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艺术教育论文

文学意象及其民族性

2015-08-24 13:30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摘 要:文学通常通过塑造意象来表现生活,意象是文学创作最常用也是最重要的方法。意象的运用给文学以强大的艺术感染力,同时又赋予文学作品高度的审美价值,是文学创作、尤其是诗歌创作的灵魂。本文从文学意象的定义入手,分析了文学意象的种类和组合,在此基础上重点论述了意象的文化涵义及其民族性。

关键词:文学创作;意象;文化涵义;民族性
  一、意象的定义和作用
  科学与哲学以简约化和概念化的方式反映客观世界。文学则不同,它通过塑造艺术意象或形象(imagery)表现生活。意象的运用由来已久,是文学创作最常用和最重要的方法。《诗经》的《卫风·硕人》以一连串的具体物象来比喻、形容构成容貌美的各个侧面:“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意象的运用给文学以强大的艺术感染力,同时又赋予文学作品高度的审美价值。
  意象的运用作为文学创作的一种方法可以包括各种类型的比喻或象征。亚里士多德在《修辞学》中说,比喻是“用相近的类似事物作隐喻”使人“想起那个不明说的相近事物”,比喻是“相互之间具有相似联系的两组事物”。(Korg J , 1979:168)南宋文人陈揆在《文则》中给比喻所下的定义是“以其所知谕其所不知而使人知之。”(向宗鲁,1987:242)两家说法的一个共同点是,比喻(推而广之,亦可指广义的意象运用)是以一种所知的熟悉的事物表达另一种不知或少知的事物。意象的运用,究其实质,是用具体的东西来表现抽象的东西。意象由两个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是物象,它是一种感性经验,是可以由一种或多种感官感知的具体物体。第二部分是寓意,它通常是一种抽象的思想或情感。物象是信息意义的载体,是意象构成中的客观部分;寓意是物象在一定的文学语境中乃至整个文化环境中的引申,是意象构成中的主观部分。
  意象的运用是文学创作,尤其是诗歌创作的灵魂。可以说,没有意象的运用也就没有诗歌。
  二、意象的种类和组合
  在现代文学中意象的运用有了更多新的创造,物象的种类更趋丰富,寓意也愈趋复杂。用意象派诗歌倡导人之一庞德(Ezra Pound)的话来说,“意象用于表现一刹那之间复杂的理智和情绪。”(Pound E, 1968:4)意象派诗歌仿效中国唐诗中的绝句和律诗抒写短诗,用鲜明生动的形象表现复杂的经验与感受,特别是突发的情感。一首《地铁车站》便是其脍炙人口的代表作:
       In a Station of the Metro
The apparition of these faces in the crowd;
Petals on a wet, black bough.
(地铁车站,
人群中这些隐约浮现的脸庞,
湿漉漉黑黝黝的树枝上的片片花瓣。)
诗人有一天随着人流走出幽暗潮湿的巴黎地铁车站时面前忽然浮现出一张又一张美丽的脸庞,但他没有借助详尽描述的方法来表达当时瞬间的感受,而是通过展示一幅画面,用一片片清新柔润的花瓣来暗示、启引一个个美丽的脸庞,唤起一种美感。花瓣这一形象比许许多多具体描述的文字也许更别有诗意和韵致。
  在现代文学中意象不仅限于视觉,它也扩展到了由听觉、触觉等其他感觉器官感知的物象。著名的意识流大师乔伊斯(James Joyce)《青年艺术家的肖象》(A Portrait of the Artist as a Young Man, 1916)的第一章在描述主人公斯蒂文的童年生活时运用了一系列听觉形象:
In the soft grey silence he could hear the bump of the balls; and from here and from there through the quiet air came the sound of the cricket bats: pick, pack, pock, puck: like drops of water in a fountain falling softly in the brimming bowl.(James Joyce,2003:4)
在这里饶有兴味的是作者在提供听觉意象(“pick , pack, pock, puck”)之后又辅以视觉意象,用泉水滴人满盈的盆中的图景来补充声音,可谓绘声绘色。
  意象组合的寓意不只在于单个意象的简单相加,而在于各个意象的相互叠加彼此作用所组成的整体之中。马致远的《天净沙·愁思》所抒发的情绪在于这首曲子的整个意境中: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这里诗人将“枯藤”、“老树”、“昏鸦”、“小桥”、“古道”、“瘦马”、“夕阳”等一系列极言苍凉冷落的物象组合成一个整体境界,用博喻的手法烘托渲染“断肠人在天涯”的意境。
