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校知识女性是个特殊的群体,她们自尊、自爱、自立、自强。在当前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面临着工作和生活的双重压力,她们或多或少都受到一些心理困扰。重视和了解她们的心理状态,帮助她们摆脱心理困扰,适时地给予疏导。无论对个人,还是对学校的教学、教育工作都具有深远的意义。
[关键词]高校知识女性心理困扰心理调适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高校女性教职工队伍日益壮大。从某种意义上说她们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她们与男同志一样担当着教学、科研和管理的重任,是学校建设和发展中不可缺少的一支重要力量。她们接受的教育还是比较传统的,在家庭里还要担当起一个重要的角色,所以家庭负担较重。而社会和她们自身对自己又有很高的期望值,面对发展迅速、竞争激烈的高等教育的进一步深化,人事、分配制度的改革,教师聘任制的实行,她们感到既是机遇,更多的还是挑战和压力。因此,关注高校知识女性的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维护她们的合法权益和特殊权益,对于提高她们的综合素质,发挥她们的聪明才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关注和了解高校知识女性身心健康的意义
高校知识女性它是指在高校中具有专科以上学历文凭,从事教学教育工作的女教师(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女科研工作者(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和女管理工作者。WWw.133229.coM近十几年来,高校女性教育工作者队伍越来越壮大,她们在实现高校教育目标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如何真正发挥她们的作用,不仅是一般意义上的激励问题,而是全面实现一种“具有挑战性的教育”使命问题。这要求高校知识女性的整体素质要适应这种伟大的使命,因为整体素质是她们实现这一使命的基础。所以,关注和提升高校知识女性的生理和心理健康是全面提升高校整体素质的重要环节和必备的条件,且意义深远。
二、高校知识女性心理困扰的具体表现
(一)、困扰之一:来自于生理健康方面的困扰。
高校女性工作者的劳动过程是一种综合运用、消化、传递和发现的复杂的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结合。她们较其他阶层的女性有着更强的平等意识、竞争意识和责任意识。她们大都有强烈的事业心、进取心,争强好胜,渴望在高校这个教学和科研的平台上和男教师一样施展自己的才华,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这种压力既有来自于社会的,也有来自工作、人事关系和情感上的。既有有形的,也有无形的压力。这样长时间的积累,就自然而然的导致身体上的种种不适,如失眠、神经衰弱、胃溃疡、更年期提前、妇科疾病等都在向年轻化发展。有关资料表明,近年来女性的生理疾病逐年在增加,提前出现了早衰现象等。这在中年女性身上尤为突出。这些生理上的困扰,如不能很好的调适和缓解,必将阻碍自身的发展和进步,也会给教学,管理以及家庭带来一定的影响。因此,关注高校女性的生理健康不仅是她们自身的事,更是各高校教职员工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
(二)、困扰之二:来自于心理健康方面的困扰。
高校女性大多具备独立、自主的意识、自尊、自信的品性,自立、自强的心理素质无疑对大学生自信心的树立和自身价值的发掘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尤其是当今社会,大多是独生子女的时代,追求自我人格的发展。从心理上看,由于生理变化所带来的各种症状涉到心理变化,再加上社会工作、家务劳动、子女教育等问题也相应地加大和增加心理负担,心理矛盾和心理冲突也比较频繁与突出起来。因此,造成大量的心理异常,出现种种不良的心理状态。如情绪不稳定,表现为多疑、唠叨、急躁、焦虑、消极、失落、无端心烦意乱,有时过度兴奋,有时则伤感,常有孤独及抑郁感等心理问题。这些心理上的问题如果不及时的调整和缓解,就会导致生理上出现问题,同样生理上的疾病不及时的解决,也会导致心理上的种种不适,两者是相辅相成的。
(三)、困扰之三:来自于家庭与事业之间的困扰。
现代知识女性有着双重的任务,对自身的要求很高,在家庭里她们要照顾子女和丈夫的衣食住行,对老人要尽孝道。尤其到了中年,子女的教育、升学、就业、婚恋等问题需要操心。双方的老人问题尤为突出,需要照顾和赡养,这无疑又加重了家庭负担。
在工作方面,她们受过良好的教育,有很强的事业心与责任感,处在社会的大变革时代,想成就一番事业,在家庭与事业之间,她们总想“求全”。这样一来,她们的生理和心理负担就自然而然的增加了。高校女性当中大部分为教师,高校扩招之后,教师的课时量也普遍增加了,她们在完成本职教学工作这时,还要投入大量的时间与精力从事科研工作,完成一定数量的学术成果,她们从中感受到强烈的急迫感和危机感。她们的工作时间和生活时间往往又没有明确的界限。同时作为女性,她们还要面对家庭的压力,这样就容易带来一系列的身心压力。
如何处理好家庭与事业之间的矛盾,并非易事,常有顾此失彼的现象发生。这样在工作和家庭的双重压力下,出现心理疲劳症状,长期下去,很可能导致心理疾病。
三、帮助和引导高校知识女性心理调适的方法
在我国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竞争越来越激烈。知识女性面临着生活、事业上的竞争和挑战,她们可能比其他阶层的女性遇到的问题更多、更复杂。如何面对压力和挑战,如何战胜困难、摆脱困扰,是值得我们关注和重视的。
