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文教资料

《城市画报》对城市文化的建构特征研究

2023-12-07 04:34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摘要】本文以《城市画报》为例,通过探析它的文化建构特征,从城市文化的三个层面:表层的物质文化层面、中层的行为制度层面和深层的精神文化层面分别研究了城市杂志对城市文化的建构及其重要意义,以期给今后大众传媒,特别是城市杂志如何更好地传播和建构城市文化,建设健康公平而多元的城市文化传播生态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城市文化;《城市画报》;建构特征


  城市杂志是以传播城市文化为目的,通过展现城市文明变迁和城市文化变动,反映城市和城市人生活状态、文化个性、物质消费和精神特质的杂志。城市杂志的代表《城市画报》致力于推广中国城市新文化的成长,并努力打造一个中国最有活力和前瞻性的跨界创意文化推广和展示平台。因此,她以其特有的内容和传播策略,构建着城市文化。城市文化的内涵十分丰富,一座城市能够延续下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城市文化的延续。[1]根据城市文化层面的划分,城市文化分为表层的物质文化层面、中层的行为制度层面和深层的精神文化层面。


  城市文化的建构包括多个层面,一般来说包括物质、行为和精神三个层面,这里我们分别从这三个层面研究《城市画报》对城市文化建构特征。


  一、《城市画报》的物质文化层面建构


  处于城市文化表层的物质文化层,主要是城市直观形象与景观特色,如城市特有的建筑设施、街区风貌、历史遗迹、时代标志等。也包括服饰、饮食、居住等消费生活文化。城市的物质文化层面是城市文化的表层,是城市文化最直观、最形象和最生动的呈现。城市的物�|文化是城市的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基础,是城市生产和生活的根基。可以说,城市通过各类基础设施展示的符号意义远远超过人们肉眼所见的表象。正是基于这个意义,凯文・林奇指出,“城市的物质文化,是一个交流和沟通的媒介,展现着明确的与不明确的符号:旗帜、草地、十字架、标语、彩窗、橙色屋顶、螺旋梯、柱、门廊、生了锈的栏杆,等等。”[2]这些物质符号告诉我们很多有趣或有用的信息。《城市画报》对城市表层物质文化层的建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城市传统文化和地域文化的挖掘和重塑


  《城市画报》自从创立、改版,一直到今天都非常重视对城市历史文化遗产的挖掘报道。城市历史文化遗产包括城市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物质文化遗产是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文物,包括城市的建筑、街巷、旅游资源、历史遗迹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依托人的存在,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如饮食、风俗、礼仪、艺术等。具体涉及《城市画报》的栏目有介绍各地主要是广州等大城市的“味道”栏目、世界各地特色大中小城市的“行走”栏目、发掘城市街巷风景的“搜街”栏目等。《城市画报》在塑造城市文化的过程中一直在向历史传统和民俗文化靠拢。《城市画报》特色栏目“城市地理”专注报道城市,对城市变迁中的“建筑”进行了记载和挖掘。中国目前正处于城市化进程中,城市每天都在发生着变化,《城市画报》不遗余力地发掘那些有趣地址以及背后的故事,用独特的影像记录下来,在丰富杂志文化内涵的同时为读者带来了丰盛的文化饕餮。


  (二)对城市时尚文化、新兴文化的关注、发掘和建构


  城市文化是一个极其庞杂的体系,而时尚文化就是一股推动其不断地更新前进的新鲜血液。时尚不断推陈出新,使城市文化中陈旧部分不断被淘汰,涌现出崭新的、前沿的、活跃的新文化。时尚文化作为重要的新文化永远是《城市画报》之类的城市杂志永恒的主题。


  打开《城市画报》,扑面而来的是大都市齐全的物质、fashion的思想,新奇的符号。时尚通过制造品位、推出偶像、创新概念等方式,挖掘建构出很多时尚文化和新兴文化,引领并推动着城市文化的发展。


  二、《城市画报》的行为文化层面建构


  除了各种建筑、房屋、街巷这些外在的、物化的表象之外,城市文化更应包括更深层面的人的生活方式、实际行为、态度、价值层面。曼纽尔・卡斯特认为:“‘城市文化’隐藏在整个一系列话语之后,这些话语取代了按照西方统治精英的思路对社会进化作出的分析,它因此可以通过大众媒体及日常生活中的意识形态氛围进行大规模的交流”。[3]也就是说,作为一种对城市文化的构建,更深层面的非物质内容也许更能说明城市文化的特征,具体的体现在城市文化的行为文化层面和精神文化层面。


