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竞争如此激烈的今天,给劳动者的整体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现代的社会工作中,很多从事脑力劳动的人都伴随着繁重的体力劳动,因此,这就要求这些人员不仅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而且还要求他们具有强健的体魄。体育教学是职业学校教学的一种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的重要环节。现代社会需要高素质人才,而素质教育中的非智力因素是通过文化来进行培养的。在校园文化中,体育文化具有独特的魅力,在培养社会所需人才时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从职业学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现状、职业学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作用、职业学校校园体育文化的人才培养途径这三个方面来进行论述。
关键词:职业学校;校园体育文化;人才培养;现状;途径
前言
校园体育文化是集教学、体育活动、竞赛等内容于一身的一种校园内独特的文化,是职业学校培养人才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职业学校的总体目标就是培养人才。目前,我国大多数职业学校仍继续沿用灌输式的教学方式,这种方式既单调又枯燥,把所有的精力和时间都放在了培养学生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而将学生的德、智、体等全面发展抛之脑后,没有充分认识到校园体育文化在职业学校素质教育的作用。职业学校学生的特点是思维敏捷、兴趣爱好广泛、实际操作能力强、个性鲜明,在此基础上,在围绕职业学校人才培养的特点,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建立校园体育文化,据此对学生进行全面的培养。在竞争如此激烈的市场中,高素质人才是市场所需,而素质教育中的非智力因素是通过文化来进行培养的。在校园文化中,体育文化具有独特的魅力,在培养社会所需人才时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 职业学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现状
职业学校体育培养人才就是使学生强健体魄,正确掌握各种体育技能,养成终身体育的意识。据了解,我国职业学校的体育教学还都没有走出传统的体育框架。首先,体育精神文明较缺乏。大多数学生仍然认为体育教学就是锻炼人的身体,而提升不到品质和心理的层面上来,单纯追求体育技能和成绩,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培养终身体育意识被忽视,从而导致学生体育能力普遍不高。体育教学被认为是不重要的学科,是一门使学生放松的学科,教学内容的先进性以及深度和广度不进行考虑,各项体育活动也只是停留在表面层次上,缺乏创新精神,缺乏对学生的深入了解。其次,校园体育物质文化层建设滞后。学校的不断扩招,导致器材不足,也没有多余的经费用更新器材,对于时代的发展的学校体育的需求根本就满足不来。再次,职业学校校园体育制度文化不健全。学校各项体育活动的顺利进行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学校各种体育规章制度。据调查表明,每个学校都有国家下发的相关制度,但是没有将其落到实处。
二、 职业学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作用
体育文化是人类身体文化的一部分。体育文化在人才培养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人的素质有一部分是先天的,绝大多数都是后天形成的,它是人的体质、能力、品德的集合,是体现人身心发展水平质量和功能的基本因素。培养具有强健体魄、具有良好体育健身意识、具有一定的体育技能、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这是校园体育文化中的体育教学环境的主要目的。体育教学环境将组织行为、人文、心理、生理、自然、社会等学科的知识融为一体,在培养学生身体素质的基础上,注重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坚强不屈品质、较强的心理素质的培养。另外,校园体育文化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从而使得学生个性的发展得以促进。
(二) 促进智力发展、提高学习效率
从生物学教学分析,坚持体育锻炼能够使大脑神经细胞发育充分,也就是说,能够使大脑能源物质和氧气得到充足的供应。同时,不同性质的运动能将各种信息提供给整个大脑神经系统,对于大脑皮层细胞活动的强度、灵活性以及均衡性起着促进作用,改善以及提高了整个大脑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大脑产生疲劳现象是每个人都感受过的,大脑工作一定时间后就会产生疲劳,运动中枢神经兴奋就会消除疲劳,并且使学生效率大大地提高了。
(三) 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
体育运动的独特的魅力体现在对抗性和竞争性中。竞争如此激烈的社会中,竞争性是非常明显的一个特点之一,竞争所导致的优胜劣汰是自然界发展的规律。校园体育文化环境中的比赛环境能够使学生认识到竞争的残酷性,充分体会优胜劣汰的现实,这能够促进学生心理耐受力和抗挫折感的培养。现代的学生家里面基本上都是一个,加之经济条件的优越性,都是在家长的呵护下长大的,要想将他们培养成为社会所需的人才,必须让他们认识这个竞争激烈的现实,在困难中磨练他们的成功信念。
(四) 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通过校园体育文化培养人才的过程中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不可忽视的。在体育运动中,学生基本上都是轻松愉悦的,大脑皮层由于肾上腺素分泌速度的加快而处于兴奋状态,从而给学生带来了欢乐的体验。此时学生的心理防备性较低,容易与陌生人交往,并且建立友谊关系。在错综复杂的社会人际关系中,人们处理不同的人际关系需要用正确的方法和良好的心态来进行。校园体育文化环境中的体育运动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在比赛时,比赛结果是不定性的,因此,参赛者必须随时将自己的心态调整好,做好随时应对突发事件的准备。现代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关键要素就是善于挖掘个人能力、发挥集体力量、团结协作。而学生的团队精神的培养与校园体育文化有着密切关系。
