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教结合”的研究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了,它似乎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但我们所面临的问题和困惑依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然而经过各方面的努力和实践,我们也看到,在许多方面我们已经收获了宝贵的经验、取得了不小的进步。随着社会、教育和竞技体育自身的不断发展,我们在面对新挑战的同时,也会有更多的机遇,我们需要不断地赋予“体教结合”新的内涵和活力,让竞技体育的发展最终与整个社会和教育相协调、相融合,这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因此虽然是老生常谈,但意义却今非昔比。
1.“体教融合”辨析
1.1“体教融合”的本质及其基本内涵
体育思想与体育理念总是随着时代的前进、社会的变迁而变化、更新的。作为观念形态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将产生促进、推动或延缓、阻碍社会进步的作用。因此,先进的体育思想和体育理念是体育改革的先导,能促进、推动体育事业的发展。“体教融合”就是在现有社会及体育发展的大背景下被适时的提出来。
“体教融合”是对体育的再审视及竞技体育发展的指导思想。主要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如何认识体育,如何发展竞技体育。重新审视体育与社会、教育、文化等的关系问题,体育究竟处于什么地位,发挥何种作用。二是培养什么样的竞技体育人才,如何培养竞技体育人才。这是回答体育与社会、教育及人的最终发展的关系问题。最终落实到两个具体目标上:可持续发展的体育、综合化的教育。
何谓可持续发展的体育?
“体教结合”是在我国社会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社会转型期,原有培养模式表现出脱离基础教育、文化水平低、职业技术专项化,竞技体育成材率低,许多原役或退役后的运动员很难在当今社会找到生存立足点(张尚武、邹春兰、艾冬梅等现象就是很好的例证),社会发展的需要和人们观念及独生子女等现实国情,使我国的举国体制下的“一条龙”训练模式出现“进”(竞技运动员选拔和培养)“出”(运动员安置)都困难的窘境。在我国社会转型的大背景下,竞技体育的发展必须由过去单一、封闭的模式向多元、开放的模式转变,“体教结合”就是在此基础上的有益尝试。
但“体教结合”也出现了“学训矛盾”、文凭缩水,体、教貌合神离的现象,并没从本质上解决“进”、“出”问题。可以说“体教结合”只起到了缓解矛盾的作用,但并没有解决问题的实质,也就是不具备“可持续发展”能力。
“可持续发展”在1987年的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起草的《我们共同的未来》被界定为:既满足当代人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是中国竞技体育发展的终极目标。1994年召开的世界人口与发展大会明确指出“可持续发展的中心是人”,它包含三方面的内容:发展性、系统性、平衡性。发展性要求竞技体育具备持续动力,能够动态向前不断提升和发展;系统性对于竞技体育自身而言,是指其各个组成部分能够协调有序、功能和结构能够不断完善,适应市场化、社会化、产业化,具有自我生存和发展的能力。对外而言是指能够与经济、教育、文化等领域相融合和协调,发挥自身功能和作用,促进社会进步;平衡性是指竞技体育即要考虑与经济、环境、文化、教育领域的协调,也要考虑人的全面发展、学校体育、大众体育之间的平衡。
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最终可落实到竞技能力和后备人才的可持续发展、文化素养的可持续发展、健全人格的可持续发展三个具体目标上。
由于传统的“一条龙”三级训练体制在“体教结合”的尝试中并没有完全打破,“体教结合”虽然衍生出多种模式,缓解了一些矛盾的激化,但并没改变竞技体育游离于体育大系统及整个教育环境之外的现状。因此,高校竞技后备人才缺乏,训练体制不完善,无法培养出高水平的运动员。而运动员学生接受的教育与整个高校教育相分离,处于“身在曹营心在汉”的局面,文化素养与健全人格都无法真正意义的得到发展,“体”和“教”似乎始终都存在一层无法捅破的窗户纸。“体教融合”就是要将两者做到相互的渗透,熔为一体,让竞技运动具备可持续的发展的能力。
何谓综合化的教育?
