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入园贵、入园难"已经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社会问题。幼儿园校车安全、食品安全等方面的事故,屡屡为媒体披露和关注,而其中农村幼儿园的问题尤为突出。农村幼儿园存在的问题,原因复杂,诸如资源投入不足、思想观念滞后、经济发展水平限制等等,其中,师资队伍的结构和素质是重要方面,诸如学前教育儿童在入园期间受到人身伤害、粗暴对待、忽视等问题,都与师资队伍的素质有关。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石。实现青少年的公平发展是当前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战略目标。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基础,学前教育的均衡发展关系到教育公平和社会公平。农村地区学前教育是我国学前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要"重点发展农村学前教育。努力提高农村学前教育普及程度"。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办好学前教育,……重点向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倾斜。"但是,现实状况是,学前教育不公平特别是城乡间的不公平却比较明显地存在。学前教育不公平的一个重要表现是优质学前教育资源配置不均,特别是城乡间的资源分布存在巨大差距,从而呈现"城市贵、农村差"的幼儿入园现状。据统计,上海、江苏、浙江等地学前三年入园率已达95°%以上,而中西部农村地区学前三年入园率还不到35°%。在有限的学前教育经费投入中,70°%被用于少数示范幼儿园,而投入城镇和农村普通公办幼儿园的只占其中的不到30%[1]。由于教育资源的这种分配现状,加上农村自身在学前教育资源投入上的不足及经济发展滞后等原因,相对于城市,农村地区的学前教育普遍存在硬件和软件上的不足,不符合办园条件的农村幼儿园大量存在。这既容易给学前教育儿童带来不良影响,也造成了城乡青少年发展中的教育起点不公平。
从学前教育资源来说,最核心的资源是优秀的学前教育师资。从软硬件两方面来看,师资既是"硬件资源"也是"软件资源”,在场所、设施、教材等条件较差的情况下,有责任心和扎实的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师资队伍,能弥补其他方面软硬件条件的不足。由于我国农村幼儿家长对学前教育的意识比较薄弱,对幼儿的教育重任基本上依靠幼儿园教师,这种现状更期待着我们建设好一支素质高、结构合理的农村学前教育师资队伍,这是保证农村幼儿得到良好早期教育的基础。
鉴于此,本文以学前教育师资队伍素质与结构为切入点,通过实证调研,探讨农村学前教育师资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建议。本次调查在安徽的淮北、宿州、蚌埠、安庆、合肥、黄山、滁州7地进行。课题组通过配比抽样,在7地的农村幼儿园面向幼儿园教师共发放调查问卷1125份,回收有效问卷1065份,有效问卷率95%。此外,课题组还针对重点问题向对幼儿园教师进行了深度访谈,访谈20人。调查涉及20个公办幼儿园和25个民办幼儿园。从幼儿园所在地区来看,有城郊幼儿园、乡镇幼儿园和乡下幼儿园。问卷调查主要围绕幼儿园基本信息和教师基本情况,包括师资数量、学历层次、学历结构、专业结构、年龄结构、职称结构等进行,能够较全面地涵盖农村学前教育师资队伍结构的主要方面。
三、调查研究结果与分析
1.师资队伍数量不足,存在结构性短缺
调查表明,一方面,农村学前教育专业师资队伍数量严重不足。被调查的20个公办幼儿园有编制的专任教师平均每班不足1名,另外聘任1名临时教师和1名临时保育员。25个民办园平均每班配1—2名教师,没有专职保育员。规模小的民办学前班和农村学校附设的学前班每班只能配备1名教师。幼儿园平均师生比远远超出了国家规定的全曰制幼儿园1:7到1:8的师生比。
