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小学语文有效教学的探讨
语文教学的有效性,从一门课程的角度讲,指的是卓有成效地提高了学生的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从一节课的角度讲,指的是学生在课文学习上有收获,即学生在经历一堂语文课后能有所感、有所思、有所悟、有所获,具体表现在:知识上有收获,能力上有提高,方法上有形成,情感上有陶冶,思想上有启迪,习惯上有改进。语文教学的有效性问题一直是摆在我们教师面前的一道难题,新课程的推进凸显了这个问题及其解决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本文根据小学语文课程的性质和目标,探讨语文有效教学必须要着力解决好的几对关系。
一、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关系
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是课程标准对语文课程性质的表述。工具性指言语性,言语理解和运用,具体包括字、词、句、篇四项内容和听、说、读、写四种技能,工具性表明语文课程具有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功能或任务。人文性指思想性,从人类角度说,它包括精神性、文化性、情感性、道德性等内容从个体角度说,它包括情感、态度、价值观、意志、性格、人格、心理品质等。人文性在教学中主要表现在对学生的人格、个性、精神世界的关怀,着眼于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情感态度、正确的价值取向、高尚的审美情趣。
知识具有道德性,语文作为一门人文学科,思想性、人文性是其显着特征,所以,自古以来,语文一直担负着育人的功能“文以载道’以文化人”就是具体表现。教学实践也表明,语文教学对一个人精神世界的成长、人格的养成,具有独特的效果,所以,我们在教学中要善于挖掘、寻找和展示对学生成长有益的精神“食粮”。但是,相对而言,工具性即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更能体现语文课不同于其他学科的本质属性和特有属性,它决定了语文成为其为语文,并让语文这一人文学科与其他学科划清了界线。这就是说,工具性和人文性,即培养语文能力和提高人文素养,两者虽然是相互包含、互为依托、相辅相成的关系,但在实际的教学中,两者还是有主与次、直接与间接、显性与隐性、基础与提高之分别。
特别是在小学阶段,要突显工具性的价值和地位,这样才能体现“语文味”,保证语文教学的效益和效率。具体来说,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确定上,要首先着眼于对语言文字的掌握和对文学内涵的理解以及对表述方法的运用上,然后在这个基础或前提上,去挖掘和渗透对于学生健康成长有价值、有意义的精神内涵。正如钱梦龙先生所说的,一堂“工具性和人文性统的课,应是学生在教师的鼓励指导下深入文本深处,在理解和品味语言的过程中,领略祖国语言的精妙,进而建构文本的意义,获得求知和审美的愉悦。如一位教师在教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军神》一课时,设定的教学目标是:(1)会读、默文中的生字新词,并能用自己的话解释这些词语的意思。(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能抓住关键句段、关键词语,用自己的话说出刘伯承是一个意志如钢、毅力非凡的“军神”。(4)能用自己的话说出“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的规则要素,并能用这样的规则去辨识、理解文中的相关句段。(5)能根据教师提供的视频素材,运用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的表达方法,写作一个描写人物的片段。1这样的目标就把工具性和人文性有机的结合起来了。
值得强调的是,人文性的教育不仅要有附着物,而且它的机制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为此,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我们要防止两点,一是脱离语言文字的教学和听、说、读、写的训练,孤立地、人为地、机械生硬地进行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这种教育是空洞的、无力的,因而是低效或无效的。二是像讲解知识要点一样,把情感、态度、价值观直接“教”给学生,这种教育只是一种知识教育,而不会成为有效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因而对学生的发展不可能有实际的作用。
二、语言理解与语言运用的关系
