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小学教育论文

论中小学素质教育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6-06-17 09:42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一、河北省曲阳县M中学素质教育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素质教育内涵理解不到位

 

  素质教育其实质内涵就是要提高学生全面身心素质,尊重学生个性,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能力,体现以人为本。河北省曲阳县M中学实施素质教育以来,老师与学生感触最深的一点就是课余时间更多了,学生作业少一点,老师少管点,学生多玩点,但是剩余的时间到底该用来做什么,不用说学生们,老师们自己也说不清楚。归根结底在于对素质教育内涵理解不到位。

 

  2.素质教育软硬件配套缺失

 

  素质教育的实施是一项系统性工程,牵一发而动全身。但是在河北省曲阳县M中学素质教育实施的过程中,很明显的一点就是软硬件都不配套。软件方面:素质教育已经在推行,学校的规章制度、文化建设、人事安排等却仍旧是旧的皮囊,从而导致整个学校给人一种空喊口号的不作为。硬件方面:素质教育所需要的各种活动场地、各功能室等设施也配套不全。学生想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也就只能停留在想上。老师给大家培训一些课外知识,也只能停留在讲上,没场地没设备去操作,去实践。

 

  3.师资队伍质量参差不齐

 

  河北省M中学大部分老师都是从应试教育体制里筛选出来的,他们的应试经验用了这么多年,一下子转变过来太难。M中学没有专职的音体美教师,一半教师不会使用多媒体上课,有些老师表面上赞成素质教育,实际上仍旧是老一套教学模式,因为他们没有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

 

  4.素质教育下的家庭环境缺失

 

  相较于素质教育所要求的父母素质而言,学生家长的整体素质教育意识相对不够,家长处于一种茫然无知的状态。

 

  5.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匮乏

 

  面对这些中小学教育的学生,素质教育强调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快乐学习的能力。但是在素质教育实施过程中,效果却不理想。一方面由于来源于社会的各种信息,对于学校的冲击和影响,很难让学生保持住自己内心的安静,自己独立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体系还没有形成,缺乏良好的心态来适应社会发展的趋势,使学生失去了找寻自我的方向。另外一方面学校迫于上级压力的因素,努力为学生减负,结果学生却无所事事,没有了学习的方向与目标。

 

  6.人才评价体系与素质教育脱节

 

  传统的考试制度,把考试成绩作为决定升学或就业资格的依据,必然会出现以升学为目的,以死记硬背为主的应试教育现象,而这种教育,违背教育规律,严重背离了树人、育人,促进个体全面发展的教育价值追求,使我们所培养的学生只能应付考试,缺乏实践中的创造能力,难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二、提升我国素质教育实施质量的措施

 

  1.加大素质教育内涵宣传力度

 论中小学素质教育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要想实施素质教育,先要从转变老师观念做起。组织学校的老师进行相关系统知识的培训,再通过各位骨干老师以点带面,去宣传素质教育的影响力。最后通过各位老师,传导到孩子身上,促进我们的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甩掉过去的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老观念。

 

  2.推动软硬件配套设施建设

 

  素质教育能否取得一个良好的效果,不是谁喊得响亮谁就可以取得成功。因此,软硬件设施配套要跟上。软件方面,学校的文化内涵,培养人才的目标,学校章程,管理模式等都要去主动与素质教育对接,不能拿着应试教育的思路去实施素质教育。将课程进行重新编排,使得课程更加丰富,课时与课程之间要安排合理,适应性强,针对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的素质教育课程要进行合理的布设,严禁任意对素质教育课程进行缩减,重视对学生的全面培养。另外,硬件方面,学校的微机室、图书馆、体育器材室、运动场等设施要跟进更新,为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创设一种良好的平台,为学生兴趣的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物质保证。因此,需要当地政府倾入更多的教育资金投入,在教育上要舍得花钱,一步到位。

 

  3.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

 

  要实施素质教育,关键在于教师,在于教师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和文化素养。要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教师首先要有较高的素质,教师要具有创造性的综合素质。因此既要加强师资队伍的整体思想道德素质的同时,又要加强师资队伍的再教育,引入合理化的竞争机制,以此来达到激励的目的,提升教师整体素质。

 

  4.强化家庭与素质教育的联系

 

  现代社会乃信息社会,各方面知识更新换代非常之快。家长也得转变观念,由传统型家长向新型家长转变,家长要了解什么是素质教育,它为什么好,好在哪里。同时学校也要及时跟家长进行沟通,共同关注孩子的成长,及时沟通孩子遇到的一些问题。从学校、家庭给孩子支起一个成长中的保护伞。学校、家庭、社会主动沟通,积极配合。学校要定期与家庭进行联系,建立互访制度。以后有条件了可以开办家长学校,加强相互了解,提升家长素质。

 

  5.积极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方式

 

  一个新的事物出现,刚开始都会有所排斥,需要有一个适应的过程。尤其事关教育,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参天大树也不是一天就可以长成的。它需要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有新的教育理念与他的实践相结合,他也需要慢慢去转变学生的观念,一点一点去影响学生,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让学生了解到,把课堂给学生,不是要他们不学习了,也不是老师不管他们了。而是要发挥他们的积极主动性,丰富他们的知识,提升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探究能力,还可以结合个人兴趣点进行深入学习。

 

  6.建立多元、公平的人才评价体系

 

  考试制度要适应素质教育:考试方式可以灵活多样,不一定是单纯的理论性知识的考核,可以增加一些课外实践活动的考核分量。考试内容可以更加的广泛,不再是单纯的局限于书本上的知识,可以考察一些日常生活中经常会用到的一些知识,多元考察。

 

  教育评价制度要适应素质教育:对待老师,不能一味的要求看班级成绩,因为教学效果本身就具有滞后性,单纯的分数作为评价指标是不科学的,而且单纯的分数也说明不了什么。对待学生,要多元评价。不能唯分数论,学生是人不是考试的机器,他或许学习成绩不太理想,但不能用单纯的低分来否定的整个人。

 

  作者:杨聪棉 来源:学校教育研究 201611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