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英语专业毕业论文文学方向的选题研究
英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写作是高等学校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教学环节之一。主要针对文学方向选题的独特性,探讨了选题的过程和主要研宄视角,结果表明学生应在阅读、思考原著基础上,多学习研宄分析论证的方法,以期提高文学方向论文写作的质量。
毕业论文是高校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基本知识、理论和技能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近年来,教育部在教学评估中也越来越重视本科毕业论文这一教学环节,把毕业论文的指导与撰写质量作为评估专业建设和专业教学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一篇毕业论文质量的高低受制于多种因素,如选题、搜集资料、研宄方法等等,其中选题得当与否起着关键性的作用,甚至决定着论文成败。
一、文学方向选题的意义
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对于文学课程提出了这样的目标:培养学生阅读、欣赏、理解英语文学原著的能力,掌握文学批评的基本知识和方法。通过阅读和分析英美文学作品,促进学生语言基本功和人文素质的提高,增强学生对西方文学及文化的了解。可见,无论从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的角度来看,还是从提高学生自身的文化修养和人文素质的角度来看,文学的学习都是十分重要的。在实际的教学中,文学是学生比较感兴趣的一个研宄领域,但是,要写好一篇研宄英美文学作品的毕业论文,只凭个人兴趣是远远不够的,学生必须读透原著、了解文学解读的视角、掌握文学批评的方法,而其中好的选题是第一步。
二、文学方向选题的过程
有些学生在准备论文写作时,选题时很随意,欠缺思考,实际上好选题的形成需要有个过程。确定文学方向选题的学生,第一步是要认真阅读原著。要写出一篇合格的研宄文学作品的毕业论文,首先依赖于作者对该作品的了解,其次是作者阐释论证自己观点的方法与技能。在确定论文选题之前,原著至少读二到三遍。在读作品的过程中,不能只欣赏故事情节或纠结于语言文字,应深入了解作品的方方面面,包括作品的主题、故事情节、人物、背景和一切重要成分,多问自己几个“为什么”,在阅读过程中及时记录下自己的想法⑴79—80。第二步是阅读相关文献。在阅读文献的过程中获得灵感,还可以确认选题有无研宄价值。人们对文学作品所产生的观点看法,往往比较复杂,不同的角度,或不同的文学批评方法,对同
一个问题常常得出不尽相同的结论。对一部文学作品的观点看法,并不存在绝对的定论。所以在阅读文献的过程中,必须带着批判性的眼光去读,善于捕捉别人研宄中的优点和独到之处,也要寻找文献中的弱点。切忌不要被别人的观点所左右。第三步是确定选题。结合阅读的作品和相关的文献,确定研宄的焦点。毕业论文篇幅一般是5000字,不可能把作品中的一切成分进行解读,此时需要把研宄课题转变为几个概括性问题和具体问题,缩小课题的范围,最后确定论文的选题。关于作品给自己提几个具体的问题,如:小说主人公的动机,自然环境对人物的影响,小说的情节安排、小说的主题等等,只研宄其中的某一个问题。
三、文学方向选题的主要研究视角
对于一部文学作品,如何阐释、分析、评价、比较与对比?笔者认为以小说的要素作为主要研究视角是个好办法,它不仅可以帮助读者减少盲目性,同时还可引导读者如何从迷人的故事中走出来用文学批评的方法对作品进行解读。那么,小说又是由哪些要素构成的呢?我们知道“五要素说”,即人物、情节、环境、主题和语言,文学选题的主要研究视角可以从这几方面着手。
(一)作品主题研究
