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太极拳是高校体育教学普及项目,在发展中注意文化的传承与宣传处理好关系,特别要注重用实践的教学方式去利用。同时,相应的建立完善的教学效果评价体系和评价标准。根据新时期影响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各种因素,结合太极拳的运动原理与锻炼特点,论述了太极拳在高校教学建立合理的评价体系给予实践与研究。
关键词:太极拳;高校教学;评价体系
前言:
2006年6月太极拳进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列入保护行列,展示了中国悠久历史文化的伟大创造。受到公众关注的焦点,承载着时代发展的文明,展示文化的多样性与人文性,而太极拳却充分体现和蕴含着一个民族和谐的凝聚力,突显特有的精神、敏捷的思维方式、丰富的想象力和蕴厚的文化意识,加强力国家文化的综合水平。太极拳走进高校意味着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提高高校人文素质、弘扬民族传统美德、构建和谐校园具有十分重要意义。又随着《全面实施全面健身计划纲要》的实施,素质教育深入高校,太极拳教学列入体育教学计划,制定相关教学方案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忽视了学生的学,老师的教,太尤其是太极拳教学结果的评价,使太极拳教学评价处于尴尬局面。根据太极拳的特点,没有好的评价与引导,结果的评价就会出现问题。
1.通常的评价方式
1.1主观评价
一般来讲,学生的结果老师说了算,教师仅靠自己主观评判给结果,学生只考虑自己及格与否,教师评价,课堂上,教师凭主观评价给学生的感觉是:“很好”或“一般”,“真差”,就容易忽视学生付出的成果,也没有总结到学生努力方面,导致学生不能很好掌握技术要领,以及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受到打击, 造成学生学习态度情绪化。
1.2客观评价
教师以第一感觉评价学生,往往表扬掌握快的,轻视那些接受慢的学生,不善于观察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及表现力的存在。评价形式单一会影响到学生个性与能力的发展,对学生造成不利的掌握方法。
1.3单一评价
通常评价是 “一考定结果”的做法。到了学期末,考核一两个项目,最后根据出勤给出成绩结果,结果也没有体现学生综合素质的发挥,显然忽视评价的整体过程。要构建一种完善的、综合的具有创新的评价体系至关重要,要符合太极拳教学 “为学生为本,创新发展评价”的理念;切实教学纲要提出合理评价,注重对学生学习的目的、态度、参与意识的评价,注意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构建了“课堂——课下——期末”三结合的评价体系,与广大师生共同探讨。
2 .为了加强大学生的健身意识,各方面都要努力。就太极拳教学来说它是一种古老的健身与技击并重的拳术,动作要求绵绵不断、轻柔自然,动作弧形,圆活不滞,同时以腰为轴,上下相随,周身组成一个整体。锻炼时要伴随着强烈的情感体验和意志力。长期参加太极拳锻炼可以缓解心理及精神压力,培养持之以恒、坚强的拼搏毅力。事实也证明参与太极拳运动可调理身心健康,也是减少大学生身心健康问题的有效途径。同时要重视学生的参与整个过程的有效的评价,并给予合理的评价。
2.1.完善课堂整体评价
所谓的整体评价,即是把教学评价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对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兴趣表现、参与态度、技能掌握等方面进行全方位评价。根据太极拳动作的不断变化性,建立整体评价,将整个堂课划分三部走,
第一步初步学习:(引导兴趣给予评价)对太极拳教学内容要有新意、趣味性强。在课的初学阶段,应高度评价与引导学生的参与兴趣和热情度,让学生主动参与,始终贯穿在教学中。增强太极动作的想像,把太极动作和防身动作相结合模仿实践引起兴趣。
第二步技术掌握:(创新评价)这一过程,经过教师的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好奇心,经教师点拨转化为创造性思维。学生就会想想象每个动作的用意,和动作的攻放技能,来破解动作的防守能力,达到健身与自卫的目的。
第三部熟练掌握:(结果评价)对一堂课总结评价最重要。学生等待是自我的劳动成果,教师要把握好评价尺度,不仅要把学生掌握情况,整个过程中学生的表现、想象的能力是否发挥,学生主体地位就得到肯定,综合意识才有所增强。为探索出一个好的评价体系提供参考,要从师生双方做起。
