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图书馆论文

浅谈高校图书馆馆员的人性化管理

2015-10-29 10:25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摘要:在新的形式下,对高校图书馆馆员进行人性化管理不仅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高校图书馆自身发展的需要。本文探讨了在高校图书馆对馆员进行人性化管理的相关问题,提也了自已的见解。
论文关键词:关健词:高校图书馆,人性化管理,高校图书馆馆员
  高校图书馆是为了教学和科研服务的学术性机构,它的工作是学校教学和科研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高等教育要求图书馆从被动的低水平的服务发展为主动高水平的服务,要求图书馆在原有基础上大力加强和发挥教育职能和传递信息职能。高校图书馆的特殊地位决定了加强高校图书馆管理的重要性。当下高校图书馆普遍倡导人性化的管理模式,这是高校图书馆管理的进步和必然。
  一、高校图书馆馆员人性化管理的必然性
  图书馆的构成五要素即:文献信息资源、用户、工作人员、技术方法、建筑与设备,我们知道工作人员是图书馆活动的管理者和组织者,是使文献信息与用户发生联系的中介和枢纽,是使文献的价值由潜在变成现实的关键。因而图书馆工作的好坏,图书馆社会作用的大小,取决于图书馆工作人员业务水平、服务精神和道德素养等素质。因此在图书馆日常管理工作中,充分重视人的因素,始终把人性放在开发各项具体管理活动的首位,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对图书馆的工作人员进行人性化管理,关心图书工作人员的身心健康,在工作中尊重和信任他们并帮助他们丰富专业知识,提高专业水平,从而进一步提高图书馆的管理效能,才能更好的发挥高校图书馆的教育职能和传递信息的职能。
  二、人性化管理的理念
  “人性化管理”是由现代行为科学演变出来的一种新的管理概念,对于这一概念的研究便是人性管理学。随着知识时代的来临,人作为知识、智慧的主体变得越来越重要,合理开发人的内在潜能已成为现代管理的重要课题,如何使管理更贴近人性,以人为本、尊重人、理解人,按照人基本属性进行管理,从而达到合理、有效地提升人的工作潜能和提高工作效率的一种管理方法。
  三、高校图书馆馆员人性化管理的缺失
  目前许多高校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对图书馆的馆舍进行建设,对设备进行配套和文献进行购置,使高校图书馆的“硬件”环境有了极大的改善。然而,对高校图书的“软件”即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建设就相对滞后。特别是对馆员的管理相对不到位,导致高校图书馆馆员的素质参差不齐、业务水平不平衡,服务意识较为淡薄,服务方式和手段较为落后,图书馆员对待工作没有积极性和创造性,得过且过,很难完成高校图书馆从被动的低水平的服务向主动高水平的服务的转变。
  因而,高校图书馆应该正视问题的所在,在合理发展高校图书“硬件”的同时,也要重视高校图书的“软件”建设,对馆员进行人性化管理,充分挖掘馆员的潜能,提高馆员的业务水平和服务意识,促使高校图书馆工作向主动高水平的服务转变。
  四、高校图书馆馆员的人性化管理
  人性化管理理是高校图书馆人力资源建设的核心。这种管理综合考虑人的能力、特长、兴趣、心理等状态,科学安排工作,满足人的合理需求,使人性得到进一步的全面发展,从而进一步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工作效率,更好的发挥高校图书馆的教育职能和传递信息的职能。
  4.1人性化的工作环境
  教育家陶行知说过:“一种生机勃勃、稳定和谐、健康向上的环境氛围本身就具有广泛的教育功能”。就图书馆的工作环境而言,首先在整体设计上应保持干净、和谐、有特色以及充满文化氛围。在这种氛围中无论是工作人员还是读者都能平静自己的情绪,带着安静、愉悦的心情来工作和阅读,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了馆员的个人修养,陶冶了情操。
  4.2完善奖励机制
  伟大导师列宁曾说过“图书馆员是图书馆的灵魂”。馆员的创新精神是图书馆发展的动力,那么如何激发馆员的创新精神呢?传统的的奖励方式,基本上是以物质奖励为主,形式单一,已远远不能满足现时代馆员的需求。完善的奖励机制应是针对不同的需求,采取不同的奖励方式。
  (一)情感激励
  图书馆馆员因受教育程度、生活经历、家庭状况的不同会有不同的理想和愿望。特别是当今社会正处在转型时期,人事制度改革、分配改革正冲击着计划经济时代就业观念和薪酬观念。这此观念若不改变,在与他人的比较中就难以保持心理平衡,甚至产生消极和抵触的情绪。这就要求我们的管理者通过和馆员的谈心,聊天等手段了解馆员思想动态,认识他们的心理活动。并通过带领图书馆员通过学习,了解和掌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新的行为规则,及时消除他们的思想负担。另外管理者通过关心馆员的生活和工作情况,了解他们的实际困难,主动帮助他们解决困难并给他们创造好的工作环境,满足他们的工作需求,使每一个馆员都能感受到来自管理者的关心和理解,自愿以图书馆的工作为核心,发挥自已的才智,为图书馆的工作作出自己的贡献。
  (二)奖惩激励
  运用奖励的手段来激励馆员,包括物质物质和精神上的激励。如对馆员的工作绩效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以奖金的形式对馆员进行物质上的奖励。精神上的奖励如评先进工作者,提升职务和各种荣誉等。这一原则可以非常有效的激发馆员的工作热情。值得注意的是,要使奖励机制真正有效,就必须做到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要奖励真正的优秀馆员,而不是论资排辈,人人有份的平均主义。
  (三)参与管理激励
  所谓参与管理就是指让优秀的馆员参与到图书馆的各项管理工作的研究和讨论中来。一方面便与馆领导多听听下面工作人员的意见,更多的了解馆员的意向、要求以及期望达到的目标。另一方面也会使馆员们觉得自已平时努力工作得到了领导的肯定和信任,真切的感受到自已主人翁地位,这样有利于发挥馆员本身的潜力和创造性,形成强大的动力,增强了馆员的责任感。它还密切了馆领导与群众的关系,使馆员自觉的以馆长为核心,在工作中发挥自己的才智把图书馆的工作做得更好。
  4.3 为馆员的个人发展创造条件
  高校图书馆是教师备课的后盾也是学生的第二课堂。教师只有全面掌握了有关专业广泛信息资料和最新进展,对能使教学和教材具有较高的质量,而这就必须依赖于图书馆的帮助;学生所学课程内容的巩固和扩展,以及科学文化素养与独立研究能力的提高也有赖于图书馆的信息文献资料。因此,高校图书馆的职能除了为师生提供高质量的文献信息外,还具有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职能和配合教学进行专业教育的职能。
  高校图书馆的这些职能要求我们的馆员身份应是技术型、管理型的教师。那么如何建立馆员的职业发展规划意识,如何满足馆员自身发展的愿望也是馆领导进行人性化管理的重要环节。首先把馆员的培养教育看成他们应该享受的权利,在图书馆内部建立起有效的培训、培育和再教育的学习机制,鼓励馆员必须结合实际工作的需要,通过自学、讲座、进修等学习方式学习相关的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更新知识,转变观念,掌握先进的信息处理技术,使之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再次选拔和输送骨干馆员去继续深造,以培养较高层次人才,改善现有的人才结构。另外,图书馆还可根据实际情况,不定期的组织馆员到外面参观、考察、取经,开展科研活动,以拓展思路,开阔眼界。
  将馆员的学习与工作结合起来,使馆员在工作中不断的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发挥馆员的个性与才智,健全馆员的人格与修养,从而产生对工作的责任感和成就感,达到自我教育与自我发展的目的。


