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

中学德育课程改革的困境和对策探讨

2015-07-02 14:32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论文关键词】改革;中学;德育课程
  【论文摘要】本文将改革开放后的中学德育课程改革分成改革试验阶段、改革调整阶段和改革深入阶段三个阶段进行研究,通过回顾这些改革的主要举措和特点。分析改革存在课程工具化倾向明显、应试教育倾向严重、方法的理论研究和实际运用重点背道而驰、活动课程被简单理解和运用等困境。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建议和对策。

  2l世纪的竞争,不仅表现在知识、智力方面,也表现在理想、道德方面。重视道德教育已是世界各国教育发展的趋势。
  目前。我国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约有3.67亿。他们的思想道德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关系到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今天,年轻一代德育工作面临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而学校作为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是解决新课题的关键场所。调研结果显示,目前学生对德育课程的接受度和认可度并不高。中学阶段是个承上启下的阶段,从某种意义上说,它对整个教育体系的道德教育的影响最大,一方面它关系着小学道德教育的成果能否巩固.另一方面它决定着高等教育道德教育对象的道德基础。改革开放后我国对德育课程进行了多次大规模的改革,探索其特定的轨迹有助于时人对当代的德育课程有更全面的认识,也有助于时人对德育课程改革的未来有更科学的探究。
  1改革历程(1985年至今)
  中学德育课程改革并不是从1978年就开始的,因为粉碎“四人帮”后党中央着手进行的是德育课程的恢复和重建。通过一系列的努力,到1984年中学德育课程得以全面的恢复,课程体系与文革前相比变化不大。wWW.133229.CoM
  以1985年党中央颁布《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学校思想品德和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通知》为开端,中学德育课程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即改革阶段。为了探究方便,笔者将改革分成了三个阶段研究,分别是改革试验阶段(1985—1992年)、改革调整阶段(1992—1999年)、改革深人阶段(2000年至今)。
  改革试验阶段的最大成果是课程设置的改善和逐步稳定、教材编制实行“一纲多本”、德育大纲的颁布。课程设置逐渐完善和稳定下来,课名不再频繁变动;德育大纲的颁布,改变了建国以来德育课程一直缺纲少范的局面,义务教育法的实施也使德育有了法律保障;课程内容开始较多的回应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成果.课程从为国家政治生活服务逐渐转向为国家经济生活服务。
  改革调整阶段突出的变化之一是课程标准取代教学大纲。从教学大纲到课程标准的转变在德育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对提高德育的主体性意义重大。突出的变化之二是将九年义务教育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综合设计。通过这次改革,开始构筑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中心内容的思想政治课教学内容体系,也开始吸收相关学科的最新理论成果,尤其是心理学研究成果.开始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注意将德育目标进行分层要求。
  改革深入阶段把调整阶段开始统筹考虑大中小学德育课程的改革继续向纵深推进,把思想政治课的总目标定为“一个中心,两个重点”,即整个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以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为中心,其中,小学初中阶段以公民品德教育为重点,目的是培养学生如何做一个好公民;高中大学阶段以马克思主义常识教育为重点,目的是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这次改革的主要成果是修订了新课程标准,而修订的新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设计形式、教学内容、教与学要求和评价体系更加体现素质教育的精神。通过修订,德育课程中的生活化气息更加浓厚,更加符合青少年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并体现他们的生活经验,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共鸣。同时,教材也更加开放,提高了教师发挥教学主体性的积极性。
  2改革困境
  如前所述,改革开放后我国中学德育课程一直处于改革变化中,这些改革变化从总体上讲是进步的、发展的,但其中存在的问题也不少。
  2.1我国中学德育课程工具化倾向明显
  内容体系比重不当,如2o05年教育部《关于整体规划大中小学德育体系的意见》中对中学德育内容进行了规定,主要有17项,其中关乎学生个人发展的3项,关乎公民道德的3项,而关乎国家、民族的达到11项。

  教材变动还是比较频繁,2007年秋季刚有更多的地区进入高中新教材的实验区.2007年11月教育部办公厅就下发通知,要求马上根据十七大精神进行教材修订,2008年秋季就必须全部使用修订后的新教材。
  笔者认为产生上述问题的根源在于对德育课程功能的认识不够正确。我国曾经将德育功能理解为单一的政治功能,这一理解在文革时发展到极致。改革开放后通过改革,人们已经克服了单一(政治)功能观的片面性。但又产生了多元功能观的片面性,把德育当做是“什么都能往里面装的大箩筐”。这种无边际的功能观和德育工作者遵从惯性的做法,使得课程的内容体系还是偏重于政治,教材则围绕政治主题、跟着形势发展一变再变。

