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是小学科学课程最本质的内涵。在信息化时代下,项目学习打破了常规教学在时间、空间上的限制,充分发挥小组合作的作用,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像科学家那样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养成良好的合作探究习惯,为他们的终身探究奠定基础。
小学教育科学课标明确提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科学课的课程改革要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教师该如何激发学生探究科学的兴趣,让学生主动经历探究科学的过程,从而培养其探究科学的思维,使其学会探究的方法呢?仅仅依靠课堂的40分钟,能否完成新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求,达到培养探究型人才的目的呢?
项目学习就是一种培养创新人才的学习方式。小学科学以单元活动围绕科学概念组织而成,这样的编排为以单元为项目的整体教学设计提供了有力的支撑,更便于开展项目学习。在互联网时代,我们该如何利用项目学习来引导学生去进行真正的探究呢?
小学科学的学习内容都是来源于生活的,很容易与学生的兴趣发生共鸣,这对学生来说是富有吸引力的。因此,设计学习项目时,要充分与学生的兴趣点相结合。如在教学《有趣的磁铁》时,如何让学生对磁铁产生浓厚的兴趣呢?笔者根据教学目标设计了“制作磁铁玩具”的项目学习方案,在教学时拿出自己制作的一个磁铁玩具,让学生玩耍,结果学生的兴致高涨,这时提出问题:“同学们想不想自己制作一个磁铁玩具?”学生的积极性马上被调动了起来。除了制作类的项目学习,还有许多是用PPT汇报展示成果的项目学习。这些都是学生喜欢的形式,都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贴近学生生活,来源于生活的探究最后服务于生活,这才是创新的最终目的。
项目学习中,小组合作探究的作用更加突出。学生层面的相互交流,不仅使学生可以有更多的机会把自己的想法向大家进行表述和自我反省,而且还可以帮助学生学会聆听别人的意见并作出适当的评价,协调人际关系,形成良好的学习品质。小组合作探究还有利于教学的多边互助,每个学生都能平等地获得参与机会,有利于照顾学生的个体差异,使每个学生都可以获得成功的体验。在项目学习合作探究中,学生敢于、善于提出问题是非常重要的。问题是思考之源,有了问题才有探索的方向,才能达到探究的最终目的。项目学习的小组合作与课堂上短暂的小组合作不同,它的时间不仅仅是在课内,更多的是在课外。同时小组合作更加重要,因为与课内小组合作不同,项目学习的合作如果不能行之有效,会导致整个小组受到影响,甚至会导致整个项目失败。在信息化时代,我们可以借助各种工具协助小组合作学习,为小组合作提供有力支撑。例如利用KWL工具让学生明确自己的学习状态,为小组合作奠定基础;利用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小组更好地进行头脑风暴,充分考虑到各种可能性,从而进行深入的探究;利用各种即时通讯软件,组员之间可以及时、有效地沟通,互通有无,根据自己的实际研究情况进行调节改变。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加德纳·霍华德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个孩子都是一个潜在的天才儿童,只是经常表现为不同方式。学生的智能无高低之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强项与弱项;有人显现得较早,有人显现得较迟。受到良好的教育,某些智能得到开发,反之,遭遇不良教育,某些智能得到压抑,甚至摧残。任何一个学生,哪怕是在学习上最笨、生活中最调皮的学生,他或许在某一方面不入门,但是在其他方面可能不差,我们应该从不同的角度来教育学生,使他的特长发挥出来。项目学习就是整合了学生多种能力的一种学习方法,在整个项目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参与到学习中来,在项目学习中不断巩固自己的优势,增强自信,进而带动其他能力的提升。比如有的同学对拍照、录像特别感兴趣,可以负责小组的摄像任务,有的同学语言文字功底比较深,可以负责小组的汇报材料的整理任务,有的同学语言表达能力特别强,可以负责小组的交流汇报任务,有的同学对电脑软件的使用比较拿手,可以负责小组的PPT制作、思维导图制作等任务……每个人都有成才的潜力,探究式项目学习可以深度挖掘学生的各种潜能,让每个人都可以成为某个方面的人才。
现在课堂内的合作探究,由于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学生参与的程度受到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已经准备好的探究材料等条件的制约。项目学习改变了全部依靠课内学习的现状,让学生把探究延伸到课外,覆盖了整个学习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可以分小组操作,可以寻求教师的帮助,也可以回家向家长咨询,甚至可以向社会上的专业机构进行求助。这样,学生的学习不但可以充分利用学校的教育资源,还充分发挥了家庭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当学校和家庭的教育资源解决不了问题时,还可以发挥社会在教育中的作用,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对学生而言,项目学习还整合了语文、数学、历史、地理、生物、信息技术等多门学科。笔者所带的一个班,学生的知识面特别丰富,绝大多数问题学生都能独立解决,好像没有什么能难倒他们的,问其原因,他们的回答竟然只是一句话:能够百度出答案的问题都不是问题。因此,我们说在项目学习的合作探究中,学生的各种能力都有可能把小组的合作探究推向深入。
项目学习的评价体系有别于常规教学的评价体系,它从一元走向多元,由原来的终结性评价变为终结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相结合。项目学习的评价比常规教学的评价更加全面,是包含整个学习全过程的评价,制订学习计划、小组合作开展活动、形成学习成果、项目反思改进方案,各个环节都有相应的评价量规在指导着学生如何去做。而且评价量规不仅仅是简单根据学生做到的程度进行一个所谓好中差的评价,而是包含在该环节学生应该做到的各个方面的具有明确指导意义的评价量规表,根据这份提前拿到手里的评价量规表,学生非常清楚自己该从哪些方面去努力才能得到更好的评价。项目学习的评价也不再仅仅是教师作出的评价,它还增加了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小组评价,使得评价的维度更广,对学生的评价也更加客观全面。项目学习的评价都可以通过信息化手段完成,这就使得评价更加方便,统计更加快捷,提高了评价的效率,让评价真正能够及时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保证学生探究的时间,是提升学生合作探究能力的重要基础。在常规实验探究课堂上,由于课堂教学时间的限制,教师只能出于节省时间的考虑而否定学生不够合理的想法,这种方式对学生的成长而言是非常不利的。此时,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大胆完善自己的探究设计,让学生在完善设计的过程中,不断发现新问题,不断学习新知识后再解决问题,让学生在积极自主的情况下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当然,这个过程需要耗费的时间可能会很多,可是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所得到的收获远远大于他按照教师设计的实验去操作所得到的实验结论。项目学习是把活动性的探究放在了课外,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去合作探究学习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课堂上则是把在课外探究的情况进行交流、汇报、评价。对学生能够解决的问题,教师放手让他们去解决,锻炼他们的能力;对学生在课外不能解决的问题,教师则在课堂上进行针对性的指导,提高了教师指导的效率,让课堂教学更加高效。
项目学习是以学生为中心的一种学习方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提出问题,进行大胆猜想,逐一实践验证。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会有许多不合理的猜想被实践否决,有许多正确的知识会在实践中验证。经历了这个过程,学生对这些知识的理解会更加透彻,与之相关的知识互相融会贯通,形成一个以项目为中心的知识体系,这个体系中的知识由于经过了亲身实践,学生会记得更加牢固。而常规教学中的知识点则较零散,学生由于缺少深入思考而难以形成知识体系,随着时间的变迁而逐渐遗忘。在信息化环境下,项目学习中用到的如KWL工具、思维导图、观察记录、汇报材料等资源也更容易保存下来,学生可以随时查看自己的学习历程,进行反思、总结、提升,为以后的学习和探究打下基础。
作者:李鲁宁 来源:教育 2016年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