作品通过社会生活的描绘和艺术形象的塑造所显示出来的、并贯穿于全篇的基本思想。它既包含生活本身所蕴含的客观意义,又体现出作家对生活的主观认识、理解和评价。通常作品的主题隐藏于作品之中,而不是直接陈述。读者可通过分析作品中的情节、人物刻画、语气、态度、背景、象征手法的运用等等,去捕捉隐藏于其中的作品主题。阐释小说主题时,可以从这几个角度着手:从作者背景看主题;从人物塑造看主题;从情节发展看主题;从语言的情感色彩看主题。实际上,小说的主题,它并不是一个孤立的现象,而是与小说诸要素紧密相关的整体体现。正因为如此,理解小说主题的方式方法也不仅仅限于以上谈到的几个方面,而应当是多侧面的、多角度的。以美国19世纪浪漫主义作家霍桑的小说《红字》为例,“原罪”是这部小说的一个主要主题,小说的一切情节都围绕着这个主题展开“4。在确定选题时,我们的思路可以集中于小说的主题研宄,如“谈《红字》描写的罪”、“论《红字》的道德主题”、“《红字》的多重性主题研宄:宗教、爱情和女性主义思想”等等。
(二)情节或结构分析研宄
分析文学作品的过程中,有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即对作品情节、结构的分析。准确把握作品的情节结构线索,是分析作品所塑造的艺术形象、理解作品主题及其社会意义的基础。文学作品中的情节主要成分有:背景介绍、冲突、高潮、结局等。学生要学会把握作品的情节结构线索,小说情节线索是指作品里的基本矛盾冲突所构成的情节发展线索。由于作品篇幅长短的不同以及作品内容的特点,小说情节线索又有主线、副线和明线、暗线之分。如试图分析小说《红字》中“海关”章节与整部小说的空间叙事关系,探讨霍桑如何使用“时空并置”的艺术效果达到小说空间叙事结构的整一性,从而拟出以下题目,“论《红字》中的空间叙事结构”等。
(三)人物刻画
要理解小说人物就应考察作者创造的人物属于何种类型:是圆形人物还是扁形人物,是静止的还是动态,是主角还是配角,是直接描写还是间接描写,是正面人物还是反面人物,是简单还是复杂等。分析人物形象必须与小说的具体内容结合起来,具体的事件表现出人物具体的特征,如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和心理描写来分析人物;通过人物活动的社会历史背景来理解人物以及通过人物性格分析人物形象。就人物刻画而言,霍桑以其敏锐的洞察力在《红字》中描写了形形色色的人物,如冷漠的尺以〇匕1111^^0池、懦弱的〇匕爪68加16、追求浪漫爱情的只⑶如',根据这些人物特征,在思考论文选题时,可以将注意力集中于某一个人物,从而拟出以下一类题目:“冷酷的心一一0以111叩%0代匕的人物性格剖析”、“解析0匕以68加16的自我分裂”、“个人主义的觉醒与反抗一一论《红字》中只68姑的形象演变”。
(四)环境研宄
文学作品中环绕人物并促使人物行动的整个外部世界,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社会环境是指人与人之间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包括当时的社会习俗、道德观和价值观、人物的行为方式等等,它构成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影响人物性格的形成和发展。自然环境是作品中故事发生、发展的地点,人物活动的空间。自然环境描写除了推动情节发展这一作用之外,其他作用都是围绕人物展开的,它们包括:烘托人物心理活动、烘托气氛、烘托人物性格。小说《红字》描写了18世纪的美国社会,在当时,宗教有着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威,小说表现了当时的社会环境一一清教主义观在人们思想上和生活上的烙印,如选题“从《红字》看清教一一论清教主义在《红字》中的体现”等。
(五)语言描写
语言描写是人物描写的一种重要手法,它通过人物语言的描绘刻画人物性格。精彩的人物语言描写,可以“使读者看了对话,便好像目睹了说话的那些人”。如反讽、象征手法的运用等。在小说《红字》中,霍桑以其细腻的语言向读者展示了主人公的内心世界。拟定论文的题目时,可以将思路集中于《红字》中运用的写作技巧和语言描写上,心理描写、象征手法等都可以成为论文的选题,如“谈《红字》的心理描写”、“《红字》的象征主义手法”等等。
以上说的是研宄文学方向选题时的主要视角,为了更好地理解作品,更有力地阐述论证的观点,掌握一定的文学理论知识和文学批评方法的知识也是必不可少的,这样才能写出一篇优秀的研宄文学作品的毕业论文。
四、选题时的注意事项