另_方面,农村学前教育师资流失严重。由于农村学前教育教师多数是临时聘用,没有编制,工资较低且不能正常发放,大多数农村学前教育教师没有医疗和养老保险,加上生活艰苦和工作单调,致使绝大多数学历和专业合格的学前教育教师不愿向农村流动。与此同时,农村幼儿园教师往城市和经济比较发达地区的单向流动不断增加,更加剧了农村学前教育师资队伍的缺乏程度。
2.师资学历层次低,学历结构不合理
调查发现,农村幼儿园教师总体上学历层次较低。农村幼儿园教师中:中专以下学历的占2.8%,中专学历的占31.6°%,大专学历占47.2°%,本科学历占18.3%。在我国高等教育已扩招15年,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今天,对专业性要求较高的幼儿园教育职业来说,这种学历结构和层次,是属于明显偏低的。总体来看,农村学前教育师资学历参差不齐,没有达到国家规定的师资学历要求。由于历史欠账太多,尽管政府加强了公办幼儿园教师队伍的建设,但是,公办幼儿园和学前班的教师的学历也不能达标。
座谈和访谈表明,中专以下学历人员中,除中学毕业的外,甚至还有家庭妇女和下岗工人。既使具有中专以上学历的教师,也大都没有接受过学前教育专业训练,相当一部分教师缺乏学前教育专业知识和技能,整体素质偏低,不能适应新形势下学前教育保教工作的需要。学历不合格的教师不仅多数没有参加过系统的学前教育专业理论学习和技能训练,也没有参加过教育实习和实践锻炼。而学历合格的教师中,有相当一部分是通过在职进修提高了学历层次的。他们的进修大多是业余的,工学矛盾突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也不理想,因此,他们的教育教学业务知识和能力均不能适应当前学前教育发展的需要。学前教育具有托幼服务功能和教育功能,加之面对的是低龄儿童,尤期需要专业培训,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因而,农村学前教育师资队伍的这种学历层次和专业培训现状,无疑是一个大问题。
3.师资专业化程度低,专业结构不合理
调查发现,在教师资格证方面,接受调查的幼儿园教师中,取得小学教师资格证的占29.6%,取得幼儿园教师资格证的占56.3%,没有取得教师资格的占14.1%。也就是说,在所有专任学前教育教师中,持有幼儿教师资格证和小学教师资格证的不足86%。农村幼儿园教师的教师资格证持证率不高,既反映出农村幼儿园的师资力量相对薄弱,也表明现有教师学前教育专业化程度较低。
座谈访谈表明,农村学校学前班没有学前教师的编制,都是小学教师资格,也没有参加过学前教师的教研与培训活动。很多不具备学前教育能力和资格的非专业人员走进学前教育队伍,她们没有接受系统的学前教育训练,也无法获得学前教育教师资格证书。再加上她们是临时聘请教师,没有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难以安心工作,进一步深造也没有动力,缺乏专业发展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这也导致这些聘用的非专业教师流动性非常大。
调查发现,在专业结构方面,具有中专及以上学历的幼儿园教师中,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的占64.5%,其他师范类专业毕业的占20.4%,非师范类专业毕业的占15.8%。座谈访谈表明,由于农村幼儿园师资短缺且流失严重,为缓解压力,公办幼儿园大多数教师是从小学教师转岗过来的,民办幼儿园教师大多来自非学前教育专业。缺乏相关专业知识与技能的教师,仅部分通过短期的职前培训即转岗培训,调整到幼儿园成为学前教育教师,或者经过幼儿园自己的短期培训后就上岗,这部分人构成了农村学前教育教师的主力。
4.师资的年龄结构不合理,教师从事学前教育工作的年限短
调查发现,农村幼儿园教师中:20岁以下的占9.9°%,21-25岁占26.1°%,26-30岁占21.8°%,30岁以上占42.3°%;在1065名幼儿园教师中,从事学前教育工作年限少于4年的占38.7%,5-9年的占23.2%,10-14年的占14.8%,15-19年的占9.2%,20年以上的占14.1%。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农村学前教育教师的年龄结构总体偏年轻化。这说明,农村学前教育教师从事学前教育工作年限短,大多数是近几年新补充的教师,有经验的老教师缺乏。