  城市的行为文化层面和精神文化层面包括人民的风俗习惯、生活方式、素质、品位,以及城市的民风、教育和公共服务等方面。或者说凡是有人的地方,都有行为文化的存在。作为“新生活”的代言人,《城市画报》对城市行为文化层面的建构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城市新风俗新事物的报道


  城市飞速发展,城市人的生活瞬息万变。由此出现很多城市新风俗新事物,这些推动着城市文化的发展。《城市画报》对城市新风俗新事物的报道从来是不遗余力,占据很大的篇幅。像2006年第21期报道的“离岛生活”,2007年第7期报道的“乐活族有机生活”,2013年第10期报道的“朋克食堂”等。2013年12期报道了“公园相亲”这个特殊时期的新兴事物。“在公园,这个城市的公共场域,中国人除了进行散步、健身、约会这些悠闲活动外,也进行相亲。近十年来,很多大城市的市民公园出现了‘相亲角’,在这里,父母替子女相亲。”[4]不同于其他譬如解读中国人对婚姻的焦虑,中国父母对子女的权力僭越等,《城市画报》试用三个角度去介入这个“切片”:一位来自台湾的艺术家,两位来自欧洲的记者,一位曾在巴黎攻读博士的社会学教授。来自不同文化背景和角度的“切片调查者”,跳入这场汹涌的相亲市集里,给出自己独特的解读。2010年第18期好生活专题“岛生活鸟日子”报道了一个岛主的故事:卡儿哈甘在52岁时辞职做了一名岛主。到海岛上去做得最多不是练琴和写歌,而是钓鱼和照相,或者去跟岛民打渔摸石头,跑到无人岛隐居,一夜之后,回到文明世界。可以说,《城市画报》时刻发掘时下的流行事物,并给予独特解读和报道。(二)对“新生活”生活方式和生活理念的推崇


  “新生活”生活方式和生活理念具体的体现为对返璞归真的城市观和适度合理的消费观的建构。《城市画报》的宣传口号从一开始的“新生活的传播者”到后来的“新生活的引领者”无不体现了《城市画报》对城市“新生活”关注和重视,而这个“新生活”的“新”字最直接的体现在《城市画报》对新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理念的推崇上。彰显个性有趣、返璞归真的城市生活,探访各种城市以及城市人不同的生活方式成为《城市画报》最常见的主题。这样的主题思想可以说是贯穿《城市画报》所有栏目的内核。而报道方式,多以小见大,常常是从细节,从城市人的生活里获知故事,获得充斥着生活的人情人性。正如《城市画报》总编在一期刊首语中所说:“大多城市,都有其值得重新发现和慢慢欣赏的众多小区域,而我们的杂志一向致力于此类题材的挖掘推介。”[5]以广州为例,广州是一个新旧生活形态兼容的城市,一面在高速发展,一面仍然保留着传统文化,但是有很多已经在逐渐消失。广州老百姓容易满足的生活态度,广州多元化的“叹生活”方式,坚持自己信念的各式传统行业与老字号店铺,街头巷尾的地道小吃……每一个细节都有从别人的生活里获知的故事,每一段故事里都充斥着生活的人情人性。在这个城市画卷里,人生就如舞台剧,老百姓演绎着各式各样精彩的生活细节。我们以画笔把每一幕的风景、人物、琳琅满目地铺在画纸上,这每一幅画的缩影,是独有的城市生活魅力。


  除了“报道”、“封面故事”等常设栏目还有关注城市人如何生活的“Coverstory”栏目,关心城市人都在忙些什么的“What’sup”栏目,关注城市人中的艺术家们的生活家栏目“Lifeartist”等不定期小栏目。


  《城市画报》推崇的生活方式,是悠闲而自在,精致而不刻意的。这种“慢而快乐”的人生哲学贯穿整本杂志。慢生活的态度也更接近生活的尺度。而至于生活的秘密,就像所有的秘密那样,需要我们深入生活中慢慢体会。而《城市画报》推崇的这种生活态度也在无形中影响着它的读者。


  三、《城市画报》的精神文化层面建构


  城市精神文化层面属于城市的心理观念文化层,包括像道德观念、政治观点、宗教信仰、伦理习性、审美趣味、文化艺术底蕴和城市文化艺术机构等。


  独特的文化个性,不仅可以塑造城市形象和提升城市品位,更承载着一个城市的精神与灵魂。当城市经济建设高度繁荣之时,人们将更多地去寻求精神世界的充实与富裕。《城市画报》对城市深度精神文化层的建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致力于城市文艺的复兴与繁荣