体育是综合性学科,竞技体育最终要体现在运动成绩上,但运动成绩的取得又是多方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现有的训练模式还是“单兵种”作战的模式,而我们要寻求的是“立体化”作战模式。1946年的《大英百科全书》由两名科学家编写,到1967年则由一万多名专家编写,而最新版的则动用了几万名专家、学者共同参与。有学者说过:如果说知识信息是新的世界信息经济中的电流,那么大学就是产生这种电流的“发电机”。知识经济时代是一个高度综合的社会,“体教融合”就是要充分利用大学多学科、多种资源的优势,获取多领域的支持,进行竞技人才的综合化培养,满足竞技体育及社会对人才的要求。
过去的培养模式只是一专,一旦离开自己所熟悉的圈子,就变成无能,根本不能适应当今社会的要求。知识经济时代需要培养具有综合能力的通才。在具有高水平竞技能力的同时,也要求具备其它能力,即全面发展或一专多能的通才。竞技体育只是其生命中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运动员退役后依然要面临当今科技高度发达的社会,因此,需要具备综合素质和能力。综合化的教育体现在教育价值观、教育人才观、教育学科观等方面,这同样适用于竞技体育,因此,必须树立新的竞技体育教育理念:第一,竞技体育要抛弃兴国体制下金牌至上的功利价值观,树立“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承担推动社会进步”的新价值观,判断竞技体育成功的标准不再仅仅是运动成绩,要以运动员是否全面发展作为标准;第二,应该由专才教育向通才教育转变,要培养拥有高水平运动特长,具备综合能力和素质的运动人才,而不是运动员;第三,竞技体育要充分利用大学多学科的优势,打破学科间,特别是体育学科与其它学科间的隔阂,主动寻求支持
和合作,共同培养竞技体育人才,体育内部的近亲繁殖已不能适应社会发展要求。
1.2“体教融合”与“体教结合”的区别
1.2.1主体差异
实际目前体育与教育存在“倒挂”现象。即体育本来就是教育的一部分,本来不存在回归教育的问题,但由于我国特定时期的需要,人为将竞技体育从教育的大系统中剥离出来,从而形成了我国特殊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模式,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模式的历史使命也基本完成,需要进行变革,那就是让体育回归教育。竞技体育运动员的教育主体自然就是教育系统及教育部门。但由于多年形成的“栅栏”,让回归之路充满艰辛。“体教结合”的主体是体育部门,如果现在让权给教育,反而会显仓促。那么在向“体教融合”的转变过程中,可以设置双主体模式,发挥双方主观能动性。
1.2.2运行模式
“体教结合”还是在一个相对封闭和独立的模式中运行,基本还是以行政区划为单位,权利高度集中,利益主体单一,缺乏自我调节机制和活力。“体教融合”则构建相互支持相互制约的开放模式,适应市场经济、知识经济时代的新需求。
1.2.3管理体制
“体教结合”模式并没有真正改变专业竞技的性质、功能、目标、组织模式围绕执行国家意志和行政指令的特征,很难满足当今中国体育社会化、个体化、终身化的要求。专业竞技“政体不分”的优势逐渐丧失,反而成了制约因素。“体教融合”将改变体育行政部门主导竞技体育发展的局面,既然回归教育,就要树立大教育观、大体育观,以教育作为主导,体育部门具体执行,“体教结合”在制度上还是“两张皮”的状态,所以不能触动问题的本质。
因此,“体教融合”就是通过系统分析的方法或适当的方式把两个对象或多种对象的各个部分、各种属性在更高的层次上融合为一个有机整体或系统,以最大限度发挥各方面功能的过程。
2.“体教融合”所面临体制难点
“体教融合”面临的体制难点是很多的,如果我们从宏观上来分析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2.1体育与社会运行机制的融合
