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小学教育论文

儿童感受阅读的乐趣的方法分析

2015-11-05 09:47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阅读是语文教学中极其重要的学习内容。《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应培养学生具有独立的阅读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阅读教学是一种心灵的交流,精神的对话,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是思维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英国著名作家毛姆认为“阅读应该是一种享受。”阅读优秀的作品能帮助我们克服个人生命的局限,感受人生的博大,触摸人世间的哀乐、悲苦与伤痛,从而使生活变得丰富、充实,由此领悟到人生的美好,形成良好的语言感悟、应用能力。那么如何让儿童感受阅读的乐趣呢?
  一、创设宽松民主的阅读环境,享受自由的快乐
  1.营造氛围,满怀信心地读
  儿童的内心是无拘无束的,他们渴望走向原野,亲近自然,渴望在广阔的天地间放飞自己的梦想。孩子是金子,本就闪烁着光芒。我们如果能把个体生命发展的主动权还给他们,充分开掘他们自身的智慧,想方设法使他们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势必会使有限的课堂时空得以扩展,并且无限接近浑圆式的饱满。如教学《鼎湖山听泉》一课中泉声优美的那一段,我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读,轻声朗读,高声朗读,边读边画,或者一个人读,找伙伴读,还有找竞争对手打擂台读,推荐同学读,邀请同学辅导自己读都可以。学生欢呼之后,便是选择方式自由地欣赏。面对此情此景,学生的整个身心都融进泉声之中,用心地在聆听、辨识、品味。学生有了充足的读的时间,在汇报交流时,面对同学们声情并茂的朗读,我情不自禁的脱口而出:“真美,我也想参加,你们愿意带上我吗?”孩子们兴奋了,那滋润着鼎湖山万木,蕴育出蓬勃生机的清泉,仿佛甘露汩汩地流进了孩子们的心田,滋润着他们的心扉。这样的阅读的确是一种享受,一种乐趣,其情也温馨,其声也动人。学生的阅读能力在“读起来——读进去——读出来——读下去”的过程中产生并发展起来。
  2.珍视感受,倾听阅读意见
  语文教学应以学生的阅读为起点,以学生的发展为归宿。教学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让每个学生都获得个性健康的、充分的发展。然而,学生对统一的文本,统一的问题体悟可能是不同的,学法是各异的,表达也是有差别的,教师应为学生提供展示的平台,让每个学生在课堂上自由地思考,充分展示个性和生命智慧,能动地谋求自身发展,课堂上允许学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要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要努力实现“思想与思想的碰撞,情感与情感的交融,心灵与心灵的接触。”启发学生尽可能多维、多向、多层面地揣摩感受作品的内涵,去发现作品中新的意义,使教材在促进学生的发展中发挥出更大的价值。如教学《半截蜡烛》一课时,教师出示伯诺德夫人的语言,“瞧,先生们,这盏灯亮些。”让学生再三读,并说说自己体会到什么?有的学生说,从“先生们”这个词体会到伯诺德夫人对德军很有礼貌;有的同学说,从“瞧”、“亮”这些词体会到伯诺德夫人想转移德军对那半截蜡烛的注意力。其实,不管学生怎么读都表达了一个意思,伯诺德夫人想转移德军的注意力,从学生的回答中,不难看出学生已经读出了自己的感受与理解。教学描写杰克表现的那段话,让学生默读,抓住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来揣摩人物的内心,让学生在本子上写一写:你想对杰克说些什么?继而小组交流自己的感受。大家交流时,同学们各抒己见,畅所欲言,走进了杰克的心中。杰克的懂事、镇静、机智、勇敢你是从哪些句子体会出来的?在老师层层深入的指导点拨下,同学们边读边思,边读边体会,已经入其境,通其心,感其情,通过抑扬顿挫的声音表身临其境之意,抒深切真挚之情。
  二、运用多种辅助手段感受事物,享受形象的快乐
  小学生主要以形象思维为主,因此要更好地感受课文内容,必须借助于直观手段所展示的形象,来唤起自己头脑中的表象。运用多种辅助手段进行教学,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其学习兴趣,形成主动学习的重要因素。如可以采取实物展示、画面展示、模拟角色等方法,以更好地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更好地感受课文所描述的形象。如《雨点》一课的教学,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再现雨点落进池塘、小溪、江河、海洋四个不同地方以及四种不同的形态,让学生用身临其境的感觉,借助画面感悟语言,引导学生分析雨点所处的状态,体会雨点在不同状态下的心情,确定感情朗读的语速、语音、语调。通过朗读,感受了小雨点在池塘里“睡觉”的安逸,在小溪里“散步”的悠闲自得、轻松舒适,在江河里“奔跑”的惬意,在海洋里“跳跃”的欢快,感受了事物的形象之美,感受了语言的韵律美。
  三、提问设疑领悟课文内容,享受思考的快乐
  爱因斯坦指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培养学生的质疑意识、质疑能力,是培养创造性人才的关键。如在《黄山奇松》的教学中,我让学生通过网络教材初读课文,在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结合网络资料对课文的题目和内容提出自己的问题。如“‘黄山奇松’奇在哪儿?”、“为什么把黄山誉为‘天下第一奇山’?”、为什么说迎客松是黄山的代表,是整个黄山的象征?”等等,继而构建了一个研究的平台,让学生围绕问题去精读品味,在阅读中获得积极思考的收获。
  让儿童感受阅读的乐趣,让儿童享受成功的喜悦,让儿童在快乐中迈出学好语文的第一步。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