  与别的大众生活类期刊不同的是,《城市画报》非常注重整个杂志的文艺气质,关注城市文艺的发展和复兴,挖掘和推动城市文艺新力量的发展。对创意设计产业、独立音乐、文学阅读等文化艺术话题进行持续的报道和关注。注重城市生活文化内涵,启发读者在消费中发现文化气息从而达到引导读者、促进文化发展的目的,这也是城市杂志区别于时尚杂志的重要地方。


  《城市画报》很早就策划了“中国城市文艺复兴”主题,并且进行不定期连载,以此关注创意文化产业和为此产业辛勤付出的群体。2004年《城市画报》把焦点转向报道本土的创意团队及个人,开创了“创意势力”栏目。报道城市文化的同时更加关注城市文化中的人,关注城市新兴创意文化中具影响力及有艺术原创力的群体。二是独立音乐。“找乐”栏目长期关注各处的原创好声音,关注不被主流娱乐媒体所关注的独立音乐人和所谓的小众音乐。2006年第162期“不一样的声音――台湾非主流音乐专题”就对台湾的非主流的独立音乐进行了深度报道。无论这些独立音乐人的音乐形式有何变化,他们弹琴唱歌的态度始终一致――与音乐有关,与娱乐无关。2009年一月刊“独立音乐时代”用110页的超大专题对国内独立音乐发展状态进行了深度报道。三月刊“独立音乐的春天”介绍了音乐联盟评出2008十大华语唱片,上榜多数是冷门,且品位不俗。林海峰、王若琳、谢安琪、左小祖咒、方大同等人都有上榜。三是文学阅读。“艺文志”固定栏目“读来读往”长期介绍国内外优秀文学作品,开设作家专栏刊载优秀作品,专栏作家有子飞鱼、安妮宝贝、连岳等。此外,还创办了读者互动阅读的品牌活动“荒岛图书馆”鼓励读者读书行为。


  (二)对城市的文化认同和城市人文化身份的认同与构建


  从传播学的角度讲,“媒介文化的意义就在于提供一种个体性的情感记忆和社会认知,由具有心理替代功能的个性叙事去推广一种有代表性的世俗神话。”[6]媒体所塑造的城市共同体是一种想象的共同体,它主要是在象征文化领域建构城市文化和社会关系的理想模型。城市杂志建构了一种具有地方性特征的城市共同体意识。


  城市中,人永远是最重要的部分。所以,记录城市中形形色色的人是《城市画报》的重要任务。《城市画报》在报道自己独有的生活理念和价值标准的同时,也在努力ふ易拧叭の豆众”,从而建构一种具有区域性特征的城市共同体意识。而所谓的“趣味公众”,甘斯认为,现代社会以不同种类的亚群体或“品味公众”为特征,它们都有自己的一套文化偏好或者“趣味文化”。文化并不是强加给公众的;公众根据自己的价值观念和受教育程度在一系列可能性之间进行选择。阶级性、族群、宗教、地域和年龄等差异造成各种文化偏好。具有相同的生活方式、价值取向等受众,他们都有一套自己的文化偏好或者“趣味文化”。[7]


  《城市画报》曾经专题对城市群体共同体进行关注,记录那些人群的跋涉与思考。2001年第2期《从土皮到雅皮》对一批从小镇来到大城市的人群进行了采访。这是个特殊的人群,他们从小镇走向城市,通过自身的努力和打拼,在城市拥有了自己的一片天地,成为了城市的时尚先锋。他们每个人的故事都是一个从土皮变雅皮的励志神话,小镇青年与县城青年的精神发育史。这些散发出泥土气息的非大都市青年,正以其生猛的对人生的进取之力,拓宽了当代城市生活的胸怀,影响着当代城市生活的精神深度,也记录那个时刻的中国人的城市化路线图。


  2002年10月,《城市画报》推出“我们生于70年代”特刊。采用最老实的人像摄影纪录,把镜头对准70个生于70年代的普通年轻人,追问他们与生命有关的5条问题,纪念70后的那些青春记忆。无论时代洪流有多汹涌,每个个体都是独一无二的。十年后,2012年10月,《城市画报》履行诺言,对当年被采访的70个青年进行了追寻,记录十年他们的改变和面貌,并且面向六个城市的超过650位70后完成了一份专业的生活形态报告。


  《城市画报》把焦点对准城市文化和城市普通人的生活,并积极参与城市文化的建构,维系并强化了城市个体对城市的归属和文化认同。对于大部分读者来说,《城市画报》不但满足了他们的阅读要求,更加构筑了他们熟悉的话语环境和文化环境,使得他们有归属感。本文来自《中华文化画报》杂志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