语言理解与语言运用是语言文字学习过程中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相对而言,理解是基础,应用是提高理解是手段,应用是目的。从认识论角度讲,理解是指逐步认识事物的特征、联系直至认识其本质、规律的一种思维活动,简单地说,就是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所以比一般的了解或知道更接近事物的本质。
从心理学角度讲,理解是指语言文字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中的已有的知识经验观念,建立起非人为性和实质性的联系,这是有意义学习的实质,不理解的学习就是机械的学习、死记硬背的学习。在布卢姆的认识领域目标分类学中,运用是比理解高一层次的认知目标,它指的是能在新的情境中使用已经理解的知识,或赋予知识新的含义、新的解读。显然,理解解决的是知不知、懂不懂的问题运用解决的是能不能、会不会的问题。
新课标突显了“语言文字运用”的一面,从实际情况来看,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中最突出的也是表现在运用方面的欠缺:词不达意、用词不准、句意不明、语病、标点不会使用等现象比比皆是。但是,这些问题既跟教学中不重视语言积累和运用有关,也跟学习中理解不深不透有关。理解毕竟是运用的基础和前提,只有建立在透彻的理解的基础上的知识,才能被正确、灵活和创造性运用,从而达到融会贯通的境界。为此,要让学生学以致用,在教学过程中首先必须帮助和引导学生透彻理解。那么,怎么实现透彻理解呢?第一要联系生活经验“一切真知都是从直接经验发源的。”学生相关的生活经验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具有奠基性的作用,教师一定要挖掘每篇课文和学生生活经验之间的千丝万缕的联系,引导学生借助生活经验或联系生活实际,通过联想、想象、迁移、类比等方法,去学习和理解课文的内涵和意义第二要辨析相近词义,心理学告诉我们,只有当学生能够清晰地分辨新旧知识之间的异同点时,才会出现真正的理解。而只有真正的理解才会有正确的运用。在这方面,斯霞老师有个精彩的教学片段,值得我们品尝和借鉴。
师:你们看老师的脸上怎么样?
生:老师脸上笑嘻嘻的。
师:除了笑嘻嘻,还可以用什么词语来表达呢?
生:笑眯眯、笑呵呵、笑哈哈。
师:笑哈哈与笑呵呵有什么不同呢?
生:笑哈哈,张大嘴巴笑呵呵,嘴巴张得不够大。
师:那么这两个词与笑眯眯又有什么不同呢?
生:笑哈哈与笑嘻嘻都有声音,笑眯眯没有声音。这种通过比较和辨析来进行学习,不仅有助于对词语本身的透彻理解,而且丰富了与之相关的词汇,并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第三要鼓励学生自我表述。
自我表述,就是用自己的语言说出对问题的认识。学生能用自己的语言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来阐述看法或发表意见,这既是理解的重要标志,也是从理解到运用的关键一步。在语言文字学习中,学生常常是听得懂、想得明,就是不能用自己的话说出来,从而影响到了运用。教师一定要鼓励学生大胆地用自己的语言叙述自己的认识和想法,这样才能促进学生独立思考并把书本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知识,同时也能暴露学生理解过程中的认知错误并得以及时纠正。当然,理解和运用的关系不是泾渭分明的,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既要注重在理解的基础上正确运用,又要注重在运用中深化理解,使两者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从语言学习的活动形式来看,听与读属于吸收,它们是理解的过程;说与写属于表达,它们是运用的过程。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语言理解和运用的关系也表现为阅读与写作的关系。总的说来,读(阅读)与写(写作)的关系是:读是写的基础,写是读的升华。阅读好像蜜蜂采花,作文好像蜜蜂酿蜜,写作是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没有1定的阅读积累是无法写出好文章的。从教学实践的角度来说,阅读对写作的影响有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两秫“阅读是促进学生生成、发展个性情意与自我意识,进而奠定和夯实写作基础的途径之写作则是对此类个性情意与自我意识的真实及有创意的表达。”3简单地说,阅读是通过提高学生的思想和认识,养育学生的心灵,充实学生的精神,进而影响到学生的写作,这就是间接影响,就像叶圣陶先生所说,教师引导学生读书,“不知不觉之中自能影响作文”。所谓直接影响,就像课程标准所指出的:“引导学生把阅读中学到的基本功,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去。”现行的语文教材蕴含着丰富的读写结合的资源和切入点,我们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常常通过模仿借鉴、随文练笔、拓展练笔等活动,强化读写结合和训练。教学实践证明,强化读写结合不仅有助于提高阅读的效果,也能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
