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学前教育论文

做幼儿喜欢的配角的方式

2015-11-16 10:04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在对幼儿阅读所提出的教育目标中采用了“喜欢”“主动”“感兴趣”“猜想”“有看法”等关键词,具有鲜明的自主学习特征,在教育建议中也明确提出了“保证幼儿自主阅读”“鼓励幼儿自主阅读”等要求。这些都说明“自主阅读”是幼儿园阅读教学的主旋律。为了支持、鼓励幼儿自主阅读,我决定做一名配角,隐退教师的“教”,在幼儿需要的时候提供适宜的服务。
  经典的绘本不仅仅属于幼儿,同样属于我们。选一本书,静静地坐在幼儿身边,耐心地等待每个幼儿慢慢成长,还可以像幼儿一样在绘本中自由驰骋一番,多好!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应该相信幼儿的能力,相信图书的魅力,相信幼儿在随手翻翻的过程中也会有所收获。这样,幼儿才会有安全感,想读哪本书就读哪本书,想读哪儿就读哪儿,完全按照自己的兴趣、速度、节奏阅读,增强了阅读的主动性。
  二、做幼儿的大朋友
  在阅读《可怕的大妖怪》一书时,幼儿最喜欢扮演各种动物和大妖怪做游戏,但是游戏情节比较简单,如一直学大妖怪走路、叫喊,看到大妖怪就逃走等。为了帮助幼儿丰富游戏内容,我以玩伴的身份与幼儿讨论:“小动物和大妖怪还可以怎样玩?每个小动物的行动一定要一样吗?我们玩过音乐游戏《熊和石头人》,可不可以换成《大妖怪和小动物》?” 在我的启发下,幼儿创编了“捉迷藏”的情节,运用了《熊和石头人》的音乐,游戏时“小动物”各具自己的特色,在音乐的提示下有序地出场,情节有了鲜明的变化,游戏更具活力。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过:“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知识和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在幼儿的自主阅读中,教师的倾听就是对幼儿极大的激励和鼓舞。倾听的目的不是要检查幼儿的能力,分出水平的高低,而是要引导每个幼儿参与阅读,发表自己的意见,提出自己的看法。即使是阅读同一本书,也不要期望幼儿讲出完全相同的故事。
  如在阅读《可怕的大妖怪》时,涛涛小朋友讲的故事是:“小动物排队做游戏,先是××排在前面,又是××排在前面,再换成××排在前面,后来大妖怪来了,小兔子先逃走,大家都逃走。等大妖怪走了,他们又排队做游戏了。”他讲的故事与大家讲的有所不同,我知道是因为他一直在看环衬,他认真地用手指着环衬上的每一排动物,读着动物的排序,环衬上动物的排序隐含了故事的情节变化,作者的独具匠心被涛涛读出来了,正应了那句“孩子是不会漏过环衬的,虽然他们可能说不出什么,但可能会有新奇的发现与新奇的联想”。倾听让我对幼儿的阅读能力有了更多的认识。我认为做一名忠实的听众,欣赏每个幼儿从不同角度讲述故事是一件美好的事情!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