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小学教育论文

试论实践导向下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实践导向课程

2016-04-11 16:16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解放前和解放初期,我国小学教师主要由初等师范学校进行培养。20世纪50年代起,逐步取消了初等师范学校,小学教师开始由中等师范学校进行培养。到20世纪80年代初,上海等教育相对发达地区开始探索专科学历层次的小学教师培养,至此小学教师的学历层次提高到了大专水平,1992年和1994年国家教委先后批准了65所中等师范学校进行大专学历小学教师的培养试验。1998年南京师范大学和杭州师范学院开始招收小学教育本科专业,标志着我国小学教育专业进人本科层次的高等教育体系。经过几十年的研究和探索,部分教育发达地区已建立起相对成熟的高等师范院校小学教育本科专业的课程体系,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培养模式。但是,在我国高等师范院校教育体系中,小学教育专业起步相对较晚,不够成熟,毕业学生实际工作中也暴露出各种各样的问题。鉴于此,有必要对高等师范院校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的课程设置进行改革,侧重实践导向,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以适应未来工作需要。

 

  一、实践导向下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实践导向课程设置的重要意义

 

  随着实践性教育理念的提出和不断推进,髙等师范院校小学教育本科的教学对于实践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实践性教育理念也越来越重要。为培养优秀的毕业生,髙等师范院校就必须改变过去传统的教育模式,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重视学生讲课能力的培养。

 

  ()实践导向课程设置是教学模式改革的重心

 

  当前建构主义教学思想在教育界比较流行。所谓建构主义教学思想主要反映在知识观、学习观、学生观、师生角色的定位及其作用、学习环境和教学原则等6个方面。依据构建理论,我们有必要改变过去传统教学模式,将过去注重知识的传授模式转变为引导学生向注重知识和注重能力的综合协调发展模式。学习不能仅仅是教师简单的传授,而应发挥学生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利用自己能触及的学习资料,借助老师和同学的帮助,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并通过实践演练,达到学生学以致用的目的。这样,通过加强实践性教学,提倡实践导向的课程设置,实现传统教学模式向建构主义教学模式的转变,让学生从被动吸收课堂知识中解脱出来,能够边学习理论知识边实际演练,既学到知识,又在实践过程中锻炼了能力。可见,实践导向课程设置是未来小学教育本科专业教学模式改革的重心。

 

  ()实践导向课程设置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和公众对小学教育的重视,对未来小学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小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小学教师的创新教育水平,而小学教师创新能力的获得更离不开高等师范院校的培养。所以,高等师范院校教学课程设置对未来人才培养具有重大影响。德国诗人歌德在诗剧《浮士德》中提到,理论是灰色的,生活之树常绿,可见,创新教学能力取决于学生教学实践的培养,通过教学实践的积累,与课堂理论知识的对比,创新教学方式,提髙教学水平。

 

  二、实践导向下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实践导向课程设置现状分析

 

  目前,在小学教育本科专业中,高等师范院校对实践导向教学的重视程度还不够,对实践导向教学的理解也不够准确,在实践导向教学课程设置中存在着不少问题。

 

  ()对实践导向教学模式定位不准确

 

  一直以来,大多髙等师范院校对实践导向教学模式定位不准确,以为这种实践性教学模式仅仅是将学校所学理论知识简单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在这种思想的引导下,实践导向教学完全成为理论知识教学的附属品,大大地削弱了实践在本科教学过程中的作用,严重脱离了实践导向教学的宗旨及目的。而真正意义上的实践导向教学模式,是将实践导向贯穿于理论教学过程中,理论中有实践,实践中有理论,二者相辅相成。现阶段,实践导向教学在髙等师范院校教学体系中仍处在次要地位,被更多的文化课程、专业课程所挤占。

 

  ()实践导向教学课程设置不尽合理

 

  1.实践课时少,安排不够合理

 