(一)、方法之一:正确认识自我,把握自我,做好面对生活挑战的心理准备。
女性在青年时期,她们是生长发育成熟、生理机能健全、精力充沛的全盛时期。到了中年期或以后,生理机能开始衰退,相继出现与衰老有关的变化。对于自身的生理变化特点,女性同胞们应当有所认识,防止消极的自我暗示。掌握和了解一些生理、医学、心理变化方面的知识,了解这种心理变化特点,消除不必要的思想顾虑。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始终保持心理年轻,那么便可以延缓生理的衰老过程。即使出现一些身心症状,也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学会自我调节和自我保护。
保持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由于身体、生活和工作上的原因,难免会产生这样那样的矛盾和情绪,这就要求我们女性朋友加强自身的修养,做到心胸宽广、以豁达的情怀对待身边的人和事。正确对待生活中的挫折与不平,把挫折变成动力,提高自信心。同时掌握一些调节情绪的方法、技巧,遇到心理状况时可以采取一些积极的心理防御方式。正视这些不良情绪,学会享受生活、享受工作,在繁忙的生活和工作中找到乐趣。
积极参加社会活动,扩大人际关系,开阔自己的视野,有烦恼及时找朋友倾诉,都会有利于化解不良心境,培养健康心理。学会统筹安排,合理安排好自己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提高工作和生活的效率。以乐观的态度对待工作中的挫折和生活中的烦事。协调好自己,善待自己。要热爱生活,热爱事业,热爱家庭,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积极参与各种社会活动,从中获得收益和乐趣,使自己的生活充满情趣,充实丰满。
加强体育锻炼,增进身心健康。高校教师的工作是一种综合的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结合。经常经参加体育锻炼,一方面也可增强体质,消除疲劳。另一方面通过体育锻炼,可有效缓解紧张、焦虑、郁闷、烦躁等不良情绪,保持充沛的精力和良好的心情投入到工作和生活中去
(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教育观。
充分认识自己所从事的教育工作的重要意义,使自己的行动服从于教育教学工作的要求,积极克服工作中的各种困难。在工作上要正确估价自己,高校知识女性一般对自己要求较高,希望在自己的事业里有所建树,于是拼命地学习和工作。有时这种工作的付出和得到的回报是不乘正比的。这时就有可能产生不满意情绪,,烦躁和焦虑就油然而生。这种心情可以理解,但应正确对待,对自己的能力或成就要抱有平常心和适当的期望值。正确的估价自己,要量力而行,不可急功近利,做到有张有弛劳逸结合。只有这样才能在工作中得到乐趣。
近年来人们日益重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但对学校教师的心理健康却缺乏关注。健康的学生由健康的教师教出来的,没有健康的教师也谈不上健康的学生。教育心理学和教学实践都表明,教师的品德、能力、兴趣、心态、情绪、气质、性格、心理健康状况等都对学生有着强烈的感染作用,对学生的心理发展和个性品质的形成具有深远的影响。它要求教师给学生的不仅仅是知识、技术,更是一种信念,一种做人的准则,一种支持学生今后奋斗的强大动力。所以保持积极稳定的情绪、高尚丰富的情感、坚韧顽强的意志、愉快乐观的性格、健康良好的心理状态,既是个人魅力的具体体现,更是新时期对高校教师素质的新要求。
(三)、积极发挥女性工作者在学校民主建设中的作用。
女性是创造人类文明和推动社会发展的一支伟大力量,女性自身素质的提高,是衡量社会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尺度和标志。新时期,作为高校工会的女工组织,如何带领女教职工解放思想、立足本职,为培养新世纪的高素质人才,是摆在工会女工组织面前的一个重要任务。另外从管理角度讲学校也有责任帮助和支持女工工作。在学校民主建设、规章制度、管理措施、工作职责的建立方面应该有一定比例的女性人员参与其中,让女性真正参与到学校的建设和管理中。工会的女工委应围绕学校的中心工作和工会的重点工作,加强女工委的自身建设,女工委组织是作为女工利益的代表者和维护者,要坚持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把女工利益放在女工工作的第一位,把女工的呼声和意愿作为指导女工工作的第一信号,把关心和服务女教职工工作成绩的第一职责。开展维护女教职工的合法权益和特殊权益的宣传工作,积极鼓励她们参政议政。唯有如此,才能调动她们的积极性,发挥女教职工在学校民主建设和教书育人中的作用。
总之,关心和维护高校知识女性的身心健康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学校要把支持和关心女工工作当作一项日常工作来抓,工会女工组织要充分发挥自己的职责,女性朋友也要加强自我保健,保持心理平衡,学会识别疲劳,参加适当的运动和锻炼。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一个具有聪慧理性、创新进取、宽容豁达、美丽优雅、健康乐观的高校新女性形象展现在人们面前。
参考文献:
[1]王伊丽高校女教师的心理健康与维护[j]武警学院学报2003.10(75-76)
[2]王秀清适应新形势做好工会女教职工工作[j]科教文汇.2007.1(17)
[3]郭瞻予杨杰浅析中年知识女性的心理困扰与调适[j]沈阳师范学院学报1997.4(118-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