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艺术教育论文

民族舞蹈对教育发展的启示

2016-06-12 13:52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幼儿时期是一生教育的启蒙和奠定时期,有很强的教育性和可塑性,这个时期的教育至关重要。而幼儿园是未来舞蹈家的培养摇篮,幼儿园教育是培育舞蹈家的有效途径,很多有资质聪慧的孩子就是在这个阶段成长出来的。

 

本文以民族舞蹈为教学活动形式,阐述民族舞蹈对幼儿教育有自身的特殊性,使得民族民间舞蹈的教育也具有自己的特点。

 

民族舞蹈是一种起源于人民生活中的肢体动作语言,以日常活动抽象化为表现形式,由各民族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劳作过程中集体创造出来的,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的一种在广大人民群众中广泛流传的舞蹈形式。

 

幼儿时期是一个人一生教育的启蒙和奠定时期,有很强的教育性和可塑性,这个时期的教育是至关重要的。而幼儿园是未来舞蹈家的培养摇篮,幼儿园是培育舞蹈家的有效途径,很多有资质聪慧的孩子就是在这个阶段成长出来的。

 

一个婴儿来到人世间,从手舞足蹈开始了他的生命之旅,他饿了、笑、哭了都会满床打滚和肢体语言表达他的需求。因此民族舞蹈对幼儿教育有自身的特殊性,使得民族舞蹈的教育也具有自己的特点。

 

  一、民族舞蹈能促进幼儿身体的发展

 

根据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特点,好动是学前儿童的特征,长时间呆坐不动或保持同一动作、姿势都会使他们感到疲劳的厌烦,因此幼儿喜欢在日常生活中蹦蹦跳跳,自由变换动作、姿势,可激发幼儿积极性和兴趣。例如,在大班艺术领域《木鼓舞》,幼儿携带木鼓为唯一的伴奏乐器,手持小木敲击发声,形成复杂多变的舞调,而音律节奏以四或六拍为宜,舞蹈动作主要步骤是进三步,退三步,向左旋转,再回身;向右旋转,再回身,以此类推。

 

老师在舞蹈教学中的模拟与示范讲解,可以训练手腕、手掌、手指的灵活性,手与眼的协调性,使得幼儿更为灵巧。舞蹈活动可以锻炼幼儿的身体,增强其体质、陶冶幼儿的情操,与外界环境进行多方面的接触,接受更多刺激,使其肌体感到舒适和愉快,从而促进幼儿的生理与心理的健康。

 

  二、民族舞蹈能够促进儿童认知和语言的发展

 民族舞蹈对教育发展的启示

民族舞蹈的学习是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及其结果而习得新行为的过程,观察学习是一种学习舞蹈的行为方式,幼儿张着眼睛和耳朵去学习,再其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幼儿注意动作要领和表情传达,使得他们注意力高度集中,激发和维持幼儿注意的动机。

 

例如,在大班艺术领域《苗族板凳舞》学习过程中,为了安全考虑,采用泡沫制作成的凳子,数名幼儿持板凳相击地上发声,接下来两两幼儿相击为鼓点,是寓教育和体育运动于舞蹈的形式之一。

 

  三、民族舞蹈能够促进儿童创造力的发展

 

模仿学习是舞蹈的一种基本形式,民族舞蹈不能简单模仿,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和身心发展特点不适应舞蹈肢体太大,动作要尽量简单。民族舞蹈对幼儿创造力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最舞蹈活动中对动作做多方面的尝试,如复制、重组、改造找出舞蹈的特点,产生许多新颖的舞蹈表现形式和动作,并设计出符合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的舞蹈。

 

例如,大班艺术领域《苗族反排木鼓舞》就是经历过动作重组和改良的编排,根据幼儿身心发展需求,把激越的鼓点敲打轻盈柔和,小木替代手的敲打,表演时手的摆动、脚的迈开、身子旋转动作都不宜过大,只能用漫步、碎步轻微踩动,动作温柔。

 

舞蹈是幼儿喜闻乐见爱学的一种艺术活动,以舞蹈为基本活动形式,活动过程中播放流畅优美的音乐和展示形象生动的体态动作,通过舞蹈活动来培养儿童的智力和创造力是最有效的方法,同时儿童能在舞蹈活动中得到乐趣和满足。

 

  四、民族舞蹈能够促进儿童情感的发展

 

大班幼儿是个性初具雏形关键时期,每个幼儿都有不同的个性,如有的爱哭,有的爱笑,有的活泼好动,有的安静内向,幼儿的喜怒哀乐在民族舞蹈中完全地、妥当地表现出来,从而说明民族舞蹈是一种积极的情感交往方式,有助于学前儿童建立健康的性格。

 

如在《苗族反排木鼓舞》活动过程中,可以尽情敲击打鼓,舞动自己的身姿,幼儿可以尽情地把自己在日常生活中遇到不高兴或不顺利的事情表达个人的感受和情绪,使自己的内心情绪为社会所接受,可以发泄剩余精力,通过自己的努力完成舞蹈动作,从而产生成功的愉悦和满足,给幼儿带来极大的欢愉。

 

  五、民族舞蹈能够促进儿童社会性的发展

 

幼儿舞蹈一般都需要同伴的相互配合,而不同的幼儿来自不同家庭背景,文化差异不同,个性也不同,作为集体中的一员,需相互适应,理解他人,去自我中心化,服从共同的行为规则,因而有必要掌握和学习轮流、协商、合作等社交技能,在舞蹈活动中对于幼儿克制自我中心有明显的效果。

 

特别是在角色扮演集舞蹈的活动中,幼儿有机会扮演不同的社会角色,使自己处于他人的地位,体验别人的情感和态度,遵守生活准则。

 

例如《苗族反排木鼓舞》中,幼儿们就要了解民族舞蹈的来历和典故,并在表演中传达舞者初心,表达舞者通过艰辛万苦终于和族人团聚喜悦之情,在丰收之余,全族人舞蹈狂欢,庆贺五谷丰登,反排木鼓舞由此诞生了。

 

  作者:杨英 来源:文艺生活·下旬刊 20163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