三、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关系
教与学的关系是贯穿教学过程的一对最基本、最重要的关系。教与学的活动是教学效果的直接来源,所以,如何处理这对关系对教学质量有直接影响。当前语文课堂教学效果并不理想,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教与学关系没有处理好,突出表现在:第一,教学脱离。教师往往按照教参的要求,自己的设计和自己的思路来进行教学,而不是按照学生语文学习的规律、过程和特点来进行教学,从而出现了教的方法不是学的方法,教的思路不是学的思路的教与学脱离现象,导致教师教了学生也不会学的后果。对此,陶行知先生早就有过批评,他说:“从前的先生,只管照自己的意思去教学生,凡是学生的才能口味概不顾,专门勉强拿学生来凑他的教法,配他的教材。一来先生收效很少,二来学生苦恼太多,这都是教学不合的流弊。”[4第二,重教轻学。教师潜意识里总是想把学生教会,总认为不教学生就不会,自己教的好学生就一定学的好,所以课堂上有意无意总是把重点放在“教”上,先教后学,以教定学,这种教使学生丧失了学习的独立性、自主性,教师的教也因此走向其反面,变成为一种阻碍甚至逼制学的“力量”,教师越教学生越不会学。“反思我们的课堂,教师的讲解充满着课堂,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很少。教师变为知识传授的“机枪手'不管是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还是能够自己独立学会的知识,都成为“机枪手’火力覆盖的目标,浪费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宝贵时间,课堂效率很低。”5当前,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就是要对教与学关系进行正本清源。首先要真正确立学生是学习主人的观念,第1,学生具有独立学习的潜在能力,学生的潜能是巨大的,每个学生都有相当强的独立学习能力,关键是要给机会和平台;第二,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情。正如每个人只能用自己的器官吸收物质营养,每个学生也只能用自己的大脑进行学习活动,这是教师不能代替的,教师不能代替学生阅读、思考,不能代替学生明白任何一个道理和掌握任何一条规则。所以,学生不是被教会的,只能是自己学会的,教会不是真正的会。其次要重建教与学的关系。第一要因学论教,以学定教,就像陶行知先生所言:“如果让教的法子自然根据学的法子,那时先生就费力少而成功多,学生方面也就能够乐学了。所以怎样学就必须怎样教学得多教得多,学得少教得少学得快教得快学得慢教得慢。”63着名语文特级教师钱梦龙曾说过自己初中毕业即走上讲台,“对语文教学自然一窃不通’,“为了指导学生学课文,我备课首先考虑的不是怎样“讲'而是自己怎样“读’文章’。“有时候自己在阅读中遇到难点,估计学生也会在这些地方发生困难,就设计几个问题,让学生想一想’。“有时候也讲一点自己读文章的“诀窍'自己爱朗读,就指导学生在朗读中体会声情之美丽”。。]为此,我们教师要经常进行换位思考:学生到底是怎么学懂、学会一篇课文呢?这个过程是怎么实现呢?学生会遇到哪些问题障碍或困惑?学生会对哪些内容感兴趣、有兴奋感?我们的教学设计和教学活动必须基于对这些问题的思考之上,使我们的教真正切合学生的学,与学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第二要先学后教,少教多学。现代教学论告诉我们,当学生开始能够自己阅读教材和自己思考的时候,就要先让他们去阅读和思考,然后针对学生在阅读和思考中提出、发现和存在的问题进行教学,这是教学必须遵循的一条规律规则,而不是一种可采用也可以不采用的方式方法。为此,首先我们要积极鼓励、支持、引导学生先学,让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一点一点得以锻炼、培养和提高。独立学习能力是提高学生学习质量和课堂教学效果的根本保障,而独立学习能力的缺乏和低下则是教学质量低下从而也是学生学业负担过重的根源。当然,学生独立学习能力的发展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特别是在我们小学阶段,只靠学生自己阅读和思考远不能解决全部问题。所以,教师的教依然是重要的,但是教师的教只能根据学生在先学过程中提出和存在的问题、疑难来进行,这就是教学的针对性,针对性是有效教学的法宝,针对性使教师越教越少,越教越精,学生越学越多,越学越会学,从而真正实现少教多学。