  五、制度建设是高校图书馆人性化管理的保证
  高校图书馆实行“人性化管理”不等于“人情化管理”。在实施人性化管理的过程中一切都必须以制度性和规范性为前提。高校图书馆的管理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管理行为,它要对图书馆的人财物进行管理。图书资料的采购、加工、收藏与流通必须符管理制度,读者的借阅也必须遵守管理规定,馆员的工作必须听从领导的安排,如果不严格的遵守这些规章制度,管理必然会出现混乱的状态。因此高校图书馆的管理一刻也不能没有理性的制度和规范。需要注意的是,高校图书馆的管理制度在执行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人”的因素,在执行各种管理制度与规范的前提下,让管理行为讲究艺术性和技巧性,使各项管理制度更具科学性和人文关怀色彩。使人性化管理的内容和制度管理的内容融为一体,实现最佳组合。
  总之,高校图书馆人性化的管理模式与旧的管理模式相比,是一种更积极和更有人情味的管理,是图书馆创新的必然选择。我们在提倡高校图书馆实行人性化管理的同时,并不忽视规章制度的建设和执行,规范化管理与人性化管理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参考文献
〔1〕李彩虹。浅谈高校图书馆人性化管理路径选择〔J〕。河南图书馆学刊,2011,(2)
〔2〕刘永强。高校图书馆人性化管理的误区及再阐释〔J〕.河北科技图苑,2011,(3)
〔3〕郭艳芝。高校图书馆人性化管理〔J〕.中国市场,2011,(13)
〔4〕肖丽丹。高校图书馆人性化管理的探究〔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科版,2010,(5)
〔5〕于静。高校图书馆人性化管理探究〔J〕。教育探索,2008,(2)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