2.2健全评价标准
健全的评价标准,学生的身心健康出发,站到学生的的角度分析,理解学生的眼高手低。考虑学生的自身接受能力和心理特征,尤其学生性格与课堂常规表现,不从动作的标准化和竞技水平来恒量。让学生也参与进来进行评价,教师要与学生达成共识,辨别好与不好,才能体验自身的不足。
2.2.1因人而异,区别对待,不求的动作质量的完美,只要积极认真地参与就给予肯定与表扬。评价标准侧重于创造性与个性发挥:以学生的自身的接受能力、认识态度、交流与协作精神、感情投入、能力发展为主要评价目标。
2.2.2动作的完成质量,主要从动作的连贯性、熟练性来做主要评价。
2.2.4变换多样的评价形式
2.2.4.1学生自我评价。让学生自己评价自己,根据课堂表现,自己掌握情况,按标准评价自己,知道自己的不足之处,就知道如何改进提高。对于学生来说,只有亲身体验才能正确对待。特别是感情用事透漏的心理倾向和不良情绪,通过自我评价就能获得真实感受。
2.2.4.2师生共同评价。教师选出优秀的评价对象,让学生之间互相进行评价,把相互之间不同评价观表现出来,教师再进行客观公正评价:你今天的动作掌握得不错,在某一点上若能改进更好。你今天的练习方法很有创意……
2.2.5建立课外活动的评价
课外活动是体育教学的延伸,学生仅凭课堂学习是不够的。根据评价的多面性、项目多样化特性,将学生练习太极拳也做为课外评价学生的一方面,有促进作用。能够保证每个学生的课后对太极拳练习的重要性,了解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锻炼意识是否加强。从课外活动的全面评价,可采取以下方式:
方法一:对每个自然班跟踪记录,对平时锻炼情况进行检查。如日常课外活动记录(晨炼、体育活动课、综合性活动等)。评价并不是一次性的、或间断性的,而是对每个学生兴趣、身体技能发展情况进行追踪记录,给予建立档案。将学生进行分组,每天由小组长、体育委员记录。教师不定时地与学生交流,让教师了解学生的课外活动评价和太极文化的理解是否深入,更
深一步对非物质文化太极拳的在高校教学中得到传播。
方法二:上课时不定时抽查,单个或分组进行演练。同时对太极文化特点作口头叙述。这样,就可显示学生的课后活动和太极文化是否深入了解,证实他们的进步和知识的丰富,准确地、客观的、合理的给予评价。
方法三:校内外比赛。全校性的比赛,所有学习太极拳的自然班都参与,对个人、班级的评价。这样层层了解,参与学生给予加分与肯定。
3.结论
《标准》要突出教学效果,采取多样的评价方法,建立完善的评价体系,从学生参与、技能、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等五个目标领域,给予肯定。由此证实,,如果仅凭教师主观印象或一次体育考试而给学生成绩评定,显然不合适。因此,教学评价要改进,建立综合性的评价方式。总之,随着“阳光体育”口号的发起,要求人人动起来,人人健康。正确引领了在校大学生“舞动太极、健康向上”。太极拳运动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价值凸现出来。它不仅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同时也适合现代高等教育的需求。它不受场地、设备限制,适合众多人群没有太高的要求, 而且运动量适中,是一项随时可练的运动项目。在大学开设太极拳,其意义深远,不但强身健体,更为重要的是对非物质文化传播。因此,在高校开设太极拳能加强全民健身运动广泛地开展起来,对非物质文化保护视野下太极拳在高校体育教学评价体系建立的实践与发展,有着不断完善、不断发展的推动作用,充分体现非物质文化的传承价值。
参考文献:
[1]高晓欣. 析普通高等院校开展太极拳教学的现状与效果[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5(4).
[2]郭志禹,姜娟. 中国太极拳健康文化系统的研究[J].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6(3).
[3] 尤捷. 健康保健与太极拳教学探究 [J]. 焦作大学学报,2006(4).
[4]王忠勇等.高校武术与全民健身.体育学刊,200l(l)
[5]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非物质文化保护中心》,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7年版。
[6]浅析当代大学生身心亚健康状态的成因及对策[J]. 新西部,20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