们年轻的思想。“他被命运击昏了头,一心以为自己是世上最不幸的一个,不知道儿子的不幸在母亲那儿总是要加倍的。”美丽而忧伤的亲情绝唱怎不让人满心歉疚而心怀感恩?“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心,这三种纯洁但无比强烈的激情支配着我的一生。”罗素深沉朴实的叙述深深感动着我们,这一颗至诚至爱的博大心灵激励我们摆脱世俗的琐屑,充满对崇高的追求。“人的全部尊严就在于思想。”帕斯卡尔这掷地有声的宣告让我们铭记了很多很多……  古诗文蕴含着深刻的思想内涵和丰富的人文素养信息,更是中国丰富而厚重的文化遗产。“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意境优美、意味深远。“一肌一容,尽态极妍,缦立远视,而望幸焉。有不见者,三十六年。”“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人物鲜活灵动、栩栩如生,情节曲折、极尽宛转,语言生动活泼、凝练精当,读来如闻其声,如见其人,一切宛在眼前。常读古诗文对于锤炼我们的写作语言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中国好声音》中来自台湾的盲女歌手张玉霞在答谢各位导师的赞扬时用了“谬赞”一词,恰如其分地表达了自己的谦虚,让笔者很感慨。一个没受过多少教育的街头歌者能说出这样书面的词语,应该与台湾地区浓厚的传统文化教育氛围是分不开的。  二、文本迁移,厚实写作底蕴  感动了,震撼了,深思了……这样,我们就可以把这些感性的体验上升为理性的思考:作者是怎样做到内容充实、情感真切动人的?  “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娘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吾从板外相为应答……一日,大母过余曰:‘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比去,以手阖门,自语曰:‘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顷之,持一象笏至。”作者选取最具日常生活特点的画面和事物,采用动作和语言描写的手法,营造真切动人的氛围,情动于中,有泪无声地表现了含蓄而有节制的对亲人的思念和自己怀才不遇、功业未成的痛楚之情。  “娜塔莎对于失望和狂喜都有所准备的焦急的面色,忽然明朗起来,露出了快乐、感激、小孩般的笑容。‘我等你好久了。’这个惊惶的、快乐的女孩子,当她把手放到安德莱公爵的肩上时,似乎是用她那含泪的眼睛里所流露出来的笑容这么说。”作者通过心理、语言、神态进行个性化的描写,一个稚气、心直口快,有着不切实际浪漫的、决定轻率的、意志不坚定的年轻女孩子,活脱脱地站在了我们面前,人物形象生动、丰满、圆润。  “但假若你在旅途的夕阳中听到舒伯特的某支独唱曲,使你热泪突然涌流的想象,常常是故乡的小径,故乡的月夜,月夜下的草坡泛着银色的光泽,一只小羊还未归家,或者一只犁头还插在地边等待明天。”  回忆、想象,使画面逼真。在特定的情境中以有着代表性的画面营造温馨静谧的意境,唤起了我们内心最柔软的神经。  “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她挽着小姑娘的手朝大街走去。”言有尽而意无穷,此时无情胜有情,隐忍而有节制地表达情感,以景结情等方式使文章更打动人,更充满人性的温情。  课文亦作文,对文本的研读多用一点心,写作就会多一份底气。教师要引导学生将文本的精髓内化为自己的一种写作的滋养,由内而外地创造出写作的精彩!  三、唤醒自我,点燃写作激情  人之外的世界丰富无比,宇宙之大、昆虫之微,都可调动各种感官,细致描写其色、形、味等。一粒沙中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只要我们用心去观察,用心去感受,总有一些东西让我们豁然开朗,让我们心灵为之颤动,让我们变得纯净深刻。这些都是人生海洋中珍贵的贝壳,一路捡拾,一定会一路喜悦。  相对人之外的世界,人之内的世界更是无边无际。“人是思想着的芦苇”,当现实的世界显得局促而平淡,我们可以借助回忆来填补情感的匮乏,更可以以设想的形式更深入地感知。试问,在《我与地坛》中,如果史铁生在母亲去世后不用心去设想母亲生前所做所想,那伟大坚韧的母爱怎能浮出平常的世界?  “以至性之情,写至情之文”,这是写作的最高境界。引导学生写出自己独特的体验,时刻在文中袒露真我,会日益提高学生作文的水平,并最终带来应试作文的成功。巴金说:“我的任何散文里都有我自己。”文章的神奇源自个性的眼光,即使万物失去色彩,我们的心灵,也可以五颜六色!  在写作教学中,我们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生活,体验人生,关注社会热点,激发写作欲望;引导学生表达真情实感,不说假话、空话、套话,避免为文造情;指导学生根据写作需要搜集素材,可采用走访、考察、座谈、问卷等方式进行社会调查,也可通过图书、报刊、文件、网络、音像等途径获得有用信息。只要我们能开启他们善感的心灵,让他们具有发现美的慧眼,他们一定能把写作的天空装点得美丽无边。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