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被称为继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四大媒体后的“第五大媒体”。现在的手机已不再是简单的通讯工具,通过下载更新多样化的程序,手机的功能将无限扩大,可以浏览新闻查询信息,可以添加资料自我管理,可以支付购物……它的便携性和多功能性使其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根据2011年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报告,与2010年相比,学生人群占总体网民的比例明显高于其他网民群体,占比高达30.6%。而同时,“蹲网吧”比例却大幅下降,手机成为学生上网的首选工具。
青少年与其他群体相比,是最能够充分利用手机功能的群体,也是使用手机最为频繁的群体。英特尔旗下的McAfee调查显示,没有手机的青少年将会被自觉排除在友谊团体和社会网络之外。高中生拥有手机的人数在不断地增加,手机在高中生群体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面对高中生使用手机的现象,虽然很多学校严禁手机进校园,但事实上高中生带手机进校园、进课堂的情况却屡禁不止。对于高中生使用手机的情况,学生、家长、学校也态度各异。有的是学生喜欢,家长听之任之,学校和班主任坚决反对;而有的是学校“明禁暗许”,即一般情况下,班主任和科任教师默许学生带手机进校园进教室,家长对此却不认同。大多数家长是为了便于联系,给孩子购买手机,却又担心孩子沉迷手机游戏、手机聊天,影响了学习。家长与孩子间的“侦察与反侦察”增加了亲子间的不信任感,导致了信任危机。
作为一名高中心理教师,我在实际工作中也确实遇到过学生沉迷手机游戏的问题。而另一方面,手机因被认为是移动学习的重要终端而在校园内被鼓励积极推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报告显示:“巴基斯坦、蒙古、莫桑比克、肯尼亚等国家开展的试点项目已经证明,移动电话在提供远程教育服务、提高妇女和女童的识字率、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改善学校的管理及教师间的沟通等方面能够发挥积极作用。” 事实上,国外很多大学,如杜克大学,包括国内的中小学都在积极探索推进如“ipad进课堂”“苹果实验班”等新的移动学习的方式,而手机凭借其普及率高、通信便捷、智能化、性价比好、操作简单等原因,正以不可比拟的优势成为移动学习的重要终端。
手机和高中生越来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因此高中生的手机使用问题或许并不是简单的禁止还是推进的二择一,正如菜刀或许会割伤手指,但也可以做菜,总不至于因为割伤手指而把菜刀给扔了。更为重要的是如何积极引导高中生健康规范地使用手机。为了调查高中生手机使用的真实情况,探索影响高中生手机使用的因素,本研究以计划行为理论为理论基础,结合结构式访谈和开放式问卷,自编“高中生手机使用行为问卷”,并对两所高中三个年级共计552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得出以下结论。
(1)高中生中手机普及率较高,大部分学生手机使用较合理。
(2)高中生手机拥有情况、手机使用时间和手机使用功能存在显著的年级、性别、地区和学生类型差异。
(3)态度因素、控制因素对高中生手机使用行为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
基于调查结果,下文将提出一些教育管理的建议和策略。