在多年本科生论文指导实贱中,笔者发现学生在选题时常常碰到的困难有:选题过大、缺乏研宄重点、缺乏创新性的选题、选题没有研宄价值等等,文学方向的选题也面临同样的问题。因此,在确定文学方向毕业论文的选题时,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好的选题要具体。“大而泛”的选题,写作难以驾驭。根据英语专业本科生的学识水平和对本科毕业论文篇幅的要求,本科生缺乏研宄这样的选题所必需的专业基础和研宄能力,写出来的东西往往缺乏深度。好的选题应具体地体现出论文的重要观点与论点,切忌空泛而谈。如“匕0^6匕尺爪60抓3此116士”这样的题目就过于空泛,而“此116士’8皿沾瓜6匕0乂6^618^8尺6爪60’8八」〇16806价^0乂6”就比较容易言之有物了;如“此1161380^1^〇1;61”这样的题目太抽象,而“此1161’8匚匕抓明作0爪匚匕11」切丫0仙8界0爪虹”就能清晰地表达出作者的论点。第二,好的选题要新颖。选题有新意时,才能引起读者阅读的兴趣。对于本科论文过于强调创新性不太现实,但论文中应有自己独到的东西,否则这种选题没有意义。其实创新可以是观点的创新,也可以是角度、方法的创新。不同观点的比较、不同角度的切入、不同方法的运用、不同学科的交叉等等都可以使自己的论文与众不同。选题要有新意,尽量避免老生常谈。如“八爪6「1〇抓01*63爪1〇丁匕601*6泔0^8^丫”这样的题目就过于陈旧,往往论证别人论证过的观点,没有自己的观点,应当重新考虑。第三,好的选题要简洁。题目要言简意赅,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当然简洁并不是盲目地追求文字数量少,而是要着眼于论题的内容,有的论文题目过于简单浅显,难以表达论文的中心思想^,如“海明威的短篇小说研宄”、“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这样的选题虽然简练但没有重点。一般来说,标题的字数没有明确的限制,如果标题太长,必要时可加副标题。
选题是毕业论文写作的第一步,对于论文的最终顺利完成具有重要意义。在选题之前,研宄文学方向的学生应将主要时间和精力放在阅读和思考原著上,并尽可能多学习、多思考和多研宄分析论证的方法。选题时要反复斟酌。因为论文的题目是对论文内容的高度概括,是论文精髓的集中体现。拟定论文题目时要注意所拟题目的内容和形式,内容上要言简意赅,体现论文主旨,尽量显出与众不同之处,形式上也要符合英文标题的书写规范。
第2篇:英语专业文学方向本科毕业论文写作问题探究
由于从事英美文学教学的教师理论水平参差不齐、教师对学生文艺理论接受能力的怀疑、商品经济时代文学和文艺理论曲高和寡等因素,造成文学学习和文学方向毕业论文写作中缺乏科学的分析方法。本研究将探索将文艺理论引入本科毕业生的论文写作课程中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从而建构以文艺理论为中心的英语专业文学方向毕业论文写作的新模式。
依据《高等教育法》(1998)的本科教育学业标准,学生应比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基础理论知识、基本技能和相关知识,并“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和研究工作的初步能力”。这一标准强调了研究性教学(reswarch-orientedteaching)的重要性,无疑为英美文学教学中理论研究与实践的有机融合提出了要求,而这种融合往往体现在学生文学论文写作的能力之中。然而,高校中实用主义风气、急功近利思想和“重技能,轻人文”弊端的集中体现冲击着文学课教学,助长了学生轻视与人文修养有关的课程,助长了他们对文学作品敬而远之的倾向)2006)。
作为全面考核毕业生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毕业论文写作是本科学生毕业前必须经受的考验关口,是师生教学相长的过程。本文将从文学课教学的现状出发,通过毕业论文写作的过程,在揭示现象、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提出重视文艺理论的教学,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培养研究性学习能力的意义。
一、 研究现状
部分专家认为英语专业是“英语语言技能的专业训练和对英语语言文化的专门研究”,其特征为“技能加专业,复合而开放”,其培养目标为“纯熟的语言能力,深度的专题研究”。这一专业定位除了强调语言技能之外,着重强调了“文化”和“研究”。文化理解和专题研究的基础在于学生文学课程的给养过程,其中,文学理论分析则既指导了文学课程的学习,又加深了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文学作品的学习与文艺理论的关系好比材料和工具的关系,“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如果学生没有相关的文艺理论的学习,就好比一个没有工具的工匠,只能望天兴叹。