  目前,我国大部分高等师范院校实践课时在四年本科教学计划中的比重仅为十分之一左右,而法国、英国、美国等教育发达国家实践性课程占比高达百分之五十。由于我国高等师范院校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实践性课程比例过低,实践性课程成了镶嵌在其他理论课程中的一丝点缀,使得师范学生在校期间学到了大量了理论教学知识,而实践能力较差,导致学生刚参加工作时,出现了既害怕讲课,也不会讲课的现象。

 

  目前,我国高等师范院校实践性教学主要安排在大三、大四期间,而大一、大二期间几乎不设置实践性教学课程。如此安排,从时间上来讲,安排不合理;从学习紧凑性上来讲,不具有连贯性;从效果上来讲,导致了理论与实践的脱节。

 

  2.实践导向下课程形式和内容过于单一

 

  目前,我国实践性教学课程主要包括两大方面:一是实践性教学类课程,包括实践性课程作业、见习、实习等;二是集中化实践教学,包括毕业社会实践、实习等。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实践性教学被简单的理解为课堂试讲,将试讲成绩作为该课程的部分成绩;集中化实践教学被简单的理解为毕业实习,并通过学分绑定,成为毕业必修学分。实践性课程形式单一,课程内容不够丰富,学生锻炼效果也相对较差。

 

  3.实践课程与理论课程缺乏必要的联系

 

  在目前高等师范院校小学教育本科专业教学过程中,实践性教学与理论性教学相对独立,实践仅仅是实践,理论仅仅是理论,二者之间缺少联系,使得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总感觉理论不适用,对实践起不到指导作用。其实,实践性教学与理论性教学并不是独立的,而是相互紧密联系的,他们相辅相成,彼此促进。

 QQ截图20160406170049.jpg

  ()实践导向课程教学配套系统不完善

 

  1.实践导向课程教学无去处

 

  目前,有部分高等师范院校缺乏实践教学的合作学校,也没有专门的实践基地,虽然有一些学校有实习合作学校或建立了学生实践基地,但是实习学校或实践基地缺乏统筹安排,实践不系统、不专业。高等师范院校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学生要想获得实用的教学经验,就必须深人小学,在小学课堂上自己结合在校期间所学理论知识去感受教学,否则,将不利于实践性教学的开展,起不到应有的实践效果,更会影响学生实践的积极性。

 

  2.胜任实践导向课程教学的师资缺乏

 

  实践导向教学需要大量既对高等师范院校小学教育本科专业教学理论知识研究透彻,又有丰富小学授课经历的教师。现阶段,由于高校科研压力大、对实践导向教师待遇不明确等方面问题的约束,使得满足实践性教学需要的教师相对匮乏,难以配备。对于现有教师实践性教学的培训和交流活动相对较少,并不能有效改善实践导向师资缺乏现状。

 

  3.实践导向下课程设置,缺少实质性政策支持

 

  目前,髙等师范院校开展实践性教学活动缺少实质性政策支持和必要的资金支持,高等师范院校实践活动基地建设尚未得到应有的政策支持和相应的财政资金支持。由于政策和资金支持不到位,导致高等师范院校实践活动基地在建设上缺少必要的政策指导,高等师范院校实践性教学在开展上缺少制度约束。

 

  另外,由于高等师范院校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实践性教学活动缺少必要政策支持,导致政府没有具体政策文件鼓励小学接受师范生实践,更不能强制小学接受。反过来,小学也担心师范生实践实习会增加学校的负担,同时对接受师范生的小学,国家在政策和经费上也没有相应扶持,很多小学就更不愿意接受师范生实习。

 

  三、实践导向下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实践导向课程设置中存在问题的应对策略

 

  针对目前高等师范院校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实践导向课程设置中存在的各种问题,笔者通过长时间研究和实践体会,提出了以下几方面的解决策略:

 

  ()准确定位实践教学,正确设置实践导向课程

 