运动健儿在奥运会上取得的成绩让世人瞩目,它增强了民族凝聚力、激发了社会活力、提升了中国的政治地位,也让一批奥运健儿成为人们心中的偶像。但与此相对的是,体育在社会中的地位还是处于弱势,“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认识依然存在,人们一边赞美着心中的偶像,一边却少有人让子女从事体育。这具有讽刺意味的现象可以说是体育脱离社会大环境而衍生出的怪像,说明体育并没有真正融入社会主流价值观,它更多的是国家利益、政治利益的体现,是它政治功能的体现,体育的教育功能、社会功能、文化功能没有充分发挥出来。
社会系统是各子系统生存与发展的资源支撑。任何系统都存在于一定的环境中,不能脱离环境而独立存在。各子系统的运作与发展有赖于社会体系的资源性支持和环境支撑。没有外部生态环境的支持,各子系统不可生存,更何谈发展。所以,体育系统不能脱离政治、经济、文化和科学技术等社会环境因素而独立存在。它同社会各系统之间有着物质、信息和能量交换,不断地从社会环境中得到人、财、物的支持,又不断地为社会提供人才和服务。原有体制割裂了体育与社会系统间正常的人、财、物交换,而是通过行政干预给予特殊照顾,一旦脱离这一襁褓,问题就暴露出来了。
体育的社会环境主要包括政治环境、经济环境、人文环境。可以看到,无论是举国体制下的竞技体育,还是“体教结合”下的竞技体育,由于都赋予了体育更多的政治内涵和政治要求,因此体育与政治环境的契合一直是我们的特色,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社会的变革、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知识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竞技体育孤立的运行机制越来越远离了社会运行的轨道,不能与经济、人文运行机制相适应,既不能得到其它系统的支持,也无法在推动社会进步中有效发挥自己的作用。这也是造成现在一方面体育取得辉煌成绩获得赞美的同时,却似乎越来越远离人们的现实生活,社会有限资源被用在少数人身上,这在导致后备人才枯竭的同时,也造成运动员退役后无法回归主流社会的弊端。
2.2体育与教育体制的融合
教育体制的基本涵义是教育机构的设置及其相应的权限划分以及各级教育机构、权限之间的相互关系。我国竞技体育举国体制的内涵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定中国历史条件下,与我国的竞技体育发展目标相适应,是我们实现奥运战略的最有力支撑和保障。竞技体育举国体制就是集中有限人力、物力和财力,最大限度地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有效配置全国的竞技体育资源,上下形成合力,努力提高竞技体育水平,创造优异运动成绩,为国增光。竞技体育举国体制是在特定时期,为实现竞技体育快速发展,以奥运会等重大国际赛事取得优异成绩为目标,以政府为主导,以体育系统为主体,以整合、优化体育资源为手段,动员、组织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在国家层面上形成的体育组织管理体制。
体育是一种社会活动,竞技体育亦是如此。有社会就有教育,教育是社会生活永续的工具,竞技体育的主体是运动员,运动员的社会化是其适应社会并最终回馈社会的重要过程。教育是一种社会过程,学校是实现社会化的场所,是人社会化的制度保证。
而从教育体制和竞技体育举国体制的涵义可以看出,目前竞技体育的发展可以说是由体育系统独立完成的,教育机构的设置与体育机构之间基本是“双轨制”,“体教结合”也只是让竞技体育与教育在实施的场所(高校)上有了交叉点,借用了教育的一些资源,但实际运行还是各自为政。转型期,我们最终要培养的是学生运动员,而不是运动员学生,如果体育一直独立于教育体制之外,竞技体育就失去了让运动员完成社会化最重要的场所——学校教育,因此,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应该融入教育正常轨道,由教育部门承担主要管理者,在竞技体育后备人才上体育部门更多地应该是做好配合工作,将责、权、利放归教育部门。也就是说,举国体制下的一些模式(比如,体校)将要逐渐被取代直至淘汰,这样才