四、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教与学的活动方式和运行机制有预设和生成两种,预设指的是课堂教学活动按照教师课前的设计和安排展开和进行,生成指的是课堂教学活动偏离或超越了原有的思路和教案。从教学目标角度讲,预设重视和追求的是显性的、结果性的、共性的、可预知的目标,生成重视和追求的是隐性的、过程性的、个性的、不可预知的目标。美国教育家布卢姆说得好:“人们无法预料教学所产生的成果的全部范围,没有预料不到的成果,教学也就不成其为一种艺术了。”8从学生的角度讲,生成就是指学生学到了教材(课文)和教师教学意图之外的有价值的东西,学生有豁然开朗、顿开茅塞的感觉,就是开窍、顿悟的表现。我国教育家叶澜教授指出:“教师只要在思想上真正顾及了学生多方面成长、顾及了生命活动的多面性和师生共同活动中多种组合和发展方式的可能,就能发现课堂教学具有生成性的特征。”69可以说,生成是新课程课堂教学的一个亮点,它体现了课堂教学的丰富性、开放性、多变性和复杂性,激发了师生的创造性和智慧潜能,从而使课堂真正焕发出生命活力。但是,值得强调的是,生成从性质角度说,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从效果角度说,有有效的一面,也有无效的一面。由于教师对生成的认识不全面,以及经验的缺乏,实践上便出现了生成的误区。
如:一位教师在执教《狼和小羊》一文后,鼓励学生大胆质疑,这时有位学生问道:“难道这只小羊就这么可怜吗?这时候就不会有奇迹发生吗?”这位教师马上“因势利导”,让学生来思考这个问题。没过多久,善于想象的学生小手如林。
“这时候,来了一位勇敢的猎人??…”“谁也没想到,这只狼一头撞在了一块大石头上,结果一命呜呼了”……。这种生成带有很强的随意性和盲目性,被称为“随意生成”。它往往表现为在教学中教师对于学生所提出的问题和观点无论其是否真正具有教育教学的意味,不管生成活动是否符合课程标准的导向,或者学生的探究与对话是否偏离课堂教学目标的指引,都一概并一味的予以鼓励和肯定=“随意生成”常常使教学过程中的“生成活动”肤浅空泛,成为放任自流的任意行为。在“随意生成”中,教师为追求形式上的学生生成活动,抛开、放弃预设的教学计划,其结果不仅无法找到教师对教学的认识和责任,不敢执行教学的计划性和指导性而且也没有儿童的理智在场,或者说儿童的思维不是一种积极的理智的活动,儿童的话语不是与文本深度对话和主动探究后的观念表达,只是一种想当然的随意行为。这种生成活动没有建设性更没有创造性,自然也就没有教学的效果和效率。M教学实践证明,过分地强调预设会导致课堂教学生硬、呆板、机械,从而缺乏活力和生机过分地强调生成会导致课堂教学的散漫、放纵、游离,从而降低效果和效率。为此,必须把两者有机地统一起来。从认识的角度讲,预设与生成的关系是规定性和灵活性、共性与个性的关系,规定性是教学科学性、规律性的体现,灵活性是教学艺术性、自由性的体现。首先,我们认为,教学是有规律的一种社会活动,认识规律、按照规律进行教学,就是教学的科学性。只要是科学的东西,就得有一定的规定性,它表现为教学规范、教学程序和教学模式,这些东西显示出教学刚性的一面,但却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保障。因为,没有了这些科学性和规定性,我们教师就会在教学中感到无所依凭,无所适从,这样就会严重影响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但是,我们也要避免和防止把教学科学性、规定性等共性要求变成千篇一律的固定模式和整齐划一的不变规格,教学毕竟是教师个人的精神劳动,每个教师的教学都必定深深地打上个人的烙印,正是教师的个性、独特性才使教学充满艺术的魅力。正如人本主义者库姆斯在《教师专业教育》一书所指出的:好教师的教学绝不是千篇一律地遵循着什么既定规则的,他们都有各自的个性,并在教学中体现出来好教师在教学中会注重具体的特定的情境,不可能以既定的方法行动。所以,没有什么固定不变的好方法,这就是说,方法不是公共的,在这个教师算是好的、有效的方法,对那个教师而言未必也就是好的。
所以,一个好教师应当是个艺术家。总之,我们一定要正确地认识和处理好教学规定性与灵活性、共性与个性的关系,努力构建一种基于规律性、科学性、规定性又融入人文性、艺术性、自由性的课堂教学体系。
从实际的角度讲,教师要以预设为基础,以生成为导向来处理好两者的关系。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教学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精心设计和周密安排是上好课的必然要求,教师在课前必须对教学目的、内容和过程有一个清晰、理性的思考和安排,特别是对文本要进行深度细读,要读出文本的本意和新意,把握文本的精髓和难点,把教材内容内化为自己的东西,从而对教材拥有走进去的深度和跳出来的勇气。只有这样,教师在课堂才不会把注意力集中在教材、教参和教案上,而是可以和能够放在观察学生、倾听学生、发现学生并与学生积极互动上,从而不断地捕捉、发现、收集、判断从学生那里涌现出来的新问题、新信息,并把有价值的新问题、新信息纳入教学过程,使其成为有意义的生成。
