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社科论文>社会主义论文

关于高校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思考

2015-08-27 14:19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摘要: 中国的高等院校是培养高层次科技和人文人才的重要基地,是我国强国奋起的关键,而我们与此同时也需要加强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思想培养。高校在明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认清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重要意义的同时,发挥高校自身优势,努力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探索新路子,迈出新步伐,取得新成效。
关键词: 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思考
    0  引言
    中国的高等院校是培养高层次科技和人文人才的重要基地,是我国强国奋起的关键。而我们与此同时也需要加强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思想培养。这些年与此相关的论文及着作层出不穷,该话题也日渐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焦点。其研究的范围主要集中在高校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途径及如何有效快速的对高校学生灌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思想等几个方面。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无疑将进一步推动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纵深发展。
    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
    正确界定概念的内涵是进行学术研究的前提和基础,这对于推进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具有关键性作用。学术界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基本概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我国整体社会价值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发挥着主导作用,决定着整个价值体系的基本特征和基本方向,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它包括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这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相互联系,相互贯通,共同构成辩证统一的有机整体。
    2  高校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意义
    关于高校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论文或着作,基本都涉及到了重要意义的论述,但提出的方式略有不同。有的写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筑大学生精神世界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有的写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校园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等。笔者在此,将高校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意义总结
    2.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制度在价值层面的本质规定,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和生命之魂。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因此,高校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2.2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是高校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需要。教育是培养人、造就人的社会活动。高等教育则担负着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重大任务,可见,社会主义的大学就要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服务。也就是说,我们培养的大学生必须把坚持社会主义方向作为他们价值的首选。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中国人民和中国共产党价值取向与价值目标的集中体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系统得以运转、社会主义秩序得以维持的基本精神依托,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
    2.3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是大学生成才的现实需要。每位大学生都希望自己成才,创造有价值的人生。如今,衡量人生价值的标准就在于看一个人是否以自己的劳动和聪明才智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真诚奉献。因此,当代大学生要成才,就必须把自己对未来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同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相结合,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社会现实相结合。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武装头脑,深刻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是大学生成才的内在需要。
    3  高校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途径


    途径即措施、方法,这是研究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中之重。学术界普遍提出观点,笔者在此总结
    3.1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论教育。首先,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教育大学生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论观察问题,解决问题,坚持和抵制非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侵蚀。其次,树立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让大学生们充分认识到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即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最终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3.2 加强育人环境建设。高校是进行科学文化知识和人文精神学习的课堂,其文化环境对学生的成长成才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首先,重视师德师风建设。教师不仅是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播者,更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者。高校教师不仅要有高学历,还要有高品德,因此制定完善的教师评估与考核机制至关重要。其次,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根据学生的需要有针对性地开展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让大学生在活动中更深刻地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将其外化于自己的实际行动中。再次,做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网络管理。迅速占领快速发展的网络文化,弘扬优秀民族文化传统,建设集趣味性、思想性、知识性、服务性于一体的高质量校园网站。同时加强网络监控与管理,培养一支素质高、技术水平熟练的网上监管队伍和安全完善的监控系统。
    3.3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首先,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增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感。充分运用思想政治教育的宣传、疏导、渗透等作用,通过舆论、文艺等方式,深入持久地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其次,将已经内化的思想外化为行动,在社会实践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如“三下乡”、“支援西部”等活动。
    4  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思考
    学术界对高校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研究取得巨大成果的同时,仍存在着一些不足,值得我们进一步的探索与思考。
    4.1 虽然发表了大批论文,研究的质量也逐步提高,但其中真正能够做到论据充分,分析透彻,令人耳目一新的成果较少。有很多论文和着作属于重复制造,没有新材料、新角度、新观点,没有发现和解决新问题。同时,对深层次的内涵和原因缺乏大胆的探索和钻研。如对大学生价值取向现状的分析仍有欠缺,对如今高校存在的一些思想误区分析不够透彻等。
    4.2 对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各个领域建设的研究不够。如将注意力孤立地集中于大学生的教育工作上,这样不乏片面性,使研究显得较为单薄。高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不仅仅涉及到学生,还包括教师以及其他所有工作人员。若只强调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不足以取得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实效。
    4.3 我们党的政治思想教育其文化资源是非常丰厚的,如果只是说教多、口号多,没有真实地进入到文化理性的层面,没有经历真实的精神文化生活,就容易停留在表面,不能建立起健康的人文理性情操。因此,高校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可以多从校园文化建设入手,发挥高校自身优势,努力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探索新路子,迈出新步伐,取得新成效。


参考文献:
[1]******.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中共党史出版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读本[M].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2007.
徐园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探索,2008,(2).
朱志明.正确引导大学生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7,(10).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