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学前教育论文

用正确的方式引导幼儿发展的步骤分析

2015-08-15 10:52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遇到的教育对象是多种多样的,简单地区分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懂事听话,很乖;一类调皮不听话,让人头疼。教师往往更喜欢那些懂事听话的孩子,对那些调皮的孩子批评得多一些。只要用心一点,不难发现调皮好动的孩子有着更多的“聪明劲”,更具有创新的能力。教师应该正确认识并保护他们的创新能力。
  一、善待调皮幼儿
  1.克服“自我中心”。在幼儿教学中,很多独生子女总是以自我为中心,教师总会抱怨现在的孩子不好教,太自我。那么教师有没有这种现象呢?总喜欢让学生围着自己转,总喜欢做学生的“太阳”。如果心情好的时候,孩子们偶尔的不规矩表现也可以原谅,甚至用“童心”去理解孩子;如果心情不好的时候,面对孩子的小“事故”则不会予以原谅。这就是教师“自我中心”的表现。孩子毕竟还小,怎么会懂得察言观色呢?尤其是好动的调皮的孩子,会领到更多的批评和惩罚。这样,因为教师的“不喜欢”,导致其他学生也不喜欢,所以就出现了“调皮的孩子不合群”的现象。因此,教师一定要注意对孩子一视同仁,要知道“调皮的女孩是巧的,调皮的男孩是好的”,要用欣赏的目光去发现他们与众不同的特质,因材施教,让每个孩子都能够全面发展。
  2.摒弃“呆板现象”。呆板现象是由于过分依赖自己过去的教学经验而产生的。教师在初与幼儿相处时,喜欢给幼儿贴上各种各样的标签:比较乖的孩子会被老师称为“小可爱”“小宝贝” “小公主”……而那些调皮的孩子则被称为“调皮鬼”“坏孩子”。很多时候,这些固有的印象会阻碍教师在是非面前做出正确的判断,对孩子产生误解,对孩子造成不可挽回的伤害。教师对学生一定要有全面的认识,并且要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每一名学生。孩子每天都会有进步,我们切不可凭借以往的经验去面对新问题。凡事要正确、全面地分析,分清因果,孩子的初衷都是好的,只是有时候做不好。所以,教师面对任何一个孩子,都要以表扬为主,然后委婉地指出不足,让孩子们内心感觉老师是喜欢他们的。
  二、引导调皮幼儿
  1.倍加关爱和鼓励调皮儿童。爱是铺平幼儿发展道路的基石。幼儿也懂得谁是爱他的,只要我们付出爱心,孩子就可以领悟。被关爱的孩子,心里会中下“善”的种子,也会模仿教师对别人倍加关爱,用他们简单的方式表达出对别人的关心。很多学生的调皮并不是存心捣蛋,而是想引起教师的注意。教师只喜欢“听话”的孩子,看待听话的孩子时,目光都是温柔的。所以,很多孩子也想吸引教师的目光,但是他们选取的则是教师更不喜欢的方式,如捣乱、打闹,以此引起教师更多的关注。教师是“关注”了,可惜并不明白这些孩子的心理,回应的多是“批评”。因此教师要大方一些,要给这些孩子更多的微笑和关心,甚至是抚摸,让这些调皮的孩子感受到教师的“喜欢”,也许他们的恶作剧就会少很多。
  2.创设积极的物质环境和心理环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我们身边的材料,创设学生感兴趣的物质环境。比如课堂实践活动,我们可以利用生活中的纸杯、易拉罐、塑料瓶等作为活动材料。或者折叠,或者缝制,或者粘补,利用具体可感的材料去实践探索。学生在浓厚的兴趣驱使下,会创造出更多意想不到的作品。丰富而具有启发性的物质环境,可以锻炼孩子动手动脑的能力。尤其是那些“调皮的孩子”,他们的探索欲望更强烈。同时,教师还要创设一种宽松、自由、安全的心理环境。孩子不必取悦教师,不担心受惩罚,可以自由自在的进行玩闹、创作,学生的思维可以不受到任何外界的影响,可以充分发散创新。
  总之,幼儿园里备受教师关注的是“调皮的孩子”,需要教师耐心对待的也是“调皮的孩子”,对他们不可以打压惩罚,相反应该用一种欣赏和鼓励的眼光去看待,正确引导他们发展。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