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学前教育论文

让幼儿爱上涂鸦的几个方法

2015-12-13 11:21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1.问题的提出
  2.教学目标
  幼儿教师应该了解涂鸦对幼儿成长的意义。
  教师能够采取多样化的措施和组织形式让幼儿自由的涂鸦。
  课题导入:
  (1)认识幼儿绘画“涂鸦期”。有研究证明,幼儿在1-4岁的绘画期被称为"涂鸦期",该时期的涂鸦无明确目的,即使有也会随联想而变化,有明显的表达意图,但主要以随意组成的线条或色彩来反映自己的认识。 幼儿的涂鸦期经历着不同的阶段,各阶段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从开始涂鸦到脱离涂鸦,这一时期的发展可划分为四个阶段:⑴未分化的涂鸦(18-24个月)⑵有控制的涂鸦(24-30个月)⑶圆形涂鸦(30-36个月)⑶命名涂鸦(36-42个月)。
  受自我意识的发展程度和认知发展程度的影响,年龄越小的孩子越容易受成人的评价影响,作为幼儿教师,我们特别需要注意自己的幼儿的态度: 首先,教师的评价要多一些鼓励性的语言 孩子是在体会作品而不是制作作品,越是鼓励孩子运动,孩子的感爱就越强,发展孩子的自我能力就越好。
  只有这样,幼儿才不会害怕美术课。怎样让孩子爱上美术课呢?
  命名涂鸦期的孩子,对于随意涂画出的画面,有着惊人的天赋和发自纯净心灵的深刻体会,那么,为孩子创设一个相对属于自己的绘画天地,让他彻底涂画出自己小小的心灵和情绪,对于他的成功是非常有好处的。
  ⑵设置作品展示区可以把好的作品摆在室内或特定的摆设区,供幼儿和家长欣赏在成人的赞赏下,幼儿会有更大的激情参与涂鸦活动。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提出“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用不同的艺术形式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体验”。本着让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原则我想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展开幼儿的涂鸦活动。
  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视觉注意点。
  方法:印画,利用积木、萝卜、螺丝盖等印色,另外有树叶印画、小汽车轮子印画、在小朋友自己的手、脚上涂画等等,各种各样的玩色活动既开阔了幼儿的视野,又丰富了幼儿的各种感知经验,使孩子们在玩玩、涂涂、印印、画画中认识了颜色、图形、线条等等,也使我们组织的涂鸦活动变得更有其拓展的意义。
  案例:印画再添画石子路的涂鸦活动时,我们设置了去小兔家做客的游戏情境,把幼儿完成的作品拼接成一条彩色路到小兔的家,边敲门边唱:"小兔子乖乖,把门开开……"涂鸦可让孩子们随意些,你画我画大家画,愉悦的氛围、宽松的形式,孩子们会很开心。 ④趣味画 托班孩子的涂鸦有时是为了享受创造的乐趣,没有一定的绘画主题,也没有技巧要求。对于托班孩子,通过各种形式的趣味画,发现自己可以创造出事先不知道的东西,比画出想画的东西还要有趣。
  b.画点成形 在一张纸上先画一批空心点,在两点之间画线,连续的线组成图形。
  c.对折画(蝴蝶画) 将纸对折,涂颜料于白纸的一侧,再将另一侧沿折缝合上,展开纸,即得一张对称的形似蝴蝶的画,展开想象,“这像什么?” d. 人体绘画 利用人体的各个部分作为绘画工具,可进行:手指画、手掌画、指纹画、足画等。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