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小学教育论文

适性教育背景下美术课堂作业评价有效性的策略

2015-07-28 18:07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现行的美术教学过程通常包括“导入、新授、学生作业、评价、小结”等环节,这些环节前后呼应,都承担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评价”更是整个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环节,特别是对学生作业的评价。美术作业是学生观察与认识的综合体现,具有特殊性,反映了学生的审美情趣与个性特征,同时也是学生在美术课中所学美术技能掌握程度的诠释。对学生的美术作业作出正确、适当、有效的评价,既能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能力,提高学习美术的兴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同时对于教师分析、反思和改进课堂教学也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适性教育中,美术课堂作业的评价是否有效,直接影响着课堂是否有效。那么,如何提高学生美术作业评价的有效性呢?
  一、采用赏识、激励的方式评价
  美术课程是人文性质的课程,使用赏识、激励的方法评价学生的作品,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习兴趣,还能充分体现评价的多元化理念。例如,二年级美术“闪光的名字”一课,通过教师在黑板演示,激发学生创作欲望和绘画兴趣,通过对自己名字的美好联想,鼓励学生想象创新,锻炼学生大胆自信的创作能力。每个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完成富有想象力的作品,如一个学生把带有“木”字偏旁汉字用一棵树来表现,“日”字用太阳来表现,“点”用水滴或树叶来表现,教师看后及时评价,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注与认同。用“你真不简单”“构思新颖”等话语及时鼓励并将其作品展示给同学们,这种方式会很好地激励学生,使他们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实施赏识教育应慎用批评的语言,多用激励性质的语言,注重方法的科学性和艺术性。
  二、多元化、多种方式评价
  教学中承认个体的差异性,注重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创新意识的评价,注重过程性的评价和多元性的评价。我们强调富有个性的学习活动过程,关注学生在这一过程中获得的丰富多彩的学习体验和个性化的创造性表现。因此,美术课堂的评价强调多元化取向,不仅允许采用多种绘画技巧与制作技法,而且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美术课程展示出了众多学生的聪明才智、独特个性,许多在其他学科学习上存在困难的学生,在美术课上以独特而富于个性的理解和表达,获得教师和同学的赞赏。这对他们建立自信,提高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有着重要意义。
  教师在评价学生作品时要尊重学生、善于发现他们作品中的闪光点,表现出接纳、认可的态度。只有这样,才可能和学生有良好的沟通。童心是脆弱的,教师要多鼓励,多肯定,多认同,肯定他们的创作,理解其作品的内涵,从学生的角度去评价作品,不能以“像不像、对不对、好不好”作为评价标准,不应阻碍学生的思维表现。为了鼓励学生,教师可以把学生的绘画作品刊登在校园网上,并及时制作成课件在班内或年级交流。
  1.兴趣评价。例如学习“今日菜单”一课时,学生对绘画和动手制作特别感兴趣,想赶快动手一试,但又有畏难情绪。这时教师应及时肯定学生的学习热情,表扬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的意识,鼓励他们大胆去制作。教师引导,分步骤示范,简单、清晰,由易到难。这样,学生积极性被激发,自信力提高,这节美术课上得异常有趣。
  2.创意评价。通过教师引导,由临摹绘画到自主创新,学生想象力被开发出来。例如二年级“我们班级的标志”一课,学生除了以绘画的形式表现外,还使用了树叶、彩色纸、小棒等实物做标志,标志的外形也不局限于圆形、三角形、长方形,还有梯形、菱形、锥形、锯齿形的边缘以及动物形象等,这些富有创意的作品,教师给予充分肯定,并鼓励学生发散思维,让学生获得成就感。
  3.注重综合评价。例如在制作课“会摇的玩具”“会转的玩具”“会爬的玩具”等课上,教师先让学生讨论叙述自己的制作理念,然后分组,可以把相同风格或类型的学生分在一组,也可以随机分组,让他们互相学习,有擅于绘画的,有擅长剪贴的,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长处,小组成员共同完成作业。教师及时引导评价,可以给学生颁发合作参与奖、构思创新奖、色彩搭配奖等。也可以根据课堂发生的新情况,给予新的评价,最后教师给予总结性评价,让学生在制作过程中增强自信心和鉴赏力。
  三、让学生参与评价
  评价方式多元化,师生间、生生间、小组间、同桌间的互评,学生自评,班内展评等,这样的评价使学生有主人翁意识,课堂气氛活跃,能帮助学生提高审美创新能力、视觉感受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例如在上“漂亮的花边”一课时,学生互相评价,将评语写在作业纸的边上,一个学生写道:“画得真棒,我喜欢你画的花瓶。”多了一份赞美,并且能将各人的审美与认知表现出来。通过互评、自评,增加了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同时作业展评也是一种好的评价方式,将学生的作业展示在黑板上,一目了然,让所有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其优点,避免其不足,追求完美。
  采用多元性、多角度进行作业评价,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断提高,作业优秀率也随之上升,课堂教学效果显著,学生的综合素质也得到相应的提升。教师对学生的美术作业适当地作肯定性评价,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意识。
  总之,教学评价要建立在学生持续发展的基础上,相信教师们都能认识到评价对学生的重要意义,并且积极去探索更多更好的评价手段,不断提高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和能力。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