  三、意象的文化涵义及民族色彩
  从上文分析可以看出作家独创的意象的寓意大多取决于作品的上下文语境(如前例里的“病人”似的“黄昏”),而广泛使用的意象在一定的文化传统中往往具有约定俗成、广为接受的寓义。后一类意象往往反映一个民族文化的观念和精神,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这一类意象也普遍使用于日常的交际之中。
  意象的民族特点是指某一物象在一种文化传统和民族习俗中可能有这样的寓意而在另一种民族传统中可能有另一种迥然不同的寓意,造成意象在内涵意义上的民族差异。例如,龙在中国的文化中通常是神圣的事物,在历代封建王朝用作帝王的象征;但是在英语的传统中dragon一词常常有凶恶可怕的含义,甚至可指凶悍难驯的妇人。由此可见,同一物象在不同民族背景的人的心里可能引发不同的联想,唤起不同的感情。这种情况对于两种不同渊源的文化——比如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来说尤为如此。
  人们常用各种颜色的不同文化含义来说明意象寓意的民族差异。颜色是常见的视觉形象,各种颜色在不同的民族文化中往往有约定的象征意义。例如:红色在中国的文化传统中是一种表示喜庆的颜色,逢年过节挂起大红灯笼,贴上大红对联,婚礼上新娘一身红装,洞房里红烛高烧。汉语中有许多含有“红”字的短语与“红”的这一涵义有关,如“大红榜”,“戴红花”、“开门红”、“红双喜”等。在西方的文化风俗里新娘在婚礼上穿一身雪白的婚纱,汽车上还要饰以洁白的缎带扎成的花。在中国的传统风俗中恰恰相反,白色是服丧的颜色,人们在丧礼上穿一身白色孝服。在英美文化传统里,红色并无吉祥喜庆的含仪,却可能有“危险”、“警告”的含义;在西方现代政治中可代表“左翼”甚至“极端”和“激进”。
  许多动植物形象在长期沿用的历史过程中也形成了确定的象征意义,在一定的文化传统中被承认理解,如中国画的常见题材鹤、鹿、虎、马和梅、竹、松、菊等,都代表了一定的民族精神甚至价值观念,具有 鲜明的民族文化特点。西方人视为滑稽可笑的乌龟在中国文化传统中是长寿的代表,而中国人视为不祥的猫头鹰在西方文化观念中是智慧的象征(如as wise as an owl)。中国人说发扬勤勤恳恳的“老黄牛”精神,英语里却说to work like a horse 或者to work like a beaver,意思是(像海狸筑坝一样)兢兢业业干活。中国人说“胆小如鼠”或者“免子胆”,英语中胆小的是小鸡,有成语为证:chicken-hearted,骂人是胆小鬼的俚语形式是you’re a chicken,表达“因胆怯而畏缩退却”可以说to chicken out。
  众所周知,狗在中、西两种文化中更具有不同的象征意义,能唤起完全不同的感情。中文里虽然也有“义犬救主”一类成语,但狗通常是与为人鄙夷痛恶的事物联系在一起的,因此骂人时要说“狗东西”、“狗强盗”、“狗娘养的”,形容一个人心肠之坏可说“狼心狗肺”,恃强凌弱是“狗仗人势”。能走千里之遥的狗本应是狗中的佼佼者,但还要遭人唾骂,因为“狗走千里改不了吃屎”。但是狗在中文语义系统和文化氛围里所蒙受的奇耻大辱在英语中却得到了彻底的昭雪。在西方,爱犬之风盛行,狗甚至被视为家庭的一员,与人相提并论。因此,love me者还得要love my dog (犹中文里的“爱屋及乌”)。
  四、结语
  上文的讨论说明,常用的意象具有文化涵义和民族色彩。在一种文化传统中具有正面寓意的美好意象在另一种文化里可能是具有反面寓意的丑陋意象
  庆含义外,在现代中国社会政治中也成了革命的象征。玫瑰的意象含义也反映了中外文化的交融。据《辞海》,玫瑰虽原产我国,但却很少见于中国古典诗歌。古诗里有众多咏吟海、兰、菊、牡丹、芙蓉等花的名篇,唯独少见歌颂玫瑰或蔷薇的佳作,玫瑰在中国传统文学中也没有形成像梅、兰、菊那样比较确定的文化涵义。红玫瑰象征美好的爱慕之情也许是近代从国外传入中国的一个文化观念,通过外国文学和其他艺术形式而流传甚广。时至今日中国人用送玫瑰花的方式表示爱情已是一种时尚。
  不同文化中的常用意象有涵义寓意上的差别,但也有相互的交融和贯通。这在跨文化交际和外国文学的阅读需要我们认真对待。
参考文献:
[1]James Joyce,A Portrait of the Artist as a Young Man[M],Shandong: Qingdao Press, 2003
[2]Korg J, Language in Modern Literature [M], Sussex: The Harvest Press, 1979
[3]Pound E., “A Prospect”, Literature Essays of Ezra Pound [M], New York: New Dictions, 1968
[4]唐圭璋,唐宋词鉴赏词典,江苏:江苏古籍出版社,1986
[5]向宗鲁,说苑校证[M],北京:中华书局,1987
[6]袁可嘉等选编,外国现代派作品选(第一册上)[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