  各高等师范院校应明确实践导向教学的培养目标,实践导向教学如何实施以及拟培养结果等,势必将实践导向贯穿于理论教学过程中,理论中有实践,实践中有理论,二者相辅相成,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实践导向教学,给实践导向教学以准确定位。

 

  ()合理规划实践导向教学课程

 

  1.增加前沿实践性课程,合理安排实践导向教学计划

 

  伴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与变化,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培养师范生的目标正在向注重培养学生能力及素质方面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使得师范生在实践过程中遇到了很多问题与矛盾,学校应增加前沿实践性课程,使师范生能够适应未来更大的变化。高等师范院校小学教育本科专业通过前沿实践课程的设置,可以开阔师范生的视野,知晓当前教育界最新教学方法与理念;可以提高师范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配合学校教学工作,实现师生的双向互动;可以培养师范生对科研的浓厚兴趣,培养师范生的创新能力。因此,高等师范院校有必要增加前沿实践性课程,加大实践性课程的总体课时比例。在不影响理论教学质量的前提下,尽量增加实践性课程,尽量使大学四年一直贯穿实践教学思想,真正实现实践导向教学,有效提高师范生实践教学能力。

 

  高等师范院校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实践性教学课程并不一定集中在大三、大四期间开展,可以贯穿于四年的本科教学课程中,尤其增加大一、大二时的实践教学比例,让学生从人学就能感受到小学教育专业不只是学习书本理论,更重要的是实践,同时减少大四集中实践教学活动,加大学生自主实践活动,给学生松绑,让他们将找工作与实践结合起来,实践为工作,工作就是大实践,避免大四学生实践与找工作的矛盾冲突。

 

  2.采取多种实践教学形式,丰富实践导向课程内容

 

  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小学生接触到的新鲜事物也越来越多,使得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越来越不受小学生喜爱。为适应发展变化,高等师范院校应设置多种实践教学形式,丰富实践导向课程内容。实践导向下小学教育本科专业课程形式可以包括小学见习实习、小学教师技能培训、微格教学等。实践导向下小学教育本科专业课程内容可以包括小学老师授课旁听、小学班级管理、小学生听课问卷调查等。在实践导向课程设置中,应尽可能结合小学教师培养对象特点,培养学生爱好,以适应小学生活泼开朗的性格。

 

  3.注重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结合

 

  小学教育本科专业相对于其他大学专业来说,实践性更强,而且在校生在校学习的理论知识基本也是为实践服务的。换句话说,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学生无论理论掌握多全面,最终还是要走上课堂去实践,实践是小学教育师范生的最终目的。本文所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包含两层意思,一是要求高等师范院校实践导向下小学教育本科专业的课程设置必须充分结合理论教学部分和实践教学部分;二是要求小学教育师范生在平时学习过程中,应注意理论学习与实践积累的结合。一旦理论脱离实践,理论教学对于师范生而言就完全失去了学习的意义,对于高等师范学习课程设置而言也是一种残缺。

 

  所以实践导向下小学教育本科专业课程设置应当体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结合,理论中体现实践,实践中体现理论,相辅相成。

 

  ()完善实践导向课程教学支持系统,合理设置实践导向课程

 

  1.完善实践基地,保障实践导向课程设置有地可去

 

  要保证髙等师范院校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实践导向教学更好的开展,就必须建立足够多的实践活动基地或者保持与各类小学的实习合作关系,以满足学生实践需求,还能增加学生的就业机会。建立实践基地,学生可以把课堂学到的理论知识与基地实践活动有效联系起来,理论与实践得以相互促进,综合提升学生素质。广泛建立髙校与小学的合作机制,学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和自身未来工作意向选择不同类型小学进行实习,通过不同小学实习比较,找出更适合自己的小学。例如有的学生多才多艺,可能在偏重文艺培养的小学更能得到锻炼和才能的发挥;通过实践基地与小学实习比较,还能总结出适合自己的授课风格;通过讲课过程中小学生的课堂互动反馈,还能发现自身不足;通过与小学一线老师的交流,还能学到课本外的宝贵授课经验。增加实践基地或者建立高校与小学合作机制可以解决髙校开展实践导向课程的后顾之忧,髙校可以放心大胆地增加实践导向课程的设置。

