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师范教育论文

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教学目标及实施策略的创新

2015-10-08 09:33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教学改革进行到深处的关键即在课堂。一所学校课堂教学的好坏,直接决定了该校教育教学质量的高低,决定着该校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追求有效、实效、高效的课堂教学,是教学的生命所在。但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了轻视基础知识、盲目追求形式的创新、评价不当等问题。
  因此,本期以“高效课堂”为专题,对高效课堂的实施情况进行分析,阐述了构建高效课堂的思路和对策,提出了突破知识的重难点、有效的课前预习、独特的课前导入、高效的课堂研讨、精辟的课后巩固等建议,供广大教师交流、学习和共同提高,以期培养学生自学习惯和合作意识,减轻学生负担,提高教学质量。
  摘要:高效课堂的教学新思路,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变效率低下的“以教为中心”为“以学为中心”,打造适合学生的成长路线。新课程的意义,在于高效课堂要发展成为一种教师乐教、学生爱学、形式丰富、教学现代化的教学形式。
  关键词:新课程;高效课堂;初中语文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4)12-0011-02
  课改的深入,使传统的教学模式发生了诸多变化,尊重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强调培养学生的求知欲、探索欲,逐渐将被动式的“填鸭”教学转向积极有效的引导、开放式教学。初中语文的高效课堂,就是要在课改的基础上,突出学生价值观、人生观的培养,加强基础知识的掌握,引入形式多样的学习方法;在尊重个体的基础上充分挖掘每个学生的潜力,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在课改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呈现出目标多元化、实施策略人性化的特征。
  一、当前初中语文教学日益显现的缺陷
  初中语文的教学意义,在于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和学习祖国语言,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由于语文学习的社会智力背景相当宽泛、学习范畴也日益加大,再加上学生的学科兴趣分化,在现有的初中语文教学模式下,很容易出现以下这些问题:
  1.轻视基础知识,不重积累,缺少学习方法的引入。在语文教学中,基础的掌握至关重要,如今的初中语文课堂,较少涉及基础字词、语法和修辞等基础知识的掌握。通常情况是,学生在听或读一两遍之后就进行讨论交流。这显然是不可行的,这样的讨论交流缺乏相关的阅读基础,学生只能进行或片面或肤浅甚至错误地感悟。
  2.缺乏科学求实的精神,盲目追求形式的创新。新颖有效的教学手法对课堂效益的提升大有裨益,但是仅仅追求形式创新,不讲科学实际,反而会南辕北辙,离最初目标越跑越远。有些表面热闹的教学,各种探讨交流,配上丰富的多媒体资源,排场铺张,这样不仅浪费时间,也影响学习能力的养成。
  3.一味褒扬,评价不当。语文教学提倡各抒己见,但是教师在给予学生评价时最好中肯、恰当一些。恰当的表扬能增强学生的信心,激发语文学习的兴趣;恰到好处地指正错误,也能帮助学生纠正错误观念,认识自身的不足之处。一味褒扬,认为“什么样的答案都有道理”,会使学生得不到客观公正的指导,影响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和进步。因此,语文教学要提高效率、增强效果,就要实施科学有效的新方法,高效课堂的推进势在必行。
  二、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教学目标及实施策略
  巴班斯基的“最优化”理论指出,教学的过程要力争做到有效、最优,这也是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总目标。而要达到这个总目标,就要达到牢固基础知识、做好阅读教学、提升写作能力、培养口语交际能力、开展实际有效的学习活动这几个目标。
  1.牢固基础知识。教师如果意识不到基础知识的重要性,就会在教学过程中疏于教导,久而久之,学生也会轻视基础知识。语文基础知识的缺乏会导致学生识字、写字能力的下降,影响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和掌握,最后形成写白字、表意不清的态势,严重影响语文能力的提高。因此,将教学立足于应用之上,并将基础知识的教学始终贯穿于语文教学活动中,是高效课堂的第一步。
  (1)教学目标。
  识字与写字:熟练使用字词典;正确地书写和运用常用汉字。
  修辞:了解和掌握常用的修辞手法,能够在阅读中识别并在写作时熟练运用。
  语法:掌握基本的语法知识,能够准确无误地运用。