对价值不大的新问题、新信息,要进行及时的排除和疏导,确保教学回到正确的既有的轨道上,保证预设的顺利进行。相对而言,预设体现对课文的尊重,生成体现对学生的尊重预设体现教学的计划性,生成体现了教学的动态性,两者具有互补性。我们要努力寻找两者的联结点,使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这是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的内在机制。
五、“教教材”与“用教材教”的关系
从字面意义上说“教教材”旨在把教科书(课文)当成语文教学内容,把理解和掌握教科书当成语文教学目标“用教材教”旨在把教科书(课文)当成语文教学的样本和凭借,即叶圣陶先生所说的“例子”而已,教学目的并非只要学生掌握这个“例子”,而是要透过例子去把握渗透在其中的方法、思想和态度,从而学会学习,热爱学习,提高语文素养。就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而言,我们肯定要倡导“用教材教”的理念,因为“教育无非是将一切已学过的内容都遗忘后所剩下来的东西”。从我们语文教学而言,剩下来的东西最主要的包括语文的学习方法、能力、习惯、态度等几个方面的内容,这些东西是学生从我们语文学科从我们学校带走的最有价值的东西,它们将直接影响学生未来的成长和发展,甚至影响学生一生的成就和幸福。但是,学生的这些核心素养不是天外来客,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从一篇篇课文的学习中慢慢汲取和积累起来的,所以教师必须教好每篇课文,就算是个例子,也要把它教好,教到点子上=“课本中的课文,应该都是经过精心挑选的一从内容上讲,能符合童心、符合青少年的发展和需求,能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能启迪学生对未知的追求、对语言美的感悟,能唤起学生对未知世界的向往,能激发学生“敏锐的感知力,丰富的情感力,独特的想象力'能使学生受到真善美的教育,懂得该怎么做人从语言文字上讲,不但是规范的,而且是优美的,富于表现力的,经得起分析,即“经得起学生的再三咀嚼’,从而能培养对语言的敏感,对语言美的欣赏,对语言魅力的感悟,能有助于培养学生驾驭语言的能力”。这样看来“教教材”和“用教材教”又不是对立的关系,而是相互包含、相互转化的关系。
从新课程的角度讲,“教教材”和“用教材教”的关系表现为教科书与课程资源的关系。课程意识的确立和课程资源的开发是新课程改革的一个亮点,它使课堂教学从内涵到外延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缺乏课程意识的传统课堂中,教师往往把教科书当成学生学习的唯一对象,小学六年的任务就是学懂12本语文教科书,教科书被神化了,被绝对化了,教师把教科书奉为“典籍”以为天下之道尽在于此,把毫无遗漏地传授教科书的内容给学生视为教学的目的。
这是极其狭义的教学,其结果就是陶行知先生所批评的: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新课程把课程资源引入教学,正如新课标所指出的“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例如教科书、相关配套阅读材料、其他图书、报刊、工具书、教学挂图,电影、电视、广播、网络,报告会、演讲会、辩论会、研讨会、戏剧表演,生产劳动与社会实践场所,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布告栏、报廊、各种标牌广告等等”。可以说语文学习的资源无处不在,语文学习的机会无时不有。就阅读而言,新课标也明确指出:“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味。提倡少做题,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关注学生通过多种媒介的阅读,鼓励学生自主选择优秀的阅读材料,将自己在课堂上学到的阅读方法应用于课外阅读实践。教师要加强对课外阅读的指导,开展各种课外阅读活动,创造展示与交流的机会,营造人人爱读书的良好氛围。”小学生正处在长身体的阶段,教科书只是浓缩的维生素,学生应吃五谷杂粮,鼓励广泛阅读,不能只局限在教材上。这就是新课程所倡导的广义的教学观,不仅如此,新课程还鼓励师生对教材的质疑和超越,从而使课堂教学的性质发生了积极的变化,素质教育在课堂上得到了体现。
