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85年开始,由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卫生部、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科学技术部等多部委共同组织全国多民族大规模的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已经进行了6次。历次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结果却反复显示,我国青少年的体质在持续下降,身体素质中速度、爆发力、力量、柔韧性、耐力素质等指标进一步下降,特别是肺活量指标25a来持续下降,超重和肥胖学生继续呈上升趋势。
2006年12月23日,全国学校体育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时任国务委员的陈至立出席会议讲话并宣布启动“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3。随后,党中央国务院及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等相继颁布了多个重要的法规性文件,加强青少年体质健康问题。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和各部门对全国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问题的关注与关怀,使学校体育工作上升到重要位置。
根据研究的目的和内容,利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等网络资源,检索从1998—2003年,以检索项为“关键词”,匹配方式为“精确”,检索词为“强制体育”的文章有4篇,检索词为“体质健康”的文章有3185篇,检索词为“阳光体育运动”的文章有920篇。对其中与本研究内容有密切关系的并具有代表性的论文120余篇,进行重点研读,查阅相关网站的有关内容和报道,为本研究提供充足的文献资料和理论基础。
1“强制体育”的概念
在现代学校中,教育的时间、地点以及内容都不是由个人所决定的,对于个人来说都具有一定的强制性。学校教育的强制性是有其文化、制度、社会根源的,它铭刻在教育行动之中,客观上是教育的一种本质性规定。
毛振明教授关于“惰性、逃避劳累和痛苦是人类的天性,缺乏强制性的锻炼,效能必然越来越低”5的论说告诫我们,学校体育基本任务的完成,必须通过必要的强制手段才能实现。在现实学校教育实践中,没有强制性的教育是很少或几乎不可能存在的。
强制体育不是强迫体育,而是通过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和制度形式,明确学校体育课程的主要任务并强制执行的体育。
唯一一门必修课程。党中央、国务院、教育部、体育总局等在不同历史时期,先后制定、颁布实施了一系列保障学校体育的制度,对于促进学校体育工作,增强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些政策、法规、文件的颁布实施,也是学校实行“强制体育”的理论依据。
2“强制体育”的政策法规
增强青少年体质、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是关系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大事。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青少年的健康成长。青少年的体质健康水平不仅关系个人健康成长和幸福生活,而且关系整个民族健康素质,关系我国人才培养的质量。体育锻炼和体育运动,是加强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磨练坚强意志、培养良好品德的重要途径,是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的重要方式,对青少年思想品德、智力发育、审美素养的形成都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学校体育是我国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基础课程,贯穿于从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整个教育过程
3“强制体育”的历史经验与现代实践
3.1清华大学的经验1911年清华建校,在《清华学堂章程》中,1本育手工”为十类学科之一,学校始终重视体育教学和在学生中开展体育活动。从清华办学之初,体育活动的强制性特征就很显著,学生由开始不太接受被迫锻炼,渐渐到习惯主动加强锻炼身体。清华体育的普及是由马约翰提倡的,他倡导“体育是激发爱国热情和养成健全人格的重要手段”的体育思想,这种体育精神激励全校师生积极投入到强身健体的活动中,对清华体育的传播和影响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1914年清华学校开始实行“强迫体育”,要求所有学生每日下午3:30—5:30必须参加体育活动,用行政手段和教师的检查督促。届时,学校将所有的教室、图书馆、宿舍都锁起来,让学生出来活动。学校还规定,在校学习期间学生必须通过包括100码在内的‘‘五项测试”,体育不及格者不准出国留学8。后来又规定每个学生每周要修4h体育课,形成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的学校体育格局,一直坚持至今。清华大学为国家培养一大批具有一定体育活动能力和体质健康的各个学科领域高层次拔尖人才。“为祖国健康工作50年”的口号成为激励清华师生乃至全中国人民脍炙人口、耳熟能详的口号。
3.2南开大学的经验被称为‘‘中国注重体育第一人’、“体育校长”的南开大学创始人张伯苓,十分重视体育活动,在“强国必先强种,强种必先强身”的教育理念指导下,认为:体育乃是强国强种的重要手段,教育精神,应以体育为骨干,教育里没有体育,教育就不完全。张伯苓曾说:“苓提倡体育目的,不仅在学校而在社会,不仅在少数选手而在全体学生。学生在校,固有良好运动习惯,学生出校,亦应能促进社会运动风气。少数学生之运动技术,固应提高,全体学生之身体锻炼,尤应注意”。
1917年前,张伯苓在南开学校的办学实践中规定“兵式体操”为规定性体育活动学生一律必修。自1917年起,每周举行全校兵式体操会练一次。学校规定,高中三年级以前不习满规定体育课的学生不能毕业。身体不好或者不爱好运动的大学生实行强迫运动,每星期2次,按照身体素质编为强队、健队、壮分别练习武术、哑铃等。无论中学、大学,都必须保证每周2h以上的体育课。
