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校是培养大学生的重要阵地,要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必须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充分认识其重大意义和科学内涵的基础上,不断加强和改进并创新方式方法,运用多种载体开展校园文化活动,才能使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生动活泼,富有实效。
【关键词】高校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构建
大学生是我国实现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力量之一,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如何,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能否成功,关系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是我国高校教育必须要解决好的重大战略问题,在当前我国经济体制深刻变革,利益格局深刻调整,各种思想文化相互交织以及不同观念相互碰撞和国际金融危机爆发的复杂背景下,在高校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切实加强改进和创新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和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显得十分重要和紧迫。本文拟就高校如何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合格接班人的问题谈点个人的浅见。
一、高校要深刻认识和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大意义和科学内涵
2006年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大命题,这是我们党在思想文化建设领域中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党的十七大报告再次强调要“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这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合谐社会的本质要求。从总体上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含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这是在新时期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高校作为培养大学生的重要基地,必须深刻认识其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大意义,把握其科学内涵及本质要求。WwW.133229.COM
第一,高校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必然要求。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只有坚持以科学理论为指导,才能使全国人民有一个共同的精神支柱,动摇了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指导地位,就会动摇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根基和全国人民共同奋斗的思想基础,就会导致人们的思想混乱,失去建设和谐社会的思想灵魂。高校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着力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利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在高校的传播,有利于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化,从而确保高校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健康和谐发展。
第二,高校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坚定共同理想的客观需要。理想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所在。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反映了我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是各族人民为之不懈努力的共同理想和追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在高校大学生中,对理想的认识呈多样化的趋势,更有部分学生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动摇和淡薄,这是非常不利于他们成长的。因此,在高校必须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切实加强对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凝聚人心,培养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高校在大学生中扬起共同理想的风帆,激励他们与时代同步伐,与祖国共命运。
第三,高校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应有之意。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精神力量。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与时俱进,开拓进取的时代精神,是全国人民不断创造新辉煌的力量源泉。同时,确立起大学生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也是时代道德的根本准则。当前,我国正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时期,在新的历史征程中,高校在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必须弘扬爱国主义的主旋律和自强不息的时代精神以及树立正确的荣辱观,这是高校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加强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大任务,也是培养政治坚定,有崇高理想和良好道德修养,符合做社会主义事业可靠接班人的现实需要,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党开创的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兴旺发达。全面协调持续健康地和谐发展。
二、高校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不断改进和创新
高校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任务既光荣,又十分艰巨,要想取得应有的效果,既要有科学理论的指导,又需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加以改进和创新,要按照思想政治工作“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三贴近要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具体要把握以下几个方面的重点环节:
一是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要进一步拓宽。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真正把人才培养作为学校的首要工作来抓,一切为了学生,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需要,切实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进课堂、进教材”,做好入脑入心的工作。当前特别要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谐社会建设,创新和奉献精神的培养纳入教育的内容。要采取理论联系实际的形式,帮助大学生区分形形色色的社会思潮,把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的培养纳入大学生的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之中。同时,还要有针对性的加强大学生的社会实践、公民道德教育,精神文明创建,法制法规教育,努力把他们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科学发展观和忠实执行者,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自觉践行者,社会和谐的积极促进者。
二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要进一步创新。当前要注意从单一的纯灌入式的教育方法向互动教育方法的转变。简单的说教和生搬硬套的教育方式,与时代发展的要求是不合拍的。要创新教育的方式方法,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改变传统的注入式教育方法,把视角转向大学生的现实精神和生活追求。教育要与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以及就业等实践活动有机结合起来,让他们通过亲身的实践,去体会和理解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和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在当今地球是平的,这种信息化高速发展和学生自主意识日益强化的条件下,提出一个某某方面的答案,让学生来认知是有困难的。当然,在学生自我实践、自我教育的过程中,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要发挥引导作用,善于启发和帮助学生的思想进步和综合素质以及思想境界的升华,争做祖国建设的栋梁之才。
三是思想政治教育要注意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面对当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转型和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一些就业压力等方面造成的心理问题,已成为影响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一定要注重人文关怀,尤其要关心特困学生的群体,用实际措施和心理输导的办法,着力帮助他们解决在学习、生活、成长以及就业等方面遇到的压力和困难,并尊重他们的性格、兴趣和爱好,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真正从实际出发,做到用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从优秀的作品鼓舞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使大学生成为有远大理想的一代、勤奋学习的一代、艰苦奋斗的一代、道德情操高尚的一代。
三、高校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注重培育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
在高校的创办和发展过程中,每个高校都有着自己的传统文化,这些长期以来形成的校园文化,深刻蕴涵着不同学校的办学理念和价值取向,这是构建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各个高校都要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培育和创新良好的独具本校特色的校园文化,从而营造良好的教书育人的环境。当前要从各个高校的不同实际出发,注重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要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师德、师风建设是一所学校的灵魂,关系到教育者的形象和学校的发展,更关系到对大学生的培养,教师既然选择了这一崇高的教育事业,就应该爱岗敬业,付出奉献,这种自身的品德和修养,可以对大学生的教育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成为学校的一种被认可的价值体系。从高校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出发,既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使教育者做到为人师表,立师德、铸师魂,影响和带动大学生陶冶良好的情操,又要使大学生在这种文化的熏陶下,学会文明生活,健康成长,理性报国,使高校的优良传统代代相传。
2.要运用多种载体开展校园文化活动。高校校园是当今各种思想文化争夺的重要场所,在复杂多变的校园文化环境中,必须把握时代潮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充分借鉴和吸收一切有利于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文化成果,做到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把校园文化建设纳入学校发展的战略规划,分步实施,逐一落实。同时,还要结合大学生的实际需求,广泛开展一些文化、艺术、体育、学术演讲、就业实践,主题教育,志愿者活动,使教育载体多元化,价值观念直观化,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和能力,强化他们的责任意识和使命意识,真正珍惜在校园生活的黄金时期,认清自己的光荣使命,学成后与全国人民一道投身民族振兴的伟业,绝不辜负历史的重托和人民的期待。
3.切实抓好校园的网络文化建设。在信息飞速发展的时代,各种文化传播异常迅速,高校要适应这种信息化条件的发展变化,认真研究校园的互联网建设,在借鉴新技术、运用新手段上下功夫,进一步增强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特别要针对新时期大学生民主意识、自主意识、参与意识不断增强的特点,坚持现实和虚拟两个阵地一起抓,传统和信息两个工作手段一起上,内部和外部两个环境资源一起用,把传统之“脉”与时代之“变”统一于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之中。目前,各高校网络建设比较完善,应做好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有效手段,充分利用和占领网络阵地,以使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在网络熏陶上有新的突破,以适应知识全球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新要求。从而为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和校园文化。
总之,高校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也是高校教改必须认真探索和回答的一个重大的课题,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高度重视,加强领导,齐抓共管,与时俱进,不断改进创新,同时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为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以及社会的和谐发展提供可靠的政治保障和强大的精神动力。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人民日报,2004.10.15.
[2]孟凡杰,王继华.文化育人提升生命质量.新华文摘,2009.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