但是,从教学实践来看,新课程的课堂教学也出现了冷落、弱化和偏离教科书的现象些教师忽视了对课文的准确、到位的解读,过早或过多地补充内容或进行拓展,甚至对教材进行随意的删减和误读,从而导致了课堂教学效益和效率的低下。我们认为就一节课而言,教材应该成为教学的中心,否则教学就会失去方向、失去内涵,教学质量就没有了保证。所以,我们一定要确立教材的中心意识,做到不肢解、不脱离、不边缘化教材,把教材内容教好,把教材任务落实好,把教材问题解决好。当然,教师把教学重心放在教材上,并不意味就教材教教材,而是要把教学回到语文的本质上来,回到语文素养的提升上来。具体而言,就是要着眼于学生语文能力的发展来教好教材,让教材的学习对学生能够真正起到举一反三、闻一知十的促进作用。这样;“教教材”和“用教材教”也就得到了统一,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也就有了保证。
作者:林珊
第2篇:实施小学语文有效教学的策略
教学观影响人们的教学实践和教学评价。传统教学观,以教师的“教”为逻辑起点,以讲授法为主,按照学科逻辑顺序组织教学。现代教学观,以学生的“学”为逻辑起点,依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学习规律进行教学。新课程改革亦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生活经验,注重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和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主重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文以新课程改革为契机,基于建构主义理论和有效教学理论,通过观察分析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探寻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的实施策略。
一、理论依据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知识是学习者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通过他人(教师、家长及学习同伴等)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手段及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学习是“在原有经验的基础上,主动、积极地对外部信息进行选择加工,通过新旧知识、经验间反复的、双向的互动过程来获取、建构新知识的过程”。
教学应以学习者为中心,尊重学生的原有经验,发展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有效教学理论认为,“有效教学是指教师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从而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
可见,学生、教师和社会文化是影响有效教学的重要因素,有效教学不仅要关注教学的时效性,更要关注教学的实效性。本文认为,有效教学是指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的相互作用,开发满足社会发展和学生需要的教学内容,实现课堂教学的实效和高效。
二、实施小学语文有效教学的策略
1.树立现代教学观教育教学观念指导并调控着教学行为。现代教学观,以学生的“学”为逻辑起点,依据学生特点和学习规律进行教学。新课改指出,“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应该密切关注学生的发展和社会现实生活中的变化”4],“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5]。因此,教师应更新语文教育教学观念,遵循语文教学规律,发挥教师引导、学生自省自悟的学习共同体作用,创设开放共融的师生关系,优化教学过程,实现高效教学。
2.进行科学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应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教学过程的重要手段。它需要根据学生情况、社会需求和学科特点来预设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式,选择教学媒体以及创设教学反馈等,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