二、 问题成因
文艺理论是学习英美文学的分析和鉴赏工具,研究生阶段的文艺理论教学己经有了一定的历史,但在英语专业本科教学中文艺理论的教学目前尚未展开。这直接导致学生的文学毕业论文的写作难度増大,出现了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成因如下:
1.从事英美文学教学的教师理论水平参差不齐。部分教师讲授英美文学,而其自身很少涉及文艺理论的使用,或者说自己的文学批评理论知识匮乏,因此不可能在授课时有意识地将文艺理论融入到教学中去。
2轻视或放低对学生的人文素质和评析能力的生成要求。有些教师担心学生的接受能力,甚至害怕因为学生不能正确理解文艺理论的精髓而将其误用或者滥用。《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①⑴)明确规定了文学课程的教学目的“在于培养学生阅读、欣赏、理解英语文学原著的能力,掌握文学批评的基本知识和方法。通过阅读和分析英美文学作品,促进学生语言基本功和人文素质的提高,増强学生对西方文学及文化的了解%显而易见,加大文学批评理论的讲授和研讨是符合《大纲〉〉要求的。
3,所学知识与研究性写作存在三个“不和谐”关系:文学课的教与学脱节;文学课与语言实践脱节;文学教学理论的研究与外语教学实践脱节(马爱华,^⑴^)。学生习得的知识孤立于其写作实践之外。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学生急功近利,一成不变的文学课程教学脱离实际人才培养模式。学生将文艺理论视为纸上谈兵。因而,导致“文学理论教材和教学实践逐渐偏离当今消费时代的审美精神”以及“文学理论的教学被大学生们冷落”〔李迪江,2002〕。
三、文艺理论在文学论文写作中的意义
1.文学理论的专业知识学习,铺垫了文学论文的研究能力。“文学理论教学应该优先地培养大学生的理论素养,更多地培养大学生的应用能力,如从文学作品的分析讨论中,来培养大学生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和表达能力等(李迪江,2002〕”。本科学生己经有了一定的文学常识,至少对于著名作品的情节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文学名著选读课使用文学名著的原版书籍作为教材,使得学生有机会对文学文本进行仔细研读,为文艺理论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2毕业论文写作,完成学生从读者到理论分析的升华。也认为,“读者参与在文本的创作中”。作品的意义是文本和读者相互作用的结果,它强调读者在阅读过程中的不同参与方式。这一理论代表人物之一伊瑟尔指出,所有文学篇章都有“空白”或“缺口”,这些空白和缺口必须由读者在解读过程中填补或具体化〔刘辰诞1999〕文学作品须由接受者内化和心灵化即需要接受者的理解、体验、加工、补充和创造,融入接受者的思想和情感、倾向和评价,只有这样,作品中的时间、人物形象等才会活生生地呈现在自己的头脑中(郭宏安,1997〕。从这个角度暴露了英语专业教育中一贯的“知识单一和技能单一”问题,带来的思考是应该如何培养学生多种语言技能,满足其独立学习的需要。
3,文学史学习为文艺理论的学习奠定基础。心理学、原型批判、女权主义、马克思主义的文学评论等可将传统文学史中作家、作品按照时间排序的方式打破。从各种文艺理论的角度对作家、作品重新排序,不同的文学作品可以用相同的文艺理论进行分析,既起到梳理文学史和文学作品的目的,又使学生对文学作品甚至文学史的认识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如: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尤金。奥尼尔《榆树下的欲望》,劳伦斯的《儿子与情人》等作品中都蕴含着恋母情结的心理学分析。以此为基础,给学生补充讲述古希腊剧作家索福克里斯的著名悲剧作品《俄狄浦斯王》,能帮助学生探究作品人物的内心世界,为论文写作奠定基础的同时,也有助于选择一个更为可行的题目。