(五)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近年来,校园体育文化环境中引进了一些新兴时尚的体育项目,例如,U形管滑板运动、搏击操等,并且受到了广大师生的喜爱,能够充分地将新一代年轻人的个性体现出来。由此可见,这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一个重要途径。学生通过使用这些器材使其保持年轻的心态,并且他们也能够体会到创新带来的乐趣,充分意识到创新是今后工作必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六) 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培养应用型人才是职业学校培养人才的一个重要任务,让学生进行实践操作,除了要求学生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求他们具有一定的自信心。初次实践很多学生都会产生一种恐惧感,而充足的自信心能够消除这种恐惧感,使头脑始终保
持冷静,从而有利于实践工作的顺利完成。学生的自信心从校园体育文化环境中的不同方面都得到了增强,学生通过在体育课中的刻苦练习增强自身魅力,在进行高难度动作时在教师的指导下体验超越自我的成功感,在体育比赛中体会胜利的喜悦,这些都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
三、 职业学校校园体育文化的人才培养途径
职业学校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并非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工程,它是一项长期的工程,必须与社会政治、文化发展趋势相适应,应着眼于全面规划、长远建设;另外必须适应学校的总体建设目标。但是,目前在职业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现状中可以看出具有很多问题,例如领导不够重视、缺乏资金支撑、规划设计没有针对性等问题,因此,对这些问题必须进行防范。
(一)更新观念
体育从表面看就是身体的教育,对其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即可发现,体育不仅能够锻炼身体,而且还能够锻炼心理、社交等素质。体育是一种文化,其活动的客体和主体都是人,并且充满着理性思考和哲学思维,是一种社会现象。针对校园体育而言,它具备了构成校园体育文化观的文化形态,是师生意志客观精神的体现,又具备了构成校园体育物质观所带来的必然结果,它将师生追求、良知、社会责任感和价值观充分地体现了出来。围绕文化对人的可塑性特征,在全面实施校园内体育文化整体环境建设的同时,加强媒体宣传力度,运用标语、图展、广播、录像等媒体进行体育文化的渗透。
(二)合理规划,促进校园体育设施的建设
经济的发展在带给人们物质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也更新着人们的健康观念,越来越多的人们成为"体育人口"的一分子,随之而来的是对体育场馆需求的不断增加。职业学校应发挥其体育场馆闲时的资源优势,利用教学训练以外的时间面向全校师生和社会开放。虽然我校还没有建立体育场馆,但是我校已经开展了体育俱乐部。体育俱乐部就是以学生的学习和锻炼为中心,侧重培养学生体育意识,使学生养成体育锻炼习惯,提高他们自我锻炼的能力,有效地增强学生的体质,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
(三)基于以人为本的校园体育文化平台的建立
"以人为本"理念将体育教学的目标融入到了整个学校教育中,通过体育的手段和校园体育文化网络的宣传,构建一个校园体育文化平台,将网络的开放性、共享性、交互性、自主性充分体现出来,学生从网络上选择自己所需的信息是不需要时间和地点的限制,这样使得学生感知的空间和时间的信息资源得到了极大地丰富,并且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得以提高。通过校园体育文化平台的运用,不仅使学生能够很好的掌握体育技能,而且还能够将他们的情绪调控能力、人际交往能力、适应能力等综合素质得以提高。
(四)创立职业学校校园体育特色项目
职业学校校园体育特色品牌文化形成和传播的创新路径就是创立体育运动特色项目,为此,应该因地制宜,研发体育特色教程,主要根据学校的体育环境、学生热衷的项目、体育教育的专长以及学校规模等条件,创设出校园的运动品牌,这是升华校园体育文化的关键所在。学校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的提高可以通过体育品牌之间的交流活动来实现,并且通过体育品牌的交流活动也可以使学生的荣誉感和参与度被激发出来,同时对校园体育文化形成自我特色有着非常积极的推进作用。
四、 结语
综上所述,职业学校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对人才培养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笔者实际工作总结,提出了几点如何通过职业学校校园体育文化进行人才培养的途径,笔者在实际工作中已经验证了这几个方面,取得了较不错的成果。当然,这个研究领域较为复杂,并且随着社会的不断变化而变化,因此笔者在今后的工作中还要对此问题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分析。
参考文献:
[1] 王威. 高校体育文化建设研究[J]北京印刷学院学报, 2010,(05).
[2] 彭杰. 论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构建途径[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 2009,(03).
[3] 程利群. 对当前高校体育文化建设若干问题的思考[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2008,(04)
[4] 邱欣. 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对大学生人文精神影响的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 2007.
[5] 周丽珍. 构建高校和谐校园体育文化的实践研究[J]. 中国成人教育, 2009, (12) .
[6] 龚德贵. 试论体育文化与校园文化建设[J]. 体育文史, 2001, (03)
[7] 潘晓波,华厚杰. 高校校园体育文化传播现状及归因的调查研究[J]湖北教育学院学报, 20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