 

  2.加强实践导向教学指导教师培养,保障实践导向课程设置有师可教

 

  髙等师范院校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实践导向教学要想开展,就必须保证有人能教。无人教,再好的实践导向教学方案也起不到锻炼学生实践能力的作用。实践导向教学授课教师不仅需要具有大量一线小学授课经验,还要具有高等师范院校小学教育专业相关的理论知识。目前,具有丰富小学授课经验的教师一般都执教于小学,不具备高等师范院校小学教育本科专业的理论水平;而具有高等师范院校小学教育本科专业所需理论知识的大学老师,又往往缺乏小学生授课经验。鉴于此,学校应加大实践导向教师培养,鼓励老师多去小学学习、取经,以满足实践导向教学的需求;应多组织高校与小学之间的交流,让具有丰富小学一线教学经验的老师与高等师范院校教师多交流,提高师范学校教师的实践教学经验。

 

  3.加大政策扶持,保障实践导向课程设置有法可依

 

  近些年,国家虽然出台了一些关于高等师范院校加强实践导向教学的规章制度,但是规定过于笼统,主要在提概念,缺乏具体可行的操作方法,同时,针对实践基地建设和实践导向课程教师队伍建设的经费明显不足。建议国家进一步细化实践教学政策实施方案,提供必要的财政支持,让实践导向教学在高等师范院校早日开展下去,更好地服务师范生,以培养更加优秀的小学生,为我国教育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四、结语

 

  小学教师培养纳人髙等教育体系时间较短,尚处在探索阶段,缺乏相应的培养经验。实践导向培养小学教师模式更是一种新生模式,在实际开展过程中难免遇到很多问题,例如笔者提到的髙等师范院校对实践导向教学定位不准确;实践导向教学课程设置单一,形式少,内容简单、重复;保障实践导向课程得以设置的配套支持系统不完备等。实践导向教学是高等师范院校理论知识教学联系实践的纽带和桥梁,是帮助师范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讲课能力的重要手段,其重要意义可想而知。所以,我们有必要研究实践导向下小学教育本科专业课程设置问题,以早日完善实践导向课程体系,更好地服务在校生,培养更加优秀的小学教师。

 

  参考文献:

 

  [1]张红小学教育专业本科课程设置研究[D].金华:浙江师范大学,2008.

 

  [2]曹慧英.高师本科小学教育专业实践课程体系的构建[J].课程.教材教法,2007,(9).

 

  [3]李孔珍.教师教育课程不容忽视的内容:实践性课程[J].课程.教材.教法,2007.(9).

 

  [4]曲中林.教育实践性知识的表征与习得[J].教育评论,2004,(5).

 

  [5]高洪源,赵欣如.关于强化与创新高师教育实习的构想[1].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0(3).

 

  [6]张德祥..当代中国高等师范教育改革论要[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1.

 

  [7]檀满仓从教师素质结构谈小学教育本科专业的课程设置[J]•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1).

 

  [8]徐文彬,王爱菊.高师小学教育本科专业研究现状及其未来建设[J].课程教材.教法,2007(12).

 

  [9]胡良华高师本科小学教育专业实践教学创新对策[J].经济研究导刊,2011,(8).

 

  [10]严丽萍,水宝珠.高师小学教育专业实践性课程设置现状分析[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教育科学)2010;(12).

 

  [11]黄俊.课程设置之于实践的探索——关于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调查与分析[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09,(11).

 

  [12]张国玲,郑友训.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实践教学的困境及其对策[J].江南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12).

 

  [13]张春燕.小学教育专业实践教学环节改革刍议[J].信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1).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