(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动机。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开始,设计贴近学生生活,又具有挑战性的教学情境,能够激发学习动机,提高学习效果。因此,有效教学首先要营造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保证学生主体参与的时间和空间;其次,要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提供具有现实意义的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动机,增强学生的主体性;再次,要依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建立教学支架,帮助学生完善其知识结构。一年级上《用餐》一课。教学过程中,教师创设三口之家用餐的生活情境,对比中西方国家用餐的区别,如汉餐餐具用筷子,主食有米饭;西餐餐具用刀叉,主食有面包,将教学内容生活化,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语文。一年级上《古朗月行》一课,老师引领学生背诵已经学的李白诗篇,区别《古朗月行》和《朗月行》,一方面能帮助学生积累语言文字,同时还帮助学生搭建新旧知识间的联系。
(2)研究教学目标,强化目标意识。课堂教学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尽可能地提高教学的方向性和针对性,可以提高课堂的教学实效。研究表明,“学习者清晰地意识到自己的工作目标并形成与获得所希望的成果相应的预期时,学习才可能是有效的。”[6]在设计语文教学目标时,首先应关照语文的学科本性,注重训练和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等基本语言素养,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调动学生学习的内部动机,让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目标或子目标的提出与建立,使其明确所要解决的问题,并在操作中解决问题。
阅读课要抓住文本,注重语感,咬文嚼字,品味语言,关注语文思维能力的培养。四年级上《平分生命》一课,主题是表达男孩对妹妹最无私、最纯真的爱。教师先介绍课文的背景知识,问“读了课题你们想知道什么?”学生答:“面对困难男孩做出什么决定?”并在文中找到答案:“男孩勇敢地为妹妹输血”。教师追问“文中哪些地方描写了男孩为妹妹献血时的动作、神态和语言?”引导学生抓文本,通过品味语言,展开教师和学生、学生和文本之间的对话,激活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积极主动思考,形成学生的内部学习动机,从而增强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3)研究教学过程,创新教学方法。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学设计时,应根据学生特点、教师风格和学科内容,恰当选择教学方法,既要体现师生的双主体作用,又要培养智力和开发潜能,还要综合应用多种教学方法,取其所长,实现高效课堂教学。教学的落脚点是学生的学,因此,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还要注重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和科学探究的能力,倡导“研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合作学习”以学促教,为课堂教学注入生命活力。
识字教学《用餐》一课,学习认读生字“汁”时,教师拿来橙汁,让学生先猜后尝再说,积极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深化认识“汁”字。随后教师拿出生字卡片来正音正字,引领学生朗读“汁”
又在黑板上板书“汁”字的书写,从而加深“汁”字的学习。继而,教师设计了三个不同层次的问题:我喝过什么汁?”“我喝过()汁,味道()“我在()喝过(),味道()’’,供学生表达与交流。这样既符合学生的学习特点和生活实际,又切合语文课程的教学目标。
(4)研究教学过程,保持师生互动。“师生关系具有能动性,蕴含着巨大的情感、认知和智能潜力。只有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和学生的这种能动性才能充分发挥出来。”合作学习能加深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理解和掌握,促进学生情感和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提供材料、参与协商、监控过程、启发思维,指导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分享与交流、倾听与反思,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古朗月行》和《平分生命》等课,教师或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白”“玉”“台”的识字方法,或让学生结合具体语境交流思想:“文中哪些地方可以感受到小男孩对妹妹最无私最纯真的爱?”由此,教学形式生动活泼,学习主体积极参与,教学目标落到实处。
