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育作为幼儿园艺术教育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在当前幼儿园教育教学实践中得到广泛重视,甚至被不少幼儿园作为突出自身办园特色,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丰富幼儿园内涵的重要举措。不过从当前幼儿美术教育活动的开展现状来看,仍存在不少问题,突出表现为:幼儿园教师乃至幼儿园管理者对美术教育活动的价值定位和教育理念相对落后;家长对美术教育活动缺乏正确的理解和认识,幼儿园也未能充分利用家长资源开展美术教育活动;幼儿园美术教育受到不良的社会功利性文化的消极影响。可见,当前幼儿园美术教育亟需在教育理念、教育形式与文化建设等方面作出相应的变革与努力。
一、重塑幼儿美术教育的价值取向
根据我国2001年颁行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中的相关要求,幼儿艺术教育要避免仅仅重视儿童绘画技能的习得,而忽视儿童在美术教育活动中积极学习体验的获得及良好情绪情感的激发。由此,我们必须明确幼儿美术教育的价值取向应突出以人为本,定位于儿童的整体性、可持续性发展。幼儿园管理者和幼儿教师要正确认识技能训练和自由创造、活动过程与活动结果之间的关系。具体而言,教育者要理清儿童技能技巧训练和能力培养之间的联系与区别,重视儿童活动过程中学习兴趣的激发,使幼儿在美术活动中产生愉快的情绪体验,并主动投入到美术活动中,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要引导和鼓励幼儿大胆地利用美术来表达表现自己的感受、体验,并以此作为抒发个人情感、充分表达个性的主要方式,注重幼儿审美能力与创造力的发展。
二、开展幼儿美术教育的有效策略
(一)选择生活化的幼儿美术教育内容
在内容的选择和加工过程中,教育者首先要注意来源于幼儿日常生活的题材必须能拓展幼儿视野、培养幼儿实践动手能力和激发幼儿想像力与创造力,为此需要教师对题材进行深入的价值分析和判断;其次,应对美术题材教育价值的实现方式进行细致的分析和探讨,如哪些题材适合进行欣赏感受,哪些题材适合运用绘画表现,哪些题材适合于动手制作等;再次,要注重事先根据不同的活动目标对活动内容进行筛选和分类,注意活动内容要能给幼儿留有充分的表达空间,同时有助于教师生成一系列的教育活动。
(二)设计和组织丰富的美术教学活动
幼儿教师首先可以根据幼儿年龄特征和实际发展水平,灵活设计和采取一系列可行性强、趣味性浓的美术教学方法,如最常用的方法有意境想像法、启发探索法、修改图像法、主题联想法、色彩欣赏法等,这些方法能从不同的方面提高幼儿对美术教学活动的兴趣,保证美术教育的有效实施。其次,在具体组织美术教学活动时,教师应根据不同年龄段儿童的发展特点,开发和利用不同的美术工具和材料,让儿童自由选择适合自己的美术表现方式,进行自由创作,从而调动幼儿创作的积极性。第三,教师要重视游戏在组织和实施美术教学活动中的作用,在选择适当的美术教学素材和内容的基础上,开发美术游戏活动,让儿童在自由轻松的氛围中,通过自由探索与互动感受和体验美术活动带来的乐趣。
(三)在其他各领域教学活动及儿童日常活动中渗透美术教育
美术活动的开展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只局限于正式和专门的美术教育活动是不足以实现美术教育的价值的。《纲要》指出幼儿园教育要实现各领域教育的互相渗透,因此教师在开展美术教育活动时,还要注意将其渗透在其他各领域教学以及儿童日常生活中。