能保证从学生成长为高水平运动员都能接受系统地、正规地教育,经历并完成必要的社会化过程。
2.3竞技体育与大学内部教育体制的融合
竞技体育与大学内部教育体制的融合就是综合化的过程,之所以这样说,我认为主要基于两个原因:第一、体育的学科性质。体育是综合性学科,竞技体育的发展、运动员的培养往往涉及解剖学、生理学、生化、生物力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多个学科领域,可以说对一个项目运动员的培养就是一个系统工程,单一学科不可能胜任,所以必须走综合发展之路。第二、体育相对独立的培养轨道,无论是对运动员的培养、还是专业人才的培养基本都是在体育系统内部完成的,很多学科的发展只是借鉴和模仿,很难达到高、精、尖的水平,而大学恰恰具备了这些优势,目前大学教育综合化已经是一种趋势,学科间的交叉、互补更是家常便饭。例如,南京大学在文理方面的成就无论在国内还是国际都处于相当的水平,但竞技运动员的培养却无法依托这些学科的优势,无论是实验设备、器材等硬件,还是理论支撑等软件方面似乎都处在两个空间,体育无法介入也不主动介入,其它学科没有意识也无从介入。“体教结合”之所以没有达到我们预期的目的,这也是主要原因之一。
以往对竞技体育人才的培养是“集中领导,统一管理”,是单一“供给型”的体制,其弊端是:第一、竞技体育的发展依旧运行于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之中,完全置于政府严格控制之下,缺乏自主、缺乏动力,导致信赖性;第二、培养模式单一,三级培养模式始终处于主导地位,在特定时期能够在短期内培养所需运动人才,但长远看,则导致运动人才输入匮乏;第三、处于相对封闭的状态,不能真正利用社会资源。与大学教育体制融合,走综合化发展之路,则改变单一、走向多元;改变封闭,走向开放;改变独立,走向综合。让竞技体育成为大家办的体育,而不是少数人的活动。
3.“体教融合”的具体问题及设想
3.1“小-中-大”一条龙培养体系构建问题
一些学者对“小-中-大”一条龙培养体系进行过探讨,提出了优势项目试点校、体校并入普通中小学等设想,在此本文主要从“融合”的视角提出一些新的思路。现在的尝试主要还是围绕高校进行研究和分析的,但没有小一中学的人才输入,融合也是无米之炊。从融合的视角来看待这个问题时,应该看到,高校与中小学的体育教育一直也是脱节的,当竞技体育与高校进行融合时,作为金字塔底基的中小学要同步融合,所以当体制改革在高校进行时,中小学改革不同步进行,最终只能无疾而终。但中小学在观念、体育资源及学科资源上明显处于劣势,如何同步?在此,我们提出“U-S体育协作”,即大中小学体育协作模式。
3.1.1“U-S体育协作”的动因及内涵
第一,保证竞技体育后备人才输入质量和数量。体教融合就是要将体育与教育整个体制相融合,构成一个整体和完整的系统。通过“U-S体育协作”将大学体育、大学教育的先进理念、科学方法、管理手段等带到中小学,同时将高校的体教融合理念和模式引入中小学教育,将高等教育下放。中小学在培养体育人才的系统工程中,承担着培养体育后备人才的工作任务。抓好中小学的体育教育工作,让其整个体制与我们体教融合相适应,与高校培养体制接轨,才能挖掘和培养出大量的体育后备人才资源。
通过“U-S体育协作”针对中小学体育教学、课外体育活动、课余训练、运动竞赛、体育俱乐部等方面所涉及问题,大学教育工作者(体育与教育领域)与中小学教师进行共同研究,在理论上给予必要指导,对于实践问题共同探讨,从而确保中小学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数量和质量。
第二,大学功能的变革。社会的发展要求大学在承担教学、科研任务的同时,也要发挥社会服务功能。大学不再是高高在上的象牙塔,基础教育是其直接服务对象之一。大学在参与中小学体育教育时,一方面能将科研理论与实践成果继续推广和实施,另一方面也能通过反馈重新认识或发现新的课题,这是一个互惠互利的过程,并不是大学单方面的活动。
