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信不仅仅是幼儿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之一。有位哲人说:“自信心是每个人事业成功的支点。一个人若没有自信心,就不可能大有作为。有了自信心就能把阻力化为动力,战胜各种困难,敢于夺取胜利。”只有具有自信心和其他良好心理素质的人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目前还有很多家长忽略幼儿心理素质的培养,使得幼儿表现得胆小怕事,缺乏自信。当然,自信心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没有自信心的孩子容易放弃努力,表现出自己是无用的,而且有时还故意做出反其道而行之的事情。老师和家长不问青红皂白地随意训斥孩子,最容易挫伤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自信是人对自身价值和能力的充分认识和评价,是激励个体自强不息地实现理想的内在动力,自信心的树立与环境和教育的影响有关,它在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的相互作用下发生变化,因此有意识地加强培养是有必要的。在日常生活中,我认为采用以下几种方法可以帮助幼儿树立自信。
一、信任让幼儿树立自信
如安迪口渴想喝水,可水杯放在桌子上够不着,他就搬来小椅子站在上面。妈妈看见了立即制止安迪:“快下来,会摔跤的。”在妈妈的帮助下安迪喝到了水,打这以后,他每次喝水都会让妈妈拿杯子。现在的家庭以独生子女居多,使得“包办”现象非常普遍。其实,对家长和老师的这种不信任感,孩子是非常敏感的。久而久之对幼儿的自信程度会有很大影响。上述案例中,如果妈妈能用肯定的口吻对孩子说:“安迪真勇敢,妈妈看着你拿杯子。”安迪就会从成人信任的态度中获得强大的推动力。安迪在以后的生活中不仅仅要拿杯子,更多的困难需要他积极主动地克服。在孩子的幼年时期,面对大千世界,他们常常感到束手无策。但是,要有勇气进行各种尝试,要学习各种方法以使自己适应,使自己融入这个世界。但是成人往往无意中给他们设置了许多障碍,根本原因是不相信他们的能力,我们已形成一定的偏见,认为只有在某一个年龄段才能做某一种事情。自信的幼儿是捧出来的,幼儿的是非观念模糊,不会正确评价自己,只能通过成人的评价了解自己的情况,特别是父母、家人和老师对他的评价至关重要。孩子在试着做事时难免犯错,这时我们要有意识地避免以任何语言和行为向孩子表明不信任他。我们不能轻率地否定孩子想要试试自己的能力的举动。信任是孩子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
二、鼓励激发幼儿的自信
表扬不仅能满足孩子的心理需要,提高孩子做事的兴趣,还能让孩子从成功中增强自信心,取得较好的教育效果。但我们要正确运用表扬和鼓励,随着“快乐教育”、“赏识教育”的大力倡导及“热爱儿童、尊重儿童”的教育理念的不断深入人心,人们越来越重视表扬和奖励对孩子的教育作用,越来越多地运用表扬和鼓励这一教育手段。但目前有些家长和老师,无论孩子做得怎样一律给予表扬,并且夸张,这样容易使孩子飘飘然,盲目自大,唯我独尊,久而久之,便听不得半句批评。我们对孩子言过其实的表扬会使孩子形成不切实际的自我认识。我们对孩子要有分析地给予表扬,对孩子经过一定努力才完成的任务给予及时、恰当的表扬和鼓励,让孩子意识到只有付出一定努力才能得到赞赏。在表扬的同时指出不足,提出希望,使孩子心情愉快,自信倍增。批评可以让孩子保持清醒的头脑,充分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二者巧妙结合,能收到更好的效果,但要以表扬为主,批评要注意方式方法,尽量婉转含蓄,可以采用提建议等方法。鼓励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这一过程的主要目的就是让孩子得到自我满足,即自尊感和成功感。也许就是你不经意的、恰如其分的一句赞扬会成为孩子迈向成功的关键一步。
三、实践锻炼幼儿的自信
调查发现,我国孩子动手能力和外国的孩子比起来相对较弱,特别是大城市的孩子,很多事情都不能亲力亲为。自信的幼儿是锻炼出来的。《幼儿教育指导纲要》提出:要为每个幼儿提供表现自己长处和获得成功的机会,增强其自尊心和自信心。对于幼儿的保护要适度。许多老师和家长对孩子过于保护,导致孩子对环境产生恐惧感,从而影响他适应环境的能力和自信心。我们应该格外留心孩子的第一次尝试,这将是他人生道路上的良好起步。其实,自信心是在实践中培养起来的,因此无论在家还是在幼儿园,我们都应该为幼儿创造一些自我锻炼的机会,让孩子从小就在实践中获得知识,增强自信。
四、成功增强幼儿的自信
不同层次的幼儿对成功的体验存在个体差异,因此,老师要在各项教育活动中兼顾不同层次的幼儿,使其增强自信心,使他们懂得取长补短的道理。自信的幼儿是一次次成功体验造就的。人们常说:“失败是成功之母。”对于幼儿来说则可能是成功是成功之母。有过成功体验的幼儿才有自信的本钱。成功的实践活动可以使幼儿获得自信,失败的实践活动则可能给幼儿失败的教训。我们应该使孩子敢于犯错误,敢于失败,同时并不降低自己的自尊心和自信力。我们可以对幼儿提出难易程度不同的任务和要求,让幼儿在原有水平上经过努力获得成功。我们要尽其所能地使幼儿拥有自信,让他们的身心得到健康发展。幼儿是未来的希望,让我们为孩子撑起自信的风帆,让他们扬帆远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