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学前教育论文

幼儿自主阅读的“三指导”

2015-11-16 10:04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自主阅读活动得以开展需要幼儿具有一定的自主阅读能力,加强对幼儿的自主阅读能力的科学指导,对提高幼儿的自主阅读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首先,教师要教给幼儿正确的阅读方法,如端正自己的坐姿,认识封面、封底、环衬、扉页,掌握正确的翻书方法等;阅读时允许幼儿小声阅读,不打扰别人;有困难的时候学会找老师和同伴;在遇到特别有意思的内容时可以与同伴一起分享阅读带来的快乐,并注意适当控制自己的情绪。当然,凡事无绝对。在幼儿自主阅读的过程中,教师如果发现有幼儿跳跃式地翻书或者倒着看书,在没有影响到别人的情况下,教师不要急于纠正,要尊重幼儿的阅读方式,有时候这也许是幼儿对待一本新绘本的探索式阅读的方式。有的是对同一角色前后的动作、表情感兴趣,读懂了角色表达的意思;有的倒着看也能看出一些别样的风景来,如一本书中幼儿把地上的水洼倒着看成了天上的云朵等。有时候,正是因为有了这些丰富的尝试,阅读的魅力才得以充分展现。
  二、延时介入指导——学习阅读方法
  在幼儿自主阅读的过程中,教师会发现有的幼儿聚精会神;有的幼儿看得粗枝大叶,还没怎么看就已经把书丢下了;有的幼儿看得比较慢,而且喜欢跟旁边的小朋友交流书的内容。这时候如果教师介入,有可能会打扰其他正在看书的幼儿。现代科技非常方便,教师可以借助自己的手机、照相机拍照或者录像,把孩子们千姿百态看书的方式拍下来,既可以当成孩子成长过程的资料,又可以作为教师引领的参照。拍摄时,教师应注意对那些阅读方法不正确的幼儿的照片进行处理,使被录到或者拍到的幼儿心知肚明,又不会被其他幼儿嘲笑。然后,教师可以将所拍摄的内容放给幼儿看,让幼儿来讨论阅读时应该怎么做,这样幼儿心中有了目标,一定会学习别人的好的阅读方法。
  幼儿在自主阅读过程中的各种表现,并不是教师都能提前预期的。这样,就需要教师根据具体情况,在过程中适时介入指导。如:有的幼儿一看到有趣的画面就忍不住大笑、大叫或者手舞足蹈,此时老师就要适时介入,不然整个阅读场面就会被打乱,教师也可以根据情况有意识地将喜欢吵闹的幼儿安排在利于教师指导的位置;对一些在自主阅读中表现较好的幼儿,教师可以请他和其他幼儿交流阅读的经验,让其他幼儿尝试学习,共同进步;教师也可以根据幼儿的表现,将幼儿阅读时的位置进行调换,让好动的幼儿和安静的幼儿坐在一起,使好动的幼儿受到感染,从而对阅读产生兴趣,安静看书;如果出现个别幼儿破坏图书的行为,老师一定要及时制止与引导;另外,有的突发状况教师可以作为个案进行分析,将幼儿在阅读过程中的表现和教师引导的过程用文字记录下来,配上相应的照片,为以后组织幼儿自主阅读积累经验。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