第三,保证人才培养的连续性及延续性。现有体制所造成的大中小学之间的断层,最终导致现在学生体质下降的弊端已经显现出来。在教育理念、对体育人才的认识、实施内容、考核等等方面都不具有连续性及延续性。造成学生进入大学后要么大学开设体育课程没有接触过,要么已经在中小学学过,又在炒冷饭。在这种状态下,要想高效率培养高水平体育人才是非常难的。也造成了人、财、物资源的浪费。通过“U-SS体育协作”则可以协调这些矛盾,进行有目的、有计划,循序渐进地,可持续发展的大中小学一体化的教育体系,确保人才培养的连贯有序。
3.1.2“U-S体育协作”的关键点和具体措施
“U-S体育协作”也是多种因素相互融合的过程,所以也是一个长期的探索过程,最初尝试的关健点及措施如下。
第一,体制及组织保障。体制变革要以“体教融合”的体制改革作为主线,保证大中小学体、教体制的一致性、连续性。并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让“U-S体育协作”能进行实质性的合作,而不流于形式。
第二,政策倾斜及经费保障。需要国家及地方政府从政策层面对这一协作模式给予支持,并在经费方面提供一定支持。中小学经费主要由各级政府财政拨款,大学则可以通过自身优势,拓宽经费的获取渠道,减少或自主筹款,并给中小学一定支持。
第三,达成价值共识及真正伙伴关系。大学和中小学在体、教理念上还是存在差异的,有些是由于培养目标、培养对象不同正常的差异。而有些则是两者技术层面的强弱造成的差异。消除差异,达成共识、文化融合是首要任务。伙伴关系就是要双方都有话语权、决策权,是相互协作关系,不是上下级关系,更不是服从关系。确保各自领域给予对方的支持,以及自身在协作中如何发展。
第四,4P操作模式。阐明问题(Problem clarification),根据大中小学在体育后备人才上所存在问题进行沟通,列出问题清单,并进行筛选,最后确定主要问题作为主攻目标。制定计划(Planning),根据大中小学各自优势,确定
各自需要承担的责任,共同制定解决问题的计划和方案。具体实施(Programmeaction),在实施过程中,大学还是要承担指导、协作工作,并提供软、硬件的相应支持。评估(Progress evaluation),由相应组织机构组织相关专家对协作工作进行评估,再由双方进行讨论分析,并制定新一轮协作计划
协作模式可以形式多样,因为大学与中小学毕竟分属不同领域,在时间和工作性质上不可能形成固定模式,可以以课题为纽带,通过课题合作研究,不断找到双方契合点,让协作良性运行。
3.2竞技体育运动员培养学科支持体系的构建
在“体教结合”的试行过程中,许多学者对运动员的培养模式都进行了总结,比如“混合型模式”、“清华模式”、“南体模式”、“省队校办模式”,这些模式在转型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让体育与教育通过一定的形式有了碰撞和接触,为“体教融合”积累了可贵的经验。
但从上述这些模式,我们可以看出,运动员的培养几乎还是在体育学科范围内进行的,有的只是换了个训练场地而已,甚至由于大部分普通高校在学科建设、科研、医疗监督、教练员等方面所存在的单一或不完善,运动员培养缺乏科学的指导、监控、评价,训练既不科学也不系统,所以很难取得理想效果。普通高校的学科优势、人员优势、科研优势、人文环境优势都没有真正利用,体育与其它学科之间的壁垒依然没有打破,体育依旧是“孤独的游戏”。
大学综合化在世界范围内早已经从理念趋势变成了必然经历的阶段,表现之一就是大学内部系科专业之间的综合。通过合并性质相近、口径狭窄、效益偏低的部分专业,通过淡化专业界限、促进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与融合,来实现各自的高效发展。
我们一再强调体育是综合学科,“体教结合”模式中的运动员无论身处普通高校的体育部(系)、还是体育学院,在其它学科都在进行“共建、合并、合作、调整”的时候,体育还是身处其外,融合又从何谈起呢?我们并没有从本质上解决体、教之间的问题,所以只能是形式上的结合,而不能融合。
体育身处高校,就要认识到自身的不足,主动寻求合作和支持,而不是等着别人给你机会,更不能不思进取。要清楚地认识到所培养的运动员在学科方面的需求及本高校在这些方面的优势和特点,主动打破体育与其它学科间的壁垒,寻求渗透、寻找突破、努力交叉、获取支持,打破体育发展固有模式,让别人了解自己,探索综合化发展之路。1973年创办的日本筑波大学,不设系而设学群,例如体育专门学群、医学专门学群、基础学群等,它并不是学科间的简单拼凑,而是加强相关、相邻学科间的互补关系,打通渠道、消除隔阂,良性发展。融合的最初阶段,我们有如下设想。