3.3现阶段我国高校“强制体育”实践国民体质健康水平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国家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建设体育强国的人力资本保障,是实行中国梦的基础。面对我国青少年体质持续下降的严酷现实,党和国家十分重视青少年体质健康问题“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写进了温家宝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并出台了一系列加强青少年体质健康的法律、文件、规定、制度。
在强迫安排、自愿接受和文化熏啕中建立起良好的体育意识,养成有规律的体育锻炼习惯,体育的硬性规定在一定程度上、一定背景下是能够获得效果的。目前我国许多地方、学校采取了强制体育的手段,以此促进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的提高和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收到很好的效果。
清华大学将体育课贯穿本科教育的全过程,规定全校本科生每年都上体育课,形成了“4+2+2”的体育课程体系。即前4个学期为必修课,可获得4个学分,第一个,”也是必修,但没有学分,第二个“2”是选修,可以获得2个学分。这意味着本科生4a有6个学期必修体育课。同时规定每年秋季学期男生必测3000m,女生必测1500m,以此引导学生长期坚持长跑锻炼,规定学生在校期间要学会游泳。
北京大学规定男生参加24式太极拳,女生参加健美操学习,要求所有本科生必须游泳200m达标等强制体育手段。强制要求学生参加阳光体育长跑活动。许多中医院校规定所有学生必须掌握一套太极拳技术方能毕业。2012年尝试把学生体质健康成绩列入学业评价“占总成绩的10%”。
浙江大学从2010年开始,将学生体质测试成绩与评奖评优和毕业挂钩。学校规定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成绩达到及格及以上才能参加奖学金评选,三好学生需达到良好及以上,学生毕业学年体质健康达不到规定时,按肄业处理。
3.4国外强制体育的建议2007年2月,由英国伍斯特大学的肯•哈德曼教授完成的《欧盟体育现状与展望》的研究报告,针对欧盟成员国学校体育的现状及电脑游戏使儿童远离运动、儿童肥胖率增加,学校体育课缩水、课时被挤占,学校体育缺乏创新等问题,向欧洲议会文化教育委员会提交建议:在学校实施强制体育,保证学生每周在校内的体育活动时间不得低于2h,并逐渐增加至3h。建议还包括加强政治性承诺,培养体育教师,明确体育课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等。
3.5江苏省学校实施“强制体育”的措施及效果青
少年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发2007]7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2]53号)文件,江苏省委、省政府坚决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的指示,相继出台了《中共江苏省委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切实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苏发2008]3号)。2009年7月29日,江苏省第11届人大常委会通过了《江苏省学生体质健康促进条例》并于2009年9月1日起实施。法规中规定“中小学校应当保证学生每天在校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一小时,高等学校应当保证学生每周至少参加三次课外体育锻炼’。“中小学校实行大课间体育活动制度,每天上午安排一次不少于二十五分钟的课间体育活动。寄宿制中小学校应当每天组织寄宿学生出早操。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成绩达到良好以上的,方可参加三好学生评选”等强制执行的条款。
大力推进和实施《江苏省学生体育活动推进行动方案(试行)》(2011年8月)、《江苏省学生体质健康促进行动计划(2012—2015年)》(政办发2012]64号)和《江苏省学生体质健康促进行动计划实施方案(2012—2015年)》(苏教体艺2012]20号)。对学校违反条例规定,诸如“削减或者挤占体育课时的;未保证中小学生每天在校体育活动时间一小时的;未对学生进行健康体检和视力状况监测的;未召开运动会的’;“由教育、卫生或者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对学校主要负责人及其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等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学校体育采取强制手段,加强青少年体质健康的干预措施,把“每天锻炼一小时”作为刚性要求,对学校第一责任人实行“一票否决制’,“开足、开齐体育课”作为学校评估、评优的必须,初中毕业生升学考试体育并计入总分等。为加强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工作,2010年7月,江苏省教育厅会同省政府办公厅、省体育局、卫生厅等批转发布了《江苏省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工作方案》,全面启动、实施江苏省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监测与公告制度。
通过一系列强制体育手段的实施,江苏省青少年学生体质状况得到较好地改善,学生的身体形态发育指标、肺活量高于全国平均值;绝大多数年龄组男女学生速度、上肢力量、耐力、下肢爆发力、柔韧性等素质指标的均值高于2010年全国同年龄组。龋患率、低体重率等低于全国水平。学生主要身体素质止跌趋稳,并有缓慢提升的良好发展态势2013年5月7日,江苏省教育厅召开2012年江苏省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结果新闻通气会,江苏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总体上进一步得到改善,在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的22项可比指标中,江苏有19项指标超过全国均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