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今年招聘两名中文教师,12名硕士研究生前来应聘。听了应聘者的课,评委们不禁倒吸了一口凉气。作为文学硕士生,讲解李清照的《一剪梅》、陆游的《沈园》本是小菜一碟,不该有什么问题,可除了个别应聘者外,可以说是问题百出,错误连连。突出表现在:
1. 不知道什么是上课,什么是说课,把上课当作说课。
2. 主观猜想,妄自揣度;文章把握有偏差,一些解释严重错误。
3. 不会正常板书,书写不规范,字迹潦草,颠倒笔顺。
4. 普通话不达标,系统错误明显,中文教师的“二甲”标准近半数达不到。
5. 白字连篇;把“行将就木”的“行”读成了“银行”的“行”,把“曾经”的“曾”读作“曾子”的“曾”,如果因为它们是多音字而有情可原的话,那么把“钗头凤”的“钗”读成了“叉”,就说不过去了;把“悼念”的“悼”读作“掉”,则连小学生也不如了。
硕士生的水平落到这一步,应该让我们警醒,更让我们怀念渐渐远去的传统师范教育。
走过了辉煌百年的师范教育,为我国基础教育的发展、民族素质的提高立下了汗马功劳,这是有目共睹的。师范教育的成功得力于当年的免费教育政策和毕业包分配体制。
不仅如此,由于过去的师范招生是首批录取,报考中等师范学校还要经过面试考核,所以当年中等师范选拔的都是百里挑一的优秀少年,人中精英。
大批优秀的寒门子弟由此走上了教书育人之路,并在实际工作中成长为教学骨干,撑起了农村初中、小学教育的半边天。
上世纪末,国家实行并轨招生,没有了师范生免费培养政策。2002年又取消了包分配制度,让师范生和其他专业学生一样实行“双向选择,择优录用”。
多年来的教师待遇尤其是农村教师待遇虽有所提高,但步伐缓慢。这一切导致了师范教育逐步失去吸引力,优秀学生报考师范的积极性明显降低。
高等教育的飞速发展也让师范教育遭遇前所未有的尴尬,从恢复高考时每年招生20多万人到如今每年招收600多万人,录取率由不足6%上升到68%,我们的师范教育也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而由精英教育步入了“大众化”阶段。
将师范教育的“老三级”(本科、专科、中师)提升为“新三级”(研究生、本科、专科),是适应教育发展,符合时代要求的举措。但是,在已经并轨招生、取消分配、高招急扩的现实环境下,目前培养的师范生往往是表面的学历提升了,实际水平、素质并没有得到相应的提高。加之学费提高,家庭负担加重,就业竞争激烈,师范生焦虑、浮躁,压力大,忙于打工或找工,难以潜下心来读书学习,师范特色难以显现。难怪有人惊呼:“现在的专科生甚至本科生都不如过去的中师生管用。”
一些小学老校长则说:“宁要中师生,不要大专生”。前者认真敬业,实际操作能力强,肯钻研。而后者好高骛远,心雄手拙。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这是对教育重要性和教师重要性的深刻认识。教育是高度专业化的职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工作性质决定了教师不是一般的人群,必须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良好的职业情怀、广博的文化知识、过硬的专业技能。
没有爱心的人不能当教师;个性暴躁偏激的人不宜当教师;没有自知之明的人不能当教师;缺乏表达能力的人不能当教师……个人认为,普通高等教育可以“大众化”,师范教育绝不能“大众化”,必须继续坚持走“精英化”之路,吸引最优秀的人来做教师,担负起培育祖国未来的重任——这,应该也必须成为我们的共识。否则,就是对教育的轻视,就是对未来的不负责任。
教育部在六所重点高师招收免费师范生,实施师范教育扶持计划,是纠正偏差,切合初级阶段国情,吸引优秀学子报考师范的明智之举,具有很强的指向和标本意义,值得推崇。
不过,笔者以为,当下最迫切需要给予优惠政策扶持的,是农村教师的培养——我们的农村教育依旧落后,师资仍很匮乏,让优秀教师扎根农村,担负起振兴农村教育的重任,成为农村教育的脊梁,才是解决城乡统筹发展,实现教育公平,构建和谐社会的大计。
毕竟,中国人口的大头在农村,中国教育的薄弱点也在农村,要将中国巨大的人口资源转变成人力优势,农村教育无疑是重中之重。
师范教育不能再这样办下去了!
作为一名时刻关注教育的“老师范”,笔者强烈呼吁:尽快恢复所有师范教育的免费政策和毕业包分配体制,切实走精英化的教师培养之路;恢复师范招生面试,严格把好入门关口;建立农村学校教师定向培养机制,确保教师能够“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恢复农村教师的本土化。湖南、江苏、山西、甘肃等地已经开始实行了免费师范教育政策,期盼这样的作法早日在全国推广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