5.师资的职称结构不合理
接受调查的幼儿园教师中,有高级职称的占12%,中级职称的占20.4%,初级职称的占26.8%,没有职称的占40.8%。农村学前教育师资的职称总体上较低,结构明显不合理。
据统计,2006年,全国55.7%的幼儿园园长、专任教师未评职称,其中城市幼儿园49.3%未评职称,县镇幼儿园52.0%未评职称,农村幼儿园70.6%未评职称。从本次调查情况来看,公办学前教育教师只能以小教职称来定级,民办学前教育教师无法评定职称,这直接导致幼儿园教师工作积极性降低,流失现象严重。有些幼儿园开办者为降低人员工资成本,不愿聘请优秀教师,也不愿意接收正规的学前教育专业的毕业生,尽可能通过低聘教师以获利,也造成教师职称结构的不合理。
1.把发展学前教育作为教育发展和青少年发展的重要战略课题
学前教育对青少年发展及逼制贫穷的代际恶性循环具有重要意义,这在世界范围内已形成共识。正因如此,发达国家普遍重视学前教育对社会公平与对青少年自身公平发展的价值。如美国早在1989年就提出到2000年所有美国儿童都要有机会接受高质量的、适合儿童发展的学前教育,以为他们进入学校学习做好准备。英国制订了国家托幼服务战略,提出在20年内彻底根除儿童贫究现象,以逼制贫穷的代际恶性循环[2]。由于学前教育具有公共服务产品的性质,因此,要改变农村学前教育软硬件不足的现状,作为"第一责任人"的政府必须首先重视,把学前教育作为教育发展和青少年发展的重要战略课题,纳入社会发展整体规划。特别是要在园所建设资金配套、教育教学设施配备、教师待遇保障和培训、教师专业技术资格评定等方面,对农村幼儿园和农村学前教育师资队伍进行优惠倾斜,以改变"农村差、城市贵"学前教育现状。
2.改善农村学前教师待遇
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变迁中,我国农村出现大量留守儿童,他们的托幼服务与学前教育尤其应予重点关注。加之农村儿童家庭成长环境差异大、家长对学前教育的观念不足,家庭大多无力承担优质学前教育费用,这些主客观原因使得农村学前教育对师资的专业要求、技能与责任心投入往往tb城市学前教育的要求还更高。而农村学前教育师资的待遇却与城市同行存在很大落差,甚至不如外出打工的待遇。因此,应通过多种途径提高农村学前教师待遇,尤其是非公办学前教师,保障学前教师的基本权益,使他们能热衷于本职工作。
3.拓宽培养渠道,切实提高农村学前教师素质
农村学前教育师资普遍存在专业知识与技能的不足,而短期内向农村补充大量具备相应条件的优秀师资并无可能,因此,拓宽培训渠道,加强农村学前师资培训是一个可选择路径。应大力组织农村学前师资,特别是其中的青年群体积极参加轮训,形成正常、规范的农村学前教育专业师资培训制度,逐步提高农村幼儿园教师的学历层次和业务能力。应将这种培训以公共服务产品的形式进行提供,使公办与民办幼儿园的教师都能参与其中,形成_种普惠性质的制度供给,因为其最终目的在于为青少年健康成长提供更好的条件。
4.引导人才投身农村学前教育
学前教育师资是专业人才。提升农村学前教育水平需要一支高素质的专业师资队伍。由于高等教育的跨越式发展,我国的大学毕业生队伍迅速壮大,因而,充实农村学前教育师资可以考虑通过政策渠道,吸引大学生回乡参与农村学前教育。另外,也可以通过公益项目设计、志愿服务等形式,吸引城市优秀学前师资和大学生志愿者,以志愿服务形式,为农村提供短期接力式学前教育服务,这样既能弥补师资队伍素质的不足,也能通过交流,在农村传播先进的学前教育理念。
总之,当前农村学前教育师资结构存在比较突出的问题,这些问题极大地影响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落实,这是制约学前教育均衡发展的瓶颈。农村学前教育的现实状况决定了农村学前教育师资队伍的发展任重道远,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为改善农村学前教育师资队伍的结构创造较好的条件,保证教育起点公平,促进农村学前教育科学发展、均衡发展和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