第一,建立院系协作机制,打通学科壁垒。
竞技体育的发展需要多学科的支持,因此,就需要和多个院系发生联系,而且是实质性的协作关系,包括硬件和软件上的共享,更不是其它学科对体育的“扶贫”。这仅仅靠体育部门单方主动是远远不够的,需要相关领导,分管校长及相关职能部门在政策和制度上提供保障,在经费上也给予相应支持,建立协作机制,才能让融合和协作真正实施下去。
第二,以课题为中心,建立相互协作的初级训练关系。
每个高校运动项目的设置是不同的,所以可以组织教练员、体育专家先进行项目论证,确定项目发展的主要问题,围绕这些问题确定所需学科支持。第二步是体育及相关学科组成的专家联席会,对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会诊,确定各自所要承担的任务。如运动员所需医务诊断、康复治疗、运动心理、技术生物力学数据的获取等都可以在体育教练员、学者配合下,利用其它学科已有设备,并通过研究人员的相互协作进行更为科学、更为系统的研究和分析。
第三,改变现有课程结构、设置综合性课程。
目前运动员在高校的教育状态是,大部分运动员是特招或退役后运动员,从小就进行专业训练,具有较强运动能力,但缺乏基本的训练理论,在训练时不能理解训练的本质,对于运动成绩提高是不利的。同时,进入高校后一般都学的是其它专业。如南京大学是新闻系、法学、公共管理三个专业,运动员主要精力还在训练上,所学专业课程无法与正常学生同时完成,最后只能采取变通的方式给予学分,结果是运动员从事了十几年的运动但不是自己所学专业,无法作为谋生的手段。而所学专业又不系统,造成最后就业时两头都顾不上的困境。所以我们应针对运动员的情况,构建体育+其它学科的综合性课程。我们应该认识到,首先他们是学生,然后才是运动员;首先他们要接受良好教育,才可能出成绩,出成绩才有意义。
所以按照我们前面的设想,就可以科学训练,提高训练的效率,而不用无谓占用大量时间用于训练,将上课时间尽可能空余出来,同时也让运动员有精力投入学习。可以根据他们所学专业,采用前面动作方式,联系双方教师,构建综合性课程,创造更加灵活的授课方式,这样他们反而具有了既懂体育,又有专业特长的复合型人才,变劣势为优势。在他们进行比赛时,依然能够不耽误学习,而不是简单地用照顾或减免的方式去解决,这其实是不负责的态度,也不符合“体教融合”的理念。
第四,进行跨学科专业人员的培养及培训。
我们现在面临的困境是,体育专业人员缺乏坚实的学科基础,有心无力,这是体育自成体系发展的弊端。其它学科的专业人员又不懂体育,碰到体育问题,有力无心。所以专业人员的培养也要打破体、教壁垒,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既懂体育,又具备坚实的理论根基,训练时才可能游刃有余。
3.3构建新型比赛模式,解决融合基本问题
目前“体教结合”模式中只有个别高校培养的运动员(如清华大学)代表国家队参加了国际比赛,但由于其特殊性,也遇到很多问题,不具备可复制性和推广性。运动员比赛身份、参赛资格等还是存在很多问题。高校培养体育后备人才,除了受到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影响外,与其是否建立符合其运动竞技发展规律的合理完善的竞赛体系有直接关系。目前运动员注册、运动员管理、选拔
、组织比赛都是体育部门一手把控。围绕奥运会、全运会、大运会、城运会等一系列比赛,而一些比赛重复交叉,运动员参赛身份混乱,行政色彩浓厚,已经不能发挥其原有作用,可以考虑撤并。而现在“体教融合”模式缺乏独立比赛体系,使得大学并未能真正发挥出培养高水平运动员的作用。只是在2003年国家把参加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的外联和组团任务从国家体育总局移交到教育部,大学生赛事与大学教育无法统一,不利于高水平运动员的培养。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此我们也可以借鉴美国NCAA的运作模式。学生运动员必须严格执行NCAA对学分和训练时间的规定。每学年至少选24学分,而且平均成绩不得低于C,不能同时满足这两个条件的学生运动员必须集训。同时失去下个赛季比赛资格,直至达标才能恢复训练与比赛。学生运动员在获得系统教育的前提下,能够通过系列比赛不断检验自己的训练水平,直至国际大赛。