  (2)实施策略。在立足于实践的基础上,将基础知识的教学贯穿教学过程的始终,根据教学活动等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策略。首先最为重要的一点,是培养学生善于累积、善于运用的学习习惯。基础知识的掌握需要长时间的学习和累积,在多次运用中才能逐渐掌握,比如,工具书的使用、修辞手法的运用、文学常识和文体知识的掌握等。其次,长期累积不能等同于死记硬背。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总结经验方法,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样能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为学生减负。第三,要善于在教学实践中根据学生的特点等实际情况来激发和鼓励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书法、作文比赛、成语接龙等。第四,在实际运用过程中立足于文本,有利于学生牢记基础知识,并有效地巩固和提高。
  2.做好阅读教学。注重做习题而不重读书的教学,会影响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要用加强阅读的方式来改变这种低效的教学方式。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学生爱不爱读书、读多少书、读什么样的书、会不会读书、能收获什么等这样一些关于阅读的问题甚至可能决定语文教学的成败。
  (1)教学目标。首先是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从用标准普通话朗读,到用浏览的方式拓展范围,再到一定速度的默读,都要循序渐进。利用馆藏、网络等资源搜集所需材料也是阅读习惯养成的重要部分,利用多种资源的能力有助于开拓视野、激发兴趣、扩大知识面。其次是阅读数量。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后,要有相应的阅读计划,如每学期要看多少名著、多少散文等,在量上达标才能在质上突破。最后是阅读质量。阅读质量一方面指学生阅读的内容要适合相应的年龄段,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另一方面,阅读从课本和课堂延伸到方方面面,学生能否在阅读中分析文章结构、体验文章表达的感情,能否欣赏文学作品、感受语言魅力也是阅读质量的重要指标。
 (2)实施策略。在教学实践中,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阅读教学中尤其如此。要形成先学后教的阅读模式,在学生读完、思考完之后再教学,这样能够锻炼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思考能力,也能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精神。其次,要注重阅读思维能力的培养,对字词的推敲、对篇章的理解能锻炼学生的语感和理解能力。最后,树立良好的阅读理念,使学生认识到阅读不仅是为读书、为学习而阅读,读书也不仅限于课堂。
  3.提升写作能力。
  (1)教学目标。通过教学实践,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写作能力和写作习惯。改变以往学生被动的写作心态,启发兴趣使之勤于写作、善于写作。
  (2)实施策略。首先要明确写作教学的价值取向,应以实际生活为写作的灵感来源,使学生能够留心观察生活、体验生活,表达自己的真实感想。其次,写作思维的更新。以往对学生要求“想怎么写就怎么写”,学生可能还是写不出来。利用学校和身边发生的事情来调动写作思维,尝试多角度、多层次、辩证地看问题。再次,注重写作方法:一是谋篇布局的方法要掌握,二是文章结构的巧用活用,三是形成自己的语言风格。
  4.培养口语交际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是语文教学中的基本任务,要从整体上提升语文水平,就要练好口语交际能力,达到书面语言和口头语言的双重提升。
  (1)教学目标。在生活和人际沟通中的运用是基本要求,此外,还要注重情感态度、倾听能力、表达和应对能力的培养。
  (2)实施策略。一是技巧和方法的培养,在听与说的不同状态下应怎样表现,在不同场合和对象又该怎样等。二是将听和说与读和写结合起来,综合运用、共同提升。
  5.开展实际有效的学习活动。开展实际有效的学习活动,属于语文综合性活动学习范畴,对于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语文素质的提高和价值观与人生观的培养有重要的意义。
  (1)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组织筹划等知识和技能,在过程中掌握和巩固学习语文的能力、在实践中探索,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爱国情操,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情操。
  (2)实施策略。综合运用多种教学资源,开展内容丰富、形式新颖、健康活泼的综合性活动。
  三、高效课堂的启发
  高效课堂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了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造性,也给教师的教学艺术带来新的转机,可以说高效课堂是在应试教育背景下的良好探索。在新课程背景下,高效课堂的推进脚步必将越来越快,学习将变得越来越充满魅力。
  参考文献:
  [1]李志辉.高中语文高效课堂探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
  [2]范桢.对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反思及策略研究[D].苏州大学,2011.
  [3]李颉.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探析[D].陕西师范大学,2012.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