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过程中,可以发现幼儿同情心缺乏的现象很普遍。事实上,幼儿并非没有同情心,他们缺乏的只是相关的同情心教育以及成人对幼儿心智成熟程度与发展的耐心等待。因此,探究幼儿同情心缺乏现象背后的原因并采取一定的教育策略,是很有必要的。
一 幼儿同情心缺乏的原因
幼儿同情心缺乏,与心智的成熟程度密切相关。此因素之外,是与幼儿家长及幼儿教师的不当教育有关联的。
以一个4周岁的男孩为例。平日,妈妈也会教育他要爱护小动物,“狗狗不能打,它也会痛”等道理。但在一次陪孩子玩的过程中,妈妈不慎摔倒,腿部出血,非常严重,“妈妈摔得很痛,不能玩了”。在妈妈要求回家的情况下,这个小男孩根本不理会这些,只说“还没玩够”并大哭。回家后,妈妈问:“如果是你摔得像妈妈一样严重时,妈妈说还要玩,你会不会伤心呀”,结果孩子反问,“葫芦小金刚是怎么出来的?是葫芦娃变成山就变成葫芦小金刚了吗?”
在这个故事中,幼儿表现出的确实是同情心的缺乏,即使是面对自己最亲近的妈妈。但这个故事却暴露出妈妈在日常同情心教育中的一些问题,一是妈妈对孩子的反问式对话是不当的,孩子在这里可能根本就没有理解妈妈问话的意思,只是隐约感觉到妈妈的问话与妈妈摔伤有关而已。妈妈应做的,仍应如事故发生过程中的直白陈述一样,以简洁、直白、明了的叙述并配以适当的表情告诉幼儿,我是怎样想的,我期待你怎样做,怎样做才是正确等。如“妈妈摔破的地方很痛,你来给我吹吹”等;二是幼儿的反问暴露出另一个问题,这就是妈妈的日常教育被用在了自己身上。幼儿的反问是有着自己的表达的,其意是动漫中葫芦小金刚是从不怕苦、不怕痛的,你这点伤算什么。由此可以推测,在幼儿日常生活中,如果幼儿摔倒或者有些小的磕碰,妈妈经常性的回应极有可能是“坚强些”“要勇敢”等,或面对一些类似情节时缺少必要的引导,而这并不是应有的幼儿的同情心培养。
二 幼儿同情心发展的特点
幼儿时期是人的同情心发展的重要阶段。根据心理学的研究,幼儿在一岁前,尚处在“感同身受”阶段,不具备真正的同情心。只有在幼儿成长到一岁以后,进入“尝试安慰”阶段,才会因初步自我意识的发展与感知能力的进步,逐渐产生真正的同情心。3岁以后,随着幼儿感悟和认知能力的进一步完善,同情心发展进入“推理式”阶段,开始能运用自己的推理能力去理解他人的情感和行为,并能理清他人情绪变化的原因和事件的过程。
但是,尽管幼儿同情心发展到这一较高阶段,其同情心的产生更多仍依赖于具体情境和形象思考,而非理性判断。教育实践中,这一点很容易得到证实。如幼儿多对同班环境下小朋友的表现产生同情心,但即便是同情心丰富的幼儿,一旦离开了具体的同班情境,同情心就很难产生。如果教师以最平实的语言对该幼儿说,“隔壁班里,一个小朋友的胳膊摔伤了,还流了血”,该幼儿很可能是没有同情心的产生,“摔伤就摔伤呗,和我有什么关系吗”。所以说,幼儿只容易对亲近和喜爱的人产生同情心,而不是陌生的他人。换句话说,幼儿同情心的产生会受到情境条件和对同情对象熟知程度的影响。
三 培养幼儿同情心的策略
培养幼儿的同情心是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其具体策略的采取,在顺应幼儿同情心发展阶段与规律的前提下,可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第一,正人先正己、身教胜于言传等说法,说明了榜样的表率作用。表现在幼儿教育中,成人间的互帮互助、互相理解、互相关心等充满关爱的和谐的人际交往氛围,会在无形中成为幼儿观察和模仿的对象,成为幼儿学习的榜样,有利于幼儿同情心的建立和产生。
第二,对幼儿同情心萌芽的保护和扶植。幼儿最初的同情心产生,其表现在成人世界看来,是幼稚与情绪化的,如在街上看到与己无关的他人哭,自己也跟着哭。对此,家长要给予充分的肯定与保护,而不能漠然以待,更不能嘲笑、批评或责怪。
第三,对幼儿同情心的激发。幼儿具有泛灵化的心理特点,常常认为所接触到的一切动植物都会像自己一样是有生命和感情的,并对它们充满关切,甚至进行自言自语式的语言交流;同时,日常生活中幼儿也有可能遇到一些需要得到他人帮助的场景,如有人突发疾病、遇到困难、需要帮助等,这些都会使幼儿产生一定的同情心。无论是面对前者还是后者,成人都要对幼儿的行为持正面肯定的态度,并激发或强化他们对动植物和他人的同情心。
总之,充分认识幼儿同情心发展的阶段性特点,研究幼儿同情心培养所采取的策略并付诸教育实践,有助于幼儿同情心的培养、促进幼儿的心智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丁海东.现在的幼儿为啥缺乏同情心.中国教育报,2014.6.8
袁丽娟、田红艳.从教师角度谈幼儿同情心的培养——幼儿同情行为缺失现象的思考.文教资料,2011(3):82
赵丽君.家庭教育中培养幼儿同情心的策略.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06(3):3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