3.4“体教融合”模式下举国体制的新内涵
首先,举国体制在中国体育发展中所起的作用是毋庸质疑的,它确保了我国竞技体育在短时期内飞速的发展,对我国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的发展及中华民族精神的提升都发挥了不可磨灭的作用。举国体制的内涵就是“集中力量高效办事”,这与体育融合在理念上是一致的。只是以前举国体制的“集中力量”,是抽取、割裂,在特定时期能够最大限度将人、财、物集中利用,但新时期则变为阻碍因素。因此,我们在体教融合的理念下要赋予其新的内涵,此时的“集中力量”就是协作、包容,它的特点就是在不影响社会整体发展的前提下,高效办事。现在就是要在内涵全新的举国体制下,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体育系统与非体育系统的关系、竞技体育与国民素质的关系,通过必要的行政手段、政府干预,创造有利条件促成“体教结合”向“体教融合”的过渡和转型。
4.结论
4.1“体教结合”在特定时期发挥了有益的作用,但“体教结合”并没有解决竞技体育进入高校的本质问题,因此学训矛盾依然突出,高校优势不能发挥出来,高水平运动员培养也没有重大突破。“体教融合”是通过系统分析的方法或适当的方式把两个对象或多种对象的各个部分、各种属性在更高的层次上融合为一个有机整体或系统,以最大限度发挥各方面功能的过程。它是从本质上将竞技体育和高校变为利益共同体,因此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4.2“体教融合”与“体教结合”最主要的区别在于三个方面:主体、运行模式、管理体制。前者将体育回归教育,后者还是将体育作为孤立系统运行;前者是开放系统,后者是闭合系统;前者按体育社会化、个体化、终身化要求进行管理运作,后者依然存在政体不分的缺点。
4.3“体教融合”面临的体制难点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体育与社会运行机制的融合、体育与教育体制的融合、竞技体育与大学内部教育体制的融合。只有这三方面做到了真正的融合,“体教”之路才可能真正得到实施和落实。
4.4对于“小-中-大”一条龙培养体系的研究,本文提出了“U-S体育协作”的理念和模式,通过“U-S体育协作”进行有目的、有计划、循序渐进地、可持续发展的大中小学一体化的教育体系,可以解决人才培养的连续性及延续性,保证培养的质量和数量,确保了人才培养的连贯有序。
4.5竞技体育运动员培养学科支持体系的构建,本文提出了学科综合化的构想。充分利用普通高校的学科优势、人员优势、科研优势、人文环境优势,打破体育与其它学科之间的壁垒,寻求渗透、寻找突破、努力交叉、获取支持,打破体育发展固有模式,让别人了解自己,促进竞技体育科学的发展,探索综合化发展之路。
4.6高校培养体育后备人才,除了受到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影响外,与其是否建立符合其运动竞技发展规律的合理完善的竞赛体系有直接关系。我们除了可以借鉴美国NCAA的运作模式外,也要寻求适合自己的比赛体系,学生运动员在获得系统教育的前提下,能够通过系列比赛不断检验自己的训练水平,直至国际大赛。
4.7体教融合的理念下赋予“举国体制”新的内涵,在内涵全新的举国体制下,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体育系统与非体育系统的关系、竞技体育与国民素质的关系,通过必要的行政手段、政府干预,创造有利条件促成“体教结合”向“体教融合”的过渡和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