首先,本着课程生成的理念,在组织和实施其他各领域教学活动时,教师应注意发现利于融入美术教育活动的切入点,并藉此生成相应的美术教学内容,将其有机融入到各领域教学中。这种渗透性的美术教学活动在时间安排上更为机动和灵活,虽然对教师的课程实施素养有一定要求,但却能帮助教师逐步提升自身的课程意识与素养。
其次,除去正式的课堂教学活动,幼儿在园还包括各种自由的自主学习和探究活动,以及日常常规活动,如自由的区角活动、吃饭和就餐活动等。一般而言,这些生活时段易成为教育者忽略的教育“盲区”,而实际上在这些自然、轻松的日常活动中如能融入美术教育元素,将非常有助于儿童审美意识与能力的发展。
(四)做好美术教育评价工作
幼儿美术教育的评价目标应定位于让幼儿开拓眼界、获得积极的经验和感受,并激发儿童持续创作的热情。教师在对儿童的美术作品进行评价时,首先不能以绘画作品体现的儿童技能技巧的高低为标准来评判优劣,而要关注幼儿作品中能够彰显儿童个性、突出儿童自主思维的内容元素,鼓励儿童自主自由、富有想像力的表达;其次,教师应尽量避免评价带有过强的主观意识,而多利用儿童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鼓励儿童相互认识和肯定他人的优点,并促进儿童交往能力的发展。由此,教师对儿童美术作品的评价不再是单纯关注作品是否符合客观的评价标准或教师个人的好恶,而是指向能否反映幼儿的真情实感,是否具有童真、童趣,是否有助于儿童形成积极的学习体验。
三、创造积极向上的幼儿美术教育文化
当前幼儿美术教育受到世俗功利化教育文化的影响,正在逐步背离幼儿美术教育的本意。为此,幼儿园应努力营造一个浓郁的、积极向上的幼儿美术教育文化氛围,引导家长积极配合幼儿园美术活动的开展,并借此转变家长乃至普通民众功利化的美术教育理念。
(一)创设蕴含丰富审美情趣的幼儿园美术环境
园所物质环境布置是幼儿园隐性课程建设的重要部分,创设丰富多彩的美术物质环境,突出幼儿园的整体美,利用浓厚的艺术氛围对儿童进行潜移默化的艺术熏陶,可以有效提升幼儿园美术教育的效果。在创设美术教育环境时,幼儿园首先要注意考虑材料选用及其具体布置的经济实用性,不要给幼儿园日常的教育教学和园所管理造成负担;其次要调动儿童参与环境创设的积极性。这种参与既可以是儿童亲自动手参与环境布置,也可以是将儿童的美术作品作为环境布置的素材,如用幼儿的绘画作品或者手工作品装饰幼儿园的走廊与大厅等;第三,要注重环境与幼儿之间的互动。儿童与环境的互动是儿童学习的一种重要方式,美术环境中的美学元素不仅仅提供给儿童美的感受,更能调动儿童的多种感官通道参与其中,帮助儿童形成丰富的审美体验,激发儿童美术创作的热情。
(二)积极开展家园互动
家长是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和组织的重要资源,同时也是幼儿园教育最为主要和直接的受益者。幼儿园能否得到家长的理解、支持和配合,往往决定着幼儿园的发展。因此,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的有效开展首先要注意以多种形式增强家长对幼儿园美术教学的理解,并促使家长积极参与到幼儿园美术教学中来。如幼儿园可以通过组织家教经验交流会,为家长与家长、家长与教师提供相互交流的机会和平台;举行家长半日活动,让家长观摩和参与各种开放性的美术活动,了解幼儿园美术课程的实施情况等。
(三)开展丰富的美术作品评鉴和赏析活动
目前虽然有关美术作品的赏析在幼儿园美术教学中有所体现,但大都是小规模且局限于班集体内部的活动。为此,幼儿园教师和管理者应该重视定期在全园以美术展览、集体创作等形式,开展丰富的美术作品评鉴和赏析活动,以此创设一种浓厚的美术教育氛围,激发儿童对彼此美术作品的理解以及自主创作的积极性,而不同班级之间相互交流,显然还有利于丰富教师的教学经验,促进全园美术教育活动质量的提高。
作者:张亚静(辽宁省海城市中心幼儿园,海城 11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