一、从学生入手,要明确态度,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手机是把“双刃剑”,在体验手机带给我们快速、便捷和轻松愉悦时,也必须清晰地认识到不当使用手机或者使用成瘾,会带来严重的负面效果。调查显示,态度因素对高中生手机使用时间和手机功能的选择具有显著影响。因此明确手机使用利弊,形成健康合理的手机使用态度,对高中生手机使用行为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避免手机过度使用或不当使用,更为关键的是要增强自控力,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就高中生手机使用的场所和时间段而言,家是容易造成高中生手机使用过度的场所,周末则是手机使用最为频繁的时间段。因此,高中生要合理安排好周末手机使用时间,计划好手机上网的事项,充分利用手机的学习管理功能,适时使用手机的沟通联络功能,适当使用手机的娱乐休闲功能。
二、从家长入手,必要的监管不可忽视
数据显示,控制因素对高中生手机使用时间具有显著影响,家长可以通过制定契约的方式来规范高中生的手机使用。从手机购买到话费支付到在家庭中的手机使用,无不渗透着家长的影响。给高中生配备一个怎样的手机才是合理的?话费如何支付?使用时间如何管理?面对高中生手机使用过程中的种种具体问题,家长要引起重视,引导学生理性消费,控制学生手机费用合理支出,监管手机使用的时间。尤其在非独生子女家庭,应杜绝出现对手机使用放任不管的现象。调查显示,非独生子女在家庭中的手机上网时间要显著大于独生子女。该现象背后,或许意味着亲子间沟通的缺乏和情感的缺失。家长在加强监管的同时更要注重加强亲子间的交流和沟通。高中生手机使用需要家长的紧密配合,这是一个家庭的责任和义务。
三、从学校入手,转变理念,灵活引导
首先,学校要结合实际制定具体的手机使用规则和惩罚措施,学校规章制度的建立要体现时代性。通过开展辩论会、班会课、图片展等方式引导学生辩证地看待手机使用问题,树立正确的使用观。
其次,在设立规则的同时,作为补充,要依据各个年级各类学生群体的心理特点和手机使用特点开展形式丰富的教育活动。例如,调查显示,高一学生在联络沟通功能上的使用要显著大于高二、高三学生。高一是人际交往的关键期,高一学生既要维持原有的友谊,又要认识新的朋友扩大人际网络,还要面临适应的种种问题,很容易因为沟通联系的需要造成手机使用过度。面对这一情况 ,教育工作者可以面向高一新生,开展人际交往方面的讲座、选修课、团辅活动等,教授技巧,解决学生人际交往中的问题;也可以创造条件组织活动,引导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提高人际知觉水平,在人际互动中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再次,要重点关注手机使用成瘾的个体。调查显示,大部分学生手机使用合理,少部分学生可能存在手机使用过度的问题,并存在明显的戒断反应。教师要能及时识别学生的问题,并且不能一味地批评指责,而要帮助学生寻求专业的心理治疗。
最后,要加强学习,转变理念,
充分挖掘手机各项功能的学习效用,大胆应用推进手机移动学习。例如可以建立班级QQ群,班主任作为群主,一起聊班级建设、学习方法、交友心得;可以利用手机学习软件开展学习竞赛活动等。手机使用的关键不在于手机本身,重要的是如何因势利导,趋利避害。
四、从产业届入手,推动中学生手机移动学习走上社会化推进、产业推动的道路
调查显示,高中生使用最为频繁的手机功能是联络沟通功能,学习管理功能使用程度居于第二位。本研究中,学习管理功能包括手机辞典、计算器等小工具的使用,闹钟、提醒等日程安排,手机传输数据和下载程序等。闹钟、辞典查询等小工具的应用,已成为高中生学习生活的习惯化行为,手机俨然已成为他们完成作业的“文曲星”。在访谈中我们也了解到,少部分学生还会下载各种学习软件,例如英语单词桌面背诵软件、“英语流利说”口语练习软件等来帮助自己提高学习成绩;或是通过各种学习教程,如教你如何打篮球、吉他教程等等,来学习自己感兴趣的各种事情。
虽然学生自身对手机学习功能的利用往往是随意、自主自发的,但这也反映了高中生在渴望利用手机进行学习的热切需要。产业界(运营商、开发商等)要结合高中生学习特点,研究教学需求,开发适合适用的资源、服务、产品,增强手机移动学习与教育者、学习者、教学过程、学习过程的融合。
手机的出现、普及,给高中生的生活、学习带来了新的挑战。积极引导高中生健康规范地使用手机,充分利用新技术带给我们的成果,消除手机使用不当给高中生带来的消极影响,需要学生、家长、学校乃至全社会共同的努力。
(作者单位: 江苏省南通第一中学,南通,226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