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小学教育论文

浅议小学教育管理创新研究

2016-09-01 10:04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在现代教学管理中,教师往往是以知识传授者的身份出现的,但他们其实是开展教学管理最重要的管理者。对于小学教育来讲,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教师不但承担着备课、讲课、组织检查和测验学生学习水平等一系列教学任务,作为教学管理者,他们还直接参与到教学管理中,承担着管理学生、管理教学设备等管理职责。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因素有很多。如果说作为办学的目标之一,质量与学校的一切工作或直接或间接地有着关系,无论是学校的管理工作、德育工作,还是教育教学的研究、师资队伍的建设,甚至看似无关要紧的后勤总务工作,都与质量有着这样那样、直接间接的联系。一所学校,当然要以质量立校,以质量兴校,更要以质量赢得发展。我们不得不承认,质量对于一所学校来说就意味着生命,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追求所在,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价值所在。

 

  1.要积极发挥教师作为教学管理者的作用

 

  管理意识是管理者素质的具体体现。现代管理者在开展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必须具备分析和解决具体管理问题的能力,能自觉灵活地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和管理原则不断创新管理思想。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管理者的这种独特能力和智慧被称为管理意识。作为一名管理者只有拥有自觉管理的欲望和冲动,才能将自身的管理才能充分展现出来,带动整个企业的发展。学校不是企业,但是教学管理与企业管理同样离不开拥有管理意识的管理人。在现代教学管理中,教师往往是以知识传授者的身份出现的,但他们其实是开展教学管理最重要的管理者。对于小学教育来讲,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教师不但承担着备课、讲课、组织检查和测验学生学习水平等一系列教学任务,作为教学管理者,他们还直接参与到教学管理中,承担着管理学生、管理教学设备等管理职责。

浅议小学教育管理创新研究

  2.实现人性化的教学管理制度

 

  反思现行的学校教学管理制度,我们不难发现其存在的弊端:以“分”为本。现行教学管理,盛行分数主义。分数是评定学生学业成绩的重要手段,也是考查教师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是促进教师工作和学生学习的一种强有力手段,控制教师工作和学生学习的一根极可怕的“魔杖”,分数管理严重歪曲了教学改革的价值取向。校章校制是学校办学经验的结晶和反映,但有些学校过分细化规章,把教师和学生当成管理的对象,把领导变成监工,这种管理严重扭曲了教学的本性。因此,构建人性化的学校教学管理制度势在必行。首先,重建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校进行教学研究必须以校为本,即要从学校自身教学实践中的问题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查重点,数细节。学校教学活动中的突出问题要着重解决,全校上下都要积极提出有效对策,从中择优采用。与此同时,针对各项教学活动中的问题与困难,也要一一化解,在每次的教师会议中深刻探讨研究。各部门各司其职,团结合作,全校围绕教学这一中心环节,共同努力工作。通过全体教师共同研究,达到解决问题、提高质量的目的。其次,重建“民主科学”的教学管理机制。教师参与学校民主管理的状况,直接影响着民主化教学意识的养成。为此,学校必须改变以往“家长式”的管理方式,建立民主、科学的教学管理机制,建立健全由教师、学生、学生家长、教育专家或社会知名人士组成的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加强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使广大教师可以通过一种法定的形式和正常的渠道参与学校管理工作。第三,重建“促进教师成长”的考评制度。首先在制订考评内容和标准上,要体现新课程的精神,反映教师创造性劳动的性质和角色转换的要求以及教学改革的方向。要把教师的教学研究、教改实验、创造性教学和校本课程开发以及师生关系引入考评的内容。其次在考评的组织实施上,要努力使考评过程成为引导教师学会反思、学会自我总结的过程,从而进一步提高认识,更新观念。最后,考评结果要防止片面化和绝对化,杜绝分数主义,要从教师专业成长的过程来看待每次考评的结果,为教师建立档案,帮助教师全面了解自己,明确自己所处的成长阶段和进一步努力的方向。同时,也要理透教师的思想情绪,保持高昂的工作热隋去对待我们的教育事业。

 

  3.小学教育教学管理的制度化

 

  首先加强法制建设,完善制度管理。计划的落实靠有力的制度作保证,制度是进行教学管理的“法”,有了这个“法”,就有章可循,有规可依,它能促使教职工养成良好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习惯,能使学校产生良好的环境氛围。为此,学校要制定一些相关的“教师教研进修制度”“目标教学研究课制度‘论文发布制度”等,从而使教研活动、教师的培训工作有了时间、内容的保证。为了抓好备课工作,学校要规定一些“整零备课制度‘教案检查评比制度‘开学第一课制度 ‘听评课制度”等。对学生的作业批改、辅导、考试方面,也要制定相关的“作业批改要求“优秀作业评比制度”“帮差培优制度”等。建立健全和执行这些制度,有利于促进学校教学目标管理的常规化。其次健全评价机制,激励校内竞争。评价是教学管理的手段,对教学目标管理和教学常规管理过程中的质量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达到科学性强、可信度高,就能起到导向和激励作用。根据教育部基教司的精神,我们要健全教案评价机制、课堂教学评价机制、单元形成性评价机制、质量分析评价机制以及对教研组、年级组的管理评价机制、学校管理工作自评机制等,在校内形成一种和谐竞争的局面。总之,评价工作是对教育教学总目标的验收,是检查职责是否尽到,操作是否合格,科学地运用评价,对提高教学质量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激励着全体师生进入全面竞争的氛围。

 

  总之,小学教学是一切教育的基础,管理好小学教育对发展教育事业有着深远的影响。在保证优质的教学管理过程中,还应该注意素质教育的发展。素质教育是现在教育的主旋律。在提升教学成绩的同时,提高全校师生的整体素质。只有先进正确的管理方法才能保证素质教育的顺利开展。

 

  作者:白永霞 来源:关爱明天 2015年9期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