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学技术发展突飞猛进的今天,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科技对国家财富的增长和社会的繁荣起的巨大作用。因此,对幼儿进行科学启蒙教育是十分必要的,尤其是科学活动,对幼儿智力的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一、营造和谐的学习环境,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二、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发展幼儿的主体性
三、引导幼儿学会思考,有效的激发幼儿的探索兴趣
在《水不见了》的操作活动中,我发现孩子们对水为什么会不见了的现象已基本掌握,能感知一些材料不吸水的现象,但总结概括却不行。特别是对石头,塑料,泡沫的三种材料,做得时候他们都说“水流下来了”,再问“为什么”就答不上来了。当发现了这个情况后,我及时地介入指导,着重观察一些不吸水的材料的操作,有重点地引导幼儿,使幼儿掌握了石头、塑料、泡沫等材料不吸水的知识,使得整个操作活动充满了愉快活泼的氛围。
在科学活动中,幼儿表达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可用语言、姿态、绘画、塑造等;幼儿表达的内容也是丰富多彩的,可表达自己的经验,也可表达自己的发现和创造,还可以表达自己的感知和操作的方法过程结果……。在引导幼儿表达时,应注意让不同水平的幼儿都有表达的机会,要善于启发幼儿讲出自己操作思考后找出的答案讲得和别人不一样,这样能
进一步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如在科学活动《风车转转转》中,在尝试制作风车时,有的孩子选用了双面胶,用它将花瓣和铅丝黏住,结果风车转不起来。通过第一次不成功的尝试之后,怎么办?第二次操作时,一个小小提示“刚才双面胶把铅丝和花瓣粘住了,风车还能转动吗?”由此孩子们感受到花瓣的中心不能黏住,在材料的选用上就有的目的的选择,较第一次风车转起来的成功率有了明显的提高。“学会帮助”不仅仅是教师言语给予的鼓励或者暗示,一个会心的微笑,一个微蹙的眉头,一个赞许的眼神,亦或一个疑惑的嘟嘴,于幼儿整个操作活动开展的积极性有着紧密的影响。因此,幼儿在这种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中,既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同时又激活了幼儿的思维,充分发挥自身潜能,从而调动了学习科学的积极性。
“没有活动,也没有幼儿的学习。”在科学活动中,我们要引导幼儿自由、大胆地进行观察、操作、尝试、实验,自由自主地探究。在幼儿科学教育的道路上,不断激发幼儿对周围的事物、现象的兴趣,使孩子们对有趣的科学现象永远充满好奇心和求知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