4结合文本与文艺理论,丰富学生的论文选题。学生文学专业毕业论文选题往往单一,如选择:《伟大的盖茨比》中美国梦破灭的主题或美国梦的悲剧一类的主题;《呼啸山庄》、《傲慢与偏见〉中的爱情主题等。选择经典作家的代表作品为研究对象并不是不可以,但对于一般本科生而言,要就这些作品的某一方面进行较为深入、有创意的探讨,还是有相当难度的。因为,对于某一经典文本的某些问题,国内外评论界可能早有定论,而一般的学生“尚不能用当代文论的新视角去解读,彳艮难提出自己的新解”〔杜志卿,^。(^)。
万.研读诗歌,理论先行。在历届本科英语专业毕业生的论文中,有关诗歌的论文很少有人涉及。究其成因,主要是在较短篇幅的诗歌中大量运用意象和象征等写作手法,再加上诗人用特有的音韵感和选词习惯抒发情感和探究哲理,使诗歌具有其他文学体裁所没有的丰富内涵。诗歌本身的语言特点足以让人产生“拒人以千里之外”的感觉,如果没有相应的诗歌分析手段和理论,学生根本不可能就一首或几首诗歌写出一篇像样的毕业论文。“解读一首诗的目的,就是通过研读理解各成分之间的关系,从而理解各种成分如何发挥作用共同表达什么意思和达到什么效果”〔穆诗雄,1997〉。这一点,学生需要更多的研读文学理论。
四、结语
毕业论文的撰写目的,主要是对学生的知识和能力进行一次全面的考核,并对学生进行科学研究基本功的训练,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以后撰写专业学术论文打下良好的基础。
将文艺理论的教学引入英美文学专业的本科毕业论文的写作过程中,从读者反应理论和认知角度出发,能够开阔学生的思维;充分调动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主观能动性;突出学术性,强化文章的逻辑性与层次结构,进而増强论文的可读性,以达到学习英语论文写作和提高专业论文写作水平的目的。
第4篇:从本科毕业论文反思学术论文写作教学一以英语专业文学方向为例
以英语专业文学方向的本科毕业论文为例探讨了学生论文中经常出现的一些问题,对学术论文写作课程的教学进行了反思,在课程培养目标和课程教师的配置等问题上提出了一些建议。
英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是检验英语专业毕业生综合能力的重要手段。这一点在教育部2000年颁布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中有明确的说明:“毕业论文是考察学生综合能力、评估学业成绩的一个重要方式。毕业论文一般应用英语撰写,长度为3,000-5,000个单词,要求文字通顺、思路清淅、内容充实,有一定的独立见解。评分时除了考虑语言表达能力外,还应把独立见解和创新意识作为重要依据”。⑴《大纲》强调了通过毕业论文这一形式来加强对学生的基本技能和科研素质的培养的重要性。那么对于学生毕业论文的考察和反思必将促进我们的教学工作,进而对提高教学质量、培养符合大纲要求的复合型人才有着积极的意义。本文作者对其所在的普通工科二本院校的英语专业学生近五年〔2006至2010〉来的毕业论文(文学方向)进行梳理分析,提出了问题,并结合这些问题对英语专业的学术论文写作课程作出了一些探讨。
第一部分据笔者统计英美文学方面的本科毕业论文,2006年有33篇,2007年39篇,2008年27篇,2009年35篇,2010年30篇。每年该方向论文占该年论文总量的三分之一强,其他依次为翻译,语言学,文化等。从数量上来讲,英美文学还是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然而当我们深入到这些毕业论文的本身,我们就会发现问题俯拾皆是。除了老生常谈的语言问题,撰写格式规范问题外,还有学生选择作家的局限性、内容陈旧等诸多问题。
在抽查学生的论文时我们发现这些论文作者选择的作家作品非常有局限性,这种局限性主要体现在他们所选择的作家所处的时代相对集中,选择的作家作品也大都相同。众所周知,漫长的历史岁月铸就了璀璨生辉的英美文学殿堂,在这神圣的殿堂之上,经典作家以及他们的不朽巨著不胜枚举。《大纲》规定的英语专业学生阅读参考书目涉及的英美作家就有八十人之众。然而,学生在选择作家和作品研究时,就英国而言主要集中在爰米莉,勃朗特的《呼啸山庄》、夏洛特.勃朗特的《简爰》、奥斯汀的《傲慢与偏见》、托马斯,哈代的《苔丝》、狄更斯的《双城记》等作家的单一作品上;美国方面则主要集中在霍桑的《红字》、海明威的《老人与海》、玛格丽特,米歇尔的《飘》、菲茨杰拉德的《了不起的盖茨比》等少数几个作家的身上。虽然说某一作家的某一作品的文学成就卓著,但以此来衡