  2.2我国的德育课程应试教育的倾向十分严重
  德育课程评价重分数轻素质,衡量学生德育水平高低的标准是“智育化”的。新课程要求中对知、情、意、行都作出了要求,而且提出了很多新的评价理念,注重“发展性评价”“过程评价”等,但现实中我们的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课的考查却只是对学生的道德认知作出测量和评价,即所谓“知识目标的评价”。而所谓“对能力目标的评价”与“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评价”则由于缺乏相应的科学的、可量化的测评体系导致实际上无法评价。教学中,学校往往把工作重心放在智育上,不管是学校还是家长,关心的还是考试,一切以分数来衡量,在这种压力下,不管教师还是学生被迫以老办法来对付新课程。我们课程中提出了完备的德育目标。却缺乏一个适用于课程要求的评价机制和标准,这无疑削减了课程标准本身应有的“标准”作用。
  2.3德育方法存在理论研究和实际运用重点背道而驰的问题
  首先,理论上思想教育方法和政治教育方法缺乏实证研究。细细梳理我国德育方法研究成果,会发现道德教育的方法研究成果较为完整,而政治教育方法、思想教育方法的研究成果偏重于抽象、理论层次,具体的、实证的研究成果很少,很难在课程教学中直接运用。
  其次,实践中我国中学德育课程的授课方式经常简单用理论教育法——也称灌输教育法替代。灌输教育法本身是传授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方法,“灌输”的本意是系统的传授和学习之意,但过多地使用这一方法,而且不分年级和内容,就容易带来“强制灌入”的弊端,极易引起学生的反感,这也是中学德育课程经常受到诟病的原因之一。
  2.4活动课程存在被简单理解和运用的问题
  在新课改过程中.很多人已经在学科课程中采用活动课程的组织形式,喜欢组织实践活动。但我们的很多活动都是“有组织”的.即在教师或班主任或学校有关部门的安排、指挥下进行的。如果没有人进行组织或强制要求.这样的活动基本上没人参与。这种形式主义的活动,与活动课程的精神实质是背道而驰的。
  3改革对策
  上面这样说并不是要否定改革的意义和积极作用,相反的,改革必须进一步深入,而且必须抓住问题的实质加以解决,笔者认为今后的改革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加以努力。
  3.1科学理解德育课程功能,继续调整和稳定课程内容。不要把德育当做是“什么都能往里面装的大箩筐”,加大道德教育比重,科学规范编制教材。建议在初中内容中加大道德教育比重、在高中内容中设置道德教育主题。将已经成熟的内容编成相对较“硬”的教材,争取若干年不变,将容易变动的内容放在形势与政策课或时事政治课中加以体现,尽量避免教材变动,等到这部分内容已经稳定并积累了一定的教学经验后再编人教材;教材的呈现方式更多从学生角度出发,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结构为出发点,同时加强对授课教师的培训。
  3.2将评价体系落到实处。新课标颁布后评价体系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建议让这一评价机制真正发挥效用,而不是仅仅停留在文字规定上,改变德育课程用期末考试定成绩的办法,加大过程评估和道德实践能力的比重,扩大评价主体,除了专门的德育课程教师,还应该包括学生本人、班主任、家长甚至群团组织。
  3.3平衡方法的研究和运用。一方面,在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上应把理论的、抽象的和实践的、实证的研究相结合,要加大课程方面教学方法的实证研究,并在各级各类学校中有选择性地进行研究成果的试点,加快研究成果的推广。另一方面在实际教学中加大运用道德教育方法研究成果力度,同时配以相应的评价体系确保它愿意被运用、运用得有实效。
  3.4正确认识和使用实践活动。实践活动不是十全十美的。不能一味依赖它。实践活动的设计要求很高,需要活动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在活动中有适时的指导和帮助、在活动后组织学生及时总结、评价活动过程和结果以及予以恰当的鼓励。
  所以,我们并不否定改革,相反,我们认为中学德育课程必须改革,不改革就没有出路。改革不仅仅是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更关键的是对于课程本身的认识的转变和制度的更新。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