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管理论文>物流管理论文

高校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评价研究

2023-12-09 19:38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摘要: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与实践教学不可分割,但是很多高校在教学管理中,都侧重于理论教学,对于实践教学很少进行监控和评价。本文以湖北文理学院物流管理专业为例,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水平进行评价分析,找出影响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水平的重要指标,并根据指标的重要程度为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发展提出针对性建议,以期优化高校实践教学体系,提高学生实践应用能力。


  关键词:实践教学;评价;物流管理


  中图分类号:F25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0.30.017


  0引言


  物流管理专业属于管理类专业的范畴,也是近年来我国部分高校新开设的一门专业学科,其目的是培养中高级、复合型、应用型物流管理类的人才。而实践教学是高等学校物流管理专业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为学生提供了主动获取知识的渠道,有利于提高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因此,对实践教学水平进行评价有利于完善实践教学体系,提升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质量。


  目前,针对实践教学体系建立、评价等方面已经有较为丰富的研究成果,主要包括:第一,实践教学体系搭建方面,杨桂丽和李发宗(2020)建立了“四位一体、协同融合”的物流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具体是指实验教学、学科训练、专业实践及企业实践为一体,同时,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能力与素质、教学与科研之间的协调整合;康宇飞等(2020)提出搭建应用型高校实践教学体系应该从五个方面着手,包括实践教学的目标、内容、管理、保障和评价;第二,实践教学评价方面,孙玉美等(2018)在阐述经济类仿真教学内涵的基础上,构建了高校经管类仿真实践教学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对指标评价的角度、渠道进行了解析;高登云(2019)以《财务管理实训课程》为例,阐述了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框架及实施过程;李虹(2019)搭建了基于产教融合的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育评价指标体系,涵盖实践教学目标体系、内容体系、支撑体系和教学效果四个方面,并采用模糊综合分析法进行了实践教学评价分析。


  学者对于实践教学评价的研究为本研究提供了前期基础,本文将选取企业、高校、教师和学生等多元化评价主体,探究课内外、校内外实践教学全过程,构建高校物流专业实践教学评价体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旨在进一步优化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与评价体系,提高物流管理学生实践创新能力。1高校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


  结合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基本特点,本研究从四个方面构建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评价体系,涵盖教学目标、教学资源、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见图1所示。第一,教学目标评价主要是判断实践教学目标的合理性。具体考核实践教学目标是否与理论教学目标的协调一致;能否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是否满足行业企业岗位需求。第二,教学资源评价是实践教学质量得到保障的前提。主要考核校外实训基地是否安全合理;虚拟仿真实验室能否满足教学要求;教师的实践教学水平与素质如何;学生掌握实践课程相关基础知识的程度。第三,教学过程评价是核心,通过动态监测实践教学方案的设计及实施全过程,以甄别教学实施过程中的不足之处。主要考核实践教学大纲是否科学合理;实践教学内容,包括課前准备、知识点讲授及成绩考核等是否规范;场地、仪器设备及线上资源的利用率如何;教学质量监控与反馈机制是否完善。第四,教学效果评价主要采用“多元化主体”参与形式进行评价。主要有学生的实践成果(实验报告、学科竞赛及取得的专业技术资格证书等)、学生对实践教学的满意度、企业对学生实践表现及教师对学生实践效果的评价。


  2高校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评价研究


  2.1权重确定


  主要采用德尔菲法(Delphimethod)确定权重,选取20位物流管理专家,综合专家们的意见对要素之间的重要性进行判断。这20位专家主要来自于物流实践基地公司和湖北文理学院,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4人,讲师4人,工程师2人,助理工程师4人,技术员2人及主任2人。具体流程如下:首先,向20位来自企业和高校的物流管理专家发放调查表,专家通过自身对实践教学的认知和经验对以下各层指标进行打分;然后,取20个专家打分的加总平均值作为各指标的权重值。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评价指标的权重结果如表1所示。


  2.2模糊综合评价分析


  上述研究已确定了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评价体系的各级指标及权重系数,下面将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展开分析。模糊综合评价法步骤如下:


  第一,建立评价因素集、评语集、数值集和权重集。


  (1)根据表1得出评价因素集如下:


  (2)构造评语集和数值集。


  结合实践教学评价专家所给出的意见,不同指标的评估结果通过对应的不同等级分值计算而得,评语集如下所示:


  V={V1,V2,V3,V4,V5}={很好,好,一般,差,很差},


  评语集对应的数值集N={N1,N2,N3,N4,N5}T。


  (3)建立目标分配权重集。


  以上高校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评价中各级指标的权重:


  第二,构造隶属度子集Ri。


  Ri=(ri1,ri2…rim),Ri是指与评语集中v1,v2…vm的隶属度对应指标因素的第i个指标,i=(1,2…m)。收集整理20位专家的评价结果,对指标层C开展个体的单因素评价。而专家评分结果即可构建一个评价矩阵R。


  第三,由B=W*R对A作单因素模糊评价。


  准则层B相对于A的模糊评价结果为:


  2.3结果分析


  由综合评价结果可知,认为湖北文理学院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水平“好”的占51.6%,认为“较好”的占26.375%,认为“一般”的占18.755%,认为“较差”的占7.05%,认为“差”的占0%。总体而言,湖北文理学院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水平不错。由单因素模糊评价结果可以看出,相较于教学资源、教学过程及教学效果这三方面,物流管理实践教学目标评价结果为“好”,且占最高比重56%,意味着专家认为实践教学目标设计的较为合理,但是在教学资源组织、实践教学过程和实践成果产出方面还需进一步落实。从准则层看,与企业岗位需求的融合度、校外实践基地与虚拟仿真实验室、资源设备利用率、学生实践成果分别是影响教学目的、教学资源、教学过程、教学效果的最大指标。因此,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过程中应以企业岗位需求为导向,大力发展校外实训基地和虚拟仿真实验室,且充分利用所有的资源设备,以优化学生实践成果。


  3结论与建议


  本文以湖北文理学院为例,从教学目标、教学资源、教学过程、教学效果四个方面建立了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湖北文理学院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水平进行评价。结果显示,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水平还不错,且企业岗位需求的融合度、校外实践基地与虚拟仿真实验室、资源设备利用率、学生实践成果分别对教学目的、教学资源、教学过程及教学效果产生较大影响。本文旨在通过研究影响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水平的各指标,识别提高实践教学水平的关键因素,为高校制定和优化实践教学制度,提升物流管理实践教学质量提供一定的理论借鉴与实践指导。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