量作家的全部文学成就毕竟是管窥蠡测,有失偏颇。同样,某一时代的文学创作即使如曰中天也不能代表所有时代的文学成就。因此,文学研究选择范围的宽泛性是个试待解决的问题。
笔者抽查的论文的另一特点便是创新不够。《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2000版)将“独立见解”和“创新意识”纳入了考查和评价学生能力的参照指标体系。“独立见解”和“创新意识”正是评价一篇论文是否具有学术性和研究价值的重要尺度。纵观学生的论文标题,细读学生的论文内容,我们发现大多数学生的毕业论文标题空泛,内容陈旧缺乏新意,离大纲的要求相去甚远。很多论文的切入点是对作品人物的分析,如“《飘》中斯嘉丽的性格分析”,“《傲慢与偏见》中不同的婚姻观”;有些论文是关于作品的主题分析,如“狄更斯《双城记》中的人道主义分析”,“《苔丝》的悲剧分析”,“海明威的‘准则英雄’在《老人与海》中的体现”等等,不一而足。当然,上述列举并不是说类似的选题不对,而只是想说明人们对经典作品价值的认知已达成共识,想有创新并非易事,否则只能是鹦鹉学舌人云亦云了。自20世纪以来,文学理论风起云涌,而我们对经典的阅读依然是老调重弹,这不仅如同嚼蜡,而且不利学生的学习和进步,更和大纲要求背道而驰。经典作品阐释的“创新”问题是一个值得我们关注的问题。
同时,毕业论文中一些不好的现象同样不容忽视。参考文献在论文写作中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然而,通过对学生毕业论文的调查笔者发现大多数学生的文献缺乏权威性和学术价值,这说明学生的资料收集能力、资料甄别能力和信息归纳提炼能力有待提高。部分学生为了达到毕业论文的字数要求,不惜牺牲整个论文的质量,添加一些和论文内容无关的章节;更有甚者,一些学生“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直接将他人论文进行粘贴复制拼接,以“后现代”的姿态对他人的研究成果进行“解构”和“建构”后据为己有,个别学生上交论文中的粘拼痕迹一目了然。虽然这些学生只是少数,但如果放任不管,势必对下一届学生的论文写作带来不好的影响。
第二部分
对英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的调查表明英语专业的学术论文写作课程任重道远。该课程所要解决的远不是英语专业学生的学术论文的格式规范问题和学生的学术操守问题,它更肩负着培养学生树立“独立见解”和“创新意识”的责任。以区区一门课程之力来担负学生创新能力的重任似乎有些蚍蜉撼树的味道,但大纲对该课程的设置本身表明的是一种姿态,一种致力于培养符合社会不同要求的复合型人才的努力。大纲为我们的努力指明了方向,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则应根据学术论文写作课程自身的特点和学生毕业论文中所反映的问题进行灵活的操作。
学术论文写作课程肩负着培养学生资料收集及整合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任,这就要求课程任课教师的培养目标应当有所侧重。事实上,论文写作的重要一环是参考文献的收集和梳理,而文献的收集对许多学生来说是颇为头痛的事情,更别提对文献的梳理和整合了。因此,学术论文写作课程的任课教师的当务之急便是培养学生查找资料获取信息的能力。除了在学校图书馆查找自己所需的资料外,现在各高校间的馆际互借为资料的查找带来了很大的便利,同时互联网的普及和电子书的出现也为学生的文献收集提供了极为便捷的途径。对于互联网的运用和网上阅读,大纲也有明确的要求。“通过指导学生上网访问、熟悉各种浏览器、了解网上常用的网址、搜寻各种信息和资料并根据自己的需要获取信息和资料,包括学习和提高英语水平所需的听、说、读、写等方面的材料以及毕业论文设计和从事专题研究、写作所需的文章和资料,使学生具备利用网络搜寻和获取信息和资料的能力”。口]课程任课教师应当充分地运用这些资源,一步一步地指导学生进行资料的收集。
完成了资料收集只是万里长征走出了第一步,培养学生的资料甄别和提取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这种重要性主要体现在它不仅帮助学生选取有益的参考文献,而且有助于学生在综合他人研究的基础之上选择新的研究视角,拓宽研究视野,为培养“独立见解”和“创新意识”奠定基础。任课教师可以某一作家为例来引导学生对资料的学术价值进行甄别,并对收集的资料进行历时的归纳和分析,这样学生就会较为全面地、动态地把握学界对该作家已有的研究基础、目前的研究进展及最新的研究动态。