3.提高课堂教学的时效性“课堂教学效率=有效教学时间/应有教学时间*100%”。有效教学时间是指学生实际花在任务上的时间;应有教学时间是指教师和学生投入在课堂中的时间总量。而有效教学时间主要是教学质量和教学设计的结果。因而,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时效性,应从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校的教学质量入手,合理设计教学过程,贯彻落实教学目标,加强课堂管理,避免课堂教学的随意性、盲目性和拖堂现象[3]。
4.完善有效教学的评价标准评价课堂教学是否有效,应权衡多种因素。
有效的语文教学应该以学生的发展与进步为出发点,依据语文的学科特点,满足社会和个体的价值诉求,强调教学反思,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学校、家长、社会三位一体的评价标准。
(1)有效的语文教学应使学生真正理解知识。真正理解知识有助于学生记忆所学,完善其知识结构。教师应全面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从任务完成的质量、应用的方法等角度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还要提出一些有价值的问题情境,供学生争鸣,引导学生反思:我(他)是怎么想的?”“我(他)为什么这样想?”“我(他)的解题方法是否最佳,是否还有更好的方法?”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2)有效的语文教学应使学生获得积极体验。积极的情绪体验能激发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最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感受和理解又往往是多元的”,“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5]因此,建立民主和谐和支持性的学习情景,使学生获得语文学习的积极体验,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师生关系和谐,提高课堂教学实效。《稻草人穿衣服》一课,学习“系”字时,教师先用多媒体展示字形演变,学生感到识字好玩;板书引导学生关注字的笔顺和间架结构,学生感到写字有趣。练习时,教师从写字姿势、写字质量等角度评价学生,激发学生的写好字的自信。
(3)有效的语文教学应有精彩的生成。一堂好课因预设而完美,因生成而精彩。课堂的精彩生成是教师教育智慧的结晶,也是教师教育责任感的体现。一堂丰实的课,不完全是预设的,而是在教学中教师和学生情感的、智慧的、思维的投入。教与学互动生成,既有资源的生成,又有过程状态的生成。一年级上《家》一课,授课教师的姓名中有——“家”字,而她却没能挖掘其自身的资源优势,造成教学资源的流失。《小小的船》一课,为学习AAB词语的表达效果,教师先让学生品读“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和“弯的月儿小的船”两句话的表达效果,再练习说话“红的,()”,而当学生的回答多与颜色有关时,教师却未及时诊断学生的思维过程,进而拓宽学生的思维深度。
(4)有效的语文教学应是常态性的教学。语文教育本是最具个性和活力的教育,语文课堂本应是最具生命意义的课堂。公开课本应是教师交流教学经验,凝练教学特色,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有效形式。受种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公开课逐渐被异化:“教学目的的功利化;教学要求浅易化;教学过程表演化;教学准备群众化;教学手段形式化;教学主体被动化;教学评价非正常化;教学效果完美化;教学影响恶劣化。”[8]我们不得不反思,在这样的课堂中学生会收获些什么?可以说,平实灵活的常态性课堂是我们教学中应追求的艺术,也是实现有效教学的有效途径。
此外,教学是一门缺憾的艺术,过于完美的表演难免造作,或是增重师生的课业负担。因此,有效的语文教学应当是有待完善的教学,“一节好课,是用一生来准备的”,正是在这样的追求和完善中,教师的专业水平才能提高,教师的职业幸福感也会在创造中升华,教师积极的教学情绪也必将促进课堂教学的高效。
作者:鹿丽丽1王玉2(1.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吉林长春130024;2.内蒙古包头市第二中学本部校区,内蒙古包头014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