学术论文写作课程有着自身的特殊性。它不同于以专业知识讲授为导向的专业课程,而是旨在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能力的一门综合性课程。该课程的特殊性决定了其任课老师的配置和其他专业课程教师的配置应当有所区别。同样以笔者的调查为例。笔者所在院校英语专业学生近五年论文的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文学、翻译、语言学和文化等四个方面。也就是说学术论文写作的课堂教学重点必然要涉及到上述四个方面。这就对任课教师提出的新的挑战:既要引导学生撰写文学方向的学术论文,又要指导学生学会撰写翻译、语言学、文化等方面的学术论文。为了发挥该课程的实际作用,避免课堂教学流于形式,任课老师最好是“学有所长,术有专攻”的教师团队。换言之,笔者认为学术论文写作课程的任课教师最好是多人合作而非一人独揽。文学方向的论文写作教学由担任文学课的教师任教,语言学方向的论文写作教学交由语言学老师主管,依次类推。
上述关于学术论文写作课程教师配置的建议源自于笔者的教学实践,同时在学校课程安排上也是切实可行的。笔者所在院校对该课程的课时安排是十六周,每周四个学时的教学计划。如果将学生的专业方向进行粗略的划分的话,每个方向四周的授课与实践的时间应该是足够的了;更为重要的是,每个方向的任课教师可以将在学术论文写作授课的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在该方向的专业课程上进行调整修正,从而提高该方向专业课程的教学质量,而该方向教学质量的提高又将会把该方向的毕业论文的质量推向一个新的台阶。
比如,根据学生论文反映出的问题,文学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不能依据自己的兴趣爰好而突出某个流派或者某个时期的作家及文学作品、某一作家的某一部作品,而是强调每个流派、每个时期的文学的不同特点,某一作家的全部或大多数文学创作,从而避免学生在选择作家作品时囿于教师的兴趣而出现众多学生哄抢某一个作家的某一部作品的奇特现象。现以英国作家托马斯?哈代为例进行说明。《苔丝》虽然是其经典之作,但远非代表了作家的全部创作风格和文学才华。“环境与性格”系列小说的成就不是一部《苔丝》所能涵盖的;除了“环境与性格”小说,作家早期作品同样意义隽永,值得研究;如果将作家的诗歌也纳入研究视野,那么学生就会对作家的整个创作脉络有清晰的把握,对于他们未来的学习和研究有积极的意义。文学课任课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爰好将他们组成不同的“学术团队”,集中研究同一个作家,但每人则选择其不同的作品。这种集中分散式的研究模式不仅有助于资源共享,同时对于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避免研究的重复都大有裨益。
同时,文学教师在讲授文学作品时,尽量多让学生接触文学理论,并让他们尝试着用不同的文学理论来剖析同一个文本,这样就会避免论文中内容重复老调重弹等问题。比如在对美国文艺复兴时期的重要作家赫尔曼.麦尔维尔的《白鲸》的讲解中,教师可尽量运用多种批评方法,如心理分析、叙事理论、神话原型理论、新历史主义、社会学、神学、文化研究等等来剖析这部经典巨著。这样的教学方式的好处在于它可以帮助学生加强对文学理论知识的了解,提高他们的文本鉴赏能力。同时,教师可以提供有关文学理论的参考书目,引导学生根据自己对某一文学理论的兴趣进行课外阅读,为毕业论文的写作或将来的学习奠定基础。
英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存在的问题是多方面的。本文所提出的问题虽然只是“一斑”,但仍可窥本科毕业论文的“全貌”。以此为基础来反思我们的课堂教学,并根据学术论文写作课程自身的独特性,探讨了该课程教学目标和师资配置等问题,以期能推进学术论文写作课及其它相关课程的教学,为培养具有“独立见